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當酋長

第1240章 外交界的泥石流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我是火法師 本章︰第1240章 外交界的泥石流

    現在龍國很多年輕人都沒听說過阿爾巴尼亞這個國家。

    哦,也不對,畢竟社交軟件上經常看到有人的所在地是‘阿爾巴尼亞’——那是因為常用社交軟件上是按照拼音順序排國家名字,阿爾巴尼亞排第一,阿爾及利亞排第二。

    現在在龍國的社交媒體上,阿爾及利亞還偶爾會被提到,而阿爾巴尼亞已經銷聲匿跡。

    可是如果換到半個世紀以前有人問龍國在國際上最好的朋友是誰?

    這個答案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阿爾巴尼亞!

    比現在和巴鐵的關系都親密!

    當年還有一堆歌頌兩國友誼的歌。說不定現在家里的長輩還會唱其中一首兩首的︰什麼《紅色友誼之歌,同志們,高歌猛進》、《地拉那北都》、《萬歲,偉大的兩國友誼》《阿爾巴尼亞,我親密的同志和兄弟》《歌聲飛向地拉那》等等一大堆。

    听听這些歌名就知道兩國關系有多好。

    當年龍國能重返聯合國,是因為兩個國家在聯合國的時候聯合提出了一份提案,這兩個國家一個是阿爾巴尼亞一個是阿爾及利亞,所以這份提案又叫做《兩阿提案》。

    這里有個趣聞︰龍國當年派出了陣容最豪華的外交天團前往聯合國。

    這一路過去也很不容易︰由于兩國沒有直通航線,外交團是先去東南亞再去法國然後到的漂亮國,而且由于害怕出現意外,外交團還是乘坐兩架飛機前往。

    現在有一張喬老先生坐在聯合國大笑的照片,那並不是《兩阿提案》被通過時候的照片,而是外交團第一次出現在聯合國現場的時候,無數記者在拍照,喬老心情大悅,招呼記者說︰“來拍吧,不要錢!”

    然後就有了那張著名的經典照片。

    也就因為《兩阿提案》這個事情,在那個國家龍國和阿爾巴尼亞關系相當的好。

    都知道龍國人是全世界最知恩圖報的民族,而阿爾巴尼亞當年也幫過龍國,按說兩國關系應該相當好,為什麼現在這個國家現在卻幾乎消失在龍國人的認知里?

    這就要說當年阿爾巴尼亞那個神奇的領導人恩維爾霍查。

    現在像印度、土耳其之類的國家政策讓無數人吐槽,殊不知在霍查面前那些國家都只是小兒科。

    霍查有一個響亮的綽號,叫做——‘外交界的泥石流’!

    同時拉黑五常的國家見過沒?

    卡大佐活著的時候只是得罪五常不是拉黑,這個成就就讓霍查給完成了!

    阿爾巴尼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其實同根同種,就像龍國的北方漢族和南方漢族差不多。而在歷史上,阿爾巴尼亞可以說從來不是一個國家。

    巴爾干半島的歷史就是戰爭的歷史,阿爾巴尼亞先後被羅馬人、拜佔庭、保加利亞王國、塞爾維亞王國、突尼斯王國先後統治,最後又讓奧斯曼帝國統治了接近五百年,在原來只能算是個地區。

    一直到1912年,伊斯梅爾捷馬利領導阿爾巴尼亞人擊敗了奧斯曼實現了獨立,但是直接又讓英、奧、法、德、意、俄六個國家給瓜分,一直到了1920年歐洲局勢變化,他們才終于獲得了獨立的機會成為一個國家。

    也就因為這點,所以前南領導人鐵托一直希望阿爾巴尼亞加入南斯拉夫。

    但是霍察非但不願意加入南斯拉夫,還一直跟南斯拉夫索要科索沃地區,理由就是科索沃地區生活的都是阿爾巴尼亞人。

    盡管這個事情搞得雙方很不愉快,但是同為shzy階級兄弟,南斯拉夫還是對阿爾巴尼亞伸出了援手。

    二戰後的阿爾巴尼亞跟同時期的非洲國家差不多,而南斯拉夫在那個時期在資金、工業、消費品等各方面給阿爾巴尼亞提供大量援助。以至于曾經有一個階段,阿爾巴尼亞的生活水準要高于南斯拉夫!

