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東北軍

第652章︰介入緬甸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早點包子鋪 本章︰第652章︰介入緬甸

    上一章說到南洋艦隊首戰告捷,戰報分別送到南京和奉天,他們的反應不一樣。張學良听到趙三本的消息就心煩,他想冷處理。可是黃顯聲的提醒是無法反駁的,他也不能不考慮,真要是不聲不響的,國內輿論會怎麼看呢?南洋艦隊畢竟名義上還屬于東北軍啊。他實在沒辦法了,違心也得辦,于是他批復總參,參照以往的章程去辦。

    軍中立功受獎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發賞金是物質的,記功發勛章提軍餃是精神的。考慮到南京已經授予趙三本海軍上將,于是東北軍也給提升一級,授予陸軍上將軍餃。這樣一來趙三本就是雙料的上將了,當然還僅僅是最低的三星上將。

    民國的軍制里沒有元帥,也沒有大將,上將就頂格了。但是上將本身又分三格︰三星、四星和五星,這是領章{肩章}上金星的數量。現在的趙三本是三星上將。

    那麼張學良這種百無聊賴的樣子是怎麼回事呢?其實他也是有心思的,也可以叫“雄心壯志”。他的心思簡單說就三個字︰“打天下”,擴展一下是六個字︰“打天下坐天下”,這是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曹操劉備煮酒論英雄的故事不就說了嗎,心懷謀天下之心乃英雄也。說實在的,不拋棄這個極端自私的文化傳統中國就難于進入現代的文明社會,就總會徘徊于弱肉強食的野蠻之中。在現代里,叢林法則已經被世界文明無情地拋棄,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際的,都被拋棄了。但是總有人夢幻般地生活于叢林規則之中,他們跳不出愚昧野蠻的圈子。

    張作霖留下了一個強大的東北軍,這是張學良的本錢,也促使他的野心膨脹,總在尋找機會來實現他的宏偉抱負。可是東北軍的上層在十幾年中受到了思想有了變化的張作霖的影響,或多或少的對于打天下謀富貴思想有所批判,取而代之的是謀求國民長治久安,謀求人民的福祉,排斥一家一姓的家天下。這些思想在東北軍的上層人物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影響,這也是不少的老臣自動隱退的因素之一。

    不管怎麼說,張學良是大權在握,他在尋找機會,遲早有一天他會發動內戰,去實現自己宏偉的人生目標。應該說野心家也不見得都會失敗,否則就不會有希特勒了。結局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看國際上各國,對此戰反應最強烈的當屬英印當局,這是可以理解的,安達曼前線的作戰最直接的受益者就印度嘛。英印當局最直接的表現是,立即派官員到安達曼島慰問,並且加強了人員物資的支援,可以說需要什麼就給什麼,做基地的堅強後盾。戰後的工作很多,最重要的一項是盡快修復吉林號航母,印度船廠的能力有限也只能將就著干,沒有別的辦法。

    戰後趙三本就回到了吉大港,他的家在這里,南洋艦隊的不少重要機構也在這里。他回到吉大港的第二天邢士廉來訪,這很意外。雖說趙三本感覺到他們之間的關系有所緩和,可是登門拜訪的情況還是沒想到。

    他們二人矛盾是由張學良重復任命而起,並非個人恩怨。邢士廉在南洋多年,可以說南洋的局面就是他打開的,成績貢獻都不小,因而他對這里是有感情的。正是這個原因,他對南洋的各種事態及其變化也很關心,局面不好他會憂心,局面好他也會高興。他看到在趙三本在這里做出一番事業,形成對日作戰的好局面而且首戰大捷,他當然高興。

    對于少帥張學良的作為,東北軍的老人兒們看不上,他邢士廉也是張作霖的老臣,他也是看不上少帥。他在海外任職,遠離東北軍的中樞,有什麼不滿也敢于表達。所有的這些都是他與趙三本改善關系的基礎。雖說趙三本處處提防著邢士廉,但是並沒有故意陷害為難他,並且一開始就把總領事的職位交給了他,讓他沒有太尷尬,起碼有個立身之本。

