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城,大齊實際的政治中心。自高歡起至高湛,幾代皇帝對大齊的創業基地晉陽都刻意的經營,使得晉陽成為當時最為繁華的城市。
“打開靈石口,空出晉陽湖”,太原流傳這麼一句古話。傳說是大禹治水時流傳下來的,其中便有 “晉陽”二字。
據說晉陽城是春秋時期的晉國所建。當時的晉國是北方最強大的國家。但是晉景公 “設置六卿”以後,晉國公室勢力開始削弱,政權下移異姓卿大夫手中。六卿之間不斷進行兼並戰爭,于是就越發體現出城池的重要,晉陽城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建築起來的。
時代的變遷,朝代的更換,晉陽城也經歷了各色的統治者。但是唯一相同的就是統治者對晉陽城都是刻意的擴大和修建。
現在,作為大齊實際政治中心的晉陽由于糧食足,民性強,形勢險要,成為中原王朝大齊的北疆重鎮。在中原分裂動蕩的時局,晉陽成為各方勢力角逐的中心。只要佔據了晉陽,便可稱雄稱霸,進一步圖取中原,這是所有統治者都信仰的。
晉陽城的外城在高歡時就得以修建和加固,就算周與突厥的聯軍攻入了城門也是很難攻破外城的。何況,在于齊軍長時間的體力消耗已使得他們筋疲力盡了。加之,後援的後面直擊更是讓敵軍更加的消耗心力。
城東殺聲四起,街道上橫著的尸體有紅袍也有黑袍還有突厥兵的毛皮戰衣。此時,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此番情景,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亂兵酣戰,已是殺得難分敵我,殺紅眼的雙方似乎失去了視覺,只是憑著最初的本能砍殺威脅到自己的人。只見眼前是一片血紅,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血腥味,濺起的血光迷惑了視線,分不清是活的還是死的。
“突厥木桿可汗已被大齊俘虜,爾等還欲意為何?”手持韁繩,緊握方天畫戟大聲高呼。
回響于天際的高喊震動了紛亂的戰場,劇情似乎都在此刻被暫停了。
“我乃大齊蘭陵王高長恭!爾等木桿可汗已被吾擊敗在城西!爾等若繳械投降,本王既饒爾等一命!”
“他撒謊!大汗乃神狼之子,怎會敗在他之手!”
“對!對!大汗萬歲!”
“大汗萬歲!”
“萬歲!”
“哈哈……”昂天長笑,臉上的修羅面具被震得‘嗡嗡’作響。
“與其再此爭執浪費時間,不如去城西一看就知,本王是否信口開河!”嗤之以笑,揮舞手里的方天畫戟朝身旁的石碑劃去,‘ ’的一聲,被削下的石碑一聲巨響碎在地上。
“不過,哼!”無情的雙眼冷冷地掃向原本雙眼都被瘋狂吞噬而此時充斥著恐懼的突厥軍,用冷到了骨髓里的聲音一字一句地說道︰“把手里的兵器扔掉!”
“殺!”
“殺!”
“……”
身後震天的吶喊,五百重裝鐵騎震動山川的威懾如一股即將噴發的岩漿般直逼突厥軍連連後退兩步。
本來我是應該解決掉這些打算借助周與大齊的戰爭妄想侵入中原的突厥人,但是心里卻又突然改變了初始。不僅僅是因為想趕緊結束這種紛亂的情形,找到高湛的下落。還有一個我自己也解釋不清楚的理由,就是當我看見這些視戰死為無上光榮、善戰的突厥兵時會突然想起他缽。並不是感情作梗,只是知道要培養一只這樣的突厥軍隊其實是見很男的事情。突厥人經歷多次的戰斗,戰死的成年男子已經多之不計。即使這次的進攻他們出兵十萬卻也是家底老本了。
雖然大齊為中原的霸主,但是如若與周朝實力相當的突厥國力衰弱下去,周朝的實力就會相對的增強。如果要在只與世代為敵對關系的周對峙和與周及與大齊還有所顧忌的突厥兩個勢力對峙,這兩個里選擇的話我寧願選擇後者,即同時與周和突厥對峙。而且我相信,相信他缽與我在建康離別時的那番話。我相信回突厥後一定會有所動作,突厥會因為他而發生改變。
正當突厥軍還在相互而視、猶豫時,城東牆內傳來兩軍交戰的廝殺聲。
皺起眉頭,很不耐煩地朝遠處的城牆看了一眼,不悅地掃向已經沒了戰意卻始終還在維護著最後一點武士尊嚴的突厥軍。
“蘭陵王!敗在王爺的手里也不算窩囊!我們投降!”說著,一將領樣的突厥兵丟下手里的兵器。
“ 啷”
“ 啷”
緊接著,突厥兵都相繼的丟下了手里的武器。
“我們也投降!”
紛紛地,所有的突擊兵都陸續丟下了武器。地上的弓矢、鳴鏑、甲鞘、刀劍散亂地堆成了幾堆。
“你們將這里清理,將他們送往城西,與假儀三司斛律大人會合!事後,本王會啟奏陛下對爾等一一行賞!”朝馬下的一群已經受傷不輕的齊軍說道。
“謝王爺!謹遵王爺!”
“駕!”沿著騰出來的道路朝城牆另一邊駛去。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