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檔一生

第十一章,日子一天一天過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七生一紀 本章︰第十一章,日子一天一天過

    啦啦啦~…

    …

    日子一天一天過

    我們會慢慢長大

    我不管你懂不懂我在唱什麼~

    …

    時光匆匆溜走

    …

    時間就如,于子年這些日子獨自哼唱的歌一樣,匆匆溜走。

    在小沙鎮逗留的日子里,金銀花的價格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七月一號,收尾的價格還是2元,但是後面就漲的有些嚇人了,哪怕原產地多年的種植人,也估摸著有些眼花繚亂。

    三日,2.9元

    五日,3.8元

    十號那天,5元整

    當時間過到七月十五的每斤6元時,整個小沙鎮沸騰了。

    有金銀花在手的,笑開了花。沒有的就看看戲,充當飯後談資,只是言語中,總免不了幾分嫉妒,羨慕。

    而賣得過早的,腸子都悔清了。這個時候,他們免不了有些過激,袁家就每天都有人來鬧。

    如果說之前有些人還留有底線,但如今就怨氣滿天。

    但凡這些種種,袁家與于子年一樣,很淡定。

    已經初步加工成干的金銀花,不可能再溜走。

    從七月一日開始,本地或者附近的中間商就很少有再吃到貨,

    如果有運氣好的,一天也許能通過磨嘴皮子,收到幾千斤,但很少有過萬的了。畢竟種植人不是傻子。

    …

    日子照樣走,靠近八月

    小沙鎮的人心又有了變化,之前金銀花的價格,炒是炒起來了,而且炒的很熱。

    但就是沒看到有下一級的買家來收購,然後,很多人又不安定了。

    擔憂,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尤其是有些種植人,為了防止濕的金銀花爛掉,花了很大一筆錢,去寥寥幾家加工廠初步加工的,擔憂更重,因為成本更高。

    而袁家加工廠就如此,生意很好。

    但是袁家也再一次被人多次提及,還包括于子年,這個據說有韓國背景的人。

    理由是,他們是第一個收購的,但是現在賣不掉,故成了很多人背後泄憤對象。

    當然,人不能坐以待斃。

    思變,成了一種潮流,是很多人的心思,也有少部分人開始行動。

    他們又開始變成了演說家,希望別個購買他們的金銀花。甚至不惜以低于收購價賣出。

    于是,金銀花價格又有了波動,這次不是往上走,而是往下跳。

    靠近八月初的時候,價格又到了2元一斤,但是卻沒有多少人購買。

    于是,觀望,渴望,焦急,後悔。又成了一種潮流。

    …

    “小年,你說這價格還能上去不?”,8月1號中午,袁家客廳,袁父也有了淡淡的憂愁。于是,在閑談中,憋了許久,還是問了出來,當然他只是找個對象說句體己話,。

    “噢,袁叔也擔心?”,于子年很平靜,雖然不知道詳細價格走向,但他知道最終價格定局,所以心里比很多人穩。

    “不怕你笑話,如今這局勢啊,我也看不懂了,那些內部消息也不知道能不能當真,可時間過去了許久…”,袁父,抽了跟煙,說話的嘴皮子,有點像電視劇里,蔣介石的風采。

    “其實,我要是有閑錢,哎,可惜啊。”,看著遠處的山巒,于子年說話只說一半,也只能說一半。

    有些東西過猶不及,他懂,事成,人家會感激,也只會感激。

    不成,他就成了人仇恨的對象,這買賣不合算。

    至于袁父能不能把握,看機緣和他的造化,畢竟于子年拿不出過硬證據說服人家。

    “哦,看不出小年,你還有這魄力,看來我是老了咯。”,袁父听了他的話,楞了片刻,但也只是感慨,沒有真正听進去。

    …

    “我那還有兩萬多私房錢,要不,搞搞?”,

    晚間,于子年的歇息處,袁大頭顯然惦記于子年的話。

    “沒你老爺子點頭,還是得了吧,話說海螺他們也快來了吧。”,于子年看了他眼,轉了話題。

    …

    在這些過去的日子里,于子年和袁大頭,兩人抽空去了學校填志願。

    海螺如願以償的收到了最高學府的通知書,範方麗跟他進了京。

    于子年最終選擇了一所名校,漢中大學,這次與前世的國際貿易不一樣,選擇了管理學專業。

    其實于子年清楚,文科生專業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人在大學的努力程度,以及大學名校這招牌。

