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東北軍

第043章︰有了外交成果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早點包子鋪 本章︰第043章︰有了外交成果

    1928年6月19日,中甦之間的談判在甦聯駐奉天領事館內進行,中方首席談判代表是黎天才,甦方首席談判代表是甦聯駐華大使齊爾內赫。

    這種外交活動中國方面沒有刻意的保密,就是想保密也不一定能保住。張作霖倒是希望美英等國都知道中甦在拉近關系,這又是與英美談判的籌碼——你們合作不出力,我就靠向甦聯!

    齊爾內赫握住黎天才的手說道︰“達瓦力士李,歡迎你!”

    黎天才說道︰“齊大使,我首先要糾正一下,我現在是中華民國對甦聯談判的特使,這是我的授權證書。我現在的身份與中國共產黨沒有任何關系,中國共產黨並沒有給我任何的授權。所以‘同志’的稱呼我不能接受。”

    齊爾內赫接過授權書,聳聳肩膀,說道︰“太遺憾了,好吧黎特使,我們開始談判吧。”

    雙方就坐後,黎天才說道︰“中方要求首先談甦聯在我黑龍江省的納稅問題,這是我們合作的基礎,如果雙方沒有平等友好的氣氛,那麼合作、盟友就無從談起了。”

    是呀,雙方結盟了,你還掠奪我的資源財富,那就說不過去了。

    齊爾內赫說道︰“我們兩國在黑龍江不是很好嘛,沒有什麼可談的。”

    黎天才遞給他一份文件,說道︰“這是我方的要求,如果沒有滿意的答復,其他的就不必談了。”

    這一份文件是黑龍江省傳過來的,就是甦聯在黑龍江的各個企業、工廠、商鋪、銀行的明細。甦聯的各種營業機構如果設在中東鐵路附屬地之內,並且其營業業務沒有滲透到外部,則中國無權征稅,這是不平等條約規定的,中國目前還要遵守,但是,除此之外,一律要按照中國地方政府規定征稅。可以說甦聯人從來就沒有遵守過,他們的很多工廠、礦山甚至居民區都超出了這個範圍。張作霖就是要趁此機會算總賬,甦俄人不答應,則沒有合作的余地。

    齊爾內赫沒有這個權利,因此,第一次談判就此收場,他回去請示甦聯政府吧。

    談判的過程非常繁瑣羅嗦,我們就只能簡單概述了。

    張作霖需要外援,需要甦聯的幫助,但是甦聯人也需要中國人的合作,他們希望中國人充當他們對付日本人的幫手、打手、馬前卒,在談判之前斯大林已經有了指示︰要修復與張作霖的關系,利用張作霖作為甦聯遠東地區的屏障。所以合作是互利互惠的,是互相利用,不是哪一方的施舍,沒有骨氣的外交是爭取不到對方的尊重的,也爭取不到援助。

    對于甦聯來說,在中東路(穿越黑龍江省的鐵路,名曰中東路)周邊那一長條所佔據的經濟利益,與利用張作霖取得遠東地區的安全相比,是微乎其微的,這個輕重緩急甦聯人自己可以權衡。如果讓日本人得勢,甦聯人在黑龍江的利益將全部化為烏有,甚至會威脅到他們的遠東邊疆區和蒙古。原本的歷史上就是這樣的。九一八以後,日本人就把甦聯人趕出了黑龍江。

    事實就是如此,甦聯人必須妥協,第一,他們沒有道理,從前那麼干是屬于蠻不講理,他們自己是知道的。第二,他們需要張作霖的合作。所以東北當局借此機會,爭取到了黑龍江省的利益。當然,中方還是屈辱的,中東鐵路橫穿黑龍江省,從東到西數千里,佔去了大量的土地,天津上海的那些租借與它相比就太渺小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中國簽署了太多的不平等條約,這不是張作霖現在能廢除的了的。

    這次談判爭取到的利益有多少?可以這樣說,甦聯人所有對中國的援助費用就都有了。中國需要的就是飛機大炮和軍事顧問,黑龍江從甦聯人手中奪回來的稅收基本上夠用了。

    以飛機為例,此時的飛機非常簡陋,主要部件就是個發動機,用大洋來計算十萬大洋可以買他們最好的飛機,像戰斗機、偵察機、教練機之類的機型,十萬大洋可以買兩架。

    而黑龍江省收回的利益、稅收,每年至少是千萬大洋。這個數字可以查一查民國時期各省的稅收。甦聯人掌握的經濟在黑龍江佔主流地位,一個大型企業納稅幾十萬很正常,所以數字估計的還是保守的。

