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官人

第一百六十二章︰商人本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飄依雨 本章︰第一百六十二章︰商人本性

    買這麼多東西,一下子要拿出這麼多錢,沒錢夠怎麼辦?沒事,宋朝的商賈很聰明,只要你是本地人,找一個保人過來,留下欠條就能賒賬了,以後每月記得去還賬就成。什麼時候還清剩下的八百元錢,什麼時候就能拿回欠條。如果賴賬人家也不怕,跑了和尚跑不了廟,還有保人在呢,保人要是不還,被告上官府也是尋常的事。

    更厲害的是,還有一種預付款的模式。過年前,宋人可以在年貨鋪中,每個月存一點錢。存到過年時,該鋪子會將所預訂的年貨送到您家。這種付款方式有兩大好處︰一是每月預存一筆,從牙縫里省一點兒就是了,基本上不影響過日子,比過年時一下子拿不出一大筆錢,急得四處借債要強得多;二是提前向賣家付了款,賣家也得了便宜,自然會在價格上給予買家很大優惠。

    雖然在買東西的時候宋人用了這種分期付款的辦法,但範員外沒想到張正書居然巧用在報紙上了。

    張正書“謙虛”地說道︰“哪里,哪里,這小說都沒開始刊載,做不得準的……”

    範員外又恭維了幾句後,才試探性地問道︰“小官人,你是見過和樂樓李行首的,且說說看,這李行首到底有何魔力,直讓滿城王公貴族都為之傾倒,甘願拜伏于其裙擺之下?”範員外確實想不通,他樊樓里有美妓諸多,封宜奴、徐婆惜、崔念奴三大行首,個個都是大美女,而且琴曲雙絕,又懂得討男人歡心,為何斗不過一個連名字都傳不出來的李行首?要知道,這幾年來,除了忻樂樓的行首孫三四,幾乎沒有能抗衡。

    可這些時日以來,和樂樓李行首的聲名鵲起,再加上《京華報》的推波助瀾,風頭幾乎一時無兩。最讓範員外難受的是,和樂樓把酒客都搶走了。要是酒客流失過多,樊樓收不夠酒稅,就要範員外自己掏荷包了。範員外可不會忘記,樊樓前身礬樓的店主是怎麼破產的!

    張正書被範員外這麼一提起,他也不免想起那張令他驚艷的臉龐來。

    可以說,李師師冷艷的氣質,精致的面容,特別是聲音,讓人听了覺得“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再加上李師師經常蒙著面紗,更是增添了幾分神秘感。張正書知道,這但凡是男人嘛,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而且喜新厭舊,怪不得和樂樓最近這麼火了。便是沒摘下面紗,李師師就已經艷壓全芳了。摘下面紗後,沒有了這樣的神秘感,但容貌冷艷的她,也不輸那些美妓行首的。

    “因為李行首包裝得好。”

    張正書嘆了口氣,這時候的宋人,估計不會明白戴著面紗的行首,到底有何魅力。可張正書卻知道,便是這種神秘感,平白給那些“好色之徒”添了幾分征服欲。更厲害的是,李師師至今還未曾親自“招待”過誰。便是這個誘惑,讓那些自詡風流的才子,費盡了心思,也求不得。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可惜,範員外不懂這個道理,只能傻愣愣地說道︰“包裝?甚麼包裝?”

    “從外表外貌,再到言行舉止,最後就是話題炒作了。”張正書嘖嘖稱奇,“反正在汴梁城中,李行首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縱觀汴梁城,哪一個行首能如此獨特?如果範員外你想培養這樣一個行首,自小就要可以培養了。而且,還不能和李行首重樣,不然的話,就沒有這種獨特性了。”

    範員外苦笑道︰“如此還是算了罷,我還是想法子,將李行首請來樊樓……”

    張正書點了點頭,這才是大商賈的想法,你的員工厲害?挖過來再說。

    至于自己培養什麼的,那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自己花時間去培養。花費的時間又多,培養出來了本錢都不知道收不收得回來,反正別家酒樓培養出來了,花錢去挖就行了。就是靠這樣,範員外才能維持樊樓汴京七十二正店之首的樣子。

    這才是商賈,沒有長久的眼光,只能賺眼下的錢。

    別說這時候的宋人,就算是後世的天(tian)朝,不也是一樣?

    能賺錢的時候,還要什麼研發啊,反正米國佬會提供的。至于芯片什麼的,用米國的不就好了嘛!

    結果呢,等別人一卡脖子,斷了高科技產品的供應,立馬就抓瞎了。一開始不搞研發,只想賺錢。這下好了,除了用一些二流技術以外,基本沒有選擇了。

    然而,這才是商人啊!利益至上,研發這麼花錢的事,別人來做不就行了?

    張正書一陣感慨,不管是宋朝,還是後世,商人的秉性就沒變過。肯研發的企業,有危機感的企業,實在太少了。怪不得有人說,中國最多的是商人,而少有企業家,他們只想賺錢,根本不打算把企業做長久的。結果呢,隨著時代在不斷變遷,企業跟不上時代的節奏,自然就垮了。

    “不過也不能怪範員外,商人都是這個尿性的……”

    張正書心道,為什麼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不待見商人?因為商人了錢,真的什麼都做得出來。古代可沒有什麼器械開采礦藏,都是用人工。商人壓榨這些工人太狠了,死人是經常的事。中國的士大夫,再怎麼虛偽都要秉持著“仁政”的,商人自然就被他們鄙視了。再加上商人勾結權貴,加大權錢交易,極大地敗壞了吏治。統治階層,又怎麼會允許這種事存在?而且商人的屁股也不干淨,像什麼走私糧食武器給敵國,那已經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了。

    為什麼宋朝花了這麼大的力氣,而西夏總是打不下來?其中商人出的力氣可不算少,但凡是宋朝軍隊有什麼動靜,商人為了利益,都能把這消息賣給西夏。再加上輸送糧食,暗中提供鐵器等戰略物資,西夏才能撐這麼久。

    打來打去,宋朝和西夏都精疲力盡,唯獨這些發國難財的商人,賺得盆滿缽滿。

    好在,這時候的商人走私的規模也不敢太大,畢竟地方“安撫司”可不是吃素的。即便是這樣,這種商人也足以讓他們砍頭一百遍了。

    嘆息了一聲,張正書說道︰“那我先恭祝範員外馬到功成了!”

    “多謝小官人吉言!”

    兩人又各自寒暄了幾句,張正書才離開了範員外的家中。

    在外間等候的來財,連忙服侍著張正書坐上了馬車。(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好官人》,方便以後閱讀大宋好官人第一百六十二章︰商人本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好官人第一百六十二章︰商人本性並對大宋好官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