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當酋長

第1264章 摩托之王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我是火法師 本章︰第1264章 摩托之王

    蕭鵬看著在那里訓練的亞妮亞一言不發。

    楊猛好奇問道︰“喂,你這個眼神很像是痴漢!不過你這審美觀不錯,這肌肉線條有點兒迷人啊!”

    蕭鵬一臉嫌棄︰“你懂個屁啊,我這是在欣賞!她這是怎麼做到的?”

    他之前並不了解這項運動,這次也算是開了眼了。

    這種難度賽攀岩真的讓人嘆為觀止!

    那些定線師設計好各種各樣腦洞大開不同難度的攀岩線路。就像現在這個線路,亞妮亞雙手撐著上一個攀岩點然後一條腿像是時鐘一樣搭在另外一個攀岩點上三點支撐身體平衡,然後另外一條腿像是鐘表指針一樣轉向另外一個抓點,用腳背固定後另外一只腳也到了那里,整個人就是一個倒立的樣子,然後用雙腳腳背做固定腹部發力,整個人就折疊了起來,然後雙手在抓住剛才雙腳固定的地方讓整個人轉回來。

    這倒立攀岩蕭鵬還真是第一次見!

    這個定線師的腦洞還真牛!

    “怎麼,你也想試試?”楊猛問道。

    蕭鵬搖了搖頭︰“沒什麼難度,算了吧。”

    他這還真不是吹牛。

    他現在已經算是‘非正常人類’了,這樣的難度攀岩對他來說真不是難度。

    就在兩人感嘆的時候,蕭鵬突然手機響起。

    攀岩館里所有人都怒視蕭鵬。

    難度攀岩的時候保持安靜還是很重要的。

    蕭鵬一臉歉意,跟眾人擺手道歉後拿著手機走了出去︰“馬爾采夫,有什麼事情嗎?”

    電話那邊問道︰“蕭,你在哪里呢?”

    “我在貝爾格萊德大學啊。”蕭鵬道。

    馬爾采夫道︰“我在全甲格斗場地這邊沒看到你。”

    “哦,我在攀岩館呢。”蕭鵬回答道。

    馬爾采夫不解︰“這里還有攀岩館?”

    “是啊。卡緹婭沒告訴你嗎?”

    “沒有啊!”馬爾采夫道︰“她還沒下課呢。這樣,我打听一下過去。”

    蕭鵬道︰“行吧,我在門口等你。”

    沒過多久他就看到了馬爾采夫,關鍵是馬爾采夫太扎眼了,他騎著一輛摩托車走過來。

    “這是什麼?”蕭鵬來了興趣。

    馬爾采夫笑道︰“我跟你說了,我母親的祖輩是南斯拉夫人,我們家有親戚在這里的。現在我的親戚就是在這里開了個機修廠,就在多瑙河旁邊。你不是說你喜歡機械用品嗎?我在這里找到一個東西,我覺得你會感興趣。”

    他的話蕭鵬已經听不進去了,他在觀察馬爾采夫騎過來的摩托車。

    那是一輛‘扎斯塔夫’的摩托車,具體型號他還真不知道。特點就是高高的方型油箱,和英國的諾頓摩托有點兒像。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一件事情︰南斯拉夫當年的摩托車水平相當牛x,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流的。

    都說霓虹國的摩托車技術十分強悍,其實他們的類似于摩托車變速箱之類的技術,最早就是來自于南斯拉夫。

    不過南斯拉夫的摩托車制造業是屬于自己把自己玩死的那種。

    說起來這個事情龍國也很有發言權。

    現在看龍國市場上所有的摩托車技術幾乎都和霓虹國有一定關系,不過其實只差一步龍國的摩托車就會走另外一條路︰有南斯拉夫血統。

    事實上那還是龍國的第一選擇。

    這就要提一下一個讓人唏噓不已的龍國品牌︰嘉陵。

    龍國的民用摩托車起步其實相當晚。

    一直到1980年,龍國才真正意義上有了第一輛民用摩托車,正是嘉陵摩托。

    嘉陵廠對龍國的貢獻那不是一般的大。

    作為軍工企業,現在龍國鋼制子彈的技術其實就是當年嘉陵廠研發起來的。

    而他們搞出來鋼制子彈的原因是因為……

    轉型失敗!

    曾經國家考慮讓嘉陵兵工廠轉向民用,結果呢?

    五十年代生產鬧鐘,結果連發條都沒法生產還要去捷克進口,好不容易生產出來質量極差,被人戲稱‘買嘉陵鬧鐘不如買個雞公,該鬧時不鬧,不該鬧時鬧得凶’,生產鬧鐘失敗就繼續改別的,什麼變壓器、銅絲、鋼球、鞋釘他們都生產過,結果全部失敗!

