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國最近算是神氣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儀陽市農業局已經從他的預制件成訂購將近一千套大棚預制件,而且訂單還在不斷的下。按照劉世豪的說法,整個儀陽地區今年至少要上一萬畝大棚做試點,一旦後獲得成功,明年大棚的數量還要增加十幾倍。他跟王軍算了一下,就按目前的水平,一套大棚的預制件可以獲純利200多塊錢,單是已經賣出去的一千多套大棚預制件,他和王軍每人就能分到十多萬塊錢。先不說以後的情況,單是今年的一萬畝大棚的計劃,怎麼說都得有200-300萬的利潤,要是明年十萬畝大棚的計劃一下來,那麼獲利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劉衛國很清楚,別看眼前自己搞的預制件廠掙錢,這不過是因為儀陽市農業局長劉世豪是他爸爸,要是沒有了這一層關系,儀陽市農業局恐怕就不會再從他這里采購大棚預制件了。畢竟這個東西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只要有東西,就是農民也能搞出來。眼看劉世豪過了年就59歲了,說退就退的人,十萬畝大棚是吸引人,可一旦劉世豪退了下去,自己根本就玩不轉。
“王軍,咱們搞的這個預制件成本還是太高了,得想辦法降低一點成本,趁著我們家老頭子還在位,能撈多少算多少,要不然老爺子一推下去,事情就不好辦了。”劉衛國跟王軍商量著。
“這事我也想過了,今年這個事情來得太突然,計劃內線材是搞不到了。不過我已經跟我們家老爺子說了,這段時間想辦法從下面擠一擠,先給我們調一批計劃內的線材頂著用,這樣的話咱們每套大棚至少能多掙300多,先對付過去這一陣再說。”王軍這段時間沒少費勁,好容易找到了一個這麼掙錢的事,怎麼都得搞好了。
“是啊,人工是不能降的,多給錢別人才能多干活,看來咱們還是得從材料這塊下手,我這幾天就在琢磨,你說咱們這大棚預制件里用那麼多鋼筋有必要麼?那玩意平時杵在哪里誰去動它?另外以後拌漿的時候讓他們少放點水泥,哪怕一個大棚能省下十塊二十塊的也好,再說了,那東西它要是老不壞,以後咱們吃什麼?”劉衛國從來膽子就大,他已經想好了,怎麼著都得趁老爺子在位的時候多搞兩個,到時候就算農業局不從他這里訂貨了,要是能掙到一筆足夠養老的錢,這些活不干也就罷了,最多再回農業局上班去。
“這事我早就想提醒你了,你沒看見郵電局用的那電線桿子。那麼粗的電線桿,里面放的鋼筋還不如我們放得多,再說了,咱們一個預制件才多大?要我說,其實根本用不著那麼麻煩,完全可以用8號鐵絲頂替6公厘的線材,大棚本身承重要求就不高,有那麼多鐵絲足夠了!反正到時候都在水泥里包著,誰還會把它給砸開了不成?至于你說的少放水泥的事完全沒有必要,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來了,再說也省不下幾個錢。”王軍一開始就想到這個事情了,但是他擔心出問題,既然現在劉衛國已經提出來了,他當然不客氣。
“8號鐵絲有多粗?”劉衛國問道。
王軍白了劉衛國一眼,真沒想到劉衛國能問出這樣的問題來,要不是劉衛國手上有這麼好的一根項目,王軍還真不願意跟他合伙干。
“跟咱們吃飯的筷子頭差不多,比6號鋼筋細一些。”盡管心里感到不屑,但是王軍還是沒有表露出來,畢竟沒有劉衛國他一個人就算生產出來了大棚預制件也賣不了。
“那不就行了!有那麼粗我看就夠了,關鍵是這麼一換咱們能節約多少成本?”劉衛國一听高興了,急急忙忙的問,能掙錢才是他關心的。
“今年應該少一點,畢竟線材計劃內的指標已經沒有了,要是到了明年,咱們拿來計劃內的線材倒一把能不少掙錢,這邊成本也下來了,我估計,一套大概能掙一千。不過這事有點風險,萬一要是農業局的人抓住不放,咱們可就得陪了。”王軍之所以原來一直不說就是這個原因,萬一農業局那邊驗收的時候卡得緊一點,自己還真沒有辦法。
“這事你不用擔心。農業局那邊負責驗收地是我哥。再說了。有我爸頂著。誰去管那麼多閑事?你放心就是了。”劉衛國大包大攬地說到。
王軍一听這話頓時放心下來︰“行。我這就進鐵絲去。明天就讓他們改用鐵絲!”
