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妻崛起

第二百二十章清河崔嬋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納蘭烙烙 本章︰第二百二十章清河崔嬋

    這臘八節最是讓人喜歡,因為不只有熱鬧的廟會還有這香甜的臘八粥。

    《說文》記載︰“冬至後三戍日臘祭百神。”可見,冬至後第三個戍日曾是臘日。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于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

    《風俗通》記載︰“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臘,漢改曰臘。臘者,獵也,田獵取獸祭先祖也。”各種禽獸經過一年的生長,膘肥毛美,歇冬的農人獵之用于祭祀,用之當時。但當時臘祭的日期並不固定,規定在每年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舉行,並將這個日子稱為“臘日”。

    寧以恆攬著甦念秋的腰肢走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看著周圍都是香煙繚繞,祭祖和逐疫的慶典讓襄國城內熱鬧非凡。

    甦念秋看著這臘八粥,笑眯了眼楮,“一會有口福了,這寺院要發放臘八粥了,皇家也要賜粥,真是個好季節。”

    寧以恆笑起來,“娘子莫不是嘴饞了?”

    甦念秋白了寧以恆一眼,“你不知道孕婦自來都是嘴饞嗎?”

    寧以恆點點頭,“是是是,娘子說什麼都是。”

    這街面上的香燭早早的燃起,整個襄國城繚繞在煙霧中,這一刻猶如墜入如夢似幻的仙境。

    寧以恆攬著甦念秋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嘴角揚起笑容,“娘子,這祭拜神,自然要許願,不如你我去廟里許願?”

    甦念秋點點頭,“也好,可以給阿瑤求個護身符。”

    寧以恆有些嫉妒的說道︰“娘子只記得你我的麟兒卻忘記了他父親,真是顧此失彼,真是偏心的緊兒呢。”

    甦念秋撲哧一笑,“夫君,你倒是愛吃醋的很,跟自己兒子也要吃醋不成?”

    寧以恆挑了挑眉,“我自然希望娘子全心全眼的都是我,只是可惜那小子橫插一杠子,讓我只能靠邊站了。”

    甦念秋正準備提裙往前走,卻發現前邊被人堵了起來,有些詫異。

    “這位小哥,這是怎麼啦?”甦念秋有些納悶的問道。

    “你是外面新來的嗎?”小哥回頭看了看甦念秋,皺了皺眉。

    “可不是,我和我夫君剛來襄國城不到一個月,不知這里發生了什麼事情。”甦念秋笑起來。

    “這不是清河崔家的女兒出來祭拜天神嘛。”小哥頗為不滿,“清河崔家真是越來越跋扈了。”

    甦念秋眯起眼楮看著前面人潮中錦衣華服的女子,皺起眉頭。這清河崔家是北方儒學世家的第一門閥,也是這河北士族中最喜歡締結聯姻的士族。

    這清河崔家跟並州的劉琨,幽州的王浚都有姻親的關系,而且這清河崔家在平城、河西、青齊三個地方分布最廣。而這河西正是遼北慕容氏的地盤,听說最近清河崔家打算跟慕容氏也締結姻緣,崔家似乎與遼西的段氏也在聯姻。

    這靠聯姻的世家,終究是靠著外戚而逐漸強大而保存實力,只是眼前這女子未免被嬌養的過于跋扈,莫非是崔悅的女兒?

    崔悅,字道儒,清河東武城(今山東諸城)人,曹魏司空崔林的曾孫,北魏白馬文貞公崔宏的祖父。劉琨的內佷,劉群、盧諶、溫嶠的姑表兄弟。崔悅法衛而俱習索靖之草,皆盡其妙,與盧諶俱為劉琨司空從事中郎,後為段末波佐史。沒石氏,仕石虎,官至司徒左長史、關內侯。石虎末崔悅為新平相,為新平郡人所殺。有子崔液、崔潛等。

    甦念秋想起上輩子對崔悅的了解,皺了皺眉,崔悅這人巧言令色是個喜歡嘴上功夫的人,而且此人毫無禮儀章法,竟是些小肚雞腸的勾當,莫不是這崔悅的女兒也是這般胸襟狹小?

    寧以恆看著甦念秋的眼光,淡淡說道︰“清河崔家的這個女子,我倒是知道的,他是崔悅的女兒,名崔嬋。娘子你也知道崔家曹魏以來便靠著姻親締結勢力,這崔家的女兒自來都是嬌養的。尤其是這崔嬋,最是嬌養中的佼佼者。”

    寧以恆抿了抿嘴,“你看她這排場,倒是有幾分自抬身價的意味。”

    甦念秋搖了搖頭, “如此嬌養的女兒家,只怕會讓夫家難以接受吧,不知這崔嬋將要嫁給誰?”

    寧以恆附在甦念秋的耳畔,笑嘻嘻的說道︰“我听說是石虎,石季龍。”

    甦念秋眼楮微微睜大,“石虎?他會接受這般女子?”

    寧以恆嘆了口氣,“那有什麼辦法呢?畢竟石虎殺死了郭月,這時候能抵抗郭家的只有清河崔氏了。”

    甦念秋點點頭,“夫君,一會咱們進去還是避免與這崔嬋多接觸才好。”

    寧以恆笑起來,“娘子莫要憂愁,這崔嬋再厲害也不過是崔家的小女子,難不成還能把我烏衣巷的寧家得罪了不成?”

