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鐵血征程

前言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大頭風 本章︰前言

    鐵血紅軍九千里

    在中國紅軍主力進行兩萬五千里偉大長征的同時也有一只紅軍隊伍進行著一次艱苦程度絲毫不遜于其中央紅軍的長征他們就是1934年11月16日從位于河南何家沖出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

    作為吳煥先政委的警衛員高大全無疑是這只年輕的軍隊里面幸運的一員機靈活潑的他總是可是背著巨大的駁殼槍的槍套昂挺胸的從那些和他差不多的紅軍士兵身邊走過然後微笑的和那些還沒有裝上刺刀的步槍高的士兵一一打招呼別人羨慕的目光漸漸的養成了他那一直放在臉上的微笑和淡淡的自信。

    對于一直喊他“小鬼”而且平常十分照顧他的吳煥先政委年僅十四歲的高大全始終保持著一種尊敬和仰慕之情!雖然政委有時候確實和副軍長有點不合但不可否認的是一手創建這個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紅二十五軍的政委確實是十分具有才能而且加上英勇善戰在部隊里面很是受到歡迎具有很高的威信。

    更不用說論為革命的付出與犧牲了政委那個讓人尊敬的妻子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一次次拿著家里僅有的糧食送給那些幾餐露宿的紅軍戰士而自己確實忍饑挨餓。每每想到政委那個被活活餓死的女兒那副瘦骨嶙峋的樣子下葬的時候甚于于連一副薄木棺材都沒有想起來每每都是讓人潸然淚下!尤其是吳政委家里那些已經犧牲的兄弟姐妹了全家七口人僅僅是剩下三個如果要比的話全軍也只有被國民黨殺害了五十多親人的徐副軍長可以比得過。這可是真真切切的吊著腦袋鬧革命!為了大家而犧牲小家在家庭觀念十分看重的農村山區人們可都是萬分敬佩這些鬧革命為了苦哈哈分田地的紅軍們—親人親不過紅軍!

    位于河南南部的何家沖的下午是那麼的冷清穿著已經褪色而且十分不合身軍服腰挎著巨大盒子炮的一個年輕的少年正焦急的沿著青石板的小道快步前進初冬的寒風將他那件寬大的軍服緊緊的貼在了矮小瘦弱的身上一路上盡是些面色焦慮行事匆匆的紅軍指戰員。壓抑的氣氛下蘊含的是巨大的危機!

    自從1932年紅四方面軍的主力因為某人的原因而不得不撤出這個原本全國也數得上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之後甦區的形勢便不斷的惡化國民黨殘無人性的屠殺重兵反復圍剿碉堡的封鎖就像重重的枷鎖一樣一步步壓縮著甦區壓縮著紅軍賴以存活的水!一萬多人的紅25軍也在那些瞎指揮的命令下一步步走上失敗的道路雖然吳政委和徐軍長一次次的努力可是卻無力回天一次次的出擊失敗不僅僅是讓部隊的人數銳減到3ooo人槍還讓原本高漲的士氣一次次毗鄰低谷也讓甦區人民一次次的失望!

    高大全的父親就是在一次地主還鄉團的襲擊中犧牲的直到死這個貧苦農民出生的硬漢子都沒有流下一滴眼淚只是一次次念叨︰“我們的紅軍為什麼還沒有打回來?”當年僅十三歲的高大全就守候在父親的身邊眼睜睜的看著父親那雙眼神漸漸失去神采慢慢空洞。他深深的明白那雙寧死也不願意閉上的眼神是在等待紅軍的回來!

    所以他就在今年的春天在今年紅二十五軍重組擴紅的時候加入了這個年輕的隊伍加入了這個由13-18的孩子組成的隊伍。那天他在父親的墓前待了很久很久穿著那身不知道已經被多少個犧牲的戰友穿過的衣服卻始終沒有說出一句話。因為他明白父親在天之靈肯定是十分高興的。

    而今天當他依舊穿著那身已經不知道打了多少個補丁的衣服焦急的行進在這條十分寬闊的大街上的時候感受到的卻是一種異樣的寒意敵人的包圍圈已經一圈緊似一圈無數次和政委一起去偵察的時候都能夠感受到那些露出黝黑的機槍射擊口的碉堡的威脅和政委在一起這麼久高大全也知道這些碉堡就是想死死的卡住紅軍的脖子可是對于僅僅只有小米加步槍甚至于步槍都十分匱乏的紅軍來說這些該死的碉堡真的是十分難纏的對手!

    ︰“***要是讓我知道誰明的碉堡我非斃了他不可!”無知無畏的高大全示威般的揮了揮他那細小的拳頭稚嫩的臉上露出一股淡淡的殺意和一種與年齡完全不相符合的成熟也許真的是戰爭的殘酷讓人們快的長大了!

    中央新派來的程軍長十分和藹的接待了他這個小小的信使然後由這個驕傲的像只大公雞一樣的小屁孩領著前往軍部商討重要的軍事決策。也就是高大全經常和其他小不點吹噓的大事至于是什麼大事反正在高大全看來政委和軍長做的總歸是大事更何況加上一個中央來的軍長那麼就更加是大事了!反正高大全也就是剛剛能夠看懂自己名字的人對于軍長政委經常講的大道理總是一知半解不過對于政委嘴里一直提到的︰“等全國革命勝利了就讓你去上大學好好補補你這半吊子的文化”中的大學很是向往。因為在貧困的大別山區即使是豐收年也難以填飽肚子的地方地主老財也不是頓頓白面饃饃更不用說讀書了。不過他倒是听說有幾個被鎮壓的國民黨反動派倒是有大學里面出來的可是讀了大學反而是一肚子的壞水更加厲害的去殘害剝削老百姓對于大學他也總是有點恐懼的在向往和恐懼的矛盾中總是以那位知心的吳嫂子的輕拍而結束的。

