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現在告知于葉家,葉家又怕自己對外人說出此事,那可是冤死了。
何易可不是幼稚之輩,事情看不清,頭腦一沖動,為了情為了愛,就把自身陷入險境之人。
再說對于葉家的情況,何易早在葉瑤那里打听清楚,對于她在家中地位心里明鏡一樣。
一般世家都采取與門當戶對的世家聯姻,好進一步鞏固勢力,通通一系列手段達成目的,這樣保證家族長久不衰,欣欣向上,其中不知含有多少女兒淚。
而葉瑤在葉家就像個寶似的,可以說掉根汗毛家里人都要噓寒問暖,沒人逼迫要其干什麼,什麼聯姻之事更與她沾不上邊。
不然家庭環境那麼優越,還來古都上什麼大學,直接在家等著出嫁就好了。
之所以沒再京城生活,而來古都在葉繼家中借住,是為了刻意淡化人們的視線,不然打其主意者甚眾。
通過讓她回家探口風得來的消息,她家里人先尊重她自己的意見,但一定要門當戶對。
不過其家人不贊同早早的成家立業,還苦口婆心的勸著多加修煉,家中父輩祖輩身居高位,環境復雜。
誰還沒有個仇家之類,指不定在哪里暗中謀劃。對此何易也時常督促,葉瑤對于家里人說的話可以應付,但對于易哥說的話可不能不听。
她心里也憋著氣,天天在葉繼家中修煉,沒事與家人過過招。特處活動之時,也時常參與降妖除魔。
再說何易自討要是自己女兒出嫁,嫁給一個無權無勢,沒有絲毫建樹的男子。自己都覺得委屈,起碼要顯露出自身才華做一番事業。
養育幾十年。像個寶貝一樣,就這樣與人私定終身,換作自己都會不同意。誰都有自私心里,男方要是強勢,那女方就感覺自豪,反之女方強勢,男方弱勢,那一輩子抬不起頭來。
何況何易大男子主意濃重。丟臉的事情萬萬不會做的。做人要有自知之明,換位思考一番,也不覺得難受,相反還頗為贊同。
他想起來時常面露算計似的微笑︰“養著吧。護著吧,天材地寶,珍稀奇珍多給她塞點,待以後嫁過來,再回娘家就磨不開臉了。”
葉家哪能想到現有一個微不足道的人物正在算計他們幾十口子人,等日後何易目地真的達到那天,說什麼都晚了。
至于古家,那就好對付多了,再說古茗,何易與其接觸這麼長時間。性格能力都了解透徹,日後不管是里是外都是良助,又能當妻子。又能當手下,想想都覺得美。
許柔更不用提。這小半年時間把集團打理條條有序。蒸蒸日上,日進斗金都不為過。通過幕後指使,瀟灑自如。
最近隨著集團做大做強,深感能力有所欠缺,就聘請各個領域地資深人物前來家中講座,連學習時候都要用紗簾相隔。
除了與父母相見,外出之時都用紗巾蒙面,脾氣變得有些古怪,也不知是好是壞。
她又組建一個情報網絡,網羅人才,搞得有聲有色,組織嚴密之極。
每當何易見她之時都會獻寶一樣把所做的事情說個遍,這樣一個柔柔弱弱的女人,撐起了何易世俗的力量,他也頗為感動,打算以後對她好些。
何易在秦省諸事都安排妥當,府邸已經動工,這些都是外事,什麼都比不了增加修為重要。
與玄老的關系,現處在高展時期,再不回百魔大山內,人情關系就有些陌生了。
想罷,何易歸心似箭,腳踏飛劍飛也似的向南而行,一路景觀視若無睹,熟悉的山脈近在眼底,此處可以說是自己的人生轉折點。
見到司徒玄後敘敘家常,告訴一番此行所辦何事,相信不說對方也會派人在暗中盯著,不如先說出來。
然後邀請對方在府邸竣工後,前去長住,把家安在那里也無不可,就把司徒玄當成在世上唯一一個長輩了。
此話一說,司徒玄也暗自傷神,與何易倒是同病相憐,一老一少坐在那里緬懷往日情景,過了半晌,互看兩眼,一時間都心有悸動。
