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去的路途中,商隊為了安全,並不是走的直路,但還是經過了少許沙漠對此,李泰的想法是,寧可讓李恪為白衣大食多留兩個種,增添幾個阿拉伯親王,也不能讓自己一方損失人命,所以,路線盡量繞過沙漠。
終于,七、八個月的長途跋涉,眾人來到波斯境界東,在一個小鎮上休息一晚。第二日,商隊即將出之際,小鎮西方去來了軍隊。
商隊隨即按住不,人都依然留在了旅館,李泰派下屬出去打探消息。
不一會,下屬回來,還帶來了波斯人。此人先以波斯禮節問候驚訝在一邊的黛麗雅,然後在向李泰行禮,“尊敬的大唐魏王殿下,本人代表波斯帝國歡迎您前來薩珊波斯”
李泰淡淡地點頭,也回禮,“無需如此客氣,本王前來,一為救出我那三哥——吳王,二來是洽談關于共同對付白衣大食之事”
那位使者一听,立馬眼楮亮,卻也一閃即逝,恭敬道,“如此真是太好了,知道您本來要起程,卻意外打擾到您,真的很抱歉。不過,布蘭公主因怕您與黛麗雅公主出事,故而特地親自前來迎接”
听到布蘭的名字,黛麗雅喜出望外,而李泰卻是不可察覺得一愣,心中詫異,這位當過幾天波斯萬王之王的公主啊,她到底是打得什麼主意呢?居然在這個敏感時期前來,有何目的?
“真的嗎?布蘭姐姐來了,太好了,咯咯”黛麗雅開心大笑,容顏如同那盛開的花般美麗。
“哦,是黛麗雅嗎?幾年未見,是否更漂亮了?”一聲成熟嫵媚的聲音響起,李泰與黛麗雅所處的房間內,走進一位明媚動人,艷麗無比的波斯女子,不得不說,比之黛麗雅這少女更是美上幾分。但這不是身體的成熟,卻是心理的,李泰第一眼就看出了對方隱藏的野心與權利欲,最重要的是,李泰能肯定,這位布蘭公主,肯定不是光來迎接自己這麼簡單。
黛麗雅听到那聲音,轉頭看到那與她酷似的女子,頓時一臉激動,不自覺要流下眼淚,輕喚了一聲,“布蘭姐姐”,隨即撲到了那女子懷中。
布蘭臉上亦掛著淚水,輕輕摸著黛麗雅的長,顫聲道,“黛麗雅,我沒看錯,真是你,真的是你,太好了,呵呵,你回來了,還帶來了波斯的希望,真是太好了”
一邊的李泰倒覺得尷尬了,這麼感人的場面,自己卻在思考著對方是否有什麼陰謀,是否自己真得變了,太勢力了?太注重陰謀了?在這個大唐不救就一定滅亡的帝國,為了生存,他們能如何呢?就算做些什麼,也是應該的吧。
好一會,兩位波斯公主寒暄好了,而那先來的使者一早就退了出去。布蘭擦掉眼淚,拍了拍黛麗雅的肩膀,“黛麗雅,我還有事要跟魏王談一下,你先出去一會”
黛麗雅乖巧地出去,臨走前回頭看了眼李泰,後者點頭,示意她不必擔心。
布蘭真誠地對著李泰施禮,“魏王,不管你怎麼想,布蘭始終要代表波斯民眾感謝您,感謝大唐在關鍵時刻的救援”可以看得出,此刻的她,無疑是出自真心的感激。
李泰淡淡點頭,未必做作,僅是輕聲說了句,“公主請起吧,實話實說,本王此次前來,僅是為了救我那被敵人扣押的三哥,並沒有其他什麼意思”
布蘭自信一笑,慢慢地抬頭,又是一副極美的美人抬臉圖。但是,布蘭卻說了句令李泰呆楞片刻的話,“魏王是布蘭見過最正人君子的男人”
李泰先是愣了好一會,方才回過神來,搖頭苦笑,仔細地打量起布蘭,比之一般女子身量都高,腰身縴細,美腿修長,身穿波斯王室服飾,顯得極美。批肩紅,肌膚則僅能用吹彈得破來形容,整個人是增一分則胖,減一分則瘦,而且是天然的媚惑終生的尤物,是個正常男人都會心動。尤其,憑著李泰的觀人之術,他能斷定,這位公主還是個處子,若是自己能幫助波斯。那麼,這麼動人的女子,很輕易就會成為自己的女人,不過,他可沒這打算。
淡淡喝了口自大唐帶來的茶,隨意道,“公主很美,這點我承認,但是,黛麗雅我都能不踫,所以嘛,你還是少打我的主意,有什麼要談的,請說吧”
布蘭一點都不意外,以十分欣賞的目光看著李泰,“正因為如此,布蘭才說殿下是正人君子”
李泰終于忍不住了,苦笑地看著布蘭,現對方正饒有興趣打量自己,只得求饒道,“好了,公主殿下,大姐啊,你有什麼事,就直說吧。我可不是來听你稱贊的,真要听,在大唐有無數人願意拍本王馬屁呢”
布蘭終于正視起來,凝重地盯著李泰,緩聲地說起了自己的來意,听到布蘭的敘述,李泰除了一開始的驚愣,很快就適應過來。接著,兩人在室內談論了半個時辰,方才出去,隨後李泰等人離開商隊,隨著布蘭的大軍向泰西封出。
...............
