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書寫,我一邊動唇不出聲地念誦道︰
“頭上青雲蓋,左邊三點金,車動龍身轉,斤刀斬妖精,耳聞霹靂響,萬嚇走無停,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全諱共計二十八畫,代表著二十八宿。
這道諱,是我幾年前跟師父學習了罡步和手決,然後剛剛開始學習符咒術的時候,師父教我的入門手藝。
所謂“諱”,是道門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畫符,書咒,如果不將“諱”灌入其中,則這道符或者咒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是一張廢紙。中國自古以來,提到大人物或者皇帝的時候,都避免直呼其名,因為要“避諱”,而在咒法符法的運用中,諱通常代表著這個符咒所恭請的天神、星君等。
而我此刻寫在手心里的諱,叫做紫微諱,分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上為雨,中為𪊓,下為耳。在道教的理論中,天神、活人、亡魂是三種狀態,是以紫微諱的組成結構,頭雖然是“雨”但卻是“ ”的上半部分,代表著天官神仙,中下部分合為一個字,稱之為“ ”,發音和看見的“見”相同。
師父曾經告訴我,人死為鬼,鬼死為 。人會害怕鬼,鬼也會害怕 。道教的諱大多都是上神下鬼,稱為雲君鬼臣,代表著陰陽兩界,中間的使用者,就是我們人。這道紫微諱用法極廣,除了防身護身之外,甚至還有驅邪、退煞的作用。
不過師父在後來一次閑聊中跟我說起過紫微諱,他告訴紫微諱在民間的傳播中,作用一致但解讀上有了不同,民間的師傅們認為,這是一道生殺令,可令一切妖魔鬼怪望而卻步,古人識字的不多,于是常常用同音字或相似字代替,紫微諱拆開為“雨𪊓耳”,本為“余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