    他們二人同在海外的印度,公務上總會有關聯,不能完全隔絕。他們互相之間都沒有設置障礙,並且逐漸的互相配合,這都是關系改善的征兆。

    今天邢士廉為什麼突然來訪呢?必然有事。

    邢士廉開門見山,他說︰“孟加拉總督喬治艾登前天召見了他,有要事相商。這個事缺你辦不了,所以我今天急匆匆的來了。辛虧你在吉大港,若是在安達曼我還沒法去找你。”

    趙三本︰“哦,什麼事?”

    有一點說明,孟加拉的確有總督,就是喬治,邢士廉並沒有叫錯稱呼,但是孟加拉屬于英印管轄範圍,叫做行政長官更合適。

    邢士廉︰“唉,我也搞不明白,緬甸的局面已經這樣了,他們為何突然想起來要組織抵抗力量了呢?用咱們東北話說,他們早干嘛去了?黃瓜菜都涼了才想起來。”

    趙三本︰“隅三兄,別著急,你慢點說。”

    邢士廉︰“哦,是我沒說明白,我心急了。是這樣的,英國人知道在緬甸有反對他們的人,這些人也有不同的派系,建立了不同的組織,其中也有人與日本人有聯系。于是英國人想到也要把支持他們的緬甸人組織起來,壯大力量,在緬甸的民間保留一份勢力。喬治就是為這事找到了我。我問他,你們英國人自己來做不是更方便,更得力嗎?何必假手于我們?”

    趙三本︰“是啊,喬治怎麼說。”

    邢士廉︰“喬治說我不懂政治,英國人自己出面組織支持者不是太假了嗎?他說他們組織也沒有意義,因為他們就是統治者嘛,有強大的政府還需要這種組織嗎?如果他們走了日本人來了,他們英國人建立的組織還能存在嗎?日本人肯定要鎮壓。所以只有你們中國人和緬甸人來做才能生存,才有意義。”

    趙三本︰“哦,他是說,由我們出面組建支持英國人的民間組織,像緬甸其他民間的派別一樣的存在和競爭。是這樣吧?”

    邢士廉︰“對,就是這個意思。可我不明白,這有用嗎?民間的幫派能有多大的作用啊?”

    趙三本︰“隅三兄,我猜想這應該是我們這一次作戰的影響所致。在此之前,英國人對于戰爭已經灰心喪氣了,特別是他們在大馬敗得很慘,已經完全失去了信心。他們的戰略就是保住印度,緬甸屬于放棄之地。至于將來如何,能不能收回緬甸殖民地?他們完全不敢想了。可是這一次我軍的安達曼大捷讓他們看到了希望,雖然還沒有改變放棄緬甸的戰略,但是他們已經想到有收復緬甸的希望了,有了希望就想長遠的經營了。現在日本人已經登陸緬甸,並且佔領了沿海的富庶地區,改變戰略是來不及了,于是就想著保留一點勢力,為將來做準備。

    “哦,隅三兄,這是我對英國人的揣測,不見得對啊。”

    邢士廉︰“好,對!听趙總這一說我才算明白,有道理,佩服!真不愧是大帥府的高參啊!哈哈!受教了。”

    不知不覺間,邢士廉改變了稱呼,稱趙三本為趙總了。趙總就是趙總司令的簡稱。

    趙三本︰“我說你也別吹捧了,說正事,你打算怎麼做呢?”

    邢士廉︰“這事還沒來得及做我就找你來了。我是想啊,英國人也是咱們的盟友,都是抗擊日本人的嘛,該幫的還要幫。可我們在緬甸基本沒有影響,沒有根基呀。于是我想到,達卡、吉大港都是港口城市,商貿發達,也靠近緬甸,因此就有不少的緬甸人,並且多數是與英國人有關系的。我們是不是應該從這里下手,先找一些幫手,由此就可以滲透到緬甸國內了。

    “不過我實話實說,我不看好這件事,在當前的緬甸環境下,面對的都是敵人,在民間也沒幾個英國人的同情者。因此,這事太危險,並且前途渺茫。趙總,你是怎麼想的呢?”

