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商人不創造任何東西所以兩個價值都與他們無關。事實上大部分商人所做的工作只不過是將別人的錢變成自己的而他們自己還要消費各種產品所以他們在某種意義上和蛀蟲差不多。”老管家語氣嚴肅地說道。
趙抗立即反駁道“但是如果沒有商人那是肯定不行的。”
“听我講完你再說話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懂尊老敬賢了......”老管家有些生氣地呵斥道“不過你說得對商人的確是必不可少的他們的作用主要是兩個第一是讓不同地區的商品互通有無使各地的居民都因此而受益;第二則是囤積某些商品並在價格合適時出售以使一些季節性商品可以穩定供應以滿足居民的需要。但是這一個作用則在商人逐利的本質下展成了囤積居奇的行為對民眾的危害反而大過了幫助。殿下你在趙國的嘗試很有價值用官府的力量來平衡供需並抑制囤積居奇的行為比起歷朝歷代的皇帝簡單限制打壓商人的方法要好得多。”
“也就是說商人的存在價值就在于他們可以讓本來毫不相干的地區通過交流而聯系起來是嗎?而且在商品交易的同時工藝技術與文化也得到了傳播和推廣商人的價值其實還是很大的不必妄自菲薄。”趙抗說出了他的理解。這時他突然想到當初趙國手工業蓬勃展的盛況而想到商業的第三個作用那就是引導潛在需求使金錢等資源的分配更加合理從而加新興產業的展。
“我倒是沒想到這麼深遠果然治理過一個國家就是不一樣啊。”老管家也有些意外但他的想法還是沒有改變“不管怎麼樣靠地區間貿易而獲利才是商人的正道而那些只滿足于將別人的錢賺到自己腰包的都是走入了邪道啊!投機倒把之類的活動賺得也未必比地區間貿易多而又大傷陰德我對此是很反感的。穩定商品供應的路子本來也是正道但這條路的可操作性太強能抑制住自己的**而不急功近利的商人實在太少了所以還不如將這部分交給官府來管比較好。”
“官府也未必就盡善盡美我們趙國是剛建立**問題還不嚴重所以這條路才可行。當然我相信我會找到辦法應對的。”趙抗插嘴道。按照老管家的意思要促進商業展便利交通是關鍵。而那些所謂的鼓勵性政策則在促進貿易的同時往往也扶植了那些禍國殃民的奸商。要便利交通在海路方面無非是展造船業建設大的深水港並肅清航路上的海盜同時建設強大的海軍以保護航線和港口;在6路方向則是整修道路清剿盜匪並消滅那些可能威脅商路安全的敵對勢力比如大草原上的韃子。
要說的說得差不多了趙抗才想到先前關于張浚的問題還沒有問完便提了出來。他實在想不通張浚只靠所謂的“知遇之恩”就能讓這個老管家為其出力要知道對于像這個老管家這樣無欲無求的人來說賞識和提拔是毫無意義的何況這些年張浚雖然待他不錯但也就是整天睡大覺而已。
“你是說老爺的事?對先前才開始說就跑題了那接著說吧。”老管家似乎是想把積壓了十幾年的話全都說出來看上去很有精神。
“我當初之所以願意為老爺出力是因為他能做到很多人做不到的事。”老管家似乎一下子沉浸到了回憶之中過了半晌才繼續說道“當年我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听說老爺他治軍比較寬松便到他的軍隊里混飯吃。我是去混飯吃的在戰場上自然不會拼命不久我就因為帶頭逃跑被抓按律是要殺頭的老爺他果然很寬松不但免了我的罪還讓我給他看門這樣就不用冒死上戰場了。你問我沒錢為什麼不去做生意?我老人家懶得很做生意太麻煩......再說一旦卷入細枝末節的商業交易之中我便不可能冷靜思考了......”
“這......難怪張浚的軍隊戰斗力那麼差全是混飯吃的啊而且軍紀居然差成這樣子毫無制度可言完全憑他的喜惡來管理。不過對士兵個人來說倒的確是在這樣的老大手下比較舒服前提是不用參戰......”趙抗自認為已經找到了原因“那麼老伯你是為了報恩?”
老管家搖搖頭“要報恩早就報了還能等到那時候?從我替老爺看門到那次出海足有五年多的時間在這期間我一直都在偷懶從來就沒認真工作過但是老爺卻一直沒趕我走這種事天下有幾個人能做得到?”
“是不簡單......”趙抗自問他也做不到這點就算現那老管家是個奇才但要毫無動靜地耐心等待五年還要忍受用人不當的名聲確實很不容易。這時趙抗突然想起這個老管家當時的情況倒有點像是戰國時期的食客而張浚也頗有孟嘗君的遺風。當年的馮諼也就是既不老實干事也不展現才能反而不住地伸手要更高的待遇但是孟嘗君毫無怨言一一滿足了他結果後來馮諼令他多次化險為夷。這個典故也因此成為了一段佳話。
但是這種做法如果用到國家和軍隊的管理上肯定是會出大問題的所以戰國四公子手下雖然人才濟濟但其中有能力改變一個國家命運的也僅就信陵君一人而已因為他是通過誠意來招攬人才而不是像其他三個那樣濫施恩惠這樣便不會破壞國家和軍隊的基本制度。在趙抗看來濫施恩惠的方法對奇才有利但對依靠績效考評才能慢慢晉升的一般人才則大大不利而國家強盛靠的不是一個兩個奇才而是那千千萬萬合格的一般人才他們才是國家的基石。以犧牲一般人才為代價獲取那些難得的奇才並不能令一國興盛他們的作用往往不過是幫助主人謀取個人的榮華富貴而已。問題在于那些曠世奇才個個心高氣傲直白點說就是非常愛面子因此他們特別吃這一套所以那些大貴族才會紛紛效仿。
而中國重視權謀的傳統大概就是從那時開始的本來有能力強國的奇才們最後都將才能用在了權力斗爭上這使得中國朝堂上的內斗愈演愈烈並逐漸蔓延到民間成為了中國人的痼疾之一。而兵法上重視謀略而輕視基本訓練大概也是出于同樣的原因。漢朝獨尊儒術後由于儒學務虛的特點又使得這兩個問題愈嚴重雖然也不能說一點用處都沒有但繼續這麼展下去後果堪憂。
不過這些憂慮都是趙抗以一個統治者的身份來看的如果自己身在局中無論是作為奇才而是他們的主人感受又會迥然不同。但在特殊方式下培養出的趙抗一直很缺乏個體意識所以此時他並沒想到這一點。(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