    寬大整潔的地主老財的飯堂里面整整齊齊的用桌子圍成了一圈桌子的四周坐滿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大大小小的長有黨的有紅軍的大家都是愁眉不展的盯著那些粗瓷大碗里面透亮透亮的水著呆盡管這些碗里面已經被高大全和徐副軍長的警衛員一次次的灌滿。在桌子兩側坐著的兩個帶著眼鏡的文化人也停下筆來不斷的碾磨著那些快要凍上的墨汁一邊小心翼翼的往里面倒上一星半點的熱水從門縫里面鑽進來的冷風無視他們身上厚重的破爛棉衣將他們白嫩的臉凍得紫高大全無不惡意的想到自己以後要是這樣那怎麼得了雖然很受那些小姑娘小媳婦的關注可是白嫩白嫩的哪里像一個爺們?在他幼小的心里父親和政委就是真正的男人!

    會議開的十分的僵持畢竟鄂豫皖是多年打下來的根據地有很深厚的感情是在所難免的更不用說良好的群眾關系已經深深的將這些大別山出來的漢子所深深的感染了自己無數的親人為了革命倒在了這片已經浸滿熱血的泥土上可是自己卻因為苦難而主動放棄這讓人情何以堪!最起碼是那份與故鄉難以割舍的紐帶—鄉土之情啊!這個曾經讓多少英豪為之扼腕而嘆的感情!

    雖然中央的意見是到臥牛山這一李自成家的地方去創建新的根據地可畢竟那里人生地不熟群眾關系不好打開局面有一定困難而又讓一只由十六七歲的少年組成的部隊到遠離家鄉的地方去萬一出了點什麼事情部隊可是要散掉的。不過在臨近鄂豫皖創建新的根據地在敵人以碉堡封鎖以重兵合圍縱深和活動範圍越來越小的今天這確實是一個十分苦難的事情而且離根據地近了也難以調動敵人的主力部隊根據地的擔子依舊是那麼的重!

    即使是地主老財家的飯堂也依舊被這濃濃的煙霧所籠罩著大家都是愁眉不展的樣子要不就是在本子上圈圈畫畫要不就是一邊抽著煙一邊低頭深思作出離開的這個決定實在是太艱難了尤其是對于土生土長的各級指戰員來說尤其是如此。不過最終的黨中央來的決策還是其無比的威信讓每個人都認同了無論這個決定是對是錯中央的命令是一定要執行的!

    為了隱蔽行軍不讓敵人現蹤跡也是為了不讓老百姓有什麼格外的擔憂部隊決定在晚上出沿著大別山山脈的余勢走出敵人的包圍圈。

    清冷的小街上滿是整裝齊具的紅軍戰士稚嫩的臉沉重的步槍有點濕滑的青石板路面還散著剛剛脫去谷物的梗清香的草鞋漫長的隊伍在夜色下來出好長好長的一隊。跟著政委一同前行的高大全不斷的看著四周的景物那些被昏暗的油燈或者是 啪的火把照亮的標語是那麼的刺目“沒飯吃的窮人趕快來趕紅軍!”

    可是紅軍也沒有余量啊!口袋里面的那個玉米饃饃是今天下午面色枯黃的嫂子專門留給自己的可是高大全卻清清楚楚的知道政委家里的那個二娃子現在肯定是餓著肚子在到處尋找著食物漲大的肚子里面肯定是灌滿了涼水。可是高大全又無法拒絕面對嫂子那真誠的目光即使世界上再鐵石心腸的人也無法拒絕!這簡直就是比廟宇里面那個泥塑的菩薩還慈眉善目的人啊!心中暗暗的決定這個玉米饃饃一定要到關鍵的時刻留給那些重傷員食用(當多年後高大全得知犧牲了的吳政委的妻子就在他們離開不久之後和政委唯一的孩子活活餓死的時候高大全不知流淚傷感了多久多久!)

    不知何時一戶緊閉著著的木門在“咯吱”一聲中慢慢打開在黑糊糊的夜里高大全只能夠分辨那是一個人頭伸了出來然後接二連三的“嘎吱”聲後許許多多的木門一個個的打開了一雙雙渴望的眼神看著這些又要遠去不知何時才會歸來的紅軍啊!高大全仿佛在一瞬間從他們的眼眸深處讀出了“你們為什麼又是漂泊不定的精靈?為什麼你們就不能夠留下來呢?我們能夠給你們一個溫暖的家啊!為什麼你們總是在一次次悄無聲息中離開?給予我們無限的惆悵和擔憂擔憂是不是第二天需要看見滿大街的白皮狗子!”

    面對此情此景面對無限期待的群眾高大全無語的低下了頭他無法給他們一個承諾“不就算政委軍長也不行!我們只能夠在漫長的夜里行軍在漫長的夜里在敵人嚴密的防線上找出一絲一毫的漏洞我們只是一群缺乏實力的革命者我們需要在不斷探索的路上找尋一個真正可以依靠的根據地至少不是目前腳下這一塊對不起了群眾但是我們必將在多年之後歸來帶著無數精銳的士兵帶著勝利!請你們一定要相信我們因為這是我們自內心的吶喊啊!因為我深深的愛著腳下這片土地—我的故鄉啊!”

    高大全帶著我們終將回來這一個沉重的信念帶著這個沉甸甸的擔子和內心的誓言和即將遠離故鄉的無限惆悵慢慢的上路了和著政委的青花馬遠去遠去…….(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抗日之鐵血征程》,方便以後閱讀抗日之鐵血征程前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抗日之鐵血征程前言並對抗日之鐵血征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