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巧兒也不含糊,送走鐘二郎和錢沐晨,她就踹了兩張五十兩的銀票,往菜市場趕。
這是她第二次到這菜市場。
第一次來這個地方,表面看著很鎮定,其實心里是忐忑不安的。生怕自己帶過來的東西,賣不出去,一家人都要餓肚子。
這次她的心態很悠哉,所以有心思去看那些忙碌著的人,人生百態,其實從這些社會最底層的人臉上最容易看出來。因為這些人最淳樸,不會像那些位居高位的人一般,臉上帶著一副假面局,高興就是高興,不高興就是不高興,什麼都清楚的寫在臉上。
按鐘二郎說的,楊嬸這賣包子的生意非常好,她擔心走慢點,楊嬸他們就該賣完了,所以腳步邁得蠻大的。快到鐘二郎說的地方時,她就听到李秋瑤脆生生的吆喝聲,“賣包子咯,又大又香的肉包子,一個才五文錢,又便宜又好吃,快過來瞧一瞧,看一看咯。”
鐘巧兒沒著急過去,而是挑了個地方站著看。
因為有李秋瑤這吆喝,所以他們的包子攤面前,聚集了蠻多個人的。基本而言,有站住駐足的人,看到那白花花還冒著煙的包子,都會掏錢買。
兩母女配合的也很好,李秋瑤負責吆喝,收銀子,楊嬸專門負責裝包子,把顧客要的包子裝到油紙上,全程臉上都帶著笑意,卻基本不怎麼開口。
鐘巧兒不知道她這樣做,有沒有防止唾沫星子滴到包子上的想法,但對她這個動作,她個人是非常稱贊的。她記得自己上次去這條街不遠處的包子鋪買包子,那老板娘說話的同時,邊拿包子,那唾沫星子,直往那包子上噴,看著實在讓人倒胃口。
鐘巧兒大概站著看了一炷香的時間,當中看到有好幾個一次性就買了十幾個的客人。她不知道楊嬸,他們帶了多少包子過來,但就這麼會兒時間,她就听到李秋瑤的吆喝聲變了,“最後五個包子了,要買的趕緊來,要不然就得等到明天咯。”
果然她這一吆喝,立馬又有幾個人上前買包子,五個包子一下子就全部買完了,步子慢的沒買到,李秋瑤這樣對她說,“今天沒吃到,那就明天早點過來,明天第一個包子賣給你。”
對方原本失望的心情,听李秋瑤這樣說,頓時眉開眼笑的,“好,那明天我一大早就來這里等著買包子。”
“那明天我額外送給小饅頭給你。”
“好好好,那咱們就這麼說定了。”那人一听額外有送東西,高高興興地走了。
鐘巧兒這才走過去,“秋瑤姐姐,你不錯嗎?”
她一個現代人,來這里擺攤,估計都做不到李秋瑤這樣。人家純古人一枚,沒受過任何培訓,沒任何人指導,自己就能做到這一步,當真讓鐘巧兒刮目相看。
她敢肯定,這李秋瑤要擱現代,絕對是個銷售的好手,妥妥的賺錢能手。
听到她的聲音,李秋瑤臉上一喜,“巧兒妹妹,你怎麼來了?”見只有她一人,李秋瑤希奇怪了,“咦,你二哥呢?他不是去找你了?怎麼沒跟你一起來?”
鐘巧兒跟楊嬸打了個招呼,才回答李秋瑤的話,“我有點事情讓我二哥去辦,需要十來天的時間,我過來一是看你們,二是跟你們說這件事,讓你們回去跟我娘說一聲。”
楊嬸听說這樣,有些嗔怪,“這孩子也真是的,就是有事情也該把你送到我們這兒來,再去忙其他事情。這里人多眼雜的,讓你這麼個孩子自己過來,這要是遇到了什麼事,可怎麼辦才好?”
“嬸兒,我二哥第一次進城還是我給壯的膽子呢,哪里需要他送我來這里。”
“我娘總覺得個頭小,就容易被欺負,巧兒妹妹就原諒她這讓人難以理解的想法。”
“這里人這麼多,可不像咱們後溪村的人,那般簡單,小心點兒總沒錯。”
“嬸兒說得對,小心駛得萬年船,今後我會注意著點,嘻嘻。”為了不讓李秋瑤繼續這個話題,鐘巧兒趕緊問道,“你們今天這是做了多少個包子?這麼快就賣完了。”
“今天足足做了十五斤的面粉,總共發了三百個包子,留了十個家里吃,拿了十個給你娘他們吃,又讓你二哥給你帶了十個,還留了十個打算一會兒給世偉帶去,剩下的二百六十個,一個時辰多點,全部賣完。”
這包子的生意,比想象中的要好,李秋瑤高興得合不攏嘴的。要不是就她跟她娘兩人做不出更多的,也怕拿不動,估計一個早上買個四五百個,完全沒問題的。
不過,眼下有這樣的量,他們已經很開心了。
“巧兒妹妹,我跟我娘這些天,賣包子的收入,比我們一家子下地干農活,掙的還要多。這都是你帶給我們的,真的很感謝你。”
“是啊,巧兒丫頭,真的太感謝你了。”
二百六十個包子,一個五文錢,成本一個兩文左右,這樣算下來一天能掙五百多文錢,的確是不錯的收入。要知道在這個時代,一個正值壯年的男子去給人打工,一天的工錢也就三四十文錢,他們這一天的收入就頂得上一個青壯年十二三天的收入,確實很可觀。
不過,巧兒卻不居功,“嬸兒,秋瑤姐姐你們不用感謝我,我只是給你們一個技藝,能不能掙錢,能掙多少錢,那都是你們自己有本事,不是我的功勞。”
“可要是沒你教我們如何做包子,我們就沒這個掙錢的路子。”
“那也只能說明,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如果不是你們先不計名聲,在我們一家子幾乎被唾沫星子淹死的時候,照顧我們,大概就不會有現在的我,也就沒有現在這些後續了。”
別人不說,為什麼族長家,她就不教,這真的是李方義這家人的做法,太讓鐘巧兒感懷在心了,她才這樣做的。
“跟你這相比,我們做的很有限。”
“可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卻難。”因此,雪中送炭才更難能可貴,“嬸兒和秋瑤姐姐,莫要再跟我客氣這麼多,今後我們要麻煩到方義叔的地方還很多,這麼點東西,實在沒必要拿來說。”
“好好好,那我們就不多說了。”但他們一定會記心里。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