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張作霖放心了,他一高興,就說到︰“趙三本,願意在我這干嗎?”
這種問話只能有一個回答,如果不願意,那就要小心腦袋了。趙三本說道︰“小的願意為大元帥效力。”
張作霖說︰“好好,你不是上士嗎?我給你連升三級,軍餃上尉。職務嗎,就在我的參謀處做個參謀把。”
趙三本一個立正敬禮,說︰“謝大元帥提拔!小的終生為大元帥效忠!”
軍餉是跟隨軍餃的,上尉的軍餃不低,大概有200大洋,相當于同時期的大學教授、講師的工資水平了,養家沒有問題。東北軍的士兵軍餉一般是10個大洋,當時的中國各路軍閥差不多都是這個水平,但是規定如此,欠餉和克扣非常普遍,東北軍能夠按時發放這算是比較好的了。
張作霖的大元帥府有校尉處、參謀處、軍醫處等,還有衛隊(衛士長鄭山,除了貼身護衛之外,還下轄一個警衛營)。校尉處就相當于大帥府的總管。參謀處容易理解,就是張作霖的幕僚參謀,每一名參謀都有單獨的辦公地點,並配有數名下屬輔助工作人員,做大帥府的參謀也是不小的官。
正事辦完了,黎天才也是有意的找點樂子,讓大帥放松放松,于是他笑著問趙三本︰“你的名字很有意思,不但是這個‘三本’,我還知道你的外號,今天我倒要問一問,別人為什麼喊你‘吃貨’?”
張作霖一听就來了精神︰“什麼?什麼?叫吃貨!哈,哈,哈!......”然後就是笑的前仰後合的,好懸沒笑岔了氣。
趙三本不但不尷尬,反倒隨意的笑了笑,他應經習慣了。他說道︰“黎處長,‘吃貨’不是外號,是我的小名。我外出學徒,被抓丁,做俘虜都是身邊跟著一幫子老相識,這個小名又特殊了點,就總也甩不掉了。本想著這一次只身來到東北,總算甩掉了它,沒想到黎處長還知道。這可是狗皮膏藥,貼上就揭不下來了。”
張作霖在那邊還是笑的說不出話來,黎天才笑著問道︰“小名?你的父母怎麼會給你起這個名字?”
趙三本笑而不答,拿眼楮頻頻的看著大帥,他的這個神態,張作霖一下子就明白了。他問道︰“你這個名也是廟上起的?”
趙三本點頭說道︰“是,大元帥,與少帥是一樣的,只是我運氣不好。”
少帥張學良,小名叫“小六子”這是盡人皆知的。張學良是嫡長子,並不是行六,為什麼叫小六子?
這就要說說當年人們的一些習俗了。
首先要知道一個背景,那就是在缺醫少藥,醫學不發達的年代里,嬰幼兒的死亡率很高,一個孩子能不能長大成人是未知的。皇帝、達官貴人之家也不能確保孩子的絕對安全。你可以查一查有名的歷史人物,一般的都會有子女夭折的記錄。康熙的子女有多少?夭折了多少?男女一共35個,夭折了11個,夭折了三成還多,皇帝尚且如此,何況平民百姓。
在這種情況之下,父母疼愛子女,卻不能抵御各種可怕的疾病,束手無策的情況之下,父母的慈愛之心就會祈求神靈的保佑,于是就產生了這樣那樣的習俗。
給子女祈福改名字就是這種習俗之一。各地的辦法有一些差異,但是大體的原則是一致的。
就拿“小六子”來說,張學良原本的小名據說是叫“雙喜”,幼年時體弱多病,張作霖帶著雙喜,拿著豐厚的布施到廟里找和尚念經祈福,當然也會有一套繁瑣的儀式。祈福完畢,老和尚給雙喜“摸頂”驅邪賜福。打開廟宇大門,雙喜跑出去,一路向前走,他听到的第一句話,就是佛祖賜予他的名字。雙喜很運氣,听到了“小六子”,這就是他的小名了。
趙三本運氣差,正趕上罵人︰“你個吃貨!”于是,他的小名就叫“吃貨”了。
趙三本到縣城學徒的飯館,老板是本鄉人,店鋪中也都是本鄉人,“吃貨”的名字就帶到了縣城里,南鄭縣城里被抓丁的也不是他一個,“吃貨”就帶到了軍中,如此這般,這個特別的小名就一直跟隨者他,就如他所說︰像“狗皮膏藥”一樣。
幾個人嬉笑一番,黎天才又問道︰“你的名字‘三本’可有含義,叫‘三省’的不少,叫三本還是頭一回听說。”
趙三本說道︰“這是上學時家父起的名字,他說︰百姓之家,認得幾個字就夠了,你學好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這三本書就行了。這就是三本的來歷。”
張作霖听了又是笑了一回,沒想到趙三本的名字能有這麼多的說道。
待趙三本走後,張作霖問黎天才︰“趙三本的這篇草書寫的怎麼樣?”
