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衛軍為鄉親們復仇主動出擊,在甦拉威西南端擊沉日軍三艘軍艦,俘獲了大量船只和物資,佔領了日軍登陸的碼頭。因此日軍第87聯隊失去了交通工具,暫時被困于此地。此時87聯隊的主力正在向北清剿,位置在北邊100公里以外,那里有個城鎮叫做“巴里巴里”。名字有點像阿里巴巴啊,听著有意思,我們就叫他“巴里”吧。自衛軍登陸地點附近也有個城鎮叫做“烏戊潘當”,呵呵,這名字也別扭,我們叫它“潘當”吧,簡化一點順當。
自衛軍是為打擊日寇而來,現在乘著有利的態勢,並且打了兩個大勝仗士氣正在旺盛之際,那就要一鼓作氣不給日軍等待救援的時間,迅速進兵消滅日本侵略軍。與此同時有幾件事也要同時進行。
頭一件是修建野戰機場,讓自己的空軍能夠參戰。日軍沒有飛機,這可是一個大優勢,不可不利用。第二件事是調動盡量多的地面部隊,因為他們面臨的日軍有2500人,單獨算戰斗人員也有2000人了,這是日軍一個乙種部隊的聯隊,但並非全部。日軍的戰斗力不容小視。還有第三,要派出人手走遍這一地區的每一處村鎮,這里的莊戶和商鋪也都有李家的管事人,要會同他們一起教導村民們做疏散演練。這一次跟日本鬼子又打了一仗,日本人還會報復村民的,需要教導他們自衛,也要給村民發放一些武器,基本的反抗能力還是需要的。這兩次作戰繳獲不少,可以拿出部分來武裝村民。
自衛軍的作戰部隊有六個營,現在基地里還有兩個作戰的營和一個司令部直屬營,還有一個後勤營。現在李仲庚決定把那兩個營全部調過來參戰,這就保證在兵力上超過日軍一倍,具有人數的優勢了。
......
自衛軍佔領了潘當港口的消息日軍馬上就知道了,戰場上嘛都有直接的通信聯系。78聯隊長小林聞訊大吃一驚,他們的對手竟然有如此之強!雖說守衛碼頭的部隊很少,可是那里有三艘軍艦啊,一場戰斗下來三艘軍艦全部被擊沉!{另有一艘炮艦沒有在潘當港口,躲過了一劫。}這說明他的敵人也有海軍,並且有相當的規模,這是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
沒有了船,暫時是無法撤退了,對此他倒是沒什麼可擔心的,因為小林現在根本就沒想撤退,並且他也相信,遇到這種情況旅團長會支援他,如果事態嚴重南洋的遠征軍也會派兵支援他。
這一次潘當港口失利更激發了日本人的獸性和瘋狂,他們對待島上住民的手段更殘酷了。鬼子兵是見人就殺,見屋就燒,見牲畜和糧食就搶或焚毀,許多村莊被日軍放火燒成灰燼,片瓦無存,其狀極慘。
也是由于鬼子的殘暴,本地百姓們大多都是望風而逃,誰能傻傻地等死呢?鬼子見不到人,他們竟然破壞農耕的基本設施。這里的農田大多是水田,這就離不開引水和排水的溝渠,鬼子們用炸藥炸毀閘門等關鍵設施,使得短時間內無法恢復。就連居民家里的日常用品、鍋碗瓢盆和農具等也被砸毀焚燒。瘋狂的鬼子是想讓這里變成焦土。他們這樣瘋狂,其潛在的原因還有想以此來挽回慘敗的面子,穩定沮喪的軍心。
人總是有差別的,不相信日本人是魔鬼的,對日軍抱有幻想的人總是有,因此後續的災難還是不少。
......
自衛軍士兵與征集來的民夫緊急搶修野戰機場,僅用五天的時間就可以起降飛機了。第一批六架飛機{共九架}進駐了新建機場,可以正常作戰值班了。
兵貴神速,11月18日李仲庚派一團長李聞杰率領一團三個營的部隊向北出發。自衛軍配備了大量的自行車,便于攜帶裝備,因此行進速度很快。在行軍隊伍的上空還不時的有飛機低空掠過,那是空軍在執行偵查任務,以避免部隊遭到日軍的伏擊。
他們行軍的路上不斷看到日軍殘酷報復的惡果,一個個村莊變成了廢墟。自衛軍的官兵們義憤填膺,紛紛表示堅決殺光日本強盜。
甦拉威西島是個人口比較少的島嶼,這與它的自然環境有關,山高林密不適宜人類生存,現在作為戰場的島嶼南部之所以人口比較多,就是因為地形算是比較平坦。
自衛軍北上尋找日軍決戰的情況被日軍覺察到了,日寇再怎麼傲慢也要正視現實。他們一個聯隊的兵力不少,可現在是孤立作戰,沒有外援,甚至連連輜重彈藥也不會有補充,這是很危險的。同時小林聯隊長已經感覺到了對手的強大,不是好對付的。這兩天來他們的上空就不斷有飛機飛過,機翼上的三顆星軍徽他也是第一次見到,猜想應該是對手自衛軍的。在這種情況之下自保安全是第一位的,因此他決定尋找有利的地形,建立防御陣地,以固守待援。
他找到一處比較滿意的地形,此地位于巴里以西,地形比周圍高,就是叫做高地的那種地形,上面比較平坦便于排兵布陣。此高地形狀狹長,大約有五公里,面積夠大。畢竟他們是一個聯隊,有2500多人,太狹小的地方放不下。
在高地南端的右側,有一個更高一點的小山頭,山頂有幾百米的平緩地帶,很適合安排防御工事。此山頭距離他們的主陣地不遠,只有150米,中間就是一條道路。他們的敵人自衛軍從南邊過來,因此位于南端的這一處山頭就相當于整體防御的前哨了。
