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川周明,二戰期間日本唯一的一名未曾擔任過軍政要職的甲級戰犯。-------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他是種族主義、沙文主義的瘋狂宣傳者及煽動者,畢生的精力都用于狂熱鼓吹法西斯主義。
他曾參與策劃“九?一八”事變,始終如一地為推動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奔走呼號,並極力支持發動太平洋戰爭。大川周明一生著述頗豐,但幾乎全都是在鼓吹他那一套日本法西斯主義的思想和理論,是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和“八搖一宇”侵略理論的謀劃者。戰後,他被定為甲級戰犯實屬罪有應得。
戰犯檔案姓名︰大川周明籍貫︰日本山形縣生卒年份︰1886∼1957任職履歷︰1907年畢業于東京帝國大學哲學系,法學博士1928年任東亞經濟調查局局長1937年任法政大學大陸部部長,法西斯理論的鼓吹者與實踐者大川周明是山形縣酒田市郊區人,1886年出生于一個自室町幕府時代就世代行醫的殷實家庭。1907年,大川周明進入日本的名牌大學——東京帝國大學哲學系專攻印度哲學,畢業後,他先是從事了一段時期的印度哲學研究,其後開始對殖民制度及殖民政策產生了濃厚興趣。從大學時代起,他便受軍部的委托翻譯德文資料,和日本陸軍的中堅軍官小磯國昭、岡村寧次、板垣征四郎、河本大作等人很早就建立起了聯系。歲時,大川周明以一篇題為《特許殖民公司制度之研究》的論文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在此前後,大川周明就已經開始從事寫作及講演,拼命鼓吹大日本主義、大亞細亞主義之類的法西斯學說。
1918年,大川周明來到中國東北,進入“南滿州鐵路株式會社”。在我國東北,他先後工作了10年之久,在仕途上可謂一帆風順。1919年,僅僅在他進入“滿鐵”的第二年,便被提拔為“東亞經濟調查局”的編輯課課長,後又轉任調查課課長。到了1928年,大川周明“榮升”東亞經濟調查局局長之高位。“春風得意馬蹄疾”,呼風喚雨的大川周明一時間躊躇滿志。
1929年,東亞調查局從“滿鐵”剝離,獨霸一方的大川周明更加有恃無恐地將其觸角由中國東北伸向全中國。在此期間,他與日本軍部往來甚密,並積極參與策劃了侵略我東北地區的“九?一八”事變。
在日本政壇上,大川周明也是一個不容小覷的人物。作為日本法西斯主義的理論家和吹鼓手,他不僅與日本另一位法西斯主義的理論家北一輝齊名,同時也是日本右翼法西斯運動的積極推動者,曾先後參與組織過各種右翼團體。年,他組織成立了早期右翼法西斯團體“猶存社”,並曾與北一輝沆瀣一氣。其後,大川周明與北一輝分道揚鑣,于1922年又創辦了“社會教育研究所”,後改名為“大學寮”。在得到眾多朝中顯貴的支持後,招收了許多青年人接受法西斯主義教育。大川周明親自參與授課,在其中大肆宣揚他所主張的所謂“日本精神”。從這所“大學寮”
里走出的學生,後來多被大川周明介紹到日本軍政界,充當了日本法西斯的馬前卒。
大川周明與日本軍部的關系素來十分密切。1930年,日本軍隊中的法西斯團體“櫻會”成立後,大川周明很快便與他們勾結起來。“九?一八”事變後,大川周明又組織成立了當時日本最大的法西斯團體“神武會”,其中同謀者之一便是曾經參與過皇姑屯爆炸事件的河本大作。“神武會”成立後,大川周明為了兜售其“國家改造”理論,利用“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民眾對國際形勢的普遍關注,糾集黨羽一道在日本各地進行游說,鼓吹侵略中國,建立所謂日本佔領下的“王道樂土”。這一時期,大川周明的法西斯宣傳活動達到了鼎盛期。
