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二人一握手,也不再言,便上了吳佩孚的車,向碼頭開去。兩小時後已在漢口火車站上火車。臨上車前,剛峰真誠地向吳佩孚說到︰
“子玉將軍也是我輩中人,只是政治理念不同。不久南北兩軍必有一戰,戰陣之上,我卻留不得手,將軍莫怪。將來將軍有事,不違民族大義,將軍知會到孫某,必有一報!”
這吳佩孚就大喜,拉著剛峰手說到︰
“今見剛峰先生英雄若此,吳某已死而無憾。先生若因子玉行為不當欲掛我人頭,子玉不怪。若兩軍對壘,子玉成了先生階下囚或者刀下鬼,子玉只恨自己學藝不精,絕不怪先生!”
便認真向剛峰敬一軍禮,送剛峰上車。
火車開出後,眾隨從人員松了口氣,也感慨不已,這吳佩孚、吳子玉看樣子也是個有英雄氣概之人,為什麼就要當反動軍閥呢?
剛峰見眾人議論紛紛、感慨紛紛,便說到︰“這些人本不是壞人,只是被眼前利益蒙蔽雙眼,又無一個正確的方向,就只能如此了。我們革命,不是要從肉體上消滅他們,而是要給每人指明正確方向、給每個人一個公平競爭機會,給每個人一顆愛國、報國、富強中國的希望種子,讓這顆種子在每個人心中生根發芽,他們與我們一起革命、一起奮斗,革命就徹底成功了!”
眾人恍然大悟,心中更愛自己的領袖!
剛峰一行人于第五天下午六時到達北京。馮玉祥將軍早派人在此等候,一行人直奔協和醫院。
在一個大廳改成的靈堂內,剛峰見到了自己深愛的父親---偉大的革命領袖孫文、孫中山先生,父親躺在鮮花叢中,臉上仍帶著那意味深長的微笑,只是緊閉雙眼,再也無法睜開;旁邊是長長一列持槍肅立的馮玉祥將軍的國民軍,排著幾公里長隊的人群緩慢地一個個走過父親面前。人人眼含淚水的向他鞠躬行禮,往往是幾個人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