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他們在公安招待所房間內。
王希雲邊看電視邊觀察著謝居安靜靜地坐在窗前看著外面人來人往就強作嘻哈地說“老大我的師兄哎你這二天怎麼老愣呢?不會是開始思春了吧告訴我兄弟肯定幫你擺平。”
謝居安沒有回頭淡淡地道︰“你小子一日不知三餐愁倒是天生的樂天派。唉..你說人活著這一輩子到底為了什麼?城里的人一頓宴會吃掉了我們村一戶人家幾年的收入但他們並不感到快樂並不自由仿佛一根線牽著他們而身不由已;鄉下人雖貧窮一年到頭只吃到幾頓白米飯一家團團圓圓的活得倒知足。這是為什麼?為什麼?”
王希雲驚詫地看著他一本正經地說︰“老大我也不明白很多。從記事以來除了為學習而愁外我不知道有什麼而愁的什麼都已經被安排好了不用去為生活花心思所以現在覺得很快樂、很知足。”
謝居安有些傷感地說︰“自從父親去世後什麼都要自己一個人去想、去面對當時覺得挺孤獨有種乏力的感覺。直遇見師傅之後似乎找到一種依靠似的。”
王希雲安慰地說︰“老大師傅不是教導我們凡事率性而為用心而已。我看你這二天是不是忙昏了頭暫時有點不適應這城市才這樣糊思亂想。”
謝居安振作地站身來伸了伸手腳振作地說︰“也罷現在想不明白不去想了以後會明白的。該去面對的總要面對。”
***
孤山位于省城東郊離市區約三公里。和其他國內的名山一樣山上岩壑幽奇鐫刻在岩壁上。自宋以來名人墨客在絕頂峰、靈源洞、白雲洞、舍利窟、達摩十八景及石蹬路旁等處留下各種字體的石刻計數百段其中著名的有喝水岩下石壁上刻的”壽”字字徑為四米為南宋著名大書法家朱熹所書。縱觀山上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當代前後延續近千年內容豐富字體篆、隸、行草、楷俱全堪稱石碑之林。
清晨謝居安一步一趨地跟在何傲後面輕松地拾級而上邊听他們談笑風聲邊觀賞奇景倒也愜意。而王希雲跟著鄭開重、譚中銘等人早就匆匆登山而去把謝居安一伙人扔在身後遠遠的。
山腰有一名喚元辰寺的古剎始建于粱朝年間乃省內佛教聖地主供三世佛和菩薩、羅漢們引來山上游客、香客絡繹不絕。寺內尤以千年鐵樹、梨木供桌、血書佛經三奇而出名。
約九點光景一行人匯聚在元辰寺前何傲喚來執事僧人“與那釋真老和尚通報下五年前的故人前來拜訪”。那僧人聞言匆忙稟告。不一會兒那執事僧人引來一位須眉皆白、手執佛珠、面慈的老和尚那老和尚對著何傲打個佛禮口喚“阿彌陀佛。何施主多年不見風采依舊今日光臨敝寺蓬壁生輝。”
何傲回了個稽道禮道︰“老和尚有禮今日俗人叨擾了。”
眾人在老和尚引領下穿廊過堂來到一個充滿檀香味的明亮靜室靜室中央掛著“佛”大字。老和尚示意大伙坐在蒲團上喚來小僧上茶果然是上好岩茶。
何傲抿了口茶說︰“老和尚乃方外之人卻有如此香茗飲後湯滌凡塵先苦後甜果是難得佳品啊。”
“何施主過譽了不是茶香也不是水香只是施主蘭心慧質虛懷納香心念香而已。”
“哦老和尚何謁?”
“佛日︰眾生芸芸沉迷外物忘卻本我無色無相。香臭美惡本無區分乃世人心中念想強所致拘泥于心中標準若未放開心懷品得其中深味何知茗香。”
“老和尚此言差矣須知存在即為道理。再說茶香即不為所聞所飲仍在飄香故與心念何所關聯。人生口鼻耳舌物盡其用使人多姿多彩表其言聞其香听其聲辨其味非執迷于外物只為不同求得罷了何能使人人晨鐘暮鼓青燈相伴。”
“表其言卻禍從口出百言莫如一緘;聞其香卻留連妄情百香弗若一醒;听其聲卻不計真偽百聞難為一靜;食其味卻貪得所欲百味哪似一淡。世人為外物所乘整日聲色犬馬、縱欲無制難以明心見性回得本我孰為嘆息!然我佛慈悲傳誦百經渡化有度回歸自身。阿彌陀佛!”
