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郭奉孝

第 六 章 兩座大山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冰水石 本章︰第 六 章 兩座大山

    在書院每日里除了讀書就是思考一些問題日子過得到也愜意。轉眼到了涼秋九月樹葉蕭瑟日漸枯黃。高順也從外地回來了還帶來了兩壇葡萄酒。听他講葡萄種植的本就不多所以價格還是比較貴的。各處家丁手里也已經沒有多少閑錢因此一共也就收了兩千余斤葡萄。而且第一次釀制對整個釀制過程的把握上都不夠好特別是密封問題很難解決最後一共才釀制出不到七百斤的葡萄酒。在出售時按照我事先的吩咐以“雪蓮玉液”為名賣于客商一方面是為了對原料保密。另一方面還是因為在當時酒與鹽鐵都屬于國家壟斷經營。酒你可以釀造但在造好後必須以規定的價格賣于官府由官府再統一出售。如果我也象各地的釀酒作坊一樣把葡萄酒賣給官府那才能賺多少錢呢?

    七百多斤也不過是三百余壇數量雖不多但還是賣了不低的價格。據高順說有一個家丁在買賣方面頗有見地由他主持的賣酒買糧讓很多客商大叫虧本。听到客商大叫虧本我就想笑商人自然是不會做虧本的買賣的之所以大叫虧本就和前生商場里的那些商人不論來買東西的人搞價搞低了多少(小東西一元五元大點的商品五十到幾百不等)都會說︰“您真會砍價我今天(或這個月或今年)還沒賣過這麼低呢!”這其實都是商人在完成一筆交易後將為達成交易所產生壓力下意識里釋放出來的一種表現。還听高順回道那些家丁按照我的吩咐除了在城鎮上留下聯絡和負責購買日常用品的人外其他人都已分批攜帶著用賣酒所得購置的糧食進入山中隱匿了。

    本著深挖洞廣積糧的原則。我在分派這些家丁時都交代過要找那些人跡罕見、最好還是易守難攻的深山密林設點屯居。而現在的最新任務就是在屯居點上種植葡萄以便釀制雪蓮玉液換取糧食和少量的武器。另外就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收養一些十歲左右的童子加以調教恐武有力的練習高順所編制的劍法;聰明伶俐的學習我所編制的一些小冊子。

    荀𨘥@蛙髭紉踩で皇鋇睦次藝飫鏘律霞婦痔乇鶚怯幸惶旌攘艘豢諂咸丫憑退闌罾底挪蛔 肆 收饈嗆撾鎩N液逅撬嫡饈譴游饔蛺焐攪返ス坎商焐窖├ 鷸頻南陝棟閹嗆 頻囊匯兌匯兜摹V鋇槳蚜礁鎏匙佑盟 間塘肆獎榛乖偃範ㄎ頤揮興講囟業玫轎頤髂昊崴退且蝗艘惶車某信島蟛陪  肴ャbr />
    一年的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冬雪已下了幾場了。書院的學子們路途遠的有些已經離開了我也打算這幾天也起程離開先到最進的一個屯居點過個年然後在觀察一下各路諸侯在黃巾起義時的表現。這一年中通過閱讀書院的藏書在結合我自己在前生所知曉的歷史我現了一個問題或者說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中國歷史上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揪其根本就是來源于秦朝的體制。先民時代也就是沒有確切證據能證明其真實性的堯舜時代“君主”由眾人推舉亦可由眾人罷黜此職位由能者居之而不能世襲“原夫生民之初必無所謂君臣各各不能相治于是共舉一人以為君。夫曰共舉之亦可共廢之。”到了後來君主制度才生重大變化君主搖身一變成為奴隸主眾人則淪為奴隸君主之職位成為君主的私人財產代代相傳。這種變化脫離了先民“共舉一民為君”之本意“故君也者為天下人辦事者非竭天下之身命膏血供其驕奢淫縱者也。供一身之不足又欲為子孫萬世之計而一切酷烈鉗制之法乃繁然興矣。”君主由“虛君”轉變為“暴君”、由“公職”變成“私產”其轉折點在秦朝始作俑者為秦始皇嬴政。秦朝實際存在時間雖短暫但其制度構架和文化遺毒籠罩後世甚深秦朝雖二世而亡秦始皇仍然得以在另一個層面上實現了其將帝制傳之萬世的理想——此後的君主雖然並不一定欣賞嬴政之為人卻紛紛效法秦始皇的統治方式。(因小說需要奴隸社會期間的問題就請各位讀者不要深究了)秦政的核心、秦始皇統治術的秘訣即君權之神聖化。這一“大盜”成“聖人”的轉化是如何完成的呢?上古時代的君王與“天”的關系相對比較松散。有的部落有專司祭天的祭師有的部落則由君王兼行祭師之責。到了秦始皇這里他運用儀式將君王與“天”的關系固定下來自取“黃帝”之名易之為“皇帝”傲然以“天子”之居。

