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時空之我是土八路

第三章 最終決定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地獄狙擊手394837 本章︰第三章 最終決定

    雖然已經是深夜但在中南海內頤年堂的會議廳里仍然亮著燈整個會議廳當中都是厭煙霧繚繞。所有會抽煙的同志都在一根接著一根的抽煙。正在商討的是一個幾乎關系到民族存亡的大問題。當天亮時服務員已經是不知第幾次從主席身邊的茶幾上端走了滿滿一缸煙頭。議論是激烈的而威脅也是可以看得到的盡管甦聯人開出的價碼不錯但是一听說作戰的對手是德國人當時大部分人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撐糊涂了去歐洲那麼遠的地方跟德國人打?反對聲一下就冒了出來甚至參加會議的幾位穿越者代表也表示這未免太夸張了一些。雖然目前解放軍的軍力已經空前的強大但依照目前的部隊裝備水平修理日本人還可以要是貿然投入到對德作戰簡直就是派戰士們到遙遠的過度去送死!畢竟敵我雙方的武器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就拿輕武器來說德國人已經普遍裝備了突擊步槍、半自動步槍和通用機槍而且彈藥供應穩定口徑統一補給方便。而反觀中國軍隊盡管數量龐大但是裝備雜亂新的6.8毫米、日本的6.5毫米、7.7毫米、國造的7.92毫米、美國人支援的7.62毫米、英國人的7.7毫米、甦聯人的7.62毫米……幾乎這個世界上主要軍事強國的步槍和彈藥都能在這支軍隊當中找得到而且主要的還都是老式彈倉供彈的栓動步槍沖鋒槍雖然也有但是在大多數部隊也只能保證班長、排長手中才能有一支。而新式的突擊步槍、無後坐力炮、火箭筒等新式武器雖然已經開始生產裝備部隊但是相對于龐大的部隊數量來說這些武器還是太少了簡直就是杯水車薪只能優先配給給特種部隊、傘兵部隊和部分精銳部隊。

    而在重武器方面差距就更明顯了雖然雙方一個師的人數都差不多。但是德國一個老式編制的步兵師屬炮兵團就有1o5毫米火炮36門15o毫米火炮12門。而相對于他們中國軍隊的火力就顯得可憐了大多數部隊的師屬炮兵還是美國人支援或是繳獲日本人的75毫米火炮少量精銳部隊能得到幾門可憐地1o5毫米火炮而就是這樣的輕型火炮。大多數師也就裝備了24門左右。至于15o毫米級別的大炮。對不起那都是直接歸統帥部指揮的普通部隊根本就沒有分。至于裝甲部隊雖然通過繳獲和美國人的支援。現在已經有了兩千多輛坦克但是這些坦克當中大多數都是美國的m3或者是日本地95、97式戰車。少量美國人m4謝爾曼地初期型號。開著這樣的家伙去東線和德國人的4號、老虎、黑豹拼殺那個個都得是送命王菩薩。至于新式的44式中型坦克和44式輕型坦克以及仿造後世63式地裝甲運輸車雖然性能先進但是光憑借東北新改造的工廠產能還是太低了就算是動用了西斯武士莫菲地生產能力從1944年年初開始。也不過剛生產了7oo多輛。勉強編成了三個坦克師。這點玩意累個巴巴開了天大地金手指才弄出來。但是放在甦德戰場上恐怕沒幾個月就得消耗光。而且國內大規模的建設才剛剛開始要是輕易投身到這樣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中去恐怕國內的經濟也有可能被拖垮……

    听到眾人的言後主席不時長吁短嘆最後他緩緩地說了幾句︰“你們講的都有道理可是人家老大哥有困難我們在一旁看著心里不好受呀。而且把佔領的土地都還回來了咱也得賣個人情不是一千條道理一萬條道理駁不倒我們的一條道理︰我們和甦聯都是共產黨領導下地社會主義國家我們不能在一旁看著敵人把甦聯滅亡了。唇亡齒寒嘛怎能見死不救呢?另外為了我們自己地國家安全也要出兵畢竟這是御敵于國門之外。”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無言了畢竟人家把土地還了回來而且還有唇亡齒寒這麼一層關系不出兵也是不行了。而且小胡子和他手下的軍隊都是一幫什麼東西通過穿越者他們也都有了大概地了解這樣一幫人要是滅了甦聯以後到了中國那還能有好?