    甦念秋也說不上來為什麼,只覺得這崔嬋不是個好相與的,自然而然的不想跟她太接近。

    這襄國成的寺廟不少,可是香火鼎盛的當屬這開元寺,這開元寺外此刻正在進行一場熱鬧的祭拜儀式。

    寧以恆笑眯了眼楮,“娘子可知到眼前的這個兵陣舞叫什麼?”

    甦念秋有些納悶,“叫什麼?”

    寧以恆笑起來,“叫沙河藤牌陣。”

    寧以恆繼續耐心的講解道︰“藤牌陣是北方僅存的一種古代漢族兵法實戰技術,自明至今已歷經數百年的歷史,它不僅代表漢族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同時也蘊涵著中華民族不畏**、無堅不摧的民族氣節和精神。”

    寧以恆指著這藤牌笑起,“娘子你看,這藤牌來自于商代。傳說商代,在北方部族之征戰中,便有人發明了攻防護身的藤牌,之後歷代戰爭中,被各個不同的軍事指揮人員發展成進可攻敵、退可防身的藤牌陣。”

    寧以恆繼續說道︰“藤牌制作的主要原料是北方太行山一帶常見的藤條。古代為了實戰需要,選取太行山上的優質藤條,經過漚泡,使之變得柔軟而堅韌,編成一頂大圓形藤制品,中間夾上棉花之類的物料,尖頂部罩上畫有虎頭的生牛皮。”

    寧以恆繼續講解道︰“藤牌陣使用的武器除藤牌外,還有短刀、三齒刀、長矛、木棍等,開戰時常設為二人對打或多人對打或一人防守多人攻打。持藤牌、短刀者為守方,藤牌用于防御,短刀鋒利可削鐵甲,可謂攻防皆備。作戰時藤牌兵左手持藤牌,右手持短刀,跳躍滾動,迅猛向前,滾至敵人面前時,掄起右手所持短刀砍殺敵人。當遇大隊敵兵襲來時,則使用密集隊形擎起藤牌作為掩蔽,起到限制敵人弓馬的作用。如果發現敵人散開,立即變為小隊,每個兵卒活動的範圍為八尺,進退靈活,尤適宜在曠野或山地作戰。實戰時藤牌陣法變化無窮,常見的有一字長蛇陣、八卦連環陣、梅花五方陣、四門迷魂陣、八門穿心陣等,陣容可隨實戰需要擴大到成千上萬人。藤牌陣在對打競技或集會表演時,有鼓樂伴奏。其器具有戰鼓、大鑼、大鐃、 等輔助,鼓法有進軍鼓、退卻鼓、變陣鼓、得勝鼓等十多種。”

    寧以恆笑起來,“這沙河藤牌陣如今卻成為了商代一來我們漢族的兵陣文化遺留,豈是我們華夏漢族才是真正有血性的民族,是那種不畏強權,那種無堅不摧的民族。”

    甦念秋笑眯了眼楮,“果然是變化萬端,令人心潮澎湃。”

    寧以恆拉著甦念秋走到旁邊的攤子旁邊,傾國的臉上帶著溫柔,“娘子自來喜歡听故事,不如我講個故事給你听?”

    甦念秋點點頭,“好呀。”

    “襄國城傳說周公村和桃花村不結親。”寧以恆故弄玄虛的說道。

    “啊?為什麼呀?”甦念秋一臉納悶。

    “相傳很久以前,七里河岸邊住著一個叫周公的高人,周公得了天書,猶如神助,百算百準,從不失手,天大的事情也難不倒他,他的名氣更大了。桃花女得了地書,能解能破,比周公更厲害。”寧以恆笑眯了眼楮。

    “石坡村有個石老婆婆,兒子外出三年沒有回家,快到母子倆約定的時間了,毫無音信,她就找周公佔吉凶,周公對石婆婆說:你兒子于某年某月某日將魂落異鄉路途,見不到他了。石婆婆傷心極了,哭哭啼啼著去找桃花女,桃花女對石婆婆說:婆婆不要傷心,你兒子還有救,你快回去,如此這般交代了一番。石婆婆就拿了兒子原先穿過的鞋子,上房拍著房檐,喊道:孩子呵,快穿鞋!又拿勺子敲門頭,喊道:兒啊,快回來!迷信說法,孩子叫魂,傳說是桃花女留下的習俗。”寧以恆笑道。

    “桃花女比周公厲害,之後呢?”甦念秋一下迷住了,繼續追問道。

    “石婆婆的兒子在外經商三年,惦念家中老母,記著回家的日期,急匆匆上路,日夜兼程。這天遇上下大雨,慌忙鑽進一破磚窯避雨,忽听有人喊他穿鞋,好象是母親的聲音,趕緊出窯查看。他剛鑽出窯道,磚窯轟然坍塌,總算撿了一條性命。兒子回家,石婆婆萬分高興,找到周公,說他算的不準,周公大驚失色,知道是桃花女從中作梗,對桃花女更加痛恨。”寧以恆神秘的笑起來。

    “啊?這是不是說周公竟然算的不準啊?這不是羞辱周公嗎?”甦念秋納悶地說道。(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嫡妻崛起》,方便以後閱讀嫡妻崛起第二百二十章清河崔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嫡妻崛起第二百二十章清河崔嬋並對嫡妻崛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