    趙三本︰“這事情來的突然,我還沒有細想。咱們是邊想邊說,意見都不成熟,咱們兩人商議著來。

    “現在日軍已經進入了緬甸,南京政府組織的遠征軍在緬甸北部,英軍處于撤退狀態,因此尚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斗。緬甸民間最強的一個組織叫做‘我緬人協會’,頭目是德欽昂山{昂山一生使用了很多名字,這個是他現在用的,緬甸人習慣在名字前面加冠稱,比如‘昂山’前加上‘德欽’,那不是中國人習慣的姓氏}。這個組織是日本人支持的,日本給他們資金和武器,也幫助訓練軍事人員。他們還有比較正規的武裝,叫做‘緬甸獨立軍’。現在日本人來了,他們已經公開活動走上了前台,做日本人的馬前卒。我曾經建議我們的遠征軍與這個組織接觸,力爭施加影響,現在看來收效甚微。也難怪呀,他們視日軍為解放者,視中隊為敵人,處于敵對狀態下就難于溝通了。

    “緬甸就是這麼個情況,此時動手的確太晚了,你剛才說的那句話我也有同感︰英國人早干嘛去了?”

    邢士廉︰“你說的緬甸的這些情況我都不甚了解,呵呵,我是白在這兒呆了這麼多年了。眼下緬甸的情況這麼糟,英國人的策劃還有用嗎?”

    趙三本對緬甸了解這麼透徹那是後世的知識,邢士廉怎麼能知道呢?

    趙三本︰“英國人是著眼于戰後,這是因為他們看到了趕走日本人的希望,于是就想到恢復昔日的局面。我們雖然是英國人的盟友,可是不會熱心于恢復他們的殖民地。從世界大趨勢來看,殖民也要被淘汰的,被殖民的國家總會走上民族獨立自決的道路。作為中國的鄰國,我們希望緬甸穩定繁榮,誰也不希望鄰居總是戰亂不是?作為大國又總是希望對這些小國有個話語權,希望施加影響,從這點說我也同意做一些事情。現在我們是借助于英國人,但是要明白我們與英國人的目標是有區別的。”

    邢士廉︰“說到這我倒是有個想法,緬甸的西北部有個果敢地區,那里本來就是咱們國家的一個縣。那麼我們完全可以借此戰亂時期收復自己的國土,甚至不妨擴大地盤,多佔一些地方。”

    趙三本︰“你說的領土問題的確存在,果敢地區在民族文化上至今與中國關系密切。可是這一塊領土能不能收回呢?我的看法是不要太固執,要看民情,也要看變化。如果果敢的人們願意回歸大中華那就可以推動回歸,沒條件則不必勉強。強扭的瓜不甜嘛,如果收回來一個動亂不斷的地盤那就不如不要。這與咱們北方興海地區的情況不同。北方不少地方是甦俄人侵略強行佔領的中國國土,這就必須要收回。可是這里的情況是歷史上復雜原因形成的,我們曾經佔有,可緬甸一方也可以說自古屬于他們,這個理是說不清的。我認為,屬于誰要看當地的人文環境,更主要的是民族,如果都是我們漢人,並且他們心向中華,那就應該回歸,否則不能強行吞並。持強凌弱會給自己造成麻煩,那就得不償失了。

    “更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心存侵略擴張,別想著吞並整個緬甸國,那樣只能給中國帶來動亂,造成的損失更是巨大。沒有合適的環境,沒有可以融合的歷史和民族,強行擴張總沒有好結果。所以我說緬甸的情況與興海、蒙古大不相同。我們不要忘記了,我國在清代全勝時期,在緬甸可是吃了大虧的,更遠的就不說了。”

    未完待續。

    ---652end---(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啊!東北軍》,方便以後閱讀啊!東北軍第652章︰介入緬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啊!東北軍第652章︰介入緬甸並對啊!東北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