黎天才回答︰“大帥,此帖日後定然是名帖。所差的就是趙三本乃無名之輩,待日後有了名氣,此帖將價值不菲。大帥應該令人裝裱了妥為收藏。此帖的名字嘛應該叫做‘靜夜思帖’。”
這一張寫了字的紙被黎天才稱之為“帖”,那就上了檔次了。
張作霖說道︰“有這麼好?可惜了,那幾點淚水浸濕了一個字,要不讓這小子哪天重寫一份?”
黎天才說道︰“有這兩滴淚,此帖就更有價值了,它說明作者動了真感情,這個效果只有現場寫字時才有,做不得假的。”
他說的是淚水浸濕的效果,墨跡干了,滴上淚水就不會浸濕模糊了。
張作霖搖搖頭,心說這文人的毛病還不少。
......
6月6日,在湯玉麟出兵張家口、大同的同時,東北境內南滿鐵路和奉軍鐵路的交叉路口的佔領行動也開始了。這樣的交叉點不多,東北地區只有四處,除了皇姑屯之外還有撫順、海城和四平。東北軍只是佔領了撫順、四平兩處交叉點。佔領的過程也必然會有戰斗,反抗的日軍鐵路守備隊士兵被擊斃了三十多人,路口附近的附屬地也清理了一遍,抓捕扣押了一批人。
海城的交叉點沒有動,是因為其位置比較敏感。關東軍的部隊主要集中在遼南地區,進攻渾河鐵路橋的日軍第59聯隊第一大隊就駐在遼陽。日本關東軍的第14師團已經開始調動,他們運兵必然途徑海城(海城在遼陽、鞍山以南)。因此東北軍若佔領此處的交叉點,就給了關東軍一個全面開戰的借口,它可以說是東北軍打上門來了,我是自衛,立即就會引發與第14師團的大戰,東北軍到不是怕14師團,滅了它的能力也有,但是戰爭規模就擴大了,有可能會失控,不利于妥協的策略。
經過研究,張作霖決定︰調動錦州的第十軍迫近海城布防,交叉處就不要佔領了。這支部隊可是重兵集團,軍長王樹常,下轄兩個師又兩個旅,再加上兩個炮兵團和一個裝甲營,全軍約五萬人。並且錦州有空軍的機場,隨時可以出動空軍支援。這支部隊不是孤單的,它的背後就是從關內陸續撤回來的東北軍更多的部隊,總數超過了20萬,目前全部在錦州。
有了海城這支兵力,日軍第14師團就不敢輕易的越過海城,它越過海城就可能被東北軍重兵包圍。
錦州的這支部隊是對日軍第14師團的巨大威懾,兩萬日軍面對幾十萬東北軍的大軍,它是不敢輕舉妄動的。有王樹常的大軍前出到海城,張作霖在奉天說話腰桿就硬氣了。
皇姑屯事件還在延續發展,繼續發酵。
......
6月6日,從上午開始,大帥府陸續召見列強駐奉天的領事。
在帥府的接待室里,布置了大型的玻璃櫥窗,里邊陳列的是皇姑屯刺殺案的物證和審訊記錄原件。各個櫥窗上都用中文、英文、俄文、法文、日文注明︰禁止拍照!
大帥府也為每一個領事館準備了一份證據的抄件和照片。這個年代沒有復印機,也沒有便捷的小型印刷設備,所以都是手抄件。
美、英、法、俄、意等列強在奉天都有領事館,他們的領事被順序單獨接見。
主持接見的是帥府校尉處長溫守善,他對各國領事指出,大帥府交給你們的材料是外交密件,目的是為了各國政府能夠正確的了解事件真相,以助于各國做出正確的判斷,這些資料都是保密的,希望不要公開。
話是這麼說,他們公開不公開誰能管得了?
這種做法還是為了對付日本人,如果泄露了消息也是列強的事,與中國無關。中國政府向各國通報真相,那是理直氣壯的。
這是皇姑屯事件發生以來,大帥府首次向外界透漏事件的真相,矛頭直指日本國。
事件真相對國外發布了,但是,對國內依然守口如瓶。
這個發布會沒有找日本人,可是日本人自己來了,還是溫守善接待他們。地點當然不會是證據陳列室,也不會給他們證據的材料副本,原因很簡單,你自己干的事自己還不清楚嗎?
日本領事吉田茂還是老一套,沒有什麼新意。他第一是抗議東北軍繼續不斷的挑釁行動,特別是王樹常部隊對海城的威脅。第二是推脫和栽贓,說皇姑屯爆炸案與日本人無關,他們有證據表明是南京方面所為,希望中日雙方共同調查。
溫守善說道︰“中國的軍隊在中國的領土上調動十分正常,與日本政府無關,日本政府的抗議可以視作為干涉中國內政。”
溫守善開始使用“中國”一詞代替“東北”,這是與張作霖的國家元首的身份相配合的。
對于皇姑屯刺殺案,溫守善說道︰“皇姑屯刺殺案已有定論,中國政府依然堅持昨天的態度。要求日方︰第一,交出凶手,河本大作;第二,滿鐵、關東軍、日本政府各自說明自己的責任。同時我們提醒日本政府,最後的期限還有兩天,勿謂言之不預也!”
---22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