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牙-長空飛龍

E31 第四三章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邸江楠 本章︰E31 第四三章

    第四百三十章

    2020年3月4日星期三

    稀土(rareearth)。有“工業維生素”的美稱。現如今已成為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稀土元素氧化物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為57到71的15種鑭系元素氧化物,以及與鑭系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鈧(sc)和釔(y)共17種元素的氧化物。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紡織、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應用技術的不斷突破,稀土氧化物的價值將越來越大。稀土的應用在軍事方面、冶金工業、石油化工、甚至是玻璃陶瓷和農業方面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日本本身沒有稀土資源,但卻是一個稀土的消費和出口大國。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最主要的原因是來自于日本從中國持續大批量的進口稀土。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日本不斷地從中國低價進口大量的稀土除滿足自身生產需求之外更多的是用來作為戰略儲備。這與日本儲備煤、鐵等其它資源是一樣的,究其原因還是其自身缺乏資源而自然而然所產生的一種憂患意識。可是日本在滿足了自身的生產需求和大量的儲備之後,還把超出其儲存能力的剩余部分再次出口轉賣,並借以牽制和打壓中國的稀土出口市場。

    不過隨著中國對自身各種資源儲量對國家戰略影響地位認識的不斷加強,各種資源的出口也受到了來自政策上的越來越多的限制。以稀土為例,在五年前中國就已經發布了相關的限令。在近些年,又更進一步發布了更多的限令和禁令,將稀土資源的生產與開發牢牢地控制住了。這其中雖然有很多已經被媒體公開甚至炒爛了的關于資源儲備等方面的原因,但另一個不為人知的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卻是磁力源系統的生產和制造,遠較其它行業和產業更需要大量的稀土資源。

    印度同樣也是一個稀土產量大國。在中國逐步限制了稀土出口之後,日本和印度終于達成關于稀土資源的進出口協議。發展到今天,日本每年從印度進口的稀土已經超過了7000噸。不知道合該日本倒霉。就在中國準備精心選擇一個目標來達到攪起馬六甲的風雲並掩蓋調查艦隊的真實意圖的時候,所得的情報中恰好顯示有一艘日本散裝貨輪將裝運大量鐵礦石和至少1200噸的稀土礦正在運往日本的途中。而更妙的是,這艘散裝貨輪是從印度東北部的加爾各答港出發,途徑安達曼海再進入馬六甲海峽。而安達曼海的平均深度超過了1000米,最深處更是達到了4400米。換個說法可能會更容易理解一些,也就是說船在這麼深的地方一旦沉了,那麼要想再打撈起來可就太困難了。既然已經決定要攪起是非了,那麼為什麼不干脆徹底一點呢?

    安達曼海某處,深度2800米。康志飛和歐陽雪婷已經坐在各自的j-12xcd中在海面下靜靜地等候了一個多小時。鹿菲菲和丁樹幟並沒有參與這次任務。首先是保密的需要,其次也是因為這次的任務應該不會需要來自空中的支援。即便真的遭到來自空中的威脅,即便是裝備了“潛水套裝”的j-12xcd也足以應付了。

    量子通訊技術在這次的任務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作為“不可破譯”的新一代通訊手段,其它國家在現階段連截獲信號都做不到,就更不用擔心保密的問題了。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海面上微波蕩漾,海天一色。從加爾各答至新加坡的這條航線雖然也是一條國際上的主要航線,但比較起繁忙的馬六甲海峽來說,這里就要冷清的多了。雖然不是夜黑風高,但視野清楚,海面遼闊,往來人稀,同樣是個殺人放火的好所在。

    就在清波蕩漾的海面上,僅僅高出浪尖一點點的地方,有兩個毫不起眼的小東西正在安靜卻又警惕地觀察著海面上的一切。這就是j-12xcd的潛望系統了。它在整個“潛水套裝”中毫不起眼,卻又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不但擔負著對同潛望鏡一樣的對海面觀測的任務,同時還包含了多種多個通訊系統的天線。兩架j-12xcd靜靜地潛伏在距離海面僅有6米的深度,穿透了海水投射進座艙的陽光隨著海面的波浪而不斷幻化出奇妙的光彩。但座艙中卻沒有人去注意或欣賞這美妙的景色,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擊中在各自操控面板中央的多功能顯示屏上。海面上的情景正通過潛望系統的攝像頭被實時地傳遞過來,沒有什麼能逃過這雙銳利的眼楮。

