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當酋長

第456章 生物入侵害死人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我是火法師 本章︰第456章 生物入侵害死人

    看著眾人不解的表情,蕭鵬解釋道︰“小時候我父親修了個水泥池子,大概兩米深,六七個平方大,里面養著很多漂亮的金魚,我不騙你們,就那種大肚子‘珍珠’金魚都能長到兩個巴掌那麼大!結果我一個表姑不知道從哪弄了兩條這玩意扔進去,一年後池子里只剩下一堆埃及塘 了。最大的那兩條長到一米長了。”

    埃及塘 這種魚很像 魚,也是大頭細身子。因為嘴角不少胡須所以又被叫做革胡子鯰或者胡子 ,味道確實很不錯,在整個中東乃至北非都挺常見。

    但是在龍國,這魚是絕對不受待見!

    這玩意生存能力強,雖然是一種生活在熱帶的魚卻能適應低溫建立野外族群!

    現在也是在龍國造成野外物種入侵的外來魚類之一。

    2020年12月的時候,江甦常州一個徐姓女子就干了一件超級愚蠢的事情︰她一口氣放生了兩萬五千斤的埃及塘 !

    關鍵是︰她還是知道這事兒是違法的!

    她一開始放生的時候有人制止了她的行為,告訴她這麼做是違法的;結果她轉頭跑到長蕩湖,把這兩萬五千斤的埃及塘 全部放生到了長蕩湖里。

    那段時間可把長蕩湖郵政監管部門給累懵了︰連續撈了十天才撈出來兩萬多斤,還有四千多斤的魚沒有撈上來。

    這四千多斤的埃及塘 能造成多大的危害誰也不能保證。

    這些瞎放生的,他們真心不是蠢——他們就是壞!

    有人覺得不是就放生幾條魚嗎?有什麼大不了的?

    全世界最大的生物入侵悲劇其實就發生在非洲。

    非洲第一大湖也是世界第二大湖就是維多利亞湖,這個湖位于坦桑尼亞、烏干達和肯尼亞的交界,被三個非洲人口大國稱之為‘母親湖’、

    當年維多利亞湖魚類品種多達六百多種,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屬于全世界只有這里存在的獨有品種。

    但是從上世紀六十年代,維多利亞湖附近的漁民引入了繁殖期更短生長速度更快的羅非魚和鱸魚後悲劇就發生了。

    尼羅河鱸魚確實長得快,但是也能吃,一條二十公斤的尼羅河鱸魚一天能吃掉五公斤的食物!而這玩意能長到幾百斤!

    短短六十年過去,那麼大的維多利亞湖里已經有五百多種本土魚類已經滅絕!

    而且更可怕的是那里還引入了‘水葫蘆’,這種生物當年也被當做飼料植物引入龍國,可是現在已經成了‘水中癌癥’,龍國拼命治理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更何況壓根就不懂得什麼叫做‘治理’的非洲國家?

    現在維多利亞湖水體富營養程度是正常水平的二十六倍,細菌含量是正常水域的17倍,早就超過了人體承受極限,而且水面面積從原來的6.9萬平方公里縮水到5.9萬平方公里,估計這樣下去,今後那個湖里只有羅非魚、鱸魚和水葫蘆,最後就變成了一灘臭水……

    蕭鵬看到了一個視頻,一群人把一只起碼三斤多重的佛羅里達鱉放生到了湖里,看到鱉游入湖中一群人還歡聲雀躍。

    你們特麼的違法了知道嗎?

    吃飽喝足後蕭鵬發現一個重要的問題︰忘記吃蝗蟲了!

    總不能繼續帶著蝗蟲到處跑吧?

    而且這玩意沒有酒干吃的話也沒什麼意思!

    為什麼沙特人都要去埃及、阿曼、黎巴嫩這些國家去玩?

    在這個國家喝酒的風險實在太大!

    雖然現在沙特國王頒布新的法規已經開放不少了,現在沙特女性可以開車甚至當出租車司機,還可以出入娛樂場所,而且沙特也有了電影院還廢除了鞭刑……

    但是還是有很多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

    比如說喝酒!

    這在沙特除了少數特權階級可以關起門來享受一下外,別人是想都別想的事情。

    既然這玩意不能吃,干脆送給優素福做禮物了。

    優素福開心的眼楮都眯成了一條縫——他們是真喜歡吃這個。

    在沙特的風俗里,蝗蟲不但可以治療糖尿病和腸道問題,還可以治療風濕背痛等等疾病。

    在這里蝗蟲的價格可真不便宜︰一面袋的蝗蟲就能買到五百里亞爾——也就是一只小羊羔的價格!

