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編年史

012第十二章弊端初顯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瓿本章︰012第十二章弊端初顯

    “這些圖案或者說符號,十幾億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並且一直沒有消失。在兩除諾亞方舟遺跡的上石頭上發現這樣的圖案,喜馬拉雅山東面和西面兩處遺跡中出現的圖案稍微出現一些區別,兩者和這塊菊石上的圖案區別又更大一些,可能是隨著時間變化,和不同地區所造成的結果。並且推測,這些圖案,是各地區文字演變的一些基礎,後面隨著人類文字的產生逐漸消失,或者說圖案變得更加復雜現在具體化了而已。但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這些圖案還能傳承下來因為人為因素,出現在人類歷史有可能只是偶然。

    在瑪雅文明出土的文物中出現過要類似的圖案,而且在巴西熱帶雨林的某個原始部落里還存在這樣的圖案。”

    回到宿舍後,吳宇找了個沒人的時間,關上宿舍門,把硬盤接上電腦,把數據加密之後,儲存在電腦硬盤里,花了幾個小時查看了一下里面的數據和資料,還做了這麼一個好像沒什麼用的結論,在他打算把資料再過一遍時,門外傳來的聲音,有人在開門。已經今下午六點了,應該有人快回來了。

    “宇哥在宿舍呢!吃了沒”

    回來的是王東平,手上提摟著杯飲料,應該跟吃完飯回來。

    “沒呢,剛才看了一下資料,準備一會兒去吃。”

    吳宇關上電腦,把優盤放進褲兜里,收拾下行裝,準備去吃飯,吃完飯去圖書館,坐一坐,查些東西。

    接下來的幾個月吳宇每天除了在學校上課,做實驗,課余時間大部分都泡在圖書館。偶爾陪楊麗綺一起去吃飯逛街,一起共同探討問題。楊斌和他們兩個組成了個鐵三角,平時負責一些外圍的事,經常在外地出差幫他們搜集資料。也只有他才能全國各地四處跑,有那麼多時間,那麼多精力。

    查閱了很多書籍和資料,吳宇找不到諾亞方舟上那些符號與早期人類各地象形文字之間有太大的聯系。但後面為什麼發生那麼多一連串的偶然,肯定有一些組織在後面推動著這一切,而且這個組織的力量十分強大,不單純的是某個國家或地區,應該是全世界性的,如傳說中共濟會那樣的組織。

    現在感覺在查閱資料的時候,遇到了一些阻撓,很多關鍵性的信息根本查不了,不是被掩蓋下去,要麼就是被曲解了,一些檔案已經列為絕密,參與的人們都閉口不談。但阻止人們知道這一切又是為什麼呢?難道這符號背後真正隱藏著人類起源的秘密嗎?

    對未知充滿好奇,越是得不到越想要,這是人類的天性之一,也是吳宇想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動力。

    “宇哥,最近你一直在看這些古生物學,發育學,象征學的書,我記得你現在修的是生態學啊!這是打算以後走古生物學,搞考古的路嗎?看你很關注幾年前的諾亞方舟事件。當時我也很關注,我還以為這是本世界最大的發現,結果誰知道後面虎頭蛇尾的就結束了官方的說辭,很多人唏噓不已,很多人都不相信,他們解釋的那一套,太多東西真的經不起推敲,弱智一推敲發現,全是漏洞”

    最近吳宇寫字台書架上堆滿了從圖書館借來的這方面,相關書籍,偶爾室友也會拿過去看一眼。

    “所謂的真相,只有最接近它的人才會知道,我們只需要知道那些想讓我們知道的真相就可以了,有時候知道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至于考古學和這些只是單純的愛好而已。無聊的生活總得找點事做,不是嗎?”

    “我也很喜歡歷史,喜歡古生物學,你們知道我相信地外生命的存在,我覺得六億年前寒武紀的生物大爆發肯定有一些特殊因素的影響,不然不可能進化那麼快,到現在我們都還沒有搞清楚。”

    李應新指著手中書上有關地球寒武紀的內容,也加入了吹牛皮的行列。

    “也不一定是外星人干擾,可能是某些環節的變化引起的蝴蝶效應,導致整個生物圈的劇烈變化。例如什麼小行星,地殼運動(海洋與陸地的變化),氣候變化,空氣中各成分含量的變化。從寒武紀到二疊紀這段時間,空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一直在上升,光是這個就能改變很多東西了。”

    “我覺得外星人存在不是沒有證據,幾年前在青藏高原發現的那塊化石,上面的符號在6億年後又重現在了方舟的遺跡上。而且本來諾亞方舟只是個神話,誰知道居然成為現實.。雖然後續發生了一連串的事,國際上很少有人再談論這個,但諾亞方舟,至少證明它確實存在。

    聖經里面說,這一切是上帝指引,上帝,又是誰呢?會不會又是外星人?不然就我們現在的科技,我們要穿越到幾千年前,一兩萬年前,我們也能是所謂‘上帝’。”

    “人家專家說了,出現類似圖案可能是偶然,再說你看圖片,兩者之間的圖案還是有些區別的,可能就像專家說的那樣,有可能這個圖案在化石的那些年代,因為特殊原因,很多鸚鵡螺上的都有這個,之後剛好被我們祖先,在山洞里面發現,之後再借用,而我們現在那些考古遺跡里邊,那些原始人留下的各種圖案一樣,原始的自然崇拜什麼的。”

    “磚家的話你也信?我覺得吧,應該是…………”

    宿舍又陷入了如往常一樣的扯淡時間,牛皮吹起來是不分年齡,學歷,地域的,可能是探討的東西不一樣罷了。

    “已確認吳宇開始調查‘起源事件’,協助他的有楊教授的女兒和一個曾經一起發現化石的畢業生。”

    “他們掌握了多少資料,已經了解到什麼程度?”

    “尚未清楚。”

    “想辦法加入他們,幫助他們。”

    關燈睡覺後,宿舍依舊有幾道電波在來回不停穿梭,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妥,吳宇也正拿著手機與楊麗綺聊著甜言蜜語,雞毛蒜皮的小事。

    (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 基編年史》,方便以後閱讀 基編年史012第十二章弊端初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 基編年史012第十二章弊端初顯並對 基編年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