現在的印度很多時候是給國際上增加笑柄的,尤其是龍國人,因為兩國是鄰居所以更了解他們,于是基本上是個龍國人都能說到印度兩句。
    比如說印度的種姓制度;比如說印度的貧富差距;比如說印度gdp造假;比如說印度的火車掛票;比如說印度人的奇葩腦回路……
    關鍵是印度人還超級自信——自詡‘地球超級大國’,‘油管五常’老大的位置可不是吹出來的!
    人家真的是懟天懟地懟空氣!
    而且他們對龍國還有莫名其妙的優勢感,讓很多龍國人摸不到頭腦。
    其實印度人對龍國有優越感是很正常的事情——絕大多數龍國人自己都不了解龍國。
    比如說現在龍國的高速公路總里程世界第一,領先排名第二的漂亮國接近一倍,可是在1988年之前,龍國沒有高速公路!再比如說現在龍國高鐵總里程全世界第一,鐵路總里程世界第二,可是在2000年之前,龍國的鐵路總里程還沒有印度高。
    龍國最近二十多年的發展,堪稱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
    也就是因為這二十多年的發展拉開了差距,現在龍國人才可以放心大膽的嘲笑印度。
    但是在兩國歷史上的絕大多數時間,印度都是領先龍國的。
    還是遙遙領先的那種領先。
    結果呢?
    看看如今的兩個國家,印度已經成為一個笑話。
    可是就這樣還有一群人在鼓吹印度,說什麼‘印度是下一個希望之地’,但凡是說出這種話的人,要不然是沒去過印度,要不然就是骨子里壞。
    當然,龍國人也不是傻子,從2007年到今天只有十六個人移民到那里這還說明不了問題?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為什麼一個遙遙領先龍國的國家變成現在這樣子?
    說到底這個國家的結構就有問題,一個國家從高層開始就有系統性崩塌的苗頭,就在現在,印度還面臨著內戰的風險——這個內戰不用打引號,也不是指印巴沖突,就是國內的內戰。
    這還真不是危言聳听!
    雖然說什麼印度是一個‘文明古國’,但是印度古代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大堆的小國家,準確說還是英國人把印度拼湊成了現在的大體樣子。
    在十八世紀的時候,dong印度公司最初只是一家公司還不是一個國家)開始殖民印度。他們佔領了印度全境後設立了一套行政系統,而這套行政系統體系,以稅收和司法為中心,然後這套老掉牙的東西就 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可是問題是當年英國搞出來這一套的目的就是為了壓榨和剝削的財富,壓根沒有為印度提供任何的公共服務——雖然給他們修了鐵路,但是那也是為了更好的運走印度的財富!
    當時在英國人眼里,印度就是蠻荒之地,為了讓人能讓英國人能到這里更好地管理這里當時的英國人還想出一個辦法︰在印度設置了大量的高級職位,直接送給了劍橋和牛津的畢業生——只要過來就是個中高層領導而且薪水優渥,什麼女僕豪宅會所一應俱全!
    反正過來就是當爺的!
    不過好景並不長,在1857年的時候,印度人開始了大起義,dong印度公司在這里失去了管轄權,然後英國獨立了嗎?
    沒有。
    殖民他們的人從dong印度公司換成了英國王室。
    換了個殖民者後印度人滿意了——畢竟原來是公司社畜,現在是則是英王治下良民。
    現在名頭比原來好听多了!
    也就是那個時期,英國人開始了‘用印度人管印度’的模式,開始從當地人中選拔高級行政人員,他們通過一種叫做‘印度公務員考試’簡稱ics)的考試來進行選拔,通過這個選拔的候選人會讓他們送到牛津或者劍橋,在那里系統性的學習英國文化、語言以及稅收制度,讓這些人回到印度去幫他們管理印度。
    而根據規定就是︰印度所有的縣、局、邦、部級的行政部門的一級官員必須要由ics官員來擔任。換句話說就是︰你在印度想當公務員要看你是怎麼進去的,如果不是ics系統出身?一輩子沒有升遷的機會。
    英國人就通過這種方式,牢牢地把控了印度的一切。
    順便一提,第一位通過ics考試的印度官員名字叫薩廷德拉納特泰戈爾。
    這個姓氏是不是很熟悉?
    那個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伊戈爾就是這個家族里的重要成員!
    人家的家族當年在印度的地位僅次于印度總督,那是妥妥的頂流,大英帝國最忠心的擁躉!他不獲獎才是沒天理——于是他就獲得了那個亞洲人不辱國不罵娘就得不到的諾貝爾文學獎。
    薩特一句話說的很好︰諾貝爾文學獎那就是西方人頒給東方叛徒的。
    ‘可喜可賀’!
    等到1947年獨立,印度民眾強烈抗議要取消這個ics考試體系,但是印度當局赫然發現一個問題︰取消不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包括行政、司法、戶籍、稅收等等部門都被ics公務員系統把控,如果取消了他們?也就意味著印度行政系統的全面崩潰!
    于是印度的解決辦法是︰把ics改名叫做ias系統,然後每年大概有二百萬印度人報考這個全印公務員系統考試。
    有人听到這里會說了︰印度第一人口大國,每年二百萬不多啊,龍國不是也是每年有二百萬考公大軍嗎?
    考慮一下兩國受教育程度和文盲率,就知道印度這個比例多可怕了!
    而且龍國每年考公的錄取人數在1.5到5之間,而印度呢?
    不到0.05!
    然後考中的學生不再去劍橋和牛津,而是去印度行政學院學習兩年。學完合格後才有資格進入公務員系統。
    而這個印度行政學院由誰掌控?
    還是ics系統的官員!
    所以這個‘合格’的標準相當靈活。
    現在印度政府有多少從ias出身的官員?
    5317人!
    而這5317人就掌握著管理印度的所有行政管理部門。
    換句話說就是︰只有5317個人掌控著印度的各方各面的運作,這個國家能不混亂?
    在印度只要考上ias,起步副局長,兩年內必定提升!優秀學員則直接副縣長!
    而且ias公務員系統內部都不存在競爭,基本上就是時間到了自動升官。
    既然不存在競爭,現在印度的行政效率基本上就看負責官員的心情!
    哪怕老仙再牛x,他的行政命令也需要ias公務員系統的配合才能落地!
    有這樣的行政系統,印度發生什麼事情都不意外。
    也就是因為有這樣的行政系統,所以印度想要發展真的是太難了!
    別的國家都是在不斷前進,而印度現在基本上和1947年沒什麼兩樣。他們的經濟增長主要得益于產品價格增長!
    但是即使如此,印度人對龍國還是有極高的優越感!
    只因為原來兩個國家實在差距太大!
    二戰的時候,由于本土戰事膠著,英國把很多的工業都搬到了印度,現在印度很多企業包括鐵路)都是二戰前英國搬過來的,等到印度一獨立?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就這麼留在了印度。
    龍國那時候還是個農業化國家,而人家印度呢?已經完成了工業轉型!
    結果現在這麼多年過去了,龍國已經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工業生產國,而印度呢?還在原地踏步。雖然也想搞‘印度制造’,但是由于他們‘印度賺錢印度花,一分別想帶回家’的行政策略,搞了半天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事實上他們有今天,除了他們自己的問題外,還是跟龍國有一定關系的。
    當年和印度那次戰爭,直接打沒了印度的國運!
    這句話一點兒也不夸張!
    喜歡我在非洲當酋長請大家收藏︰()我在非洲當酋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