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豐子的《北京尖叫》,早有耳聞,但真正來拜讀,卻是十幾天前的事。---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盡管,近來工作很忙碌,但我還是抽空讀完了它。第一感覺︰很美,很感動。(從頭至尾讀下來,著實感動了幾回。)
于是從頭開始讀第二遍。這一次,我讀的很細,並企圖用我的眼光去解讀。這是我第一次這麼鄭重其事的去考究一個小說中成年男子的情感世界。在此之前,我對“男人”這個詞匯不太敏感。跳不出女性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這是我的局限性。黑格爾說︰當你看到了界限的時候,你已經越過了界限。現在我看到了自己的界限在哪里,但我不知自己是否真的能跳出這個界限。對《北京尖叫》的解讀,我也希望自己可以跳出我自己身為女性的這個界限,比較客觀的來分析“豐子”這個成熟男子的精神世界。我想對我而言,也算是一種突破。盡管我現在也不知道我的這次突圍能否成功。
豐子,在我眼中是一個很man的男人,他成熟坦誠,睿智幽默而又放浪不羈。盡管從表面上看去,他有點粗狂張揚,有點匪氣,有點色,甚至有那麼點吊兒郎當,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他的光輝形象。反而讓人感覺到他的真實與鮮活。每次當我面對他,仔細審視他的時候,我就會反復思考這麼一個問題︰什麼樣的男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男人,一個有魅力的男人?那絕對不是有強悍的體型,粗狂的個性就算是一個真正的男人了,一個真正的男人,他的魅力應該來自于他自己堅強深邃的精神境界。一個愚昧淺薄的男子絕不是一個真正有魅力的男人。男人的強大與魅力應該來自于他內在的精神力量。正如豐子,雖然表面上,他好像有那麼點不夠正經,但從他內心世界看,你會發現他其實有著很強烈很執著的精神追求,這種追求不僅表現在他對攝影工作的投入上,對愛情的執著追求上,而是在生活得每一個細節之處都流露出一種男人特有的霸氣。他身邊圍繞著形形**的男人,女人,而他總能輕而易舉的成為這些人的中流砥柱。他是女人眼中的完美情人,是男人眼中豪爽仗義的兄弟。朋友有事,他願意為他們兩肋插刀,對東子婚事的操辦,東子出事後仗義疏財的慷慨,為了替玉秀找回公道,設計懲治鞋廠無賴……這些都把一個頭腦睿智,正氣凜然的男子漢形象刻畫的極為傳神,的確,這些細節總讓我想起武俠小說中那些心懷絕技,除暴安良的俠客。但這位俠客也是極為柔情的,他對自己身邊的女人也總是盡自己的能力加以照顧。自己要離開時,他對喜歡自己的女人都做了最好的安排︰讓玉秀去讀書,把自己的公司轉讓給丹。如果他真有對不起的人,那他可能只有對燕子是有所愧疚的。但是,他也不是有意如此,只是他的心承受不起兩份真摯的愛。對愛情的執著注定他勢必要對不起一個人,而這個人只能是燕子。
豐子的生存狀態,總讓我想起哥德筆下的浮士德,都是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達到自己追求的精神高度,四處漂泊流浪,流浪的不知是身體,他的靈魂其實也一直在流浪。這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存狀態也是基本一致的。
生活在滾滾塵世中的芸芸眾生也都是為了自己心中的某種信念而不屈奮斗著,可能因為具體個體的思想意識不同,精神境界不同,這種信念有不同的層次和要求,但人活著,的確是需要一個理由支持我們自己堅強的活下去。但是顯然,小說的重心並沒有放在這個層面上,小說的重心放在了豐子的感情生活上。劍客對小說的定位也說明了這一點,劍客把小說定位為“都市言情”,那就是講一個人的一段感情故事。
