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灣鎮回來以後,黃建華開始緊急調動資金,他很慶幸自己能踫上黃寶順。別看不過是倒騰點青菜,但這可是壟斷生意。雖然南灣鎮農技推廣站的人並沒有承諾讓他包銷所有產出的青菜,但是黃建華知道,只要自己的價格公道,人勤快一點,想來南灣鎮農技推廣站的人是不會那麼麻煩,自己找渠道銷售的。
黃建華不是很貪心的人,按照一般的市場規律,二道販子的毛利應該有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之間,但是這一般指的是普通的農產品,因為二道販子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比方說市場波動、農產品損耗等等。但是南灣鎮農技推廣站的大棚菜不存在這些風險,畢竟是獨家生意,市場價格全由自己來控制。至于說損耗就更不用擔心了,最多是運輸途中壓壞一點而已。儀陽市那麼多人,每個市場批一點,農技推廣站大棚的產出根本經不住龐大的消費群體。談不上什麼損耗不損耗的。
為了緊緊的拉住南灣鎮的這些個大棚,黃建華非常小心的給自己制定了一個贏利點,他決定把毛利控制在百分之十左右,按照這個價格政策,南灣鎮農技推廣站的人不會覺得吃了虧,轉而向另外找人幫著銷售產品或者干脆自己干,而因為數量和價格的原因,黃建華又能掙到錢,相對來說,他還是掙了便宜的。黃建華很清楚,做人不能太貪心,要是自己掙得太多了,恐怕以後就別想再找到主謀好的門路了。
正如黃杰想的,沒過幾天,農技推廣站的幾個人就悄悄的到儀陽市摸了一下大棚蔬菜的價格,,大家發現,黃建華還真沒多掙他們的錢,基本上也就是在收購價格的基礎上上浮了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之間,屬于大家可以接受的範圍。于是,大家開是放心的將大棚里產出的東西全都銷售給黃建華。
……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農技推廣站蔬菜大棚每天有人守在門口收購他們蔬菜的事情傳播得很快,周圍的農民開始心動了,不少人開始找上門來,請農技推廣站的技術人員傳授反季節蔬菜的種植方法。當初南灣鎮農技推廣站的干部職工之所以能那麼輕松的承包下試驗大棚,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能以點帶面,全面推動楊平縣的反季節蔬菜的生產。黃寶順的承包計劃中也已經承諾,農技推廣站凡是參與承包大棚的干部職工分片包干,保證每人承包一個自然村兩個大棚的推廣任務。現在好了,根本不用他們出去推廣,幾乎每個村都有人來找農技推廣站要求學習大棚種養技術,這個情況還真讓農技推廣站的干部職工大跌眼鏡。
其實這不難理解,按照以前的習慣,鎮農技推廣站一般是按照縣里的統一部署,用行政性的手段推廣一些新的東西的,農民有抵觸情緒,推廣工作很難開展,這也是去年搞實驗大棚的時候誰都沒心思的原因。因為大家都很清楚,一但實驗大棚搞起來了,縣里面肯定要求在農村進行推廣。農技推廣站的人都有經驗,別說一個大棚動輒要上千塊錢,要是沒有利益,你想讓農民多養兩只雞都難,更不要說搞大棚了。
這要是放在往年,有這麼多農民想到推廣站來學技術,推廣站的人不知道有多高興。任務性的東西都是有指標的,完成了指標就意味著能拿到獎金,所以誰都想盡快完成指標。可是今年不同了,南灣鎮農技推廣站的人還真不想讓農民把這個溫室大棚的技術都學了去。不過一兩個月的時間,每間大棚至少創造了幾百塊錢的利潤。這哪是大棚啊,簡直就是一個會生錢的金窩,要是都讓人學了去,可定會導致大棚菜的價格下跌。
黃寶順當然是知道這些情況的,他已經不止一次看到有農技推廣站的人把想參觀一下大棚的農民趕出去了。平心而論,黃寶順也不願意輕易就把反季節蔬菜的種植技術傳授出去,但是他的那個承包計劃上已經明確表態,在大棚承包期內是需要完每人一個自然村兩個大棚的任務的。
如果說普通干部職工沒有覺悟也就罷了,但是黃寶順好壞是南灣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的站長,而且是他代表全站干部職工跟鎮上簽下的承包協議,如果說完不成任務,領導上肯定會追究他的責任。如果說一直都呆在造紙廠,或許黃寶順還沒有什麼想法。造紙廠的級別高、干部多,凡是都講究按資排輩,別看黃寶順在造紙廠屬于干部編制,但是要想真正成為領導,或許是今生無望了。但是到了南灣鎮以後就不一樣了,盡管農技推廣站不是什麼起眼的單位,但是黃寶順怎麼說也算是干部了,再說他到南灣鎮前後干的這些事情已經引起了上級領導的重視,如果說努力一點,很有可能能動一下位置,往上面調一下。人都是有欲望的,黃寶順現在有了機會,當然希望自己能進步。現在,大力推廣大棚種植技術隊黃寶順來說就是一個機會。黃寶順知道,要是他真的能帶動南灣鎮附近的行政村掀起大棚種植的熱潮,加上他率先在南灣鎮搞起了承包試點,上面就很有可能會動他。可是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算黃寶順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把全站人的推廣任務全都拿下。
“看來這段時間我得下到下面的村里去呆一段時間了,不然今年大棚推廣的任務肯定完不成了。”黃寶順為了這個事已經想了兩天了。按說黃亞玲現在還小,幾個大棚還有那麼多的事,自己實在不該在這個時候下鄉,但是工作放在那里,他這個當站長的都完成不了,怎麼說服站里其他同志完成任務?