……
話說黃寶順這段時間是喜事連連。他地論文上了雜志以後很快引起了不少人地注意。再加上他可是反季節蔬菜種植地功臣。正好政策上又開始強調年青化、知識化和專業化。一來二去地。不知道怎麼地就傳出來過完年以後組織上準備安排黃寶順去黨校學習地話來。雖說還沒有下文。不過很多時候小道消息往往比正規渠道下來地命令要快得多。處里面已經有不少人在恭喜黃寶順了。
黃寶順高興是高興。不過一點可都不敢表現出來。他知道在機關單位做事要小心。只要沒有確定地事。很可能隨時變卦。在這個關鍵地時候要是自己出了問題或者給誰抓到了小辮子。這事搞不好就真地吹了。
黃寶順所在地綜合處是儀陽市農業局事情最多、也最零碎地處室。整個就是不管部長。什麼亂七八糟地事情都推到綜合處身上。
儀陽市大範圍推廣反季節蔬菜種植的事在各縣全面推開以後,儀陽市農業局就組織了一個科技支農會動。經過市里面一番大力宣傳,大棚種植技術幾乎在儀陽市成了家喻戶曉的東西。劉世豪當然當仁不讓,掛上了儀陽市農業局科技支農領導小組的組長,副組長是農業局黨委書記,黃寶順是想跑都跑不掉,成了第二小組組長。第一小組基本上都是領導組成的,一般只有在上級領導下來檢查或有必要的時候才出面,平時基本上都在局里忙著。至于第二小組的事情就多了,不但要負責指導和培訓線面的農技推廣人員,時不時的還要到下面鄉鎮區巡視一下反季節蔬菜屠光的情況,了解掌握農民對反季節蔬菜種植方面的主要問題。整天在儀陽地區跑個不停。
這些是對于其他人來說也許是一個苦差事,經常連續幾天都回不了家。但是黃寶順卻很願意干這個,畢竟反季節蔬菜是從他手上出來的,現在到處都能看到自己的成果,心里自然高興,在一個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表現機會,如果出了成果,對他的仕途是有好出的。黃寶順沒有注意到,因為他整天玩命的工作,組里面的幾個同志已經很不耐煩了,只不過大家都知道黃寶順就要上黨校的事,再苦再累也不過是撐過幾天,等黃寶順去當小學習以後事情就好辦了。再說了,誰知道黃寶順從黨校出來以後會怎麼按排,要是直接在局里面調整上去,搞不好就是副處長了,為了自己的前途,何必跟未來的領導過不去。
這一天,黃寶順帶著儀陽市農業局科技支農第二小組的人來到東平縣許術鄉協助許𤥃@緡┘紀乒閼靖惴醇窘謔 說耐乒恪 br />
東平縣是儀陽地區距離儀陽市較遠的一個縣,許術鄉又是這個縣最偏僻的一個鄉,由于比較靠近戈壁,這個鄉的農業生產水平一直比較低。當地政府非常希望能通過這次反季節蔬菜的種植改變當地農民的生活水平。可惜事與願違,由于大棚造價比較高,當地農民平時靠天吃飯,難得有誰能一下子拿出錢來搞大棚的,所以反季節蔬菜的推廣壓力很大。
“黃組長,不是我們不積極的想辦法,可是你也知道,我們這里的農民不但窮,而且懶得要命,上級領導給了他們這麼好的項目,可是臨到頭來,任我們怎麼做工作,就是沒有人願意搞反季節蔬菜的種植,我們總不能拿槍逼著他們吧?”許術鄉農技推廣站的站長兩手一攤,為難的對黃寶順說。
“正是因為這里的農民窮,我們就更要想辦法帶他們走科技農業的路子,靠天吃飯永遠發不了財,關鍵還是得要有破釜沉舟的精神。”黃寶順急了起來。
“黃組長說的是,這個道理我們都明白,可是農民不听我們也沒有辦法。”許術鄉的站長委屈的說。
黃寶順也知道自己剛才說的有點過了,緩了口氣︰“咱們推廣站應該搞一個典型,到時候附近的農民知道種植反季節蔬菜的好處了就都跟上了。”這是黃寶順的經驗之談,當初他就是這麼引的南灣鎮的農民搶著種反季節蔬菜的。
“有,就在不遠,有一家農戶已經建了一個大棚,大家都等著看他的收成,要不我領各位領導去看一看?”
黃寶順當然是求之不得,于是一幫人高一腳低一腳的往農戶大棚方向走去。
遠遠的,黃寶順就看見這家農戶的大棚孤零零的站在田地間。對于大棚黃寶順還是很熟悉的,一眼就看出正是儀陽市農業局推出的標準大棚。
“走,過去看一看!”黃寶順挺興奮的。
一幫人走到大棚外,大棚里並沒有人,黃寶順也不忌諱,掀開棚門就走了進去。黃寶順沒想到,他眼前看到的情況與他想象中郁郁蔥蔥的情況完全不同(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