大概是瓊瑤式的言情小說看得太多,開始閱讀豐子這部言情小說時,我心里的感覺總是怪怪的。總是難以把這個故事與言情聯系在一起。也許這也是男人寫愛情與女人寫愛情的一個性別差異吧。但當我看完後,掩卷長思,卻發現,豐子的定位還是很正確,錯的是我自己的感覺。
小說描寫了豐子與月,燕子,玉秀,菲兒,助手丹幾個女子之間的情感糾葛。通過豐子對這幾個女性的不同情感體驗,多方面多角度折射出一個成熟男子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我細細的分析豐子對這幾個女子不同的的情感態度與體驗時,曾幾度試圖捕捉豐子寫作這部小說的初衷,或者換而言之,我想知道豐子想要在這部小說中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情感追求,或者說在豐子的意識里︰什麼樣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豐子自己到底想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愛情觀。所以,我很想說一句,愛情,掀起你的蓋頭來,讓我看看你的臉。(呵呵)對此,我是做過努力的,現在我就很粗略的說一下自己的感想。有不對的地方,希望豐子可以多包涵一點,畢竟貿然猜測一個人的思想有點冒險。
怎樣的愛情,才算是真正的愛情,才是值得我們傾盡一生熱情去追求,去守候的愛情呢?在小說中,豐子與月的愛情就是現代真摯愛情的一個典範。通過劍客對這段純美愛情的精心演繹,我似乎隱約觸及到了豐子心里那份真摯愛情的本質。
一、愛是一種勇敢的追尋。
豐子與月有一個美麗的相遇,只是卻錯過了最好的花期。兩人相識之時,月已為**,為人母。按理說,這是一個很平常的婚外戀故事。但是通過劍客精妙筆觸的不平凡的演繹,使這個本該很老套的故事有了不同尋常的意義。世上最難的事不是創造神奇,而是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很恭喜豐子,你做到了。
雖然,現在社會對婚外情的態度寬容了很多,是寬容但依舊不是縱容。正如豐子自己所言︰這仍是一個視婚外情為罪惡的社會。但是盡管為世俗所不容,盡管豐子自己也意識到“在世俗的眼里我是一個不道德的角色”,而月作為“一個圍城里的女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女性”她的判經離道,世俗也是不容的。但是真誠相愛的兩個人,還是“飛蛾一般義無反顧地與世俗抗爭”。 100張201電話卡,每一天漫漫長途電話中的傾訴,機場賓館內情不自禁的身心交付,藍天曠野里的幸福相守……期間每一字,每一句,豐子的描寫都浪漫唯美,溫馨甜蜜。這使我讀著這兩個章節時,多次抑制不住眼中的淚水。從心底里由衷的感嘆︰好一曲蕩氣回腸的愛情悲歌。
這才是真正的愛情,不因塵世的壓力而逃避,不因俗世的牽絆而放棄。真正的愛情從來就不是怯懦的回避,膽怯的退縮,而是一種勇敢的追尋與承擔。正因為愛是勇敢的,所以,世上才有了梁祝一般沖破世俗的相愛,因為愛情是執著的,所以才有了生不相伴就化蝶共舞的神話結局。正因為愛是那麼強烈那麼炙熱的一種情感追求,所以世上才有了那麼多生死相隨的愛情故事。
二,真正的愛情產生于人的精神世界,是兩個相互吸引的靈魂之間深深交融與契合。