大川周明對于政黨政治,特別是自大正時期以來的民主運動十分仇視。他主張毀滅共產黨組織,鎮壓無產階級的勞工運動,以建立日本在資產階級的天皇制法西斯政體。這可以說是大川周明畢生所追求的目標。
大川周明的法西斯理論代表作縱觀大川周明的法西斯主義生涯,大致可以其1932年因“五?一五”事件被捕為界,分為前後兩個主要階段。在前一個階段里,大川周明始終站在日本法西斯主義運動的最前列,組織建立了若干個法西斯主義團體,並使之成為日本法西斯運動的核心。與此同時,他還參與策劃並發動了一系列軍事政變,但均以失敗告終。在後一個時期,隨著日本法西斯主義運動的主導權轉移至日本軍部,大川周明更多的是以日本法西斯主義的“理論家”身份,“專心致志”地為日本的對外侵略擴張提供“理論”
依據。
大川周明一生中曾先後寫有幾十本書,幾乎每本都是在為日本法西斯主義理論殫精竭慮。其中,在他被捕入獄前發表的主要“理論”著作有兩本︰一本是1922年6月出版的《復興亞細亞的諸問題》,另外一本是1931年出版的《國史讀本》。
《復興亞細亞的諸問題》是大川周明的早期代表作,正是靠著這本書,使大川周明一躍成為日本所謂的“亞細亞主義”的權威人物。在書中,大川周明以評介亞洲近代民族領袖入手,主張亞洲各民族應努力擺脫帝國主義的壓迫,尋求解放復興,而日本則理當成為這場偉大運動的領袖。這一觀點具有很大的欺騙性,一時間蒙蔽了許多日本青年。在這本書的序言中,大川周明袒露了他內心難以抑制的野心︰使整個亞細亞都來加強日本,為實現亞細亞的復興而合作!這實為我日日夜夜所祈求的。……吾等之正義必須是一貫徹底之正義。吾等手中之劍是雙刃之劍。此劍,對于彌漫亞細亞之不義極為嚴厲,同時對于盤踞日本的邪惡更為如烈日之于秋霜。這樣,復興亞細亞之戰士又必須是改造日本之戰士。時機已到,機不可失,建設大乘日本,正是真亞細亞之誕生。
大川周明聲嘶力竭叫囂的所謂“復興亞細亞”,其實質就是要“整個亞細亞都來加強日本”,擁戴日本為領袖,因為只有日本才能夠帶領亞洲走向復興,否則,亞洲就只能永遠在黑暗中痛苦地煎熬。听起來是多麼的冠冕堂皇。
然而,實質上,大川周明只不過是以這種時髦的口號作為幌子,他內心的真正企圖則是要為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以及爭奪殖民地的行徑套上“正義”的光環。把英美等老牌帝國主義趕出亞洲的目的絕不是所謂的為了“解放亞洲人民”,而是要確立日本在亞洲的霸權地位與法西斯主義統治。大川周明宣揚的所謂“改造日本”,其實質是欺騙並利用廣大日本民眾的不滿心理,為實行獨裁專制鳴鑼開道。
大川周明拼命地鼓吹建立日本、朝鮮、中國和印度等國組成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並且提出能夠領導這個“共榮圈”的只有日本。他毫不掩飾地聲稱︰“大東亞共榮圈要以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作為必然的前提。假若不是讓有領導能力者行使領導權的話,秩序就會發生混亂。”為此他大言不慚地叫囂︰“日本掌握其領導權,可以說是對于東亞新秩序的確立和發展極其自然而必要的事情。不能為了緩和第三國的嫉視,或者為了顧慮東亞各民族的感情而表現出過分的謙讓。”
《國史讀本》一書,是大川周明以他于1921年10月發表的《日本文明史》為基礎增刪修改而成。在這本書中,大川周明自始至終鼓吹的便是所謂的“日本精神”。他叫囂恢復並發揮日本人心中所固有的這種“日本精神”,並以此去改造日本,征服亞洲,征服全世界。
大川周明曾經痛心疾首地叫囂︰“日本呵!是1年後,10年後,還是30年之後,那只有天知道。說不定什麼時候,天將命你赴戰,要一刻也不能大意地充分做好準備啊!”到底要做好什麼準備呢?當然是以“日本精神”去霸佔中國,霸佔亞洲乃至全世界。
那麼,大川周明所狂熱宣揚的所謂“日本精神”究竟是何種貨色呢?