    終于,海天線上出現了淡淡的煙跡。在肉眼還很難分別的時候,視頻自動識別系統就自動給出了提示。這並不是什麼高科技,畢竟電子設備對光線和色彩的分辨能力遠比人類的肉眼要強得多,所以視頻畫面中的些許變化都能很輕易地被檢測出來。隨著系統自動提示的出現,康志飛很快就和歐陽雪婷通過量子通訊進行了溝通。隨後由康志飛對這一疑似目標持續監視,而歐陽雪婷則繼續對周邊海面進行警戒和搜索。煙跡漸漸變得清晰起來,康志飛將潛望系統升到最高。很快,一艘貨輪的輪廓就完整地出現在了畫面當中。布置在尾部的駕駛艙以及甲板上特有的吊裝設備,清晰無誤地顯示出這是一艘散裝貨輪。康志飛在將畫面同得到的資料進行自動比對之後,又交給後座相對比較有經驗的曾在艦上工作多年的聲納/領航員進行了人工比對,最終確認無誤。這艘日本散裝貨輪就是他們此次任務的目標。

    目標確認。康志飛在向歐陽雪婷打了一個招呼之後,就開始緩慢地主動向貨輪接近。雖然說除了高速潛行時會不可避免的產生湍流之外j-12xcd理論上不會發出任何噪音而被敵人發現,更何況他們面對的還是一艘不可能裝有聲納的貨輪,但康志飛還是選擇了最穩妥的方式不發出一丁點聲響地緩慢接近。小心駛得萬年船,康志飛對此深信不疑。不僅僅是在接近的過程中康志飛保持了極度的小心和謹慎,即使到了最後攻擊的時刻,康志飛仍選擇了不使用聲納的最原始的魚雷直航攻擊。說實在的,康志飛從來沒有過類似的經歷。不過在視線良好,有潛望鏡的輔助觀察,在僅僅800米的舷側距離用直航魚雷去攻擊一艘體型碩大行動遲緩的貨輪來說,即便是二戰時期最沒有經驗的潛艇艇長也能輕易做到。更何況即將進行的攻擊完全由計算機自動計算出了最精準的航線和發射時機,康志飛現在要做的就僅僅只是按照計算機的提示及時地按下按鈕就行了。

    屏幕上顯示的是魚雷發射後的航線和目標的實時交匯信息。從這個簡單的畫面上,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何時發射魚雷能夠命中目標,包括命中目標的具體位置。康志飛已經知道,這種散裝貨輪的主機艙都在輪船的尾部。為了能讓貨輪在遭到攻擊後徹底失去行動能力和盡快的沉沒,顯然它的主機艙是最佳的攻擊位置。所以康志飛沉住氣,並沒有在屏幕顯示已能百分之百命中的時候就發射魚雷,而是又等待了幾秒,直到命中點指向主機艙位置的時候他才狠狠地按下了發射鈕。

    53-65型熱動力反艦魚雷。這是一種老式的重型魚雷,其自重超過了兩噸達到了2100千克,僅僅只是戰斗部就重達400千克。如果分析沒錯的話,越南潛艇攻擊中國貨輪時使用的很可能就是這種魚雷。在魚雷發射出去的一瞬間,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康志飛感覺到他的j-12xcd似乎有輕微的晃動。這也難怪,畢竟是兩噸多的大家伙呢。魚雷的發動機開始工作,對轉的螺旋槳高速旋轉了起來。僅僅800米的距離,讓這枚魚雷剛剛才達到45節最高的航速時就撞了上去。觸發引信隨即引爆了戰斗部,隨著潛望畫面中升騰起的巨大水柱,沉悶地爆炸聲也隨即透過海水傳到了座艙里。那感覺,真的好像要把人的整個胸腔都要震裂。

    康志飛的這一擊非常地凌厲。隨著爆炸騰起的水柱落下,通過潛望畫面可以清楚地看到貨輪的受損情況。不知道是魚雷的威力過于巨大還是貨輪的結構過于脆弱,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魚雷爆炸的位置恰到好處,畫面中的貨輪幾乎整個尾部都全被炸爛了,包括艦艉的船橋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那些安裝著各種天線的桅桿更是轟然倒塌。盡管攻擊才剛剛發生,但是瞬間大量的進水已經讓這艘貨輪的船首翹了起來。

    散裝貨輪貨艙的截面通常都是菱形的,這是為了防止散裝的貨物左右移動而影響到船只的航行安全。但是這種貨輪為了能裝載更多的貨物,它的貨艙往往也會采用全通的設計,至少康志飛攻擊的這艘就是。這就導致當它尾部進水後貨艙中的貨物隨著船頭的翹起而一股腦地移向了尾部,更迅速地加快了整艘貨輪的沉沒。(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龍牙-長空飛龍》,方便以後閱讀龍牙-長空飛龍E31 第四三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龍牙-長空飛龍E31 第四三章並對龍牙-長空飛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