難得的是此山頭四面山坡地勢利于防守,在北面是坡度很大的陡壁,山下還有一條深溝,赤手攀爬都很困難。東側,也就是外側坡度也很大,只有西面南面比較平緩,西面是連接自己主陣地的方向,敵人可以進攻的就只有南面了。很明顯這是一處易守難攻的地形。小林以手加額,他感謝天照大神的恩賜。
山上還有個小村莊,有不到10戶人家,山上有幾棟民間建築,可村里的人早就跑光了,一個人也沒有。
熱帶的山區很少有光禿禿的,多數是原始森林。為了發揚火力就要掃清射界,在預計主要作戰的地方就要砍伐樹木、灌木和野草。熱帶里的草可不是北方環境里的草,這里的草都是一兩米的高度,非常茂盛。日軍采用焚燒和砍伐相結合的辦法來清理出一兩公里寬的射擊範圍,人為地制造一處視野開闊的防守陣地。這活本來可以抓民夫來干,可現在沒人啊!周圍的百姓都跑光了,只好用士兵輪番上陣晝夜不停地干,其勞累辛苦可想而知。
日軍78聯隊緊張地再此地構築工事,挖掘防炮洞,構築指揮所。此處不缺木料,有的木料還是很名貴的呢,現在都拿來做建築材料用了。機槍火炮都安排合理的陣地,那些民居建築也都改造成了堡壘。這一片高地加上一個小山頭的配置就構成了一個比較嚴密的要塞。
11月22日,一團到達巴里附近,飛機偵查已經看到了日軍構築的陣地。因為地貌變化太明顯嘛,熱帶林木遭到大規模破壞,地貌變化很大就很容易被飛行員看見。飛機偵查還是很便利的,日軍沒有飛機可就吃虧了。
團長李聞杰接到空軍的報告他帶著幾個人親自前往觀察。當他近距離看到時也是很吃驚,日本人下的功夫不小啊。
自衛軍的主要軍官都是在中國東北的軍校里培養的,並且有機會到部隊了做觀察員,實地到作戰一線考察學習。所以在東印度戰場上雖然打仗不多,可是軍官們的基本軍事素養還是有的。
李聞杰用望遠鏡觀察著,看到日軍陣地安排的很有章法,利于防守不利于進攻。原本這里的山路就很狹窄,大部隊難以展開,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進攻就更加困難了。這場戰斗很可能是一場惡戰呀。李聞杰不禁有些擔心了,自己一方的優勢就是有飛機助戰,可是沒有大炮啊,都是迫擊炮。他猜測日軍一方肯定有山炮,甚至還有榴彈炮,前面自己不是還繳獲過嗎?
見到此情況他開始猶豫了,對面臨的攻堅戰沒有信心。可是李司令的作戰命令已經下達呀,就是要消滅日本鬼子給鄉親們報仇,他踫到硬骨頭還沒打就想後退怕是不合適。二是全軍上下群情激奮,務必要殲滅這股日軍給百姓們報仇。現在他自己說不打了不是太窩囊嗎?沒別的,想想怎麼打先試一試!打贏更好,打不贏再說。
他看看時間已經是下午了,心想再等一等,等到夜里用夜戰偷襲一下試試。夜戰的缺點是不能發揚空軍的優勢,好處是便于隱蔽,利于弱者。
想罷他回到指揮部,把這里的情況和他的構想寫了一份報告發給司令李仲庚。同時也得知了李司令帶領第二團正在趕來,預計明日中午就能到達。
李團長召集部下軍官研究方案,做進攻的準備。各營的軍官都召集到指揮所,共同研究交代作戰方案。最後決定了夜間突襲日軍的右側的這個山頭,據觀察,左側高地上工事的規模大,是敵人的主陣地,右側的小山頭是輔助性的。他們選擇這處山頭做夜襲對象就是先挑一個軟柿子捏。
行動方案是︰第一營派出一個連,從山頭側後{東面}摸到日軍陣地的山頂。一個連的人數是少了一些,可是人少目標小,這是偷偷摸上去的動作,暴露了就是失敗。能摸上去就是成功。上去以後潛伏下來,到明日凌晨5點指揮部發出進攻的信號,他們見到信號則立即發起攻擊。任務是佔領山上敵主陣地,或一部分,使得日軍無法阻擊即將展開的正面攻擊。
這個任務是很艱難的,也可能傷亡較大,因此要做戰前動員,激發士兵的斗志。李團長還提出,凡是獨子的士兵都要替換下來,武器方面要盡量多的帶上輕機槍、擲彈筒和迫擊炮,以增強火力。
第二個環節是要求二營也是派出一個連,他們的任務是從山頭左側的小道上突擊進去,目的是掐斷兩邊日軍的聯系,避免鬼子互相支援。必要時可以支援進攻部隊。
第三營就要全體出動了,任務是︰山上一打響就立即從正面向日軍陣地發起強攻,力爭全殲日軍這一部分。
任務交代完畢後,李團長又做了解釋,他說︰“我們之所以要在凌晨發起攻擊,是因為敵人這幾天忙于構築工事,我們看著工程量很大,鬼子兵是非常疲憊的狀態,累了也困了,5點鐘正是睡覺最實的時候,我們就要趁敵人酣睡時進行偷襲。此外我們還有一層考慮,此次作戰的勝算連五成都沒有。如果萬一失利,各部要沉著應對,六點鐘天色就亮了,我們的飛機就可以出動支援以協助各部後撤。”
一切謀劃妥當,各部都回去做動員準備,李聞杰要求各部士兵提前休息,養精蓄銳,準備夜間一戰。
夜襲結果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660end---(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