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當酋長

第512章 無法統一語言的國家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我是火法師 本章︰第512章 無法統一語言的國家

    說起來‘海吉拉斯’屬于既崇高又可悲的一群人。

    說他們‘崇高’還真不是瞎扯。

    印度有一本大約兩千年歷史的梵語古書叫做《羅摩衍那》,還被選入人類文化遺產,這本書講述的就是王子羅摩和他妻子悉多的史詩著作。

    這本書里講述了一個故事,就是說羅摩王子放棄了王位,選擇到森林里自我流放進行修煉。但是羅摩作為印度古代傳說中最偉大的英雄之一深受百姓愛戴,當時不少男女老少都要跟著他一起去森林里居住。

    羅摩看到這個情況就下令讓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回城里去不許跟著他。

    最後大家離開後只有一個叫海吉拉斯的閹人留在了森林邊上繼續等待,這一等就是十四年。

    等到十四年後羅摩從森林里出來後看到海吉拉斯還在也是大受感動,于是就賜予海吉拉斯在婚禮上和小孩出生時進行祝福的神力,讓他去給那些新生兒和婚禮新人進行賜福。

    而這個傳統流傳至今。

    所以說海吉拉斯按理說應該是受人尊敬的人群。

    但是這也只是‘按理說’。

    海吉拉斯真實情況只能用‘可悲’來形容。

    事實上他們都是被家人拋棄的。

    印度貧富差距相當大,很多家庭生出孩子來無法養大,于是就通過宗教儀式讓他們變成海吉拉斯,而當一個男孩變成海吉拉斯的時候就不歸原生家庭扶養,而是找到一個被尊稱為‘母親’的老海吉拉斯養大,教他跳舞唱歌、念祝詞、言行舉止等事情。

    而這樣的‘母親’手下網網友很多‘女兒’組成一個小家庭,然後每次有了收入交給母親,再由‘母親’進行分配。

    而且他們基本上都是生活在貧民區,

    現在的印度人尤其是年輕人誰願意結婚、生孩子的時候找這麼一波人去扎人眼球?

    不過這些海拉吉斯倒也不怕,他們每天就在街頭逛來逛去,然後看到誰家結婚就自己過去又唱又跳給人祝福。然後拿點兒好處趕緊溜。

    但是這樣日子也過不下去。所以很多海拉吉斯投身風俗業——畢竟有好這一口的。

    反正說到底,如果說霓虹國的風俗業最有名;泡菜國的風俗業產值最高;東南亞的風俗業最吸引外國老頭,那麼印度的風俗業就是規模最大。

    基本上印度每個城市都有像卡瑪特普拉這樣的地方,比如加爾各答的索納加奇、新德里的加斯汀堡壘路等等。

    不過這種‘穆扎’舞的轉型卻跟孟買有關。

    孟買早些年的都市標志之一就是滿馬路的所謂‘舞吧’,全盛期的孟買有超過千家的‘舞吧’,超過十萬名的‘舞女’。

    那些舞吧就跟脫衣舞酒吧差不多,覺得舞女表現的好可以往舞池內扔錢,有別的想法就把舞娘叫下來單聊。

    大概十多年前,孟買大規模取締了這些舞吧,結果舞吧沒了又多了各種各樣的酒吧,其實都換湯不換藥。

    人家那邊寶萊塢拍攝的風俗電影可以直接在a級電影院直接播放,全世界獨此一號,就問還有誰不服?

    為什麼說‘穆扎’轉變是跟孟買的‘舞吧’有關呢?

    印度人有一點兒世界文明︰就是他們莫名其妙的民族自信。

    當年孟買的‘舞吧’最流行的舞蹈竟然是身著清涼的小姐姐跳‘改良’過的印度傳統舞蹈。

    于是‘高雅’、‘藝術’的穆扎就開始走上了另外一條路,變成了一種極其誘惑人的風格。

    如果說當年瑞哈表演這首歌的時候是優美動人,現在的表演者跳的也很美,能感覺得出她已經是‘收著’跳了,但是還感覺給人滿滿的‘欲望’感。

    能把一首這麼抒情的曲子跳成這麼勾人也算是她有本事!

    當然,現在也不能怪她,社會風氣就如此。

    當年演唱這首歌的瑞哈今年都快七十了也改走性感路線了。

    快七十了怎麼走性感路線?

