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逐鹿傳

第七百一十二章 與眾不同(求訂閱!)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任鳥飛 本章︰第七百一十二章 與眾不同(求訂閱!)

    …

    “忘記跟姐姐介紹我自己了,我姓“折”,名“月秀”。”

    李清照一怔,道︰“姓“折”?你是府州折家的人?”

    折月秀道︰“姐姐知道我家?”

    李清照道︰“為中原守了幾百年門戶的第一將門折家,我又怎能不知道?”

    遲疑了一下,李清照又道︰“妹妹怎麼會在這里?”

    折月秀道︰“我折氏現已歸順朝廷,我被派來給一個大人物當侍衛。”

    李清照听罷,不禁暗道︰“就連府州折氏都投了大中,難道,大宋真的要亡了,難道這天下真的要姓“李”麼?”

    見自己說完“我折氏現已歸順朝廷”,李清照就不說話了,折月秀趕緊解釋道︰“我府州不久前被夏國和金國團團包圍在其中,不得援軍,勢必滅族,而趙宋又放棄了長江以北,自顧尚且不暇,又怎麼能救我府州,再者,陛下的威名和賢名皆遠播,又致力驅逐胡人,收復中原全境,我折氏斷無不尊從之理。”

    李清照一听,就听出來了,這丫頭很崇拜那位新皇帝。

    李清照默默的想道︰“也不怪這丫頭崇拜那位新皇帝,收復燕雲,滅遼,滅高麗,滅日本,據說還滅了中南半島上的安南、佔婆、高棉等國和西天的朱羅國,他做到了連漢武唐宗都沒做到的事,入主中原之後,又將入侵的金軍剿滅,連兩個罪魁禍首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都誅殺了,單以武功論,他興許能成為千古第一帝也不一定……只是有些窮兵黷武的嫌疑,好的皇帝應該是致力讓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而不是打下多大的疆土……”

    對于府州折家也投了大中,腦中多多少少有些儒家思想的李清照,多少有些膩味,可她又不好當眾說出來,畢竟,這里前後左右有數萬中軍。

    所以,李清照轉移話題道︰“你們在這里做甚麼,開荒嗎?”

    此事並不是秘密,而且宣傳部還要大力宣傳此事,所以,折月秀照實答道︰“嗯,開墾試驗田。”

    “試驗田?”

    李清照有些差異道︰“甚麼是實驗田?”

    折月秀解釋道︰“陛下不久前跨海南征,最遠打到了西天的遮婁其王朝,一路之上,陛下都在派人尋找高產農作物,後來馬六甲海峽的關卡守衛從一只西方船隊上找到了兩種神奇的食物,一種後來被陛下命名為“玉米”,另一種後來被陛下命名為“紅薯”,听說(其實折月秀是听李衍說的)玉米和紅薯原本是生長在遙遠的美洲的,那些西方人是從一艘不知在海上漂了多久的鬼船上得到的那些玉米和紅薯,然後把它們當成食物帶在船上,陛下得知此事之後,派親軍去將那些玉米和紅薯全都取回來,然後親自參與培育,陛下說如果能將玉米和紅薯移植成功,中國人將不會再挨餓。”

    李衍這話其實有些夸張了。

    玉米雖然是全世界最高產和總產量最高的農作物。

    紅薯也是一種高產而且適應性很強的糧食作物。

    但想單單憑這兩種還沒有改良過的農作物就讓中國人不再挨餓,是不可能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真能將玉米和紅薯移植成功,那麼以這兩種農作物的超強產量和超強適應性,中國人挨餓的情況必定能大大改善,然後李衍再鼓勵農業研究發展,讓中國人不再挨餓,也並非完全不可能。

    李清照道︰“玉米和紅薯有這麼神奇?還有美州在哪?”