但誰都沒
個口,司徒玄對于何易要建造地府邸頗為好奇,何易正好備有草圖,給他一看,提出不少意見,還把陣法給完善一遍。
何易大喜過望,有這麼個成精人物,所提出的必然是關鍵所在,把草圖再修改一番,徹底定型,就這樣用了小半天時間。
然後借著陣法的話題,何易開始正式請教起丹術、道術等修真知識。
司徒玄早有此意,他還有自己的打算,要想人辦事,沒有一定地修為,根底沒打好,這麼好的苗子走了歪路,那可就毀了。
何易早已在褲兜內放有錄音設備,就怕記不住,以便日後時常拿出听听,這樣說不定有所感悟,畢竟對方乃千年有道修真。
司徒玄也不待何易問,面色逐漸淡然,眼楮半睜半閉,把修真知識從一開始說起,由低至高。
何易沒有像學生一樣看著對方傾听,而是以打坐姿勢,慢慢垂下眼簾。
心分兩用,一邊傾听越顯玄奧的聲音,一邊按照當初修行的步驟重新回練,糾正不少修行錯誤之處。
時間如長江黃河般,奔涌不息。
何易開始過起繁忙而充足的生涯,東方太陽露頭之時,在魔山絕頂懸崖間開闢一處空地,布上一些常用防御陣法,日日晨間在此修煉。
每當何易站立此處,遙望群山,都會產生一覽眾山小之感,心中豪氣頓升。
那錐也似的山尖,連綿起伏的深山,飄渺的晨霧,清晰自然的山風,都會洗滌何易心靈中的陰霾。
晨風刮起了黝黑地長,簡單的布袍,右手捏訣輕輕一招,凝聚在花草樹木上的露水,凌空團聚,被遙遙吸入口中,一飲而盡,甘甜清爽,渾身毛孔舒服地直打顫。
當此時來臨,何易就會放出血玉環中的五鬼,讓其隱藏鬼體去山間無人處采摘搬運采藥,放入懸崖中地洞穴中,往往一天下來,就會有百十斤草藥堆在那里,有好有壞,但不凡珍奇。
然後面他對東方盤膝而坐,呼吸變得綿長均勻。采日精,納天地靈氣,淬金丹真氣,口鼻間若有若無地白色飄渺霧氣如靈蛇一般倒卷。
上午听道感悟,中午回古都監督建造的府邸,下午向司徒玄問及丹術等問題。
一日功課完畢,黃昏時就會去沙雲洞內小坐一會兒,陪陪亭兒小寶貝,然後在魔山絕頂地一處隱秘洞穴內布上陣法,放出浮屠塔進入二層把白日的感悟修習一遍。
那日拿出神機、鬼藏八本秘籍,把內丹、外丹、陣法、煉器、道術、卜算、命經、相經、醫術等術逐一翻看。
往日還不覺得鬼藏秘籍後三經有多玄奧,現今一看,與前幾本都大有關聯。
特別命經,看似是算命學說,但內里涉及吉凶禍福之道,只要掌握推算之法,掐指一算,日後就能趨吉避凶。
翻了幾頁何易看到這句話︰“不通天道,愚人也;不掌人運,莽夫也;二不皆通,早死投胎。然掌強橫道法者,不通前兩者,前期也無不可,人到中期,悔之晚矣,後步走錯,橫死也,比之愚人莽夫更可嘆矣。”
何易這背後的冷汗霎時就流了出來,仔細一想,任道法通天,神功驚人,法寶莫測,也不及預知來的厲害。
想通此點,更加迫切的想掌握這趨吉避凶的本事,但一研讀下來,卻陡感頭大,這上面所載也不完全,需要牢背諸多古典書籍,才能算是基礎。
狠下心來,找出《易經》,一看有一拳那麼厚,更是嘴里苦。這才是一本,沒辦法,為了多掌握一項本領,不當莽夫、愚人、橫死之人,就得從頭開背。
一邊忍受著闢谷期的饑餓之感,一邊默默背誦。累了餓了就修煉一會兒,然後拿出天龍神火柱破解其禁制,祭煉參悟玄渾神幕,其余諸多法寶也左手一個右手一個換著花樣祭煉。
待神念、真氣消耗殆盡,就運轉浮屠塔大肆吸納天地靈氣,然後金丹涌出真氣沿任督二脈循環往復,一點點補充消耗。
六九中文首發(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