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之奇謀

第三百六十九章 受人以柄還是先發制人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雍�本章︰第三百六十九章 受人以柄還是先發制人

    張松的話不無道理,劉備立刻心動了,而此時,李嚴站了出來,怒聲說︰“大王切不可听此讒言,關中天險之地,比之川蜀亦不遜色,且關中出朝廷直轄,且不說貿然進攻將冒天下之大不韙。便說關中空虛,只怕也是理所當然。呂春內政上的才能,想來諸位已有了解,數年來,何曾見過關中糧草空虛過,當年姬溪困頓之時,尚能拿出上千萬石糧草賑濟災民,眼下可能等閑視之。再者,姬溪之弟姬昀已回關中,此子雖初出茅廬,但試問諸公誰能勝之,更不必論姬溪賬下姬淵,趙雲,黃忠,馬等人,哪個不是聲震天下的猛將,特別是那姬淵,恐有霸王之勇,不可力敵。是故,貿然進攻,只會自取滅亡。”

    李嚴的話,也有道理,但卻無疑涉嫌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張松暫且不論,關羽和張飛如何能忍,是以暴跳如雷,口出不遜。

    劉備厲聲喝止了關羽和張飛的口出不遜,卻也因為李嚴的話有些不愉。

    這是,法正站出來說︰“臣認為李大人的話雖然有些以偏概全,但其用心確實良苦,眼下對關中用兵,實乃福禍難料。此因四方諸侯新立,彼此間態度不明。若然我軍貿然出擊,卻被曹操和孫堅鑽了空子,介時大勢去也。故,川蜀應以靜制動,敵不動我不動,靜觀天下大勢,如此方為完全之策。臣以為,姬溪送來請柬是假,探主公是否有結盟意向卻是真。”

    劉備沉思問︰“孝直的意思是說,姬溪有意與我結盟?這可能嗎?”

    法正笑道︰“沒什麼不可能的。姬溪雖于大王有恩怨,但在天下大勢面前,此前恩怨微不足道,相比姬溪也清楚這一點,是以借此機會向大王示好,意在緩和關系。”

    法正說到了點子上,姬溪確實存著這樣的想法才給三方送來請柬的。

    劉備將信將疑,直到龐統說︰“孝直之言一語中的。姬溪必是在向大王示好。想必他也向曹操和孫堅示好了。是以臣建議,當以禮還姬溪,禮不需重,須表達我方觀望之態。而後,大王應立刻遣使往江東和中原探曹操和孫堅意向,若能結盟二者,關中唾手可得,若然不能,便不能輕舉妄動,須維護眼下穩定的局面,靜等時機。”

    在現而今的川蜀,劉備最為倚重的便是龐統,因為龐統的才能確實堪稱驚天動地,二來龐統願意替劉備做些劉備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比如判劉璋,比如污徐庶,這都是龐統的做的,寫給徐庶的那封信也是龐統模仿劉備的筆跡寫的。事後劉備會處罰龐統,龐統也欣然接受,如此一來,劉備所有的齷齪事情都有龐統來背了黑鍋,且龐統還無怨無悔,試問這樣的下屬誰會不喜歡,當這樣的下屬又有經天緯地的才干時,又有誰會不倚重?

    所以,對龐統的話,劉備幾乎是言听計從,此次也是一樣,立刻听取了龐統的意見,一錘定音,而後由龐統安排諸事。

    再說東吳。自立國後,孫堅便將國度遷到了金陵,經過改善治理,眼下的金陵城極盡人間富貴,繁榮異常,竟比長安也不遑多讓。

    孫堅接到了姬溪的請柬,隨即招來了孫策,孫權,魯肅,張昭,周瑜幾人,共同商議。

    孫策說︰“只不過是一孺子滿月,何以如此大動干戈,姬溪太過孟浪?”

    魯肅說︰“不然,姬溪再向我東吳示好,便是沒有此事,姬溪同樣會找到借口的,大國之間的往來,步步皆有深意。”

    張昭說︰“然也,不過,姬溪乃小人,臣以為不可與之結交,倒是川蜀劉備乃正人君子,可以與之結盟,邀其共同北伐。”

    周瑜說︰“不然,劉備偏安一隅,無大國之像,臣卻以為姬溪乃當世屈一指的英雄,若與劉備結盟,川蜀唾手可得,介時,再引曹操攻關中,合圍姬溪,則天下得其過半也。”

    聞言,魯肅卻說︰“眼下局面撲朔迷離,怎能倉促決斷?臣以為我東吳有大江之險,萬世無憂,只可盡管天下變,待時機成熟時方能動兵,如此方為萬全之策。”

    周瑜反唇相譏︰“此乃儒生之言,天下動亂久矣,民生何其悲苦,若如子敬所言,天下何時方能一統,我等大丈夫在世,何以心安?”

    魯肅不疾不徐的道︰“公瑾之言差矣,你所說之亂世那是之前,自去歲天下四分,戰亂已鳳毛麟角,百姓安居樂業,此時之局面養民方為上上之選,民生富足方為我等之遠望,再動兵戈,勞民傷財且不說,徒勞無功也。”

    周瑜豈是那麼好說服的,可他剛想反駁,孫堅卻虛按雙手,制止了二人的爭吵,並說︰“子敬之言甚和我意,眼下局勢撲朔迷離,各諸侯勾心斗角,誰也猜不透誰的心思。所以,還是靜觀其變吧。我意,對姬溪假意奉承,給他背上些厚禮無妨,看看姬溪的反應再說。”

    孫堅主意已定,在他的威嚴下,諸人也不好再行爭辯,便緘口不言,後孫堅讓諸人散去,卻將孫權留了下來。

    孫權年僅十八歲,相比于孫策,孫堅對孫權更為鐘愛,要不是念及長幼有序,早把世子之位傳給了孫權,便是眼下,孫策雖坐上了世子的位子,但在孫堅心中,還是傾向于將大位留給孫權。所以,孫堅對孫權總是留意甚多。

    剛才的激論中,孫權沒有說過話,孫堅便將孫權留了下來,問他︰“權兒,方才為什麼沒有言語?”

    孫權說︰“父親勿怪,兒臣只是有個問題沒有想清晰。”

    孫堅饒有興趣的問︰“什麼事情?”

    孫堅沉吟半響,道︰“姬溪在對我東吳示好,這一點兒臣沒有懷疑,想來姬溪也會同時向魏蜀示好,但,兒臣想不明白的是,姬溪為什麼要這麼做。兒臣想,眼下四分天下,局勢並不明朗,新的利益關系必將隨著時局的展而便的錯綜復雜,此時無論任何一方先動,都將付人以柄,非但得不到任何實質利益,反而有可能會成為眾矢之的。以姬溪,姬昀,呂春等人的眼界,不會看不到這一點。那麼,姬溪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之奇謀》,方便以後閱讀漢末之奇謀第三百六十九章 受人以柄還是先發制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之奇謀第三百六十九章 受人以柄還是先發制人並對漢末之奇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