    談判在奉天進行,也就方便了黎天才的請示和商議。東北方面最終取得了如下的成果︰

    在黑龍江的五常縣辦兩所軍校,甦聯提供教官和軍事顧問,甦方人員的待遇按軍餃加一級的軍餉支付。軍校設步兵科、炮兵科、裝甲兵科。航空兵軍校設駕駛員和地勤科。各科學員基本按500人以上考慮。

    同時,在五常縣建立三支部隊︰一個師級規模的航空隊,番號第六航空隊;建立一個炮兵師下轄兩個炮兵旅,番號新編第一炮兵師、新編第一第二炮兵旅、新編第一到第六炮兵團,共六個炮兵團;建立一個旅級的坦克兵部隊,番號新編第一裝甲旅。

    炮兵的編制沿襲甦軍的習慣︰以炮兵營為基本單位,每營5個連,其中有營部連、後勤連和3個擁有四門拖曳式重炮的炮連,一個營12門炮。如果是輕型火炮則數量翻倍。這個炮兵師全部是重炮,每個旅有一個輕型火炮營,是做教導隊用的,為步兵單位培養操控步兵炮的炮兵。

    這個年代已經有了自行火炮,但是數量很少,為了實用和降低成本,一律采用拖曳式的火炮,並且采用馬匹拖曳為主。輜重運輸以汽車為主。

    重炮的種類有120毫米重型迫擊炮,105毫米、120毫米、15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105毫米的加農炮。

    航空兵三個大隊,一個轟炸機大隊,一個殲擊機大隊,一個戰斗機大隊。此時尚沒有嚴格定義的殲擊機,暫時就用輕型轟炸機和戰斗機。

    1928年正是航空技術飛躍起步的前夜,此時,各國生產的飛機都以雙翼機型為主,技術性能區別不大,也沒有明顯的品牌效應。簡單一句話,各國的飛機都差不多。

    飛機、大炮、坦克、彈藥、汽車、馬車、維修工廠設備等幾乎所有的裝備都是甦聯提供。當然這些援助是要錢的,一分不少,費用按年度結算,主要的支付方式是礦產品和農產品,不足的用白銀補齊。

    初期,東北軍就計劃買甦聯人的各種飛機兩百架。戰爭打起來之後,飛機是消耗品。打下敵軍十架飛機,自己也要損失幾架,損失少,就是勝仗,損失多也沒關系,只要飛機多,就能把對手拼光。

    五常縣地處偏僻,易于保密,位置距離吉林市很近,對遼寧東部出兵很方便,到奉天有一千多里。

    這三支技術性的部隊——航空兵、炮兵、裝甲兵部隊,要求三個月內必須成軍,除了主官是東北軍的軍官外,其余全部由甦聯紅軍充任(雇佣兵),同時加入等數量的東北軍學員。這樣一來空軍和炮兵部隊就有了立即參加戰斗的能力。一年以後,在訓練中逐步的減少甦軍人員,兩年後,除了甦軍顧問之外,官兵中就沒有甦軍了。

    在黑龍江省,懂得俄語的人很多,兵員就從黑龍江選擇。當然了,技術兵種要求文化知識的水平一定要有,當飛行員起碼要有初中文化,並且要在哈爾濱軍校進一步培養之後,方可從軍。東北的教育水平還是高于關內各省的,中學教育已經比較普及了,這是張作霖多年努力的結果,現在就有了可用之才。

    現代,新中國建立之時,基層干部官員中東北人非常多,其原因就是東北的普及教育水平高。

    用這個辦法,兩三年之後,東北軍就有了自己水平比較高的空軍、炮兵和裝甲兵了。

    至于飛機的生產制造,也會努力去做,但是不能要求過高,能買來飛機作戰也不錯,誰讓中國的底子薄呢?

