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到青石鎮,先在城外鐘巧兒買的農莊停下,放下李氏幾人,鐘大郎才趕著馬車,送楊氏母子幾人進城。雖然李氏是臨時決定來的,但莊子有的是屋子,平日里也不確認打掃,臨時收拾一間給她住的屋子,再容易不過。
楊伯這個對幾個兒女有提攜之恩的人,李氏一直想當面對他道謝,一直不得機會。此次過來,又正是中秋佳節,李氏特意準備了一些節禮,要送給他。放好東西後,她就讓鐘巧兒和鐘三郎帶著她去楊伯的莊子。
想到中秋節,楊伯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過節,鐘三郎和鐘巧兒也有心今天跟他一道吃頓團圓飯。便拎著李氏準備的東西,帶著李氏一起前往楊伯的農莊。
楊伯農莊里干活的,基本都是周邊的農戶,大過節的楊伯放了他們兩天的假,讓他們自家好好過節。他們到的時候,整個農莊靜靜的,不見人影。
一起生活了好幾個月,鐘三郎很清楚楊伯的生活習慣,熟門熟路帶著母親和妹妹,朝荷塘的方向走去。果然,遠遠就看到楊伯,正坐在涼亭里看風景,身邊還有個穿著大紅色衣衫的鳳朝歌。
面朝亭口方向的鳳朝歌,在他們還距涼亭一小段距離,就看到他們,好看的桃花眼一下亮了,還抬起他那招搖大大紅色廣袖衣衫朝他們揮舞,“巧兒妹妹,這里這里,趕緊過來。”
對鳳朝歌這夸張的動作,鐘巧兒不怎麼待見,“都說了,對我你不用這麼熱情,你怎麼就是不記得呢?”
“誰讓你這麼有本事讓我激動。”
“打住打住,這話容易引人遐想,你別亂說。”制止了鳳朝歌說話,鐘巧兒跟楊伯打招呼,完了提到她娘過來的事。
楊伯背對亭口,並沒看到跟鐘二郎走一起的李氏,如今听鐘巧兒這般說,他起身轉過身子,就看到已經走到亭口,由鐘三郎攙扶著的李氏。
今天的李氏,一襲土黃色窄袖對襟襦裙,外罩白綢瓖兩指寬梅花紋邊褙子,頭發簡單梳成婦人冀,發間簪著之前大郎送的銀簪,很是素雅的裝扮,跟李氏給人的感覺很像,看著很舒服。
楊伯心想,這樣的母親,難怪能教出三郎這幾個兄妹。鳳朝歌則想著,要不是已經知道李氏的身份,他定會以為這是哪個官家的當家夫人,哪曾想這竟是個村婦。
活到這把年歲,李氏見過的最氣派的人,也就里正那樣級別的。如今乍一看到這麼兩個無論氣質,還是穿著都讓人無法忽視的大人物,她有種不真實的感覺,惶惶然然的,竟然忘了開口。
還好她身邊的鐘巧兒提醒她,她才意識到自己失態了,趕緊回神作揖,“小婦人替幾個孩子謝過楊先生的照顧。”
因著楊伯對幾個孩子,都有教導之恩,李氏稱呼他楊先生再合適不過,這也是她跟幾個孩子商量的結果。如果鐘正陽在,今天這樣的事,本來該由鐘正陽出面的,可惜他人還在哪個犄角旮旯,不得而知,李氏只能接了這個棒,擔起這個責任,負起感謝楊伯的事兒。
楊伯偏開身子,沒受李氏這個禮,“這幾個孩子合我的眼緣,才會多教他們幾句,受不住夫人這樣的禮。”
“先生做的一切,對您而言興許只是順手的事,但于我全家而言,卻有如再造之恩。沒有當日您對巧兒這丫頭伸以援手,我們一家人如今還在那後溪村為生活奔波勞累。哪有三郎現在上學,二郎要去武館學本領,還有大郎去江寧府的事。這一個個的恩情,感謝的話顯得太過蒼白,但我家當家的不在,小婦人我是個沒什麼見識的,也只能在口頭上表表意。他日孩子的爹回來,小婦人再讓他專門上門答謝。”
幾個孩子雖然總是報喜不報憂,但有楊氏一直在城里和後溪村進進出出的,多少能听到一些幾個孩子的遭遇。最初幾個孩子穿得不好,被人瞧不起的一些事,她也是知道的。只是平日里孩子不願意在她面前說,她也權當不知道而已。
如今趁著這個機會,她也是告訴幾個孩子,他們曾經受過的委屈,她心里都清楚。
鐘巧兒家的情況,該知道的,楊伯都知道,對一個婦人獨自拉扯大幾個孩子的事,楊伯打心眼里佩服,尤其這幾個孩子還個個都被教得很好。在多數人的想法里,女子只是男人的附庸品,離了男人就活不好,眼前這個女子卻用實際行動證明,女子就算沒男人,也能活得好。
要不是男女有別,不適合徹夜長談,他很想好好問問這李氏,過去這麼些年,她是如何挺過來的。好在他向來是個理智的人,不會做讓人為難的事,“如你所說,等哪天幾個孩子的爹回來,再讓他好好來感謝我這個在他不在的時候,幫著他看顧孩子的師傅。”
感謝的話表達到位,李氏就離開亭子,去幫著準備今晚的飯食,鐘巧兒跟著一起,亭子里只剩下三個男人。
讓三郎在身邊坐下,楊伯對著他感慨,“你娘親是個了不得的女子,好好敬著她,孝順她。”
“我知道的。”他們一家都是好的,眼前的師傅也是好的。
他的心不大,只能容下這麼幾個人,也只想容下這麼幾個人。有朝一日,等他功成名就,這幾個人都是他要孝敬關心的。
走到哪里都存在感極強的鳳朝歌,這還是第一次被當做背景板,但面對這樣一個對子女有著殷殷之心的母親,當個背景板其實也沒什麼。
這些年走南闖北,什麼樣的人都見識過,像李氏這樣多年被人踩在塵埃里,卻不影響性子的人,他還是第一次踫到。
不得不說,自強自立的女子,比那些只會依附男人而存在的女子,更容易牽動人心,更會讓人動惻隱之心。之前跟鐘巧兒談好的合作,鳳朝歌只想照著文書上的協議,做好自己的本分。見過李氏後,他有種不為她的兒子做點什麼,就說不過去的感覺。所以,鐘二郎投水軍的事,他決定趁這次跟鐘巧兒一道去江寧府,好好幫著張羅一番……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