    蕭鵬那一大袋子蝗蟲起碼值三五百里亞爾,優素福能不開心嗎?

    在這里吃飽喝足後蕭鵬繼續上路,他們並沒有著急趕路,而是到了附近的瑪甸沙勒遺址。

    這里是沙特的第一個世界文化遺址所在地,既然已經到了這里不去看看不像那麼回事。

    不過這個瑪甸沙勒遺跡其實也挺讓人無語的。

    按照官方的說法是︰瑪甸沙勒遺址是納巴泰文明的遺跡。

    這個納巴泰文明在公元四世紀佔領了約旦南部、迦南和阿拉伯半島北部,是當時說阿拉姆語的納巴泰游牧民族遷徙到了這邊。以精湛的水利工程和雕刻技術聞名于世。

    但是!

    但是!

    但是!

    因為沒有任何書面文字遺留,所以人們對他們了解甚少,而在公元前六十五年他們被古羅馬人擊敗,羅馬人在這里建立了阿拉伯彼得雷亞王朝,所以這些納巴泰人就這麼消失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後來根據西方歷史學家考古後發現,原來是因為納巴泰人在阿拉伯人入侵之前就皈依了基督教所以才消失的。

    我特麼的信了還不行麼?

    這個瑪甸沙勒遺址就是由111座古墓組成,所有的古墓都是直接雕刻在岩石山中,玩過‘暗黑破壞神2’這款游戲的人肯定記得第二幕最後有七座‘塔拉夏古墓’,那七座古墓的造型其實就是參考了瑪甸沙勒遺跡的古墓造型——當然,瑪甸沙勒遺跡的古墓都很淺,不像游戲中還有地下迷宮。

    而且到了這里會驚奇的發現︰這些古墓的建築具有完全的西方建築風格,包括石壁上石柱之類的在歐洲不能說隨處可見也可以保證一天見三回的那種。

    兩千年前的納巴泰文明對歐洲的影響這麼大?還是兩千年前的歐洲文明對地中海沙漠之中的納巴泰文明影響這麼大?

    咱也不敢問,咱也不敢說。

    用一個龍國人可以理解的方式介紹這個瑪甸沙勒遺跡就是︰兩三千年前的納巴泰人在這沙漠深處的岩石山中修了111座空心的‘樂山大佛’︰內部都是墓室,外表的線條都是橫平豎直的水平線。

    所有的墓室都沒有門可以直接進入,地上都是七八個長方形石坑說是放尸體的。

    雕塑這麼大的墓室就為了隨便放進幾個人進去躺著還沒有門?

    唉,看看人家納巴泰文明多牛x?

    它存在的時期相當于龍國的春秋戰國秦漢時期,那時候龍國石雕是什麼水平?看看霍去病目前的馬踏匈奴石雕就知道了,那線條簡單的要死,能看出來是匹馬就不錯了,能在石頭上雕個花紋就是藝術精品,雕個小人外形像俄羅斯套娃……

    再看看人家納巴泰文明雕刻的這些古墓?

    唐朝都特麼的搞不出來這麼牛x的石雕!

    就算是沙特自己國家都比不上!

    去過沙特首都利雅得的游客肯定去過德拉伊耶古城遺址,那是1774年到1818年的沙特首府,那里是當年的宗教政治中心。

    可是看看那里再看看瑪甸沙勒遺址?

    那就是個屁!

    不在一個檔次上的!

    馬斯馬克要塞倒是可以跟瑪甸沙勒比比,可是前者才150年歷史而且是泥土造的!

    更神奇的是︰瑪甸沙勒就在麥地那西北角。

    麥地那那是什麼地方?ys三大聖城之一啊!ys發家的地方!

    結果就這樣的一個重要的地方在阿拉伯世界的古籍里對這里都沒有記載!

    唉,真心不是不想相信西方歷史。

    關鍵是真的說不通!

    喜歡我在非洲當酋長請大家收藏︰()我在非洲當酋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非洲當酋長》,方便以後閱讀我在非洲當酋長第456章 生物入侵害死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非洲當酋長第456章 生物入侵害死人並對我在非洲當酋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