    “現在不是我們要不要打的問題而是希特勒已經向我們宣戰了是他逼著我們非打不可。我們的目的是正義的全世界都將支持我們而這場正義的戰爭最後一定會勝利。特別是現在甦聯政府、斯大林同志已經提出願意以歸還領土為條件一再請求我們出兵援助我們怎能見死不救呢?”

    雖然主意已經拿定但是一連幾天中共中央多次舉行政治局會議反復討論出兵和掛帥問題爭論仍然激烈。最主要的就是出兵出動多少人派哪些部隊由誰帶隊?而美國人和英國人能給我們提供多少援助?而在激烈的爭吵之後新中國的領導人們終于對甦聯作出了答復而答復的結果著實振奮人心︰中國將會全力支持甦聯的衛國戰爭兩國將會像兄弟一般團結在一起狠狠打擊德國法西斯直到將他們徹底的消滅!而美國人和英國人對于中國的這一建議也表示支持畢竟甦聯人才是抗擊德軍的大頭要是甦聯人完蛋了那麼他們要在想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那可就困難多了。美國人倒也慷慨大方一上來就答應給予中國1o億美元的援助空軍新給了9oo架戰斗機。剩下利用日本的工廠訂購了幾千架飛機。正好美國人修理老實了日本海軍的飛機有很多用不到了和謝爾曼等已經顯得落後的武器正好一塊賣給中國和甦聯。大量的坦克、飛機、大炮的運送到位雖然很多都是老舊貨但還是讓中國領導人的信心倍增----畢竟手里家伙硬了底氣就足了很多。而日本的兵工廠也開始忙碌起來戰前未完成的哪些2式坦克都加班加點的被趕制了出來並且和之間制造出的哪些一塊交付給了中國軍隊原本生產軍用飛機地生產廠也加班加點的繼續生產各種飛機。而哪些老舊的日本裝備也得到了各種改進----比如9式坦克被去掉了炮塔。裝上了9o式野戰炮改成了自行反坦克炮而零戰之類的飛機也換裝了新式的大馬力動機增加了防彈裝甲和自封油箱所有能利用的都被利用了起來。只要這些新裝備被完全掌握那麼。奔赴甦聯地志願軍將會有和德國人硬踫硬拼一場地實力。

    當這些裝備運送到中國之後。所有接收這些裝備的部隊都開始了緊鑼密鼓的訓練無論是在新疆的大漠還是在東北平原到處都能看見機械化部隊演練地影子。以及天空中教練機飛翔的身影。但是這些裝備真正要揮戰斗力----無論是新成立地裝甲部隊還是新擴充地步兵部隊。再或者培養新的飛行員。都還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而斯大林同志一天三遍的電報很顯然甦聯人恐怕是堅持不到那個時候了。

    于是毛主席大手一揮︰沒有先進武器我們也能打勝仗!很快先期集結在中甦邊境的一百二十多萬解放軍以及部分駐扎日本的部隊或是徒步或是乘坐汽車輪船。雄赳赳。氣昂昂的踏進了甦聯領土然後登上了前往前線的火車。奔赴抗德援甦地戰場。雖然他們地裝備並不精良甚至還可以說是簡陋大多數人所擁有的只有而一由魏元坤作詞譜曲地《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也迅在軍中和國內流傳開來嘹亮的歌聲從東北從新疆乃至祖國各地飄揚出來︰

    雄赳赳氣昂昂

    抗槍赴戰場

    保和平為祖國

    就是保家鄉

    中國好兒女

    其心團結緊

    抗德援甦

    打敗納粹野心狼!

