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正杰他們先出發,不過,他們一路歸來,一路休整的,倒沒有花二叔他們回來得快。
因為像鄭家的商隊,一路在卸貨,也一路在運貨的。
到一個目地的,都會停個兩天左右。
容月事先已經知道了花二叔他們到的日子,所以已經張羅了起來。
國公爺的事自有官府來辦,畢竟是國公爺的孫子。
雖然沒有封為國公,不過,要怎麼封號,喪事怎麼辦,估計秦姑姑或者江南的最高領導人都沒法子。
肯定得等京城的聖旨到了之後再說。
到底是京城大辦,還是在江南就地辦了,也得等京城的通知。
在容月看來,國公爺的一切,和她無關。
她是覺得,身為堂姐,必須得把正杰的身後事,辦得妥妥當當的。
花二叔他們回來,容月已經在村子花二叔的家,支起了棚,一切都準備就緒了。
本來像花正杰這樣沒娶媳婦的,年紀又不大的,是進不了村子公墳的。
因為沒有開枝散葉,沒有為家族和村里的子嗣繁衍做出貢獻,算是村里的罪人。
所以,沒資格入住。
對于這條,容月是很無語的。
而且因為這個,去和村長啊,里正啊,還有族長他們交涉。
怎麼著,正杰也算是為國捐軀的。
那放在現代,那叫烈士,這父母都會拿筆撫恤金。
或者子女,給兄弟安排一個比較不錯的工作崗位。
咱也不要求村子里給照顧和給崗位,只要求能埋在村子里的公墳里。
怎麼著到了地底下,他們和村里人也互相有個照應不是?
萬一正杰被人欺負呢?
你說剛當新鬼的時候,有很多不適應,有認識的人照顧下,也好些。
省得正杰心慌慌的。
活著的時候,自己沒照顧好他了,怎麼著死了,也得安排好。
村長里長幾位族長本來是不願意的。
可誰叫容月掌握著村子的命脈呢?
更何況,花正杰的情況也特殊。
因此,村長的意思是讓容月去縣衙搞一張證明出來。
這樣,也能讓他們比較好做人,省得以後都一個個的來開後門。
村長也知道,像去縣衙開後門,對容月來說不難,但對別的村民來說,就比較有難度了。
因此,才提出了這麼一個條件。
容月一听也不難,反正只要花銀子能搞定的事情,都不是啥難事。
因此倒是很快的答應了下來。
花二叔對于這一切,都是默許了的。
你說有銀子有啥用?
現在條件是不錯,可正杰沒了,再多的銀子也買不回他的一條命啊!!
還是容月想得周到!!
“二叔啊,這別的,我都能代勞,能為正杰辦點事,我也願意,可二嬸哪兒,我一直不敢說,你說我沒膽也好,你說我沒用也好,我實在是不敢把這消息告訴二嬸。”
容月抹著淚說道。
平時她是不怕錢氏,可這喪子之痛的苦,她雖然是沒嘗過,不過,少年喪父母的痛,她是嘗過的。
她前世的時候,父母過世的那段時間,真是猶如行尸走肉般。
別人看她好像沒事,可實際上,這種痛,這種疼,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每夜每夜的撕裂著她的心,她的五官,她的一切。
而到了第二天,她還要擦干眼淚,像沒事人一樣的,工作,家務,工作,家務,周而復始。
所以,再苦再難的事,她都不怕,可她最怕的,就是踫這種事。
穿越到了古代,她是真把花水木和許氏當成自己的父母。
至于正杰和二蛋,更加是看成自己的弟弟。
嚴格說來,正杰和她雖然沒有血親,可感情並不亞于二蛋。
而現在,要她把這個噩耗告訴錢氏。
她一是怕錢氏接受不了,發狂,到時候,她控制不了。
第二更是怕引起自己內心的傷心事,觸動那根心弦。
“二叔明白的,二叔懂的。”花老二抹著抹淚說道。
自己都難以接受,更何況是妻子了。
“二弟,有什麼事,咱兄弟倆一起擔當,一起承受。”花水木拍拍花老二的肩膀說道。
然後對正一和正棟道,“你們二人跟著我們一起上山,到時候,倘若你娘……唉,無論如何,先把正杰的身後事給辦了才是正經的。”
花正一和花正棟點了點頭。
花家二房出了這麼大件事,村子里自然早就傳遍了。
花三叔這時候也帶了媳婦,還有老丈人過來。
一見兩個兄長要上山,便道,“大哥二哥,你們上山接嫂子去,我幫著容月一把。”
雖然容月做生意是好事,不過,畢竟是個孩子,有些紅白事,得有人幫襯著。
花二叔他們用了馬車,上山下山的速度倒也快。
錢氏這麼一路勸兒子男人勸著,心情倒也是平復下來了。
她也不是傻的,在容月勸她們上山,到許氏一直拐著彎的勸她,開導她,再加上秀秀的百般孝順,她就明白了。
只不過,她一直是抱著希望。
萬一呢?
說不定運氣好呢?
只要沒見到兒子的尸體,就一切好說。
可當花二叔一行人上山,她就知道,這個夢醒了,希望也破滅了。
當家的說得對,要傷心,要難過,等正杰的身後事辦妥了,再說。
死得憋屈,怎麼著這身後事得辦得風風光光了。
而且,還得幫正杰招魂呢!!
你說這麼多的大事等著自己,自己還有空傷心,難過?
生前沒阻攔正杰去水師的腳步,那麼,至少他死後的事,絕對要體面。
可哪里知道,他們一行人剛回到村子,就听說花老太在大鬧花正杰的靈堂。
眾人一听,花二叔立即讓許氏和秀秀先下了車,讓正棟扶她們二人回容月的家,然後他快馬加鞭的趕去家里。
許氏和秀秀懷孕,是不能踫這種白事的,要不然,沖撞了,那可是大事。
容月原本在花三叔老丈人,還有村長等一些熱心長輩的提點下,倒是把事兒給操辦了七七八八了。
就等錢氏來找花正杰的衣裳,到時候下葬的時候用。
村里人也來幫忙,還有一些和尚,容月也找了五個。
一般都是找單數,要麼找和尚,要麼找道士。
當然也有和尚道士都找的。
只不過,沒這麼多的銀子,就別找這麼多的人,這些和尚道士的開銷,可不是一般人能開銷得起的。
因為,和尚也好,道士也好找來,不是像現代那樣,念個三五天。
在古代,至少是七天起跳,最高會念七七四十九天。
像村里,一般是找三到七個和尚,念七到十四天。
反正看家境而定。
在古代,為了給祖父母風光大葬,賣孫女賣孫子的,也不在少數。(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