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種田

【074章】 放歸老黿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壯鄉小仨 本章︰【074章】 放歸老黿

    考察隊從小青山深處帶回來的好消息頓時讓研究員的工作人員一陣沸騰,大家都明白,找到了一個大項目。對視學術研究為生命的科技工作者來說,一個好的研究項目就是一種寄托,一種精神的食糧。

    楊正年紀雖然有點大了,但是主持大局仍舊是一點都不含糊,他立即就把這一次進山的考察成果向上級進行了匯報,請求支援。

    很快的,從北京就來了更多的人員和設備,上梁村一下子就變得熱鬧了許多。用楊老爺子的話來說,在自己年過古稀的時候,還能主持這麼大一個項目,他就是死也瞑目了。

    上梁村沒有賓館旅社,大量的工作人員抵達之後,一時之間,住宿和吃飯的問題擺在了眼前。還好,村里面的糧站解決了這個大難題。

    梁村的糧站就在上梁村和下梁村之間,原本是附近好幾個村莊公有的糧站,往年夏收的時候,十里八鄉的村民們都趕著牛車、馬車上這兒交公糧。那個時候,一堆堆的稻谷能把整個糧站都給堆滿,有時候白天稱不完,人們還要趕夜車,一片燈火通明。

    在劉睿的記憶之,每年夏收的時候,總是最熱鬧的時候。

    不過,時過境遷,隨著糧食市場的開放,村民們這幾年除了需要往糧庫里繳納少量的征糧之外,其他的糧食大多就地賣給了糧食販子。這些糧食販子腦筋靈活,對于糧食的品質並不苛求,服務也熱情,主動上門收貨,很是讓村民們滿意。最重要的是,糧食販子給出的價格往往會比糧庫高出那麼三五分,村民們就更願意把糧食賣給他們了。

    別小看著一斤三五分,有些農家一年夏天就得賣上三五千的稻谷,算下來,百多兩百塊錢,足夠娃娃在城里兩個月的生活費了。

    糧食市場的開放,直接就導致了糧庫的破敗,原本裝滿稻谷、玉米、大豆等等倉庫都已經是空空如也。平時,糧庫里也就有幾個老頭看門,也沒有什麼人來上班,空地上的雜草都長到一人多高了。

    這一次,研究所來的工作人員一多,老鄉家里又不能全部安排,王華國就想到了糧庫。帶領村民們把那些原來是辦公室、職工宿舍的平房收拾干淨,往里面添置點床鋪之類的,就可以住人了。另外,糧庫里空間大,房間多,研究院那些寶貝儀器正好可以擺放在里面。

    亂糟糟的事情一籮筐,村里王華國等人配合著林業局的工作人員,總算是把研究員所有的研究員、學生和工作人員全部安頓好。

    要說研究院的人員抵達上梁村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村里多了百十號人,對于各種食材的需求明顯增加,很是讓不少村民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這兩天,劉睿跟著王華國忙前忙後的,沒少學到東西。畢竟,這一次研究院將會對整個小青山進行詳盡的考察,涉及到的學科種類可不少。珍稀動植物、大氣環境、氣候、植被、地質變化等等,都將會成為這一次大規模科考活動的研究對象。

    接觸得越多,劉睿就越發現自己的知識的淺薄。

    或許,人就像是一個圓圈,見識是半徑,見識越廣,接觸面也就越廣。可以說,研究院的科技工作者給劉睿打開了另外一扇門,讓他能夠更清楚地看到世界的本質,讓他生起了更多學習的興致。

    原本劉睿還有點煩惱酒坊邊上的沙梨改如何處理?

    但是外公的一次無意舉動卻是讓劉睿來不及反應,事情就已經全部結束了。

    那天,在院子里溜達的老爺子看到梨樹上掛滿了黃橙橙的沙梨,不由地有點食指大動。雖說這些沙梨在梁村可謂是臭名遠揚,但是老爺是還是有點不信邪。自家孫兒種的龍眼那麼好吃,沒有道理梨樹就一點都不能入口?

    老爺子七十了,但是牙口還是很好,伸手摘下一個碩大的沙梨,衣袖把上面的霜氣一擦,就是一口。

    老爺子比當初劉睿的反應還要強烈,他根本就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些原本苦澀不堪的沙梨變成了人間美味。一直到把整個沙梨吃完之後,老爺子還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

    有了好東西,不和好朋友分享自然不是老爺子的風格,很快的,楊正吃到了甘甜脆爽的沙梨,經常進出劉家大院的余善為等人也是品嘗到了。

    一傳十,十傳百,劉家的沙梨變好吃的消息一下子就傳遍了整個梁村。好多不信邪的村民紛紛跑到劉家,在果園里摘上幾個果子品嘗,這才相信。

    一時之間,劉家的果園有變成了村民競相參觀的對象,每天都會有一些村民、親戚之類的上門討教經驗。以前根本就沒有打理過沙梨的張桂芝根本就是一頭霧水,只能是推到劉睿科學管理上面。

    看過,劉家里里外外生機盎然的情況,很多村民不得不相信,或許,劉睿口所說的科學種植管理還真的有一定的道理。

    一連串的事情還是讓村民們對劉睿更刮目觀看,認為讀書還真的沒有錯,要不是劉睿念過高,腦子又活,哪里能學得到這些東西呢?