“你去吧,家里有我,再說黃杰也能幫點忙了,實在有什麼干不了的,我會叫陳起龍他們幾個幫忙,問題不大。”李冬梅一邊喂黃亞玲吃東西,一邊回應著黃寶順。其實黃亞玲也會自己吃東西了的,但是小孩子就是這樣,吃的差不多了就不想吃了,最後一點東西總得大人喂。
“本來以為承包了以後,大家對工作上的事會更上心,誰知道別的都好說,就是這個下鄉培訓的事,誰也不願意下去,生怕耽誤了照顧大棚似的,真要是不情不願的下去了,誰知道會不會捅出簍子來。”黃寶順仿佛解釋什麼似的說道。結婚這麼多年了,在造紙廠的事情不到,八個小時以外歸自己。到了地方上是當了干部了,但是事情也多了,現在還要丟下老婆孩子和家里那麼多事下鄉,黃寶順感覺自己虧欠了家里什麼似的。
“要我說你們這都是自找的,現在大棚能掙錢的事大家都知道的。換了是我,給每個村子發一個通知,想學的報名,不但要限定名額,還得交學費,要不然怎麼能顯示出這大棚技術的價值?到時候大棚里的活有人幫干不說,你們農技推廣站也能有一筆額外的收入。那些人花錢學了技術回去,你還怕他們不干?不就是一個自然村兩個大棚麼,要是肯听我的,別說兩個,就是十個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哪用那麼麻煩。”黃杰的這個辦法要是放在幾年以後還真不算什麼,有價值的東西當然不能白給人,但是現在這個時候大家還習慣用雷鋒思想指導行動,總覺得幫助農民脫貧致富是政府的義務,授人以魚的事干得不少。
黃寶順還真沒想過推廣大棚種植技術還可以這樣辦,不過仔細想一下,黃杰說得還真有道理。本來搞農技推廣的宗旨就是以點帶面,自己這樣下鄉去搞大棚推廣,無非是下到下面村里找村長或村黨支部書記什麼的,讓村里面的領導干部帶頭先干起來。他不了解村里的情況,怎麼知道村里有誰真的想學大棚種植技術?要是真的按兒子說的辦,肯花錢報名學技術肯定是真正想建大棚的,有了這些人,還用擔心任務完不成麼?
……
兩天以後,南灣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給南灣鎮下屬每個自然村都下發了一個通知,每個自然村限定三個名額,食宿自理,學費一百元,到鎮農技推廣站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學習,學習反季節蔬菜的大棚種植技術,由于需要大量筆記,所以要求來學習的學員必須具備小學以上文化程度,按照南灣鎮農技推廣站的要求,不管是哪個自然村,對不按時報到的,一律取消學習資格。由于反季節蔬菜的季節性比較強,今年只開著一個班。
黃寶順本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下發的這個通知,誰也沒想到,這個通知頓時在南灣鎮附近的自然村引起了轟動。老百姓都有這樣一個概念,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南灣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的這個反季節蔬菜種植培訓班不但學費貴,而且時間還長,條件還那麼苛刻,不用說就是好東西。再說了,鎮農技推廣站蔬菜大棚每天下午都有人守著買菜的事十里八鄉早就傳遍了,不少人還打听出了推廣站反季節蔬菜的價錢。那可不是一般的貴,連楊平縣都沒有賣,全都給儀陽市的人買走了。像這樣的好事,別人肯教給你就不錯了,收點錢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
到了報名那天,不但南灣鎮所有自然村一個不缺都派來了學習的人,連周邊鄉鎮都有不少人想來參加學習。黃寶順這回是學聰明了,不管多少錢,周邊鄉鎮的學員一個不收,就連南灣鎮所屬自然村的學員也得經過考試,對那些連筆記都做不了的,二話不說,當時就退了回去。要麼換人來,要麼放棄這個名額。其實黃寶順也不願意這樣,但是沒辦法,實在是鎮農技推廣站很難找到那麼大的地方教學。
看著報名的名冊,黃寶順笑了。看來,今年反季節蔬菜種植的推廣任務是不難實現了。這還真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