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妃嬪不可擅自出宮,應派宮人出宮傳喚欲見之人入宮
凡皇子公主皆可自行出入宮中,然應每日向上殿(皇上,兩宮太後,皇後)及母妃請安,除母妃外,對宮中嬪妃(除采女之外)應遵照其身份地位予以敬稱並行禮
宮外之人除持有令牌或有上殿恩賜可隨意入宮者,不可擅自入宮,需由宮人傳召
王爺王妃每三日應至少入宮向上殿及母妃請安一次,且王妃應每十日向兩位淑安王妃請安一次,兩位淑安王妃統管諸王妃,若王妃犯錯則由淑安定奪禁閉或交由宗人府處置,同品級的王妃可互稱姐妹,但對淑安一定要稱淑安王妃,不可逾禮,親王也一樣
四大家族雖為皇親國戚,亦不可私自入宮,然皇恩浩蕩,上殿親賜四家令牌,可自由進出宮中,而各家品級最高之人(令牌由此人掌管,不一定是族長,要看品級)應每五日入宮向上殿請安一次,至于族中其他小姐少爺若要入宮,其一可向族中掌令牌者請示,持令牌入宮,其二可至宮門處由侍衛傳達,再由宮人傳召入宮,族中小姐少爺覲見嬪妃應視品級定稱呼,若是同一品級可互稱姓名,品級不同者不可,即使是同族之人亦要遵循宮規(沒封號的少爺小姐等同于七品)
醫官及醫女可自行出入宮中,但不可逗留過久,平日應由皇室宗親(皇上,兩宮太後,皇後及各宮嬪妃,皇子公主,王爺王妃)或朝廷官員派宮人前來傳喚(通常由醫女領受傳喚,若醫女不在或病情確實嚴重則由醫官出診),且每十日當為皇室宗親請脈一次
除宮女總管及提調宮女外其他宮人不可擅自出宮,需奉主子旨意才可出宮,若有要事則當向主子請示,待主子同意後方可出宮
凡出入宮中需記錄在案,私自出宮者按宮規處置
私自出入宮中者︰
初犯︰禁閉三日
再犯︰若是宮中嬪妃則交由主宮娘娘處置,若是主宮娘娘則交由皇後處置,若是宮外之人則交由宗人府看管,若是宮人則由其主子處置
三犯︰凡宮中妃嬪打入冷宮,宮人則逐出宮外,若是宮外之人則以私通罪論處,交由刑部處置
宮中之人皆有品級,以下犯上者,輕則禁閉,重責打入冷宮或逐出宮外
宮中之人各司其職,不可越權,犯此罪者直接以謀反論處,交由宗人府處置
後宮嬪妃不得干政
有膽敢欺瞞上殿之人,以欺君之罪論處,交由宗人府處置
後宮嬪妃有膽敢與朝廷官員有染,以私通論處,交由宗人府處置
兩宮太後雖德高望重,但年事已高,後宮諸事已交由皇後娘娘統轄(注意,太後的地位比皇後高,如果是太後可以推翻皇後的旨意,但也不能太隨意),唯皇後娘娘有權干涉各宮之事,後宮諸妃不得有異議,然娘娘諸事繁忙,各宮皆設有主宮娘娘,統管所屬宮中之事(只不過皇後可以干涉各宮娘娘的決定,但也不是隨意的)
宮中嬪妃及宮人可在特定日子出宮省親︰
啟祥宮、翊坤宮︰每月1o、2o、3o日(二月則3o日改為28日)
永壽宮︰每月9、19、29日(二月則3o日改為28日)
長︰每月8、18、28日
承乾宮︰每月7、17、27日
景仁宮︰每月6、16、26日
景陽宮︰每月5、15、25日
延禧宮︰每月4、14、24日
永和宮︰每月3、13、23日
咸福宮︰每月2、12、22日
坤寧宮、乾清宮︰每月1、11、21日
若宮外之人有要事入宮,當現有宮門處侍衛轉達宮人,然後由宮人告知嬪妃,再由嬪妃宣召,方可入宮
凡宮中犯錯嬪妃皆居于冷宮,即已鑄成大錯,當靜心反思,不得心懷怨憤,有膽敢鬧事者(包括自殺),交由宗人府處置
宮中嬪妃當安守本分(這個是台面話大家不用理會),應常至上殿及上位嬪妃宮中請安,初次請安(包括晉級之後第一次去請安)雙方皆不得稱姐妹,應照規矩低位者稱高位者娘娘,而高位者直接以低位者之地位稱呼,之後再來請安同一地位者可稱姐妹(所謂同一級就是四妃、九嬪、十二訓儀之類的,但同一級中也有身份地位的高低),由地位稍高者先稱對方為妹妹或自稱為姐姐(一定要位高者先說才可以),對方才可自呼妹妹,凡非同一等級者不得互稱姐妹,位高者可直呼對方名,但位低者只能稱位高者娘娘,入宮前為姐妹除第一次請安需按規矩,之後可稱姐妹
凡有品級者互見都當依地位行禮,同級者可互稱姓名
除宮女總管、提調宮女及調教宮女外任何人不得去冷宮探望,普通宮女當奉後宮嬪妃之命方可去(其他人就更不要說了!),違者禁閉
新進宮女由宮女總管統一分配去各宮
附錄︰
妃嬪等級、俸祿同等級按地位稱號先後
中宮皇後5oo兩(正一品)
三夫人3oo兩(從一品)
四妃︰淑妃、德妃、賢妃、麗妃2oo兩(正二品)
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15o兩(從二品)