    東北軍隨時可能與日軍開戰,采用雇佣軍的目的是馬上就可以有空軍和炮兵部隊使用,部隊隨時可以拉上戰場,在初期,甦聯紅軍就等于是東北軍的雇佣軍。甦聯紅軍打著東北軍的旗號與日本人開戰,即解決了問題,又不負責任,他們的感覺也不錯。

    中俄士兵混雜,也就更便于提高東北軍士兵的素質。

    買部隊的裝備,大量的雇佣甦軍人員,費用都不小,黑龍江的稅收養這兩萬多高技術兵種的部隊還是沒問題的,即便有所欠缺,東北也養得起,東北的經濟狀況是全國之冠。孫中山就曾經說過︰“我們在南方搞三民主義這麼多年,民生事業成就還不如東北的張氏父子。”

    這一次對甦聯的外交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到了今年的年底,東北軍就有像樣的空軍和炮兵使用了。

    隨後,張作霖任命劉多荃少將為新編炮兵第一師師長。任命馮庸中將為東北軍航空兵副司令(司令是張學良),兼任新編航空兵第六航空隊(師級)司令官。命令他們即時到黑龍江五常赴任,提出各級軍官名單,組建部隊。

    ......

    中日之間有關皇姑屯刺殺案的善後談判,成了馬拉松式的談判,到現在幾乎成了例行公事的吵架會。每天到了時間,雙方的代表各自念一篇譴責對方的發言,然後就宣布休會。不過中方的發言可是咄咄逼人,每天都通告︰又查封了日本的什麼株式會社、什麼商鋪,日本方面違法偷稅漏稅,如此等等。

    中國一方倒是願意早日結束談判,但是日方獅子大開口,賠償條件是中國一方無法接受的。

    日方其實也盼望著早日結束,南滿鐵路一日不恢復,就有巨大的損失,早結束,早恢復鐵路,他們就可以繼續掠奪東北的礦產和財富。可是,日本人放不下面子,讓東北軍整成了三孫子,他們咽不下這口氣。他們在等待,在盼望。

    那麼他們盼什麼呢?就是盼著第2師團早日到達,有了第2、第14師團,這兩個常備師團,接近五萬人,他們認為,這足以使得張作霖屈服。

    為什麼不從國內調兵呢?對此,我們前邊分析過了,不要說不容易,即便現在馬上決定從國內調一個師團到大連登陸,最快也要一個月吧?從朝鮮調第2師團是最快的。

    張作霖也是步步緊逼,他幾乎每天都有新的行動,渾河以北的南滿鐵路全部被東北軍佔領了。這邊談判沒有結果,東北軍就對日本人的企業下手,東北的地方政府在各地檢查日本人的礦山、工廠、商鋪,正在審查賬目,計算歷來的偷稅漏稅情況,偷稅漏稅嚴重的已經被查封。並且東北軍方面已經透露出來,如果再談不成,他們就要對撫順煤礦,鞍山、本溪的鋼鐵冶煉廠、鐵礦,等大型企業下手了,所謂的下手,就是全面接管,驅逐日本人,凍結日本人的資產,準備全面的清算。

    日本人的壓力越來越大了。他們很憤怒,日本人在中國從來也沒吃過這樣的虧。可是日本皇軍過不來,在東北軍的刺刀之下,又能怎麼辦呢?反抗的日本人不是沒有,還很多,東北軍的處置就是武力鎮壓,槍炮刺刀一起上,被殺掉的日本人每天都有。

    其實張作霖還是在盡力的克制,第一,除了鐵路之外,對日本人的大型企業還沒有動手;第二,東北三省遍布各地的日本開拓團,日本人私自建設的居民點多的很,在日本人的聚集地還有在鄉軍人會,這實質上是二流武裝,這些日本人只要不主動鬧事,東北軍就不找他們的麻煩。但是,如果敢鬧事,則堅決鎮壓。在事發初期,鬧事的就不少,這是因為他們蠻橫慣了。經過強力的鎮壓之後,日本人知道了,現在的東北軍已經不是原來的東北軍,他們是惹不起的。變得老實的日本人也是一副可憐的奴才相,在強者面前,他們比奴才還要奴才!

    預知後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43end---(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啊!東北軍》,方便以後閱讀啊!東北軍第043章︰有了外交成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啊!東北軍第043章︰有了外交成果並對啊!東北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