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成績看不下去啦,求大家訂閱支持給動力。)
會面的地點有些出乎于子年的意料。
本以為像對方這樣的身份,會選擇一家茶樓之類的低調、又有身份僻靜之所。
沒成想,羅薈告訴他,會面地點在漢中廣場北面的一條青街小巷。
這,僻靜是僻靜了,可是…
“怎麼,是不是好奇來這里?”
在漢中廣場與羅薈匯合後,兩人一前一後的拐了好幾個新老交替的街口。
而在一個拐子弄堂前,羅薈突然轉身,眼楮有神地看著他。問了一個于子年心里想了一路的問題。
“得了吧,別忘了我來自哪里。”,于子年當然不會承認,用自己農村的身份表明態度。
趟過拐子弄堂,兩人停在了一家棲鳳渡魚粉店。
門前立著一塊紅漆有點剝落的招牌,上面的風雨劃痕昭示,這是一家有歷史的小店。
看這位置和環境、以及門口的招牌,于子年心里猜測,顯然這是一家靠味道與口碑營生的老店。
進門口的時候,羅薈又回頭看了眼,嘴角斜翹了下,眼神含著意味,然後走了進去。
對羅薈的表情,于子年不為所動,面色平靜的跟了進去。
只見里面擺弄著十來張棕黃色、有著紋路的木質桌子。
每桌都安靜坐著兩到三人,食客要麼在埋頭吃著自己碗里的食物;要麼和朋友竊竊私語,小聲交談。
看到沒有空座,且羅薈也沒有停下來,于是他也沉默的跟著往里間走去。
走到小屋中間的時候,只听見一個小伙對著獨眼老板喲喝,再打包三碗帶走。
…
一路左拐右轉,于子年在里間終于見到了日後注定會飛黃騰達的羅市長。
當于子年踏進里間的瞬間,他就和一雙平靜的眸子對上了。
面如冠玉,溫文爾雅,坐著的姿勢穩而從容有力。這是于子年心里的第一反應。
和以前在電腦上搜的圖片差不多,不過他直覺,真人更有時代感,更有氣質,更具魅力。
有此基因,難怪羅薈也生的好看又有氣質,這個念頭在于子年心里一閃而過。
在于子年看著羅市長的時候,後者也在觀察他。
于子年這個名字對羅市長來說,不陌生,甚至對他的照片都有朦朧印象。這種熟絡,除了他自己從新聞媒體上獲得的。
還有自己妻子偶然說過,女兒對這個見過幾面的男孩有些興趣。
這就讓他感覺有趣了,自家女兒是什麼樣的人,他比誰都清楚。
所以應了女兒的要求,他決定提前見見。根據他自己的心里估算,見一面幾分鐘就應該可以把對方看的七七八八。
對視的兩人,心里雖然飄過無數念頭,但其實都是一彈指間的事情。
“坐。”
看到女兒帶人進來後,卻自顧自的坐下,然後就像個透明人一樣,呆在那里,羅市長心里笑了笑,然後不動聲色地招呼于子年。
說實話,坐下來的于子年從容中也有一絲絲緊張,畢竟兩世為人,這是他直面過的官位最高的人。
雖然自己的那個所謂大伯也是廳長級。卻由于對方一直在省城,且關系不好,所以從未這般見過。
歷經官場二十余載,羅市長已經練就了一身察人觀色、洞悉人心的本領。所以在他的帶動下,于子年也沒什麼拘束,放得很開。
這個融洽的情形,倒讓故意刁難的羅薈有點側目、驚訝的同時另眼相看。
前面的話題基本是羅市長在問,主要是他想知道盛華科技的發展潛力,而于子年本人就是最好的風向標。
交談中途,談話興致也比較高的羅市長突然說了句,我看過你的一篇關于互聯網預測的文章。
這話一出,于子年馬上就想起了自己和方興冬打嘴仗、發展時光博客時所寫的一篇論文。
看來對方來之前是做了準備的,于子年知道,這個話題很關鍵,要是答對了,估計以後在漢南可以安心發展了。
“你的文章里有提到,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中國會全面進入互聯網時代。很多當前的主流形式、傳統都會被顛覆。這顛覆一詞,很有意思…”
羅市長看到對面大大方方的少年,探路的同時他也開始點題了。
“謝謝,那都是我的個人拙見。”,對于羅市長的關注,于子年先是表示感謝,同時也知道必須拿出東西了,所以接著也不再顧及什麼︰
“其實顛覆一詞是完全可以預見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算比較輕的說法。我個人認為,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將來很多東西都有可能被取代…”
說出這話的時候,于子年沒有管這對父女的驚訝,而是開始了他滔滔不絕的模式。
“不信?那好,我們從前面捋起。中國互聯網誕生于1994年,從那時的接入互聯網端口,到現在加入世界互聯網的大家庭。前後也就十年,但是在這十年里,中國互聯網發展卻歷經了兩次變革式的大浪潮。
我認為,第一次大浪潮的時間,在界定上大致從94到2000年。在這段時間里,互聯網經歷了從無到有,從門戶到搜索的巨大飛躍。
比如1997年6月,丁磊創立網易公司;199;199上支付完成。同一年,由王志東先生創立新浪。而2000年李彥宏在中關村創建的百度,可以說一個里程碑。”
說到這里的時候,于子年不由笑了笑,對此,這對父女也是會心一笑。
畢竟盛華科技現在和百度可以說是死對頭,卻怎麼也沒想到于子年會毫不顧忌的在背地里給對方這麼大肯定和贊譽。
這份大氣,這份氣魄,讓這對父女眼前一亮,瞬間為于子年增色不少。
…
“而現在,我們身處第二次大浪潮中,變革也由搜索到社交化網絡。也是從這里開始,互聯網的作用開始表面化,它把個人生活、商業形態鬧了個翻天覆地。
比如博客,論壇,貼吧的出現,自媒體開始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而且在可見範圍內,正在逐漸取代傳統媒體。”
說到這里的時候,羅市長若有所思,接著點了點頭,然後看著于子年︰“你是說,按照這個趨勢,紙質媒體會逐漸式微,直至消亡?”
“江河日下是肯定的。也許大家短時間內沒發現,但長時間下去,必會衰敗。除非它們中途尋求理念上、形式上、表達手法上的突破和轉變,否則在未來,必會淘汰。”
到這里的時候,于子年開始逐步對自媒體,新經濟進行解析。
接著他又把03年面市的淘寶、04年的網游進行定義,以及它們的前景與改變方式進行了大膽預測。在這對父女眼里,于子年開始了天馬行空式的描繪未來…
當然,對未來,該開口的于子年毫不保留。不該開口的絕對一字不提。
看著于子年一個接一個的新觀念、超時代思維。父女兩不由隱約對視一眼,而羅薈看到自己父親的跟不上,很是憋著一笑。
求支持,求支持,求支持!(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