馬克思說︰男女之間的情感關系直接表明人在何種程度上成為“人”。愛情是一種迸發于人心靈深處的精神力量。一個幼稚淺薄的人永遠不會參透它的真諦與價值所在。現實中很多人都把愛情的最後歸宿都落腳于**,當然,愛情中不能沒有性,沒有性的愛情也不是完美的。在這一點上,豐子對真摯愛情的闡述與定位是突破了我們傳統意義上的愛情範疇的。我們傳統文化意識里的愛情追求的是一種古典式的純情,既回避**,崇尚很單純的精神之戀。在我們的意識里,**是不潔的,一旦情感沾染了**,這份感情就不再純潔了。就如《紅樓夢》中的寶黛之戀。有人說,林黛玉虧得沒嫁給寶哥哥,如果嫁了,寶玉十有**會陽痿。我基本同意這一觀點。試想寶玉絕不會把黛玉看做**的對象,對這麼一個“水做的”人兒有欲念是一種玷污,所以,寶玉的**總放在丫頭身上,比如襲人。這也不是寶玉的錯,這是我們本身文化傳統上的錯,我們骨子里的真愛意識是排斥**的。而且,接受傳統文化越深的人,這種觀念更是根深蒂固。所以,對豐子與月而言,沖破世俗相愛已經相當不易了,可貴的是兩個人還能進一步沖破文化傳統的禁錮而以身相許,所以,讀到小說中《沒有地哪有家》《天堂人間》這兩個章節時,對月我是充滿敬佩的。是什麼使一個有著很深的傳統禮教思想的女子那樣的不顧一切的去以身相許,去做了一件世人眼里很不容的事?是愛情,一份真摯的愛情。只能嘆一句︰愛情的力量的是偉大的。
很欽佩豐子能有這樣的構思,他跳出了傳統愛情的禁忌,給了愛情一個全新的定義。真愛是一種靈魂的融合,也應該有完美的**。性,是上帝安排給愛情的儀式。在《天堂人間》這一節的描寫中,你絲毫不會覺得性是一種應該回避的事情,相反你會感覺到一種神聖,一種純淨的美。當然愛情中不能沒有性,但也不能只是為了性。為性而性,與動物們的交合沒什麼區別。愛情應該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身心交付,也是兩個人靈魂深處價值觀念的高度認同與契合。
正如豐子對豐子與月的這段愛情的闡述︰“在隨後的四年,我們相愛著,在我的眼里,她已經不再是那個孱弱美麗的小女人,她是婉約的,也是豪放的,可以讓你心痛不已,同樣也可以與你把酒臨風,高唱大江東去。她具有清秀可人的外表,更具一顆善良的心,她是我的母親,也是我的姐妹,更是我的情人,是一個走進我的思想和靈魂的女人,是一個可以和我風雨同舟的愛人。她對人生的睿智評點,讓我不再流浪的途中迷惘。我對她驚鴻的一瞥,卻是刻骨銘心,無人能替的。”
只有能走進彼此的思想與靈魂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正是因為有這麼一份深切的愛,烙進了豐子的心靈征途中,所以,愛就成了“不能退而求其次”的執著。所以,盡管豐子身邊女子繚繞,但豐子的心卻永遠留給了月。月是唯一一個走進了豐子思想與靈魂的一個女人。玉秀的愛只是給了豐子生活的一份溫情,丹的愛只是在事業上給了豐子很大的幫助,燕子的愛只是滿足了豐子的**,她們都沒能真正的走進豐子的精神世界,所以,注定她們不能得到豐子真正的愛。豐子的愛,只許給了月。
三、真正的愛情,是唯一的。
無論你相不相信,人的真愛只有一次。但是我信。其實就這一次,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遇到。遇到一個真正可以走進自己心靈的人很難很難。這需要一種緣分。不是人力可以為之的。所以,我們都說真正的愛情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一旦遇上,可能就真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了。那是一種境界。
正因為世上的真愛只有一次,正因為一個人的心里只能容納一個人,所以,我們的豐子每年古剎的探望,每一次心痛的回憶,在豐子的筆下都那麼感人至深。正因為這份愛深深烙進靈魂,才有了後來豐子的千金散盡,執著守候。
