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煙筒里過的熱水,兩人也不必再廢柴禾,坐在浴桶里便能泡一會兒。
這設計村里的人都不知道,只知道她那煙筒做的不錯,做席面的時候廚房忙得熱火朝天也挺干淨。
這日甦家院子里上梁,大請席宴,還請了人敲鑼打鼓的,生怕村里的人不知道。
只是到晌午,等喬寶瑩的牛車回來的時候,卻發現村里人都沒有上甦家院子里吃席。
一路上不少村民聊天的話都落入喬寶瑩耳中,原來這次甦家院辦的酒席村里人一個也沒有去,除了跟黎氏交好的幾家,原先辦的十桌席,後來撤了三桌,結果來的人還是沒有坐滿,準備的飯菜都多了。
十里坡的村民還是挺純樸的,村民們也很是團結,上次出了偷竊的事遭村長不喜,村民們便同仇敵愾的站在一起,都不與之結交。
來到山腳下,甦辰趕牛進牛棚,喬寶瑩卻拿出臘肉出來煙燻,這次她打算做兩種,一種曬的像先前的那樣,一種煙燻的,到時看劉掌櫃喜歡哪一種,她再多做一次就是。
甦辰似乎有心事,他 了牛車後又在喬寶瑩身邊坐下,倒沒有像平時那樣回屋里頭看書。
喬寶瑩停下手中的動作,關切的看著他。
甦辰見小媳婦擔心他,他便把心事說了出來,“我弟已經快半年沒有回村里頭了。”
原來是為了這事兒。
喬寶瑩自是知道的,先前還不小心听了牆角,但這事兒她也不好說,公公婆婆向著小的,甦辰不願意過繼給二房家,她公婆為了小兒子能有錢讀書,便認了二房做干爹,先不說這關系亂了,可是這麼做的話總是不妥的。
甦奕不比甦辰,從小得父母寵愛,年紀輕輕中了童生,被村里人給捧得高高的,眼下二房家里住在縣城,既有錢又有好的資源,他年紀又小,很容易對二房那邊產生親情而變得親近起來。
甦辰又道︰“雖然恨著當初他們要把我過繼給二房,但眼下弟弟去了二叔家里不回來,瞧著爹娘這橫蠻模樣,我心里也難過。”
遇上偏心的爹娘能怎麼辦,可是血源關系也不是說斷就能斷的,怎麼說也是養大他的親人。
喬寶瑩安慰道︰“不然過年的時候,你提點肉去看看爹娘。”
甦辰畢竟只是分家,一年到頭來提塊肉上門什麼的還是要做的,先不說心里怎麼想,但在外頭也得做得體面一點,甦辰將來還得考取功名,不能留下話柄。
喬寶瑩越想越對,又補充道︰“再買些喜餅,大年初一上門走動一下。”
甦辰想了想,點頭同意,“就這麼辦,改日我去一趟縣城里頭見見弟弟。”
見甦奕,喬寶瑩也沒有意見,但她感覺成效不大,別以為十歲的孩子不會想事情,這時代的孩子早熟的很,二房家里吃得好住的好,他怕是早就樂不思蜀了。
至于甦辰的大哥甦繼,喬寶瑩便沒有看到幾次,沒有娶妻,長年在外頭,今個兒也有十八了,但與公婆不是很親近,或是家里出了兩個童生,這個做大哥的有些自卑。
不過這個大哥听說混得也不好,有人傳他在鎮上幫人做苦力,隔幾日回來了一次,眼下喬寶瑩老是繞著路走,不願與甦家人遇上,便不曾見過甦繼。
“你大哥也該娶媳婦了?”喬寶瑩問。
甦辰卻是面色一暗,過了一會才說道︰“其實我大哥有隱疾,恐不能傳宗接代。”
“什麼?”喬寶瑩懵了。
她一直以為他大哥因為兩弟弟太厲害而自卑,光茫都被兩弟弟給蓋過了,所以才這麼默默無聞,原來這其中還有隱情的。
“那他現在在哪兒?”
“在鎮上給富戶家里做長工,一年準許回來一次。”
喬寶瑩總覺得這個中肯定還有什麼緣由,果然甦辰緩了一會說了起來。
原來他大哥小的時候黎氏背著他上山砍柴,背帶松了,孩子從山上滾下來,受了重傷,最重要的是傷了命根子。
送到鎮上的醫館撿回來了一條命,卻因此而傷了根本。
原本甦繼是黎氏的大兒子,本是家里最疼的人,沒想到經此一事後,家里人卻對這個大兒子冷淡了不少,再加上後頭又生下兩子,兒子一但多了,就沒有那麼稀罕了。
等底下小的長大,越長大越出色,甦繼在這個家里頭就變得可有可無了起來。
喬寶瑩听完,只覺得這時代的人能安全活下來都是好命,那麼小背著上山砍柴,反把孩子摔成那樣,黎氏的責任重大,卻不想最後還討厭起這兒子來,怎麼可以這樣的。
不過甦繼的隱疾除了他們自家人,誰都不知道的,甚至連老三甦奕都不知道,甦辰因為年長幾歲,無意間得知的。
“那你哥過年的時候也會回來的?”
“自是會回來的。”
“他年紀有十八了,按著咱們村的樣子都要娶媳婦了,可是瞧著也沒有媒人上門來,再說你哥這麼些年在富戶家里做長工,應該賺了不少,娶房媳婦不成問題。”
甦辰卻是苦笑,“你不知道,大哥的銀子都花費到我和弟弟身上了,不然哪來的銀子去讀書,所以我欠著大哥一份情。”
原來是這樣的,想想也是啊,甦家三房地地道道的莊戶人家,哪有銀子送兩個孩子讀書,喬寶瑩一直以為是二房支援的,其實並不是,而是這個有隱疾的大哥。
“等你大哥成親,咱們出一份厚禮,瞧著你大哥也真是可憐的。”
甦辰點頭,“我今個兒跟你說這些事,便是向你交個底,那邊咱們雖然都不想與之結交,可畢竟是我的親人,我沒法分割。”
倒是這麼個事兒,這個時代對孝是看重的,何況甦辰還是讀書郎。
只要甦辰向著她,喬寶瑩也不覺得那些人是洪荒猛獸。
臘肉制成後,喬寶瑩跟甦辰拉去鎮上給喜迎客酒樓送了去,那劉掌櫃吃了煙燻的臘肉後雙眸一亮,一口氣全收下了,把尾款給了喬寶瑩,轉眼兩人賺了二兩銀子。
接著下來還要做臘肉賣給劉掌櫃,又收下了定銀。
先前欠著劉掌櫃的三兩銀子,劉掌櫃根本沒有放在心上,早知道兩人過得不容易,家里屋子新建,外頭欠著債兒。
喬寶瑩回了村子便跟甦辰對賬,把村里人的工錢全部還完,還剩下五百文。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