“老和尚所言雖有偏頗卻也實情。求好逐惡人之本性;婚嫁生衍世之常倫。池塘靜水腐蟲生矣;大浪淘沙見得真金。須知一堵不如一疏矯枉過正不如順其自然佛家講因果業報道家又雲無為無不為不破不立才可見有真道。”
“阿彌陀佛何施主游戲凡塵心鏡高懸慧眼透澈形跡灑脫老納自愧不如。”
“老和尚何須過謙佛家雲︰爭即是不爭不爭即是爭。今日拜訪自是談禪論道故友相見別作他意。”何傲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五年未見老和尚佛性高深內外功夫日趨化臻可惜輾轉風塵未有進境。兩年來先後收得二位愚徒特來引見”“小安、小雲還不拜見釋真大師!”
謝居安等人听聞兩人大談禪機有點雲中霧里听到何傲驀喚連忙起身拜見行禮。
釋真大師望著他們雙手合什忽然雙眼精光一亮。謝居安感到一陣威壓勉強把持不動胸口如擊重拳自然而然凝神運勁運轉鍛絡篇如往常面對那大海中綿綿不絕的浪擊一般驚亂一下後又漸漸地放松“他強任他強明月照松崗”如此相持十分鐘謝居安身上傳來微不可聞的 啪筋骨聲十二正經又通二經。
王希雲則受壓連退三步扎步而停上身搖晃數下後倒是竭力抗拒已經汗滴如水。
“咦!居然在如此境地又做突破頗為難得恭喜何施主了阿彌陀佛。”釋真大師撤去了真力道。何傲只是淡淡地笑了一下打個謝禮。
王希雲從地上蹦起一米多高舒展身子站住又坐回原處。謝居安仍紋絲不動連剛才的姿態都未改變斂神閉目對外界勿聞勿視正沉浸在妙境中正可謂心中自有天地。一個時辰後謝居安作勢收功見禪房里只留著何傲和釋真大師兩人遂上前對釋真大師行跪禮示謝說︰“多謝大師成全晚輩日後但憑差遣只要不違師訓定當赴湯蹈水在所不辭。”
釋真大師微笑地說︰“小施主不必執此妄念你我相見即為緣因緣際會非老納全功老納只不過拋磚引玉倒是小施主勤修苦練自會水到渠成。”頓了頓“但老納有一良言不得不說。夫天地之道一陰一陽;文武之道一張一馳萬變不離其宗。小施主執念過甚急于求成必留隱患切記慎之。”
“多謝大師指點晚輩感激不盡。”謝居安又轉向何傲叩了頭“師傅弟子有一事疑惑。借勢一說百思不得其解。借勢就是利用周圍有利的形勢若有時利用親朋好友總感有違于朋友之義于心難安。”
何傲嘆道︰“痴兒啊。我派恪守中庸萬事萬物均有法度非是竭澤而漁。萬事當有輕重緩急兩權相利取其大兩權相害取其小行事不拘小節但大是大非之前自有公斷。何況朋友之義貴乎心良于行相互益彰何來愧疚之說呢?”
“弟子想是明白了。”再叩下頭謝居安回到了原來座處。
何傲與釋真大師對武學進行深入地交流和探討時謝居安靜靜地坐在那兒听仿佛小時候現玩具一般听得如痴如醉心想中華武學猶如浩瀚大海博大精深而自己雖習師門武學和醫典卻僅蒼海一粟。
在元辰寺吃過齋飯後眾人道別釋真大師後回到城里。年關近了謝居安也急著回家特地向譚震天等人辭行在臨行之時何傲特地交給一串鑰匙並鄭重囑咐一番由譚震天派車送走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