豐子深深的愛著月,那月是怎樣的女子呢?可以讓放浪不羈的豐子傾心相許? 應該說小說中的月,是我最鐘愛的一個女性。我也認為只有月這樣的女子才能真正俘獲豐子的心。月睿智,婉約,善良多情,在窒息的婚姻里,她本已心如止水,但當豐子走進她的心靈之後,她開始覺醒,開始勇敢的追求著自己的真愛。為了這份愛,她抗爭著,掙扎著,為了豐子她離婚,離職,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當能真正擁有時,她卻選擇了放手。是心中的那份愛變了麼?是她支離破碎的心太疲倦了麼?以致沒有勇氣去守候那份真愛?我想,終究是這塵世太殘酷,我們自己太脆弱,生命有不能承受之輕,愛情亦有其不能承受之重。所以,月有為愛爭取的勇氣,但卻是最終卻沒有力量來成全這份愛了。所以,她選擇了遁入空門。一句︰“我們都是有罪之人,一切該了結了,讓放棄來懲罰我們罪惡靈魂。”月就輕飄飄的放下了自己的愛。月雖然能像像現代女子那樣可以為了愛奮不顧身,但她內心深處仍是很古典很傳統的女人,實質上,她終究沒有邁過自己心里的那條道德底線。試想普照寺內青燈伴古佛的日子,那顆執著愛著的心是否就真的波瀾不驚呢?午夜夢回之時,旅人的身影是否也會閃爍在思念的夢中?我似乎又一次听見,愛情無奈的嘆息聲……
小說中的菲兒我總覺得是月的另一個翻版,只是月是很古典的一個女子,有著溫婉嫻靜的氣質,而菲兒卻是完全現代的,她熱情奔放,活潑任性,一個古怪精靈的女子。菲兒像月一樣聰明,睿智,充滿靈性。所以,在她走進豐子後,使這位孤身流浪多年的浪子有了想成家立業的想法。如果菲兒不是抱著報復豐子的目的而接近豐子的話,她的確應該可以成為豐子的另一個知心愛人,像月一樣深深的烙進豐子的人生旅途,但是,很可惜,菲兒對豐子只有恨,沒有愛。因為她的確是豐子想娶的那一個人,是豐子想要在塵世中最後握住的一份愛情,所以最終她的報復才徹底毀了豐子對塵世愛情的最後的信念,也使豐子認識到月才是自己今生唯一的真愛,終于讓他放下一切,散盡千金,去守候她了。
在這些女子中,我最同情燕子。燕子對豐子的愛讓我很感動。但是豐子對燕子的愛卻是停留在下半身,連豐子自己也承認走近燕子就是因為“她驚艷的美貌和氣質征服了我麻木的欲望”,這樣的相識注定豐子對她只有性,沒有愛。燕子是愛豐子的,很刻骨的愛。她一直想要嫁給豐子的,做一個幸福的小女人,但是豐子的心卻早已留在了普照寺。所以,豐子說︰“這些年,燕子是給了我很多愛,可是我們性格的相似和沖突,讓我們始終走不到一起,更多對愛的那種執著和壓抑讓我們有性無愛。我很明白,燕子只不過填補了在那個特殊時期的一個空白而已,這些年,對于燕子更多的是自責和愧疚,卻無力給她一切。
的確,燕子只是填充了豐子特殊時期的一段空白。但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燕子從未走進過豐子的精神境界。
在燕子離開的時候,我們總是本能渴望豐子能挽留住她。但是怎麼才能留下燕子,豐子心里應該很清楚,留下她就意味著娶她,給她一直想要的婚姻,但是燕子卻不是他心里那個可以不計代價想要娶的人,所以,他只能看著她遠走高飛。燕子走後,我們也沒有看到豐子一蹶不振的樣子,這更能說明豐子對燕子的依戀(只能說是依戀,我覺得不能稱之為愛)其實就僅限于**。
細想來豐子對燕子也是有情的,也有依戀,但卻不能愛︰那是因為“一個人的心,是無法承載兩份愛的。”的確如此,人心真的是很奇怪的東西,說他大,可以容納江河湖海,說他小,小的只能容納一顆心。在愛豐子的所有女人中,燕子是愛的最苦的一個。
特別是讀到燕子離去之前,強迫豐子穿結婚禮服,堅持在最後一次**中要為豐子生一個孩子的時候,我真的是淚水泛濫,世上竟有如此痴心的女子。這麼強烈的愛著,炙熱的愛著,卻最終因為成全愛而遠走異國他鄉。怎樣的一個女子,讓人心痛,亦令人肅然起敬。