    陳利軍填志願則不同于郭海螺的迫不及待,而是在等待。看了于子年的志願,她好像也找到了目標,不過選的是外院。

    對此,其他人默契笑著,于子年只能說,分高就是有人權,大家听後,都看著臉紅的女人。

    不過除了臉紅,她還是很坦蕩接受大家打趣,抿著嘴,白里透紅中,兩個淺淺酒窩,有幾分愛誰誰的氣勢。

    袁大頭特意選了和于子年同一個城市的學校,一所理工大學。

    7月20號,于子年還接到了老媽的特別電話,說是有一個女孩打家里座機,但是只說了一句話就掛了,就問︰于子年在家嗎。

    事後幾天里,于媽特意留了心,可沒有再次打來。

    說起這事,于子年不以為意,畢竟也有情書前科。而他的心已經在了選擇復旦的甦允一身上。

    …

    日子一天一天過,

    對于那沒在意的約定,反而成了陳利軍的理由,她數著日子過。

    省城的四人說,過些日子會來鄉下看看,同時也感受下袁大頭家鄉的瑤族風俗。

    …

    袁家當時沒有接受于子年若有若無的建議,但很快就後悔了。

    8月7日,小沙鎮的盼望有了收獲,第一批外地來的金銀花采購商進駐了。

    好幾輛高級轎車,加上貨車,以及一些狗腿,浩浩蕩蕩。

    不過價格有些令人失望,40元一斤干的,如果是以往,肯定備受鼓舞,

    但是如今,只有部分人意動。

    不管怎樣,這算開了好的兆頭。

    8月9日,第四批采購商來了,價格由第三批的60元漲到了65元每斤干的。

    很多人還是不甘心,繼續期待。但很多事情就是這樣,期待越大,失望越大。

    8月11號,第五批外來采購商進了小沙鎮,單價60元每斤,低于前面的。

    這個單價一出,壓垮了很多人心里的那根緊繃的弦。

    65元每斤干的,已經是超出歷史,而且不同前些日子只有價格叫的響,卻無人購買不同。

    很多人不再觀望,紛紛選擇了65元的單價出手。

    …

    “小年,你怎麼看?”,袁父問這話,顯然是意動了,只是尊重性的問于子年而已。

    “袁叔,我的還等等看,一個星期內,如果沒有合適的,我再出手。”,于子年這次只說自己,不敢建議了。

    畢竟前世記憶不一定敢打包票,這輩子還一樣有那個天價。不過他要等,除了價格,還要驗證這世界與前世界是否一樣,讓他好布局以後的事情。

    听了于子年的話,袁父臉上有點復雜,時間不等人,錯過這個價格,顯然對沙鎮人來說,不是明智的選擇,對袁父也一樣

    因為他們看到了價格的再次低開,他也患得患失,畢竟65元,相比以往,很高了。

    …

    不過,袁父很快就又慶幸穩住了,要不是袁大頭那句︰老爺子,你還不如我哥們的心境。

    袁父還真會在65元單價賣一部分,但最佳機會往往在少數人手里。

    隨著全國各地買家的紛紛進駐,金銀花徹底供不應求,價格像有汽油的火苗,被哄抬。

    金銀花後面的幾天單價,火箭一樣,節節高漲,每天都被刷新。讓前面賣了的人徹底瘋狂,讓沒賣掉的人更加瘋狂。

    12號,65元

    13號,80元

    14號,90元

    15號,115元,

    16號,達到了震驚的120元。但可惜的是,這個價格卻收不到多少金銀花,因為在90元節點上,小沙鎮只剩寥寥幾家沒賣了。

    120元每斤干的,和于子年預期一樣,也同前世一樣,沒變。

    這讓他大大松了口氣,如果高考重合是松第一口氣,這次就是無比確定,這時空和前時空軌跡一樣。

    …

    “袁叔,金銀花,我打算今天賣了。”,16號,上午十點過,于子年找到了袁父。

    “我還以為,你還要穩幾天呢。”,袁父樂呵呵看著于子年,這幾天他心情很緊張,很忐忑,也很興奮。不過表面顯得很淡定,就是不讓兒子說不如他哥們穩重。

    如今,于子年松口說要賣了,袁父松了口氣,又嘆了口氣。嘆氣是今天賣掉,價格也只能這樣,後面如果再漲就沒他事了。

    猶豫了好些會,袁父還是決定也今天賣掉。

    因為他相信自己的玄學,而且這些日子也證明了自己所學的玄學︰于子年是個有福氣的。

    整整一天,袁家加上袁家舅舅一家,都在幫著賣金銀花,直到下午三點才賣完。

    …

    下午,在小沙鎮銀行,于子年得到買家的轉款,360萬人民幣,一筆不小的財富。

    他有些激動,想找人表達下情懷,這是第二次擁有如此多的錢。

    可縱頭一看,袁大頭這貨富習慣了,就如包軟臥的事情,他根本不懂。

    最後,他想買雙波鞋犒勞自己,但轉了一圈,悶了。這時代,這個小鎮沒品牌店,假貨倒一堆堆擺在馬路兩邊。

    當晚,袁家眾人又是一場大宴,雞,肉,魚,還有各類特色菜齊全。

    正當眾人剛過一輪酒,卻被火光照得映日紅。(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檔一生》,方便以後閱讀回檔一生第十一章,日子一天一天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檔一生第十一章,日子一天一天過並對回檔一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