    這個事情導致現在幾乎所有原來前南斯拉夫國家對阿爾巴尼亞的態度都不算友好——他們認為是自己勒緊了褲腰帶才有了當年阿爾巴尼亞的快速發展。

    當時阿爾巴尼亞絕對沒有對南斯拉夫客氣,什麼東西就是一個字‘要’,大到鐵軌機械,小到衣裝鞋帽,甚至連小學生的練習本都要南斯拉夫提供。當年阿爾巴尼亞讓南斯拉夫提供酒水,索要的數量超過整個阿爾巴尼亞人均需求量的十倍!

    主打的就是一個‘獅子大開口’。

    但是兩個國家的蜜月期並沒有太久。

    當時東歐國家基本上都是跟著甦聯混的,但是南斯拉夫不一樣,他是靠著自己的力量打敗的德國侵略者,所以南斯拉夫的鐵托不願意當甦聯的跟班,而是要一個和甦聯平等的地位。

    于是這個事情也就激怒了甦聯,在1948年的時候,直接以‘叛徒’為理由,把南斯拉夫踢出了當時的‘東歐情報局’也就是華約的前身。

    而這時候第一個站出來跳反抨擊南斯拉夫的正是阿爾巴尼亞,也就因為這事,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翻臉。

    不過阿爾巴尼亞這麼做的收獲更多︰他們獲得了甦聯兩億兩千六百多萬盧布的援助,以及超過三千名的甦聯專家幫忙建設國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于是阿爾巴尼亞瞬間原地起飛︰曾經歐洲歷史上最落後的農業國短短兩年時間經濟騰飛,工業總產值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就達到了44.6!

    這是個超級可怕的數字︰現在的龍國被譽為‘世界工廠’,制造業規模連續十三年位居世界首位,但是去年的工業總產值也只佔了33.2。

    但是這樣的好時光卻也沒有持續太久。

    甦聯更換領導人後新領導人在1955年親自率團訪問南斯拉夫,雙方簽署了貝爾格萊德宣言恢復了兩國正常關系。

    這就讓霍查氣的不行,直接對著甦聯開罵。

    霍查的外交政策之一就是︰誰跟南斯拉夫好就是我的敵人。

    可是一個小國領導人敢罵甦聯?

    ‘外交界的泥石流’嘛,在他身上一切皆有可能。

    然後……

    他就被踢出了阿爾巴尼亞權力中心。

    但是沒過多久事情又出現了轉機︰沒過多久甦聯二十大制定了新的發展路線,大概意思就是今後世界上只有兩個陣容,要不然是漂亮國為首的西方陣容,要不然是甦聯為首的東方陣容。

    隨之他們對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的邊界問題上指手畫腳,這個事情也徹底激怒了鐵托,于是兩國剛恢復好關系再一次破裂,甦聯開始制裁南斯拉夫,而鐵托則和印度的尼赫魯等人一起搞起了‘不結盟運動’,也就是那時候,印度開始自詡不結盟運動老大、第三世界老大……

    印度人嘛,懂的都懂。

    那時候霍察再次回歸權力中心,再次和甦聯搞好關系,再次獲得大量的援助。

    反正基本上說,阿爾巴尼亞這個國家就是靠著援助生活的國家。開始是南斯拉夫,後面又是甦聯,僅僅兩年時間,阿爾巴尼亞資金增長飛快,兜里有了大量的資金。

    而兜里有了錢,說話聲音就又硬了,1960年的時候,霍察再次站了出來,又把甦聯痛批了一頓,指責甦聯干涉內政。

    于是兩邊關系再次進入冰點。援助什麼的也都沒了。

    霍察于是滿世界尋找新的大腿,結果還真的讓他找到了。

    沒錯,這個大腿就是龍國。

    喜歡我在非洲當酋長請大家收藏︰()我在非洲當酋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非洲當酋長》,方便以後閱讀我在非洲當酋長第1240章 外交界的泥石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非洲當酋長第1240章 外交界的泥石流並對我在非洲當酋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