    劉睿並不知道,自己這段時間以來的表現,悄無聲息地改變了很多村民們‘讀書無用論’的想法。雖然這樣的變化是微小的,但是就如同是潤物細無聲的細雨,悄然地進入了村民們的內心深處。

    既然秘密被發現了,劉睿索性也就不遮遮掩掩,干脆就把果園放開給村民,想吃就吃,反正千把斤的沙梨,賣掉也不過千八百塊錢而已。現在劉家每個星期賣菜的收入都超過了兩千塊錢,這點小錢劉睿還不放在心上。

    最後,劉睿還把沙梨摘下好幾百斤,讓余善為叫來研究院保障後勤工作的師傅,把這些沙梨分給考察隊的全體人員,一個不拉,算是劉家的一點歡迎禮物。

    處理完沙梨的事情之後,劉家又迎來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一直在後院山溪呆著的癩頭黿就要被放歸小鏡湖,回到生養它的湖泊之了。

    這些天以來,余善為等人就已經是把這只癩頭黿里里外外都觀察了個遍,詳細記錄了它很多的生活習性,除了沒有開膛破肚解剖以外。

    現在既然在‘鷹愁澗’發現大量的斑鱉生活,這頭‘癩頭黿’的地位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這里的山溪雖說水質清澈,食物充足,但是並不是‘癩頭黿’理想的生活環境。為了能讓癩頭黿能夠更好的生活,余善為等人決定,把這個大家伙放歸小鏡湖,讓它自由自在地在廣闊的世界生活、

    今天一大早,王華國就帶著幾個村民趕到了劉家,在眾人的矚目下,把‘癩頭黿’抬起,往著湖邊走去。

    昨晚剛剛回家的劉智和彤彤好奇地跟在後面,打量這個看上去有點嚇人的龐然大物,再後面就是余善為等人了。越是往湖邊走,得到消息前來圍觀的村民是越來越多,特別是看到有記者扛著攝像機,村民們更加覺得稀奇了。

    這一次放生的是珍稀的‘癩頭黿’,可不是穿山甲等常見的保護動物,因此意義相對重大。為此,青山縣電視台的草台班子還是派出了記者前往上梁村,拍攝整個放生過程。當然了,研究院也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放生過程進行拍攝、拍照,這些影像資料將來都會成為研究院發行的刊物、論不可或缺的元素。

    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到湖邊的碼頭,也沒有舉行什麼花里胡哨的儀式,也沒有什麼領導講話,畢竟領導們才不稀得來看一只‘癩頭黿’。給‘癩頭黿’送行的只有楊正為首的科技工作者,還有一群淳樸的鄉民。

    對于楊正來說,這樣一只珍稀的‘癩頭黿’雖然有著極高的研究價值,但是他更希望他能夠在小鏡湖之只有生活,而不是在研究所里面當標本。

    只不過,現代社會之,隨著工業污染以及棲息地的破壞,很多珍稀物種不得不遠離自然環境,在保護重重的動物園里生活,一直到失去的那天,都沒有嘗試過只有的滋味。

    這其,最著名的物種莫過于華南虎了!

    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全國的野生華南虎還有數千只的規模,但是隨著一系列政策失誤以及大規模的捕獵行動,現在的華南虎已經在野外絕跡,現在人們只能在動物園里看到百來只的華南虎,延續著華南虎種群的未來。

    原本,‘癩頭黿’也是遭受了如此的命運,但是這一次在小鏡湖和鷹愁澗相繼發現大批野生的‘癩頭黿’,讓楊正等人心思活泛了許多。或許,通過這一次機會,進行積極的保護,讓‘癩頭黿’重新在野外自由歡暢的生活。

    不過,就在大家暢想著‘癩頭黿’未來的美好前景之時,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

    ps︰心里有點亂糟糟,抱歉!請鄉親們多投票、收藏,給小仨足夠的動力吧!

    感謝‘悠然的薄荷’首次打賞第二次打賞00起點幣;‘黃白紅’累計打賞588起點幣;‘�合格’累計打賞088起點幣;‘吾愛堂’再次打賞588,累計465起點幣;‘�穴訕  蟶88起點,還有五張滿分的評價票,鞠躬!(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隨身種田》,方便以後閱讀隨身種田【074章】 放歸老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隨身種田【074章】 放歸老黿並對隨身種田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