    折月秀其實也說不太清楚,只能按照李衍所說的,道︰“听說,只要玉米和紅薯能成功移植,保守估計,糧食的總產量,在五年內,最少能達到從前的三五倍,至于美州在哪,我也不知道,听說是在大洋彼岸,需要航海很久很久很久才能到達。”

    對于折月秀所說的,李清照有些懷疑,“大洋彼岸真有一個叫‘美洲’的地方?還有,這玉米和紅薯真有那麼高的產量?”

    雖然心中有所懷疑,可李清照並沒有說出來,而是道︰“這麼大一片土地都種玉米和紅薯嗎?”

    折月秀笑道︰“哪有這麼多種子和秧苗。”,然後折月秀一指遠處一塊看著就很肥沃的土地道︰“只有那里和另外兩塊地種玉米和紅薯,其余地方全都種棉花。”

    棉花,飽讀詩書的李清照,倒是知道一點。

    據李清照所知,棉花的原產地是天竺國和大食國,早在南北朝或者更久便已經傳入中國了,只不過,棉花多在邊疆種植,並沒有傳入內地。

    不過

    李清照雖然知道棉花,卻不太清楚棉花的作用,所以問道︰“種棉花做甚麼,充填枕褥?”

    折月秀道︰“姐姐說的是木棉,不是棉花,棉花不僅可以充填枕褥,還可以織布,大量種植棉花可以解決百姓的穿衣問題。”

    李清照奇道︰“棉花還能織布?”

    折月秀指著她自己身上的棉甲,道︰“我這棉甲外面的布就是用棉花織的,姐姐摸摸看,它雖然不如絲綢華美,但穿著很舒服。”

    李清照听言,伸手摸了摸折月秀的棉甲,發現這布果然跟折月秀所說的差不多,進而大奇!

    折月秀又道︰“棉花能制成多種規格的織物,從輕盈透明的紗到厚實的帆布和厚平絨都可以,這些織物堅牢耐磨,能夠洗滌和在高溫下熨燙,我大中的棉織工藝其實已經很成熟了,只是一直沒有在中原推廣,陛下這次讓人在中原種一些棉花以作範例,稍後再從其它地區運一些棉織品來中原售賣,再輔以經濟的手段推廣一下,不需幾年,中原百姓就會主動種植棉花,進而大大改善中原百姓的穿衣情況。”

    听折月秀這麼說,李清照發現,她可能錯了,那位新皇帝好像不僅僅懂打仗,還很懂治國和發展民生。

    另外,李清照發現,折月秀好像知道很多有關于那位新皇帝的事。

    出于女人的好奇心,李清照開始跟折月秀攀談起來。

    這一談,李清照才知道,那位新皇帝到底有多了不起,進而對那位新皇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動了見一見那位新皇帝看他是否長著三頭六臂的念頭。

    折月秀很健談,而李清照又很願意听有關那位新皇帝的事。

    兩人一說一听,不知不覺間,就快夕陽西下了。

    這時,一個女兵跑過來找到折月秀,道︰“小姐,官……老爺要回去了。”

    折月秀听言,扭頭一看,才發現一大群人已經從地里走出來了。

    折月秀一折自己的腦門,道︰“耽誤大事了。”,然後趕緊跟李清照告辭道︰“姐姐,我還有要事,咱們下次再聊!”,再然後就急匆匆的牽馬向那群人跑去。

    李清照剛想跟折月秀要個聯系方式以便以後再見,可沒等她張開口,折月秀就已經牽馬跑遠了。

    李清照順著折月秀跑去的方向看去,一眼就看見一個氣度不凡的年輕人。

    那年輕人雖然穿著普通,李清照也看不清他的相貌,但李清照還是覺得他是那麼的與眾不同。

    好巧不巧的是,那個年輕人也正好向李清照看來。

    兩人的目光就那麼寸的撞到了一起……

    ……

    ……

    ps︰卡文了,今天先一更,我好好捋一捋後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水滸逐鹿傳》,方便以後閱讀水滸逐鹿傳第七百一十二章 與眾不同(求訂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水滸逐鹿傳第七百一十二章 與眾不同(求訂閱!)並對水滸逐鹿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