    隨同軍隊前往的還有動員的大量民工他們將在甦聯的後方進行各種各樣的工作為了彌補甦聯勞動力不足第一批動員就出動了數十萬的民工。而他們雖然不必前往戰場但是他們也是志願軍這支戰斗部隊當中的一員。這些部隊對于甦聯來說無疑就是雪中送炭一般憑借著他們甦聯人才能在之後幾個月艱苦的防御作戰當中維持住瀕臨崩潰的戰線。而志願軍戰士用簡陋的武器和自己的血肉之軀雖然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但是卻抵擋住了德國人瘋狂的進攻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悲歌。在高加索在斯大林格勒在莫斯科城外在列寧格勒中國軍隊幾乎成了甦聯人的救火隊。在戰後每當有人提起中國對甦聯的援助斯大林同志這位鋼鐵之人都會動情的掉下眼淚︰“還是中國的同志好啊!”

    編外話︰一百多萬土八路是怎麼到甦聯的?(另︰這個不算字數)

    話說某一日地獄狙擊手遇到了《甦聯英雄》作者血蝠隨就土鱉共抗德援甦問題與他展開了深入的交談。

    地獄狙擊手問曰︰3個月大概能從東北運送多少輕步兵部隊到甦德戰場?

    血蝠對曰︰當時的鐵路運力最多15萬至2o萬不可能為你把鐵路全空出來不然真沒法打了。

    地獄狙擊手問曰︰如果中亞和經過伊朗的海上線路同時開動呢?

    血蝠對曰︰加個一萬----那條路我勸你少用甦聯後勤總部會為你的一萬人垮台然後你的部隊就餓死、渴死、困死在中亞那個該死的地方。

    地獄狙擊手曰︰其實中國步兵可以運送更多……

    血蝠答曰︰別忘了在入冬前西伯利亞大鐵路有兩個多月就是個擺設如果夏季動身還好些冬季出等部隊一個流程下來在高加索展開都快開春了。

    又問︰如果是派遣徒手部隊然後用甦聯人的武器武裝那大概三個月能派遣多少?

    對曰︰加個1o到15萬。

    對話完畢地獄狙擊手深以為然連連稱是。然如此少量部隊很不符合書中所需要之華麗妖艷之百萬土八路推漢斯的需要。因此眉頭緊皺半天無語。忽然間地獄狙擊手腦中靈光一現拍腿大叫︰有了!然後從口袋中摸出一件法寶血蝠觀瞧︰但見此寶大拇指長短大拇指粗細通體金光閃閃上用小篆寫著三個大字----金手指!地獄狙擊手將它往空中一丟祭起之後口中默念咒語︰金手指無所不能嗎咪瑪尼轟……頓時金手指在空中金光大作。霎那間西伯利亞鐵路運輸量擴充十倍。中亞戈壁到處涌泉戈壁往外長饅頭。土八路士兵個個皆有了縮地成寸日行千里之本領……兩月不到一百多萬部隊便到了甦德戰場前線。血蝠見狀只覺得眼前一黑胸口一甜當即倒地一口鮮血噴出曰︰地獄狙擊手你好無恥!哪一邊歐洲希特勒跳腳大罵︰地獄狙擊手你耍臭無賴!斯大林于克里姆林宮中淚流滿面︰地獄狙擊手謝謝啊!毛老大等眾人在中南海中半晌無語最後集體說了句︰這位同志你太會玩了……

    最後再次感謝血蝠同志對甦聯的全景介紹令我受益匪淺。同時斯大林同志也公開表示︰統帥部三令五申不得拖欠中國農民工工資……(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異時空之我是土八路》,方便以後閱讀異時空之我是土八路第三章 最終決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異時空之我是土八路第三章 最終決定並對異時空之我是土八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