    參考一下麥當娜就行——只看她在舞台上的形象說她三十歲都不會有人懷疑參考2014年她的作品《超級奶奶》,那時候她老人家就已經六十多了。)。

    雖然當上上議院議員後的瑞哈很少在演電影,但是偶爾會在朋友的v里進行客串。

    那就是個凍齡怪物。

    楊猛好奇問道︰“她唱的這是什麼語言?”

    “印地語。”蕭鵬道︰“怎麼,還要跟你翻譯一下?”

    楊猛突然問道︰“鵬鵬,你語言這麼厲害,你能不能在印度當全境翻譯?”

    蕭鵬听後苦笑道︰“我只能說試試吧。”

    全世界語言最復雜的國家就是印度,那是擺在全球語言學家面前無法攻克的難題。

    就這麼說吧,印度一個國家有大約兩千種語言,其中有五十五種語言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學作品!一部印度電影要在印度全國播放,要有n種配音。

    印度第一官方語言是印地語,第二官方語言是英語,听起來很少,可是還有其它21種預定官方語言——其實也都是官方語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看看他們的鈔票就知道︰一張鈔票上印著22種官方語言,鈔票上密密麻麻全是字,發一份文件能印刷到心累。

    有一大半的印度人不會說第一官方語言印地語!

    都說印度人英語比龍國人好……

    額,確實比龍國好,但是在印度熟練掌握英語的人其實也不足10。

    有一種說法是︰到了今天印度還不算是一個國家。

    對于這個說法蕭鵬是贊同的。

    語言都無法統一那還算是個國家?

    對于統一語言這事兒,印度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

    老仙剛當上印度總理的時候就頒布了一條法令,要求印度的學校必須同時教授三種語言,也就是本地語言、印地語和英語。

    結果他差點兒因為這條法令直接被人趕下總理寶座!

    為什麼統一語言這事兒在印度這麼難以推行?

    這事兒歸根到底又要回到印度‘四大國父’身上。

    不知道印度人上輩子做了多少孽才能攤上那麼四位爺。

    當年印度四大國父建國的時候在憲法里制定了一條絕對奇葩的法律,叫做‘語言建邦’,簡單來說就是在印度如果說一門語言的人數足夠一定數量的時候就可以建邦。

    打個比方︰說孟加拉語的人足夠多,所以就有了西孟加拉邦。

    印度的‘邦’差不多相當于別的國家的省但是自治性更高。差不多相當于丹卡里亞省在厄立特里亞的地位。

    而那些邦為了維持住自己‘邦’的地位,要做的就是兩件事︰第一,禁止別的語言進入;第二,玩命的生孩子。

    這又可以解釋為什麼‘印度人口增長率那麼高’這個問題。

    有這麼一條法律擺在這里印度怎麼可能統一語言?

    只能大家各玩各的。

    台上的舞者一曲完畢,蕭鵬兩人還在那里鼓掌等待接下來的舞者,突然看到有幾個印度人進入到了‘孔雀亭’。走在前面的人看到蕭鵬後兩眼一亮,然後趕緊對他身邊的人擺手示意他們出去,一臉笑容沖著蕭鵬兩人走了過來。

    蕭鵬沒有看到來人,楊猛用手肘戳了戳他。

    “這個煩人的家伙怎麼來了?”蕭鵬嘀咕道。

    楊猛壞笑道︰“吆?這話從你嘴里說出來可不容易,也是,‘奪妞之恨’嘛!”

    蕭鵬撇撇嘴︰“你覺得那是關鍵的?我只是單純不喜歡印度人”

    這時候印度人走了過來一臉開心的表情︰“蕭!楊!好久不見了啊!”

    蕭鵬揮了揮手︰“阿達尼先生,好久不見。”

    印度人皺眉︰“蕭,我說了多少次了,我們是朋友,叫我的名字桑吉瓦就行!”

    蕭鵬道︰“我這麼叫你不是隨時提醒你出身名門嗎?”

    桑吉瓦很自然的坐了下來︰“蕭,我就是個拖拉機販子而已,你這麼說就沒意思了啊!”

    喜歡我在非洲當酋長請大家收藏︰()我在非洲當酋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非洲當酋長》,方便以後閱讀我在非洲當酋長第512章 無法統一語言的國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非洲當酋長第512章 無法統一語言的國家並對我在非洲當酋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