    最後沒辦法只能回到軍品為主的老路上,結果卻讓他們搞出來了鋼制子彈。

    但是到了1978年,那時候軍轉民勢在必得,嘉陵廠到底生產什麼就成了當年那些領導最頭疼的事情。

    很多人都提議生產電風扇,不過當時的廠長孫壽彭力排眾議,決定要生產民用摩托車!

    這在當時簡直屬于放了一顆‘大衛星’︰當時的龍國雖然有摩托車,但是都是軍品,民用摩托車還是一片空白。

    不夸張的說︰在那個年代,可能龍國有一半的老百姓壓根就沒見過摩托車!

    在那樣的情況下生產摩托車難度可想而知!

    他們成立了一個‘七人摩托車籌備小組’,直接到了當時‘摩托車技術領先國家’南斯拉夫,準備從這邊引進技術回國。

    但是那次談判非常的失敗,或者說可以收到了侮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時南斯拉夫托馬斯機車工廠知道龍國人要生產摩托車,開出來的合作條件相當苛刻︰除了高昂的技術轉讓費外,還要求但凡有南斯拉夫摩托車銷售點的地方,都不能出現龍國的摩托車,而且發動機等核心部件一定要使用南斯拉夫提供的,每銷售一輛摩托車還要給他們1.5的技術費!

    反正就是一個字︰錢!

    單純的想要錢也就罷了,關鍵是由于兩國之前有過差不多二十年比較尷尬的時期,所以對方對龍國壓根就不了解,甚至說‘你們國家連自來水都沒有生產什麼摩托車?’“你們不是只會騎自行車嗎?”之類的話。

    那次談判非常失敗,七人組又去了霓虹國,這才發現霓虹國的摩托車種類更多。

    但是和霓虹國的談判更加的失敗。

    最後結果是考察人員買了3輛本田的pa50小摩托帶回國。

    沒有圖紙沒有設備?

    把買到的摩托車拆開一張張的畫圖樣,像發動機活塞之類的精密原件只能靠工匠一點點的手磨,塑料和橡膠跟不上,職工捐自己的舊涼鞋作原料。

    結果就靠著這股子信念,龍國的第一輛民用摩托車終于組裝成功,也就是cj50型彎梁嘉陵摩托車。整車一百斤重,時速能到七十公里,

    在那年的國慶節上cj50真的是出盡了風頭︰五輛cj50在閱兵式上繞場騎行,那真是全國震驚,因為這代表著我們國家有了自己的民用摩托。

    等到1980年嘉陵摩托正式投放市場後,龍國大地上掀起了嘉陵旋風,很長時間一段時間內,‘嘉陵’就是摩托車的代名詞!

    關鍵更厲害的是嘉陵不是自己成長的,他牽頭成立了‘經濟聯合體’,開展了跨系統跨行業的配套工作。

    就這麼一個措施使得龍國的摩托車生產商如雨後春筍一樣成長了起來。從最初的五家發展到了後來的一百多家,現在的‘重慶摩幫’幾乎都是那時候嘉陵帶出來的。

    好幾個重慶首富都是那個時期‘重慶摩幫’里的一份子,幾個人輪流當首富。

    比如力帆集團在那個時期就是給他們生產發動機的。

    而且他們還和本田簽訂了《jh8101技術合作合同》,斥巨資購買技術。

    至于那之後別的廠商怎麼獲得的霓虹國技術?

    只能說那是一個不尊重知識產權的年代——這事情可以用‘一人打井眾人喝水’來解釋。

    而嘉陵也連續十四年穩居行業第一。

    關鍵是他還帶動了出口。

    當年霓虹國摩托車佔據了越南98的市場,但是等到嘉陵帶領龍國一眾摩托車企業進入越南後,用了不到三年時間,龍國摩托車在越南市場的份額從0猛漲到80!

    曾經的龍國的‘摩托之王’就是嘉陵!最高峰時市值八十億!出口全球七十多個國家銷售了一千八百多萬輛嘉陵摩托車!

    但是一家這麼龐大的企業後來卻破產重組了,有人說這是因為落後的管理機制導致。

    這麼說有道理但是不完全。

    真正搞死嘉陵的,其實是龍國人自己。

    喜歡我在非洲當酋長請大家收藏︰()我在非洲當酋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非洲當酋長》,方便以後閱讀我在非洲當酋長第1264章 摩托之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非洲當酋長第1264章 摩托之王並對我在非洲當酋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