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關于山東問題的中日談判絕對的高效率,推諉扯皮都沒有了,原因無他,都是因為第6師團的絕境,日本人拖延不得。其實戰場上中國的兩個方面的部隊都在南京政府的約束之下沒有發動攻擊,否則,第6師團即便不被全殲也所剩無幾了。日軍的重裝備喪失殆盡,士氣全無,還帶著近一萬人的日本平民。再拖延下去,就算中國人不進攻,他們也要餓死。
中國軍隊只是南北兩面包圍日軍,東西方向是敞開的,並沒有合圍,日軍如果逃跑還是有路可逃,但是他們不能跑。第一是沒有逃跑的方向和目標,在中國的大陸上,除了他們身邊的大海,到處都是中國人,一萬多兵,戰斗力再強也會淹沒于中國人的汪洋大海之中,沒有任何的出路。第二,他們也能感覺得到,中國人是圍而不打,顯然在等待著什麼。如果他們敢于突圍,中國人就會四面八方的撲上來,再也不會留有余地。
7月5日,和談有了結果︰要點當然是放日軍第6師團走路,也要放日本移民撤回日本國。其他的就沒有什麼了。
日本國已經向中國政府道歉了,第6師團長福田也死了,這就算是懲辦凶手吧,賠款的事情那就扯不清了。不要說東北,就是山東,日本人的財產損失都是天文數字。按照日本人的習性豈肯善罷甘休,可是為了挽救第6師團的殘余,為了解救山東的數十萬移民,日本人必須尋找借口暫時放下,以後再說,從長計議。
南京政府一方也是希望盡早結束,他們擔心如果造成山東的日本人損失過大,日本人惱羞成怒,那可就不得不開戰了,南京方面尚未準備好啊!
因此,中日雙方的協議是日軍第6師團和平撤離,從青島登船回國,山東的日本僑民也從青島登船撤離。英美兩國提供商船運輸日本人返回日本國。
這個結果,日本人感到十二分的屈辱,他們都暗暗的發誓要報仇雪恨。南京政府也是擔驚受怕,在全國杭日呼聲日益高漲的情況下,放走處于絕境的日軍,輿論上如何應付?
可是事情還沒完,東北軍方面是可以有選擇的接受南京政府命令的。因此,東北軍聲明,第6師團必須解除武裝,否則不能進入青島。
顯然東北軍是有道理的,日軍一個師團,帶著武器進入青島,造成損失怎麼辦?日軍翻臉不認賬,到了青島就開戰怎麼辦?
東北軍要求︰解除武裝的日軍還要分批走,每一批不能多于五千人,以便于控制。
對于日本人來說,這就等于是武裝押送出境,極端的屈辱啊!可是,日本人沒有別的選擇,要麼放棄這幾十萬人,要麼就老老實實的遵命配合。
就這樣,在中日雙方都感到屈辱的情況下事件有了了結。
在東北軍的槍口下,一隊一隊的日軍被押解出境,東北軍似乎很威風,但是也要面臨著國人的指責。
沒辦法,東北方面只好在奉天日報上為南京的中央政府開脫,說中央也有難處需要國民理解支持,並表示東北軍政府支持中央政府的決定。為了這,中央政府真要好好的感謝東北方面的配合了。
南京政府和東北軍的態度讓不少的國民失望,這一年多來,隨著東北軍抗日作戰的節節勝利而積累起來的民族之氣,讓不少人無法接受這種退讓,無法理解政府對于殘暴的侵略者給予寬容。無論是南京政府還是東北軍政府也無法向國民解釋這是為什麼?擔心日本國封鎖,懼怕日本海軍,這樣的話能說嗎?
對山東日軍的關注,莫過于濟南城的百姓了,他們處于這個動蕩的漩渦中已經一年多了,對于日軍和平撤離更是議論紛紛。
“......我說他二哥,听說沒有,小日本和平撤離了,在咱山東的日本人也都要走了,回國了。這可是好事啊!小鬼子這些年可是把咱們禍害的不輕啊!在咱們濟南城殺了多少人?怎麼就讓他們跑了呢?”
“什麼和平撤離?那是咱們的官府放他們走的,咱們不放他,他能走的了嗎?咱們韓大帥的兵圍了他們一個月了。韓大帥這是奉命撤圍!”
“得,得,你說的可是差遠了,那是奉天張大帥的兵,你沒看見天上的大鐵鳥?那可是五色旗!”
“......要我說,這當官的沒幾個好東西,日本鬼子眼看著就不行了,還給放跑了!比漢奸好不了多少!看看人家奉軍張大帥,打日本人那是不含糊,......”
“小聲點,你說這個就不怕掉腦袋?官府自有官府的道理,是你這小民能知道的?”
“真看不懂啊,連奉天日報都替中央政府說話,張大帥那麼英雄,青島威海都光復了,可為什麼還是怕日本人呢?哎!還是看不懂啊!”
“......”
民間的百姓議論也就算了,軍閥們也有湊熱鬧的。
7月7日,蘭封警備司令孫良誠通電,譴責南京政府對日的協議,說蔣介石不抗日,光熱心打內戰,外戰外行,內戰內行,居然放走了處于絕地的日軍第6師團,這就是‘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結果,暴露了蔣介石的獨裁本性。並歷數第6師團在濟南的罪行,說這是一支罪惡累累的部隊,理應就地殲滅,為濟南受害的百姓復仇,放走日軍就是通敵。
孫良誠是西北軍馮玉祥手下的干將,號稱“五虎將”之一,他在歷史上可是投靠汪精衛的大漢奸。
高喊抗日的口號是容易的,軍閥們在內斗中,經常要找時髦的口號喊一喊,越是與抗日不搭邊的,從來沒有為抗日打過一槍的,他們的抗日口號喊得越響亮。如果真的輪到他對上日本人,能不能抗日那就兩說了。當然了,此時的孫良誠還不是漢奸,以後能不能當漢奸還不好說。但是,他絕對不會主動的去抗日,他們的眼楮盯著的就是擴大自己的勢力和地盤。
此時的孫良誠抗日不抗日的就不說了,其實他的這份通電真的不是為了抗日,而是探一探形勢的策略,看看天下的反應。為什麼呢?其緣由還是那個“全國部隊編遣”的延續。南邊的桂系打了一仗,西北軍各部也在串聯醞釀。孫良誠以此探探風頭,看看天下的反應,他們在圖謀反蔣,目的就是保住自己的軍閥地位。更進一步就是爭奪天下的“大業”了,只要實力膨脹,有了本錢,誰都想問鼎天下,以奪取天下為目的的“有志英雄”可不少。時勢造英雄,亂世出豪杰嘛。
沒有了馮玉祥的西北軍也是暗流涌動啊!
......
在海城羊角峪前線。
在一個廢棄村落的民宅中,關東軍前線的高級軍官們都圍著幾張桌子坐著。他們頭上的屋頂呲牙咧嘴的敞著,晚上都能看到星星。這里是臨時的關東軍司令部。
以關東軍司令 英太郎中將為首的高級軍官們,今天聚集一堂, 英太郎請客︰大米摻著麥子的飯,那個麥子是從麥田里割來的,還有幾份山野菜,滿屋子都是呼嚕呼嚕的吃飯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