首先,是所謂的“神國”思想和天皇中心主義。大川周明聲稱︰“吾國是名實相符的神國,天皇即為現神”,“天皇所御之者便為神者。”為此,他號召日本民眾應“崇戴著永遠無窮的一系連綿的天皇”。
其次,大川周明狂妄自大地叫囂什麼日本民族是優越于其他任何民族的“天照大神的皇孫”,“日本國實為萬國之元本,萬國之太宗”,因此,日本必須有統治萬邦的思想。在書中,大川周明重點介紹了佐藤信淵的《宇內混同秘策》,並概括佐藤的主張說︰“日本為皇統之國,亦即萬國之根源,所以日本應當善事發揮其國家之本質,若發揮了國體之精華,則萬邦悉可成為日本的分國,當萬邦的君主都臣服于日本時,宇內的統一也便得以實現了。”
第三,大川周明極力宣揚絕對效忠天皇的封建思想,其中包括軍國主義思想和武士道精神。大川鼓噪︰“日本國民之與天皇,一如子女之與父母。子女對父母應盡之道謂為孝,同樣日本國民對天皇應盡之責則為忠。唯其如此,我國自古以來便稱忠孝一體。”大川認為武士道精神應成為國民道德生活的核心,聲稱“武士道以對君主的純一熱烈之忠誠為經,至死不失自己體面的凜然之自尊為緯”。“鐮倉時代的武士所表現的這種悲壯嚴肅的道德,其後即名武士道,發達成一種偉大的道德體系,亙700年之久,作為日本國民的道德生活的中心生命”。大川在書中還極力歌頌德川幕府時代所推行的封建性軍國主義制度,認為這種軍國主義制度“予日本國民以森嚴的精神訓練”,“是極值得我們感謝的”。
《國史讀本》是一本具有鮮明日本特色的法西斯主義歷史書。
在其出版後,一時間曾在日本社會廣為流傳,影響甚大。1939年6月,大川周明又在其基礎上,撰寫了《日本二千六百年史》,並于1940年9月修訂再版,發行量更加擴大。
三次策劃軍事政變從1931年3月到1932年5月,日本曾先後發生三次法西斯軍事政變,即“三月事件”、“十月事件”和“五?一五”事件。每次事件,大川周明都義無反顧地投身其中,直接參與策劃。
1928年6月,張作霖被日本關東軍炸死之後,東北軍在張學良的率領下易幟。從此後,中國人民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運動日益高漲。與此同時,在日本國內,緊隨著1927年金融危機,1929年10月紐約股市暴跌,一場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大危機爆發了。日本自然也難幸免,社會陷入嚴重動蕩,罷工潮一浪高過一浪,階級矛盾空前激化。當時的濱口內閣由于受局勢所迫,不得不簽署了倫敦海軍裁軍條約。然而,此舉卻引起了激進的日本青年軍官和法西斯分子的強烈不滿,他們“憤然”將濱口刺成重傷。這樣一來,日本國內的形勢更加混亂不堪。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日本法西斯軍部策劃了1931年的“三月事件”。
此次事件的主謀有時任軍務局長的小磯國昭、參謀本部第2部長建川美次、中國課長重藤千秋、“櫻會”頭目橋本欣五郎、參謀本部第2部俄國班班長長勇等,大川周明則以“行地社”首腦的身份參與了密謀策劃。
在舉事前的踫頭會上,大川周明積極建言,他提出應事先動員民眾包圍議會,並成立“拔刀隊”以排除前來阻止的警察,同時秘密對包括首相官邸和民政黨、政友會總部等在內的政治中樞實施爆破。此後,緊急動員駐扎在東京的第1師團及近衛師團包圍議會,迫使內閣辭職,並解散議會。隨後,擁立宇垣一成大將組閣,成立軍政府,借以實現他心中描繪已久的“國家改造”計劃。大川周明自告奮勇要求去說服宇垣出馬。
然而,盡管大川周明拼命鼓動,宇垣一成卻始終拒絕明確表態。面對這一局面,小磯國昭、建川美次、重藤千秋的態度開始出現動搖,加之軍部內的許多重量級人物,諸如永田鐵山、岡村寧次、山下奉文、鈴木貞一等均認為時機不夠成熟而持反對態度。在僵持中,這一陰謀終告敗露,大川寄予厚望的這場法西斯軍事政變不得不胎死腹中。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法西斯主義分子變得更加猖狂,不甘心于“三月事件”失敗的橋本欣五郎、長勇等一伙人再度策劃了又一場軍事政變———“十月事件”。
這次軍事政變從策劃之初便較之“三月事件”周密,同時參加者也明顯擴大,僅在東京加盟軍官就有120余人,且範圍遍及陸軍和海軍。具體行動方案為︰首先由長勇指揮一支部隊,襲擊首相官邸,刺殺首相及內閣大臣,隨後佔領警視廳;包圍陸軍省和參謀本部,強制當權方認可其政變行動;請東鄉元帥進宮,奏請天皇降旨同意其做法;同時派人游說閑院宮和西園寺公望等重量級人物,以爭取他們同意組成軍事獨裁內閣。在政變計劃中,他們甚至已經內定好了內閣班底︰首相兼陸相荒木貞夫、內務大臣橋本欣五郎、外務大臣建川美次、大藏大臣大川周明、警視總監長勇等。
?
|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