路上,黛麗雅與布蘭跟李漱有說有笑,卻完全把李泰給冷落了。對此,李泰惟有無奈苦笑,他是不想跟黛麗雅再爭執什麼了。而且,那小丫頭踏上了故鄉的土地,其天真的心性也完全暴露出來,真是個與李漱同類的丫頭,這是李泰對黛麗雅的新評價。
“布蘭姐姐,上次宮廷事變,你是怎麼度過的?你將我送出皇宮,自己卻留在泰西封,我可是害怕極了”黛麗雅忽然想起了幾年前的事,這回與布蘭見面,不禁好奇地問起來。
布蘭苦笑一下,嘆氣道,“畢竟我也是父王的女兒,幾年前的皇室大亂,我自做主張將在東線抗擊西突厥的宰相魯斯塔姆急招回來,迅平息皇室混亂。他助我當上了女王,後來一度將白衣大食趕回沙漠中,但將領輕敵之下,被其圍剿。事後,魯斯塔姆出動象兵,本來已經取得大勝,只需要巴赫曼趁勝追擊,定能擊退白衣大食,將之一舉擊潰。可惜,泰西封生叛亂,眾臣不服我,故而魯斯塔姆讓巴赫曼回朝平叛,結果錯失良機。而我也在那次叛亂中下位,父王再度登位,而你則逃出了波斯。不過,父王並未太多的怪罪我,皆且,有巴赫曼與魯斯塔姆等支持我,所以一直安然無恙。可惜,我薩珊帝國也錯過了最佳的機會,致使象兵全部損失,唉”
听了這些,黛麗雅也不做聲,畢竟,這最好的機會之所以錯過,完全是自己國內爭權奪利造成的,若能把握機會,也不至如此。
李泰略微嘆氣,這與明末何其相似,只不過明末沒有皇室動亂罷了,但是文官集團的爭權現象,一點都不比薩珊波斯差。
可能氣氛太沉悶,布蘭輕輕一笑,“不過,當魯斯塔姆听到曾經與我們薩珊波斯數度交手,經常奈何不了對方的拜佔庭帝國。居然不再與西突厥聯手與我們交戰爭奪絲綢之路,而是助我們對付白衣大食,而將來也同意絲綢之路通過我們薩珊波斯時,他可能興奮萬分啊,若非坐鎮泰西封,恐怕也早就來迎接魏王殿下了”
對此,李泰輕輕一笑,心里卻是另外的滋味。絲綢之路啊,你的魅力可不是一般的巨大啊。可以說,造成中亞、西亞、北亞、歐洲等一系列變動的原因,很多都有絲綢之路,間接或直接的掛鉤。可以說沒有絲綢之路,就不會有什麼文藝復興的生,畢竟,在西方的很多事件生,皆是由絲綢之路引的。中、西亞爭奪絲綢之路利益,絲綢之路向西傳播文化,西方吸收引進東方文化,絲綢之路一度被阻斷,為了探詢古絲綢之路,十字軍東征,大航海等,真是引數個世紀最大變動的動力啊!你的魅力,無人可擋啊!
ps︰或許此書與一些朋友所認為的出了偏差吧,本書可能會在初唐就玩起外交來。不知各位對春秋、戰國的連橫、和縱、制約等怎麼看?若是在大唐,波斯,西突厥,拜佔庭,白衣大食,埃及等世界強國,若是再加個印度莫渥爾就再好不過,若是在那個時期就玩起來。將那個時候就在亞歐大6玩起這手段,將彼此聯系加深,如同將歐洲各國間的聯系般,只不過是放大而已。將文明、貿易經濟等各方面就大張旗鼓地交流起來,搞出類似現代社會開明的世界,不知大家怎麼看?這僅是個人一些想法而已。
另外,本人第一次寫書,對于人物刻畫等不到位,對人物描述、心理描寫等,我自認只有三流水準,不過,很想知道,某些想法大家是否認同而已。(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