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明顯的意圖,可不就是想要天南星將他從京城撈出來,再卸磨殺驢麼。
奈何,此事正中天南星下懷,他還指望著代郡王為他養著這十一萬兵馬呢,怎麼會將他仍在京城不管!
二人一合計,便有了計謀。
七月二十三日,聞人正收到奏報,蔡郡饑民發生暴動,在大水中失去家產的災民也跟著鬧事,要求朝廷開倉賑濟。
那些饑民大都是從北方來的,誰知道是東盛人還是極北人,聞人正自然不會同意;
但明面上的功夫還要做足,便派人傳話蔡郡郡守,開倉放糧!
蔡郡郡守收到命令,卻是一籌莫展。
蔡郡的大小倉庫都在大雨中泡了水,這都好幾天了,糧食已經爛掉。這幾天,衙門里的糧食都是現買的,他們上哪里去找能夠給十來萬人管飽的口糧?
于是,蔡郡郡守便將已經開始腐爛的糧食拿了出來,在滄瀾河岸邊開了粥棚。
結果,這一下便捅了大簍子!
滄瀾河河里都泡著尸體,在河岸邊施粥,少不了要用到河里的水。
于是,便有人發了瘟疫!
當然,這瘟疫也是天南星搞出來的事情。之前的尸體,早就被沖到下游去了,哪里能引起什麼瘟疫,只是叫人用了藥物,扮成瘟疫罷了。
這一下,蔡郡郡守大驚失色,連夜上報朝廷求助。
瘟疫是個什麼東西,朝廷自然知道它的厲害性;
就在朝廷還未來得及給出解決方案的時候;事情進一步演化!
蔡郡災民再一次暴動,砸了郡守府,打死了好幾名地方官!
這種時候,朝廷還不能以武力強行鎮壓。
百姓們都在盯著蔡郡,若是朝廷不管他們的死活,還要將鬧事災民都殺掉,只怕就要失去天下百姓的民心了。
就在這時候,被困在驛館的代郡王忽然派人遞了奏折給聞人正。
奏折中說,鑒于接風宴上,他與大梁晉王之間的小誤會導致貴妃娘娘名譽受損,他心里很是愧疚。適聞蔡郡事發突然,他願意為皇上分憂解難。希望皇帝能夠答應他,將災民們遷往代郡。
代郡幅員遼闊,但地廣人稀;過去經常受到極北的騷擾,如今若是將災民們全部遷入,既能解決目前的燃眉之急;還能擴充代郡人口,鞏固邊防;
另一方面,皇上可以再委派官員隨行,監督代郡王對災民們的安置事宜。
聞人正對最後一點很是滿意,有人監督,既能向天下百姓顯示朝廷對百姓的關顧;又能防止代郡王有什麼小動作。
于是,聞人正便準了這件事,並下旨,事急從權,代郡王即日便出發前往蔡郡,安置災民一事;
同時,委派左丞相傅審言親自督責此事。
先前發了瘟疫的災民已經被天南星“隔離”,所幸,瘟疫並未擴大範圍。
白及本就是借著南下探親的由頭,在顧庸之那里告了假,如今,長期滯留代郡恐引起懷疑,便在幾日前已經踏上返程。
七月底,代郡王帶著蔡郡幾十萬災民返回代郡,其中自然包括被天南星掉包了的十一萬大軍。(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