    嬴政自稱是“體道”者是“大聖”是“皇帝”是“天子”又是“龍”這些稱號綜合在一起表現在社會歷史作用上便是︰功蓋古今恩賜天下。于是秦始皇宣布︰“六合之內皇帝之土。”“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先秦以來“天下”是一個空間無限的概念。天子據有天下也就意味著王權越了空間。同時嬴政還宣布︰“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他妄想通過子孫後代將專制權力永遠延伸下去從而實現對時間的越。此種權力觀經過暴力的彰顯與文化的滲透逐漸為民眾所接受。傳統中國的百姓認為管理者之所以能擁有行政權力是因為他(們)能最大限度地體現神的意志。在中國的政治文化中絕大多數統治者都是以盡善盡美的形象出現。《詩》反映的西周時代的王是這樣瑯邪刻石歌頌的秦始皇是這樣漢武帝、唐太宗等等也都是這樣。古代的中國人習慣于對活著的帝王說“萬歲萬歲萬萬歲”而不習慣于批評帝王的任何缺點。這是幾千年的高壓政治和文化愚民工作所造成的。嬴政根據這些理念確定了三種不可質疑的價值︰皇權來自于神授皇權在空間和時間上是無限的皇權也是完美無缺的。正是由于君主壟斷了祭天之權使得其權力變得“神聖不可侵犯”亦使得民眾墮入萬劫不復之深淵。此一儀式鞏固了權力一元化的格局︰“中國自絕地天通惟天子始得祭天。天子既挾一天以壓制天下天下遂望天子儼然一天雖胥天下而殘賊之猶以為天下之所命不敢不受。民至此乃愚入膏肓至不平等矣。”這樣“公義”便掌握在此世的君王手中而不掌握在彼世的“上帝”手中。

    中國一直沒有出現一個類似于基督教教會的精神與權力體系能夠對君權進行有效的制約與均衡。西方的君主雖然也曾號稱“朕即國家”但其世俗權力卻需要獲得宗教領袖的承認。換言之西方的君王不能直接從上帝那里獲得權力而必須由教皇或大主教為之“中轉”。同時教皇還通過“授衣權”控制教會使之不受君王的染指。此為中西政治文明之根本差異。在中世紀德皇亨利四世曾經挑戰教皇的“授衣權”為三位主教行了授衣禮之後召開主教會議宣稱不再尊貴格利七世為教皇。教皇貴格利七世則宣布革除亨利四世之教籍“褫奪皇帝亨利四世在整個德國及意大利的主權禁止任何人尊他為王”。德皇受到巨大的壓力勢力強大的貴族召開會議全體都希望亨利降卑。會議決定︰在一年之內如果教皇沒有取消將亨利革除教籍的宣判那麼亨利將失去王位。此時亨利處境危急。為了保住王位他不得不冒著嚴寒穿越阿爾卑斯山親自前往教皇居住的城堡行補贖禮。亨利穿著悔罪者粗糙的毛織長袍光頭赤足站在雪地上整整三天方得進入教皇的房間獲得其赦免。英王約翰也曾被教皇依諾森開除教籍。面對失去王位的危險他不得不向教皇屈服懇求“重新成為神與羅馬教會的臣屬”。獲得原諒之後英王約翰隨即將自己的皇冠及權杖交給教皇的代表魯道夫由其保管五天之後再交還以示教皇至高無上之權威。此種情境絕對不可能在中國的歷史中出現。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君王在將君權神聖化之後其權力則是一元的君王可隨心所欲地拓展版圖、控制人心也可毫無愧色地虐待臣民而臣民究竟是“忠臣”還是“叛徒”僅只在君王一念之間。雖然諸多開國之君本人其實來自于叛逆但在暴動成功、建立王朝之後他們立即與“帝天”建立神秘聯系一躍變為上天在人間秩序的惟一代表者。

    君權神聖化的模式在中國政治史上定格之後造成極其嚴重之後果。後果之一皇帝本人成為權力的源泉朝廷在政權的運用上最後的決定權乃操在皇帝一人手上。皇帝的權力沒有任何立法的根據及具體的制度可以加以限制。後果之二在絕對王權的籠罩下民眾和士大夫皆失去了自由遷徙的權利失去了上古時代之“任俠”精神失去了經濟上的自足性皆成為徹頭徹尾的奴隸。後果之三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均長期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

    而圍繞著君權神授演化出來的“三綱”歷代帝王即便如劉邦、朱元璋般“不學無術”也需要精美的文化和學術的包裝。秦制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能不斷的改頭換面為中國歷代帝王所用除了它在實踐層面的有效性之外也在于它具有深厚的學術淵源。秦政的學術淵源亦即中國專制主義文化傳統之癥結便在于“儒表法里”的“文化共謀”其具體體現即為三綱。

    君權神授!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就象兩座大山壓的我喘不過氣來。單就心理學上分析這些東西牢牢的束縛了人思想給了每個人各安天命的強大的心理暗示和催眠作用。

    媽的!賊老天!難道你讓我帶著前生的學識來到這個時代就是讓我和這兩座大山抗衡嗎?

    (本章寫的我頭都大了!只是為了以後情節的需要不得不這麼羅嗦!而能從頭到尾仔細看完的各位讀者我也只能大喊︰“佩服!”其中很多漏洞還請各位讀者末要計較了!^-^另外,本章中的言論出自譚嗣同!)(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生郭奉孝》,方便以後閱讀天生郭奉孝第 六 章 兩座大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生郭奉孝第 六 章 兩座大山並對天生郭奉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