玉秀,小說中很溫情的一個女孩子。她的溫情給了豐子一種家的感覺,豐子多次提到,她的目光,讓他想起自己的母親,但玉秀的純真與單純決定了她可以帶給豐子生活上默默的溫情,但卻不能走進和觸摸豐子豐富而深邃的精神世界。其實,豐子對玉秀的感覺也是很復雜的,她溫情的目光使豐子想起自己的母親,但他對秀又有一種小妹妹式的憐惜,每次提到玉秀,豐子總是說“這孩子”,所以說,無論是溫潤寬厚的母愛氛圍,還是哥哥妹妹式的憐惜,玉秀給豐子的感覺是一種親情而不是愛情。盡管玉秀心里也暗戀著豐子,但這種愛卻不是豐子所追尋的那種愛情。包括小說中豐子的助手丹對豐子的愛也是一種很純淨的暗戀,丹在事業上盡心盡力的輔佐豐子,是豐子最好的拍檔。但她既不能像玉秀那樣走進豐子的生活,也不能像燕子那樣可以給豐子**,更沒有機會去走進豐子的精神世界,所以,她的愛雖然深刻,但終究太過蒼白,所以,她的愛在豐子來說幾乎是一片真空,是觸摸不到的愛情。這種愛的堅守,除了感動自己與別人,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
雖然,這種愛沒有實現的可能,但這種愛所表現出來的那種隱忍,那種自我犧牲的精神卻令人唏噓與感動。
我個人總認為暗戀是一種“情懷”,不能說是愛。情,名詞,隱喻于心,是沒有追尋的力量的。愛,動詞,靜心想一下,這個字,充滿了蠱惑與欲望。我們提到“愛”這個字時,心里總會有一種莫名的炙熱與躁動,有一種力量支撐我們去追尋,去擁有。而“情”這個字給人的感覺卻相對靜謐安全。情,是一池秋水,純淨安逸,而愛卻是一團烈火,充滿狂熱與進取。
所以,“情”是一種沒有力量的愛,而沒有力量的愛是算不得真正的愛的。(我前面提過)愛,不應是怯懦的逃避,也不是委屈的退而求其次,愛,就是一種執著的追尋,尋覓到之後勇敢的去擁有。所以傳說中被人們津津樂道的經典愛情不是驚世駭俗,就是離經叛道,就因為愛是一種欲望極強的精神力量。這在一點的描述上,我很佩服劍客。
如果只是很單純的描述一個現代愛情童話,那麼這個小說未必能給人很大的震撼,小說的另一個亮點在于它在講述一個愛情童話的同時,也從另一些側面揭露了現實生活的無奈與蒼涼。盡管小說沒有把過多的筆墨放在這個層面的描寫上,但在劍客的精心構思下,整個社會中那種陰郁的暗流,喧囂的氛圍卻還是無處不在。比如,對酒吧氣氛的描寫,無處不充塞著人性中躁動的欲望與不安份的壓抑。鞋廠無賴對玉秀的迫害,東子被女人欺騙,被朋友出賣這些事件的穿插演繹……無一不從另一個側面揭示著現實社會里那些真實的罪惡。對這些事件的描寫,使小說人物活動的整個社會背景立體起來,鮮明起來,讓我們確實感覺到這些人其實就生活在我們的身邊。這大大拓展了小說本身所要表現的現實意義。這也使得我們不能再從很單純的情感小說來透析這部作品了,這些因素也使這部小說整個的思想理念提升了一個高度。
當然,這部小說也不是完美的無可挑剔,但是沒關系,再好的作品也是略有瑕疵的。每一部作品都如那副叫做“斷臂維納斯的雕塑”一樣,其實我想說的就是這一句︰殘缺無損于它的美。感謝豐子為我們撰寫了一部這麼好的小說。如果以後有時間我會繼續閱讀你的《挑戰婚姻》系列。
逸舟感言︰
讀豐子的《北京尖叫》的確使我想了很多的問題。想的最多的恐怕就是人的感情歸宿的問題。試問塵世間,誰的靈魂不是再流浪,誰的心不是再漂泊?在小說結尾讓豐子千金散盡,回歸竹林木屋去守候他的愛情了,也許這真的只是我們自己的一種一廂情願的美好願望吧!事實上,現實里有幾人可以這樣的灑脫而去?還不是都要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塵世里繼續輾轉流浪、迷失沉淪麼?
見慣了,現實里太多的人唱著“只要曾經擁有,不要天長地久”而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見慣了太多的人在塵世里隨波逐流的生活而不問明天如何?心里便萌生一種很蒼涼的感覺。試問世上有幾人在清醒的思考著自己的人生該如何度過?又有幾人願意堅守著一份錯時的真愛而甘心寂寞?葉子說,會思想的女人多半是憂郁的,其實每一個會思想的人骨子里都難以擺脫自身的那種執著與迷惑。但無論怎樣我們還是應該相信這世上總有一個地方是可以安放一份永久的愛,寂寞的魂的,如果現在沒有找到,那就繼續尋覓,如果現在找到了,就應該好好的去珍惜……
?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