十二儀訓︰
修訓、靜訓、廣訓、敬訓、寧訓、明訓、曜儀、艷儀、令儀、慎儀、妙儀、肅儀、秀儀1oo兩(正三品)
二十七世婦︰
婕妤九人(正四品)?兩
美人九人(從四品)6o兩
才人九人(正五品)5o兩
八十一御妻︰
寶林二十七人(正六品)4o兩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3o兩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2o兩
親王等級
攝政王(正一品)4oo兩
議政王(正二品)3oo兩
肅親王(從二品)2oo兩
睿親王(正三品)15o兩
恭親王禮親王慶親王(從三品)1oo兩
王妃等級、俸祿
賜封號王妃(正二品)15o兩
封號︰
淑(安)(寧)
賢(安)(寧)
惠(安)(寧)
德(安)(寧)
嫡王妃1oo兩(正三品)
王妃6o兩(從三品)
側王妃5o兩(從四品)
繼王妃3o兩(正五品)
王妾2o兩(正七品)
四大家族夫人等級、俸祿
尊誥命夫人(正三品)1位1oo兩
尊建國夫人(從三品)5o兩
尊定國夫人(正四品)4o兩
尊夫人(從四品)3o兩
夫人(正五品)2o兩
四大家族小姐等級、俸祿
懿德小姐懿敏小姐(正三品)1oo兩
懿孝小姐懿賢小姐(正四品)5o兩
醫女醫官等級、俸祿
醫女(醫官)等級、俸祿
殿閣醫女(醫官)(正三品)1位5o兩
御醫女(醫官)(從三品)3o兩
醫女(醫官)(正四品)25兩
內醫女(醫官)(從四品)2o兩
內儲醫女(醫官)(正五品)15兩
醫女(醫官)(從五品)1o兩
宮女等級俸祿
宮女總管(正三品)1位5o兩
提調宮女(正四品)2位3o兩
調教宮女(正五品)2o兩
貼身宮女(正六品)1o兩
普通宮女5兩
宗人府︰此處專門處理犯罪的皇室宗親(包括犯私通、欺君等罪的皇室宗親)
凡被交予宗人府處置者即意味著入了“賤民”籍(不算禁閉者),一旦入了賤民籍︰
一剝奪姓氏,即使曾是皇室子弟,後宮嬪妃,朝廷命官,入了宗人府就從此脫離自己的家族,只有名,沒有姓
二擔當宮中灑掃庭除之人,洗衣、掃地等等粗活都要做
三其身份等級比平民更低,人分三六九等,正是下下等,見宮女亦需行禮
四若是表現極好,可由宮女總管及提調宮女視察後決定是否準其出宗人府,若準了女子可留在宮中當宮女,男子可被派往朝廷官員及四大家族府中擔當下人
五出了宗人府後可以恢復原來姓氏,但需由族中眾人商議表決,得眾人同意方可恢復姓氏
古代香料小札
古代有名的香,每一種都奇異。比如蟬蠶香是交趾國的貢物,唐代宮中稱為“瑞龍腦”;茵犀香是西域人獻來的貢品,漢武帝用它燒水醫惡瘡;石葉香是三國魏時題腹國的貢品,形似雲母,可治病;百濯香是吳主孫亮四個妃子的四氣衣香,用水洗百次,香也不消高子說︰古代有名的香,每一種都奇異。比如蟬蠶香是交趾國的貢物,唐代宮中稱為“瑞龍腦”;
茵犀香是西域人獻來的貢品,漢武帝用它燒水醫惡瘡;石葉香是三國魏時題腹國的貢品,形似雲母,可治病;
百濯香是吳主孫亮四個妃子的四氣衣香,用水洗百次,香也不消失;鳳髓香為唐穆宗所收藏,是真島人焚燒用的高等禮品;
紫述香,《述異記》說它又叫麝香草;都夷香,《洞冥記》說它“香如棗核,吃了不會餓”;
荼蕪香,產自波弋國,此香浸入地下,土石都有香氣;還有闢邪香、瑞麟香、金鳳香,這三種香都是其它國家的貢品,公主乘輦車出宮,把此香掛在玉香囊中,滿路都香了起來;
月支香為月支國進獻,像鳥蛋,燒起萬里之內也能驅走瘟疫,香氣幾月不散;振靈香,《十洲記》說“窟州有一種像楓葉的樹,香傳幾百里”;
返魂香、五名香、驚精香、近生香、卻死香等,埋在地下的死尸一聞到此香氣也能復活;
千畝香,《述異記》說︰此香是用樹之名為它命名的; 齊香產自波斯國,香氣入藥可治百病;
龜甲香;《述異記》說︰這種香就是好的桂香;
兜末香《本草拾遺》說︰漢武帝時,西王母降世,燒的就是這種香;
沉光香《洞冥記》說︰是涂魂國的貢品;燒燃它會光;沉榆香是黃帝封禪時燒的這種香;
蘅蕪香是李夫人給漢武帝的;百蘊香是趙飛燕在遠條館求神保信自己生個兒時,燒來降神的香,月麟香,元宗愛妃叫它為袖裹香;闢寒香,燒它可以驅寒;龍文香是漢武帝時外國進獻的;
千步香是南郡的貢品,薰肌香,薰人肌骨後不生百病;九和香,《三洞珠囊》說︰玉女舉著玉爐燒這種香;九真香、青水香、沉水香都是昭儀獻給姐姐趙飛燕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