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戶幸一,甲級戰犯之一,曾先後任文部大臣、厚生大臣和內務大臣。-------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在西園寺公望去世後,他成為貴族集團的代表人物之一和天皇的最高顧問。他力薦戰爭狂人東條英機擔任首相,並成為該內閣的最主要的支持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木戶其實就是日本天皇的替身。
戰犯檔案姓名︰木戶幸一籍貫︰不詳生卒年份︰1889∼1977任職履歷︰1911年入東京帝國大學學習1930年任宮內省秘書1945年任內務大臣紈褲子弟1889年7月18日,木戶幸一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他的祖父是明治維新三領袖之一的木戶孝允。其父木戶孝正是木戶孝允的養子,後繼承了侯爵勛位。
木戶6歲進入學習院初等科,開始了他的學生時代。這一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取得勝利,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與大清國全權代表李鴻章簽訂了媾和條約,日本國力大增,對外擴張意識惡性膨脹。木戶幸一自此時開始便接受了大量的軍國主義教育。
在上小學六年級時,木戶幸一因為腳傷,耽誤了許多課程,不得已只得留級。這一留級,倒讓他結識了一位終生好友——近衛文。五年級的近衛身材高大,身高已達180公分,而木戶則身材矮小,身高只有152公分。二人站在一起時就像高低杠,對比鮮明,然而卻好得如膠似漆、形影不離。學習院是貴族子弟學校,近衛的父親近衛篤磨就是學習院的院長。後來,木戶與近衛不僅始終保持著個人關系,同時還在政治上一唱一和、沆瀣一氣,作為革新貴族的代表人物,成為日本政治舞台的重要角色。
中學四年級的時候,木戶曾參加了海軍士官學校的考試,但因耳鼓膜損傷,體檢未能通過。其實,木戶當時報考海軍士官學校,並不是出于要當一名軍人的考慮。當時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獲勝,日本海軍一舉擊敗了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整個日本沉浸在一種軍國主義的狂熱之中。木戶報名參軍,只是在這種氛圍下一時頭腦發熱做出的舉動。
木戶的學習成績在班里數一數二,由于任英語課代表的關系,得以在各種英語活動中大顯身手,常常去校外參加各種活動。第二外語木戶選修的是法語。他的法語成績一直是a。
九、木戶幸一︰法西斯軍部內閣的支持者侵華日軍甲級戰犯大結局1911年,木戶從學習院高等科畢業後,考入了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院。
在大學期間,木戶覺得訴訟法手續繁雜,漸漸開始厭惡法律,興趣轉向政治。在京都的三年半時間里,木戶確實是很認真、努力地學習,但他的興趣已經明顯轉向。大學畢業後,木戶通過了文官高等考試,邁進了農商省的大門。
進入農商省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916年,木戶與兒玉源太郎的四女兒鶴子成親。兒玉源太郎在西南戰爭時嶄露頭角,曾任陸軍大學校長,是長州軍閥的核心人物之一,死後授予伯爵勛位。
他曾被在陸軍大學任教的德國陸軍天才戰術家麥克爾少校稱贊為“奇才”、“精英”,日俄戰爭時兒玉曾任滿洲軍參謀總長。當時,歐美的宣傳媒體認為日俄戰爭將以俄國獲勝而告終!但麥克爾卻斷言,因有兒玉在,日本必勝。果不其然,兒玉在日俄戰爭中大放異彩。
木戶與兒玉兩家可謂親上加親,因為木戶的妹妹八重子嫁給了兒玉的四子常雄,現在木戶又娶了兒玉的四女兒,這種雙重婚姻關系在日本也是極為少見的。
1917年8月10日,木戶幸一的父親木戶孝正病故。木戶孝正自1872年開始在皇宮做了五年的侍從長,後來又到宮中擔任顧問官。在他病危期間,天皇曾派人探望並送去一打葡萄酒表示慰問。孝正死後,木戶幸一作為家族繼承人世襲了爵位,並成為貴族院議員。
貴族出身的木戶幸一,身上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紈褲子弟的習氣。青年時代木戶熱衷于打高爾夫球,漸漸對工作開始倦怠。
對高爾夫球的狂熱促使他絞盡腦汁搪塞公務,盡可能地抽出時間來與其他貴族、侯爵們去打球。每周六,木戶都要召集中小企業家開會,可每次不到12點木戶就會匆匆宣布散會,然後坐上自己的私家車直奔高爾夫球場。
正當木戶幸一在農商省廝混之時,他的好友近衛文卻已經在官場上嶄露頭角,打下了一片天地。1930年,在木戶41歲時,近衛推薦他到宮內省當了秘書。從此木戶結束了公務員生活,走上了政治舞台,向權力的核心圈靠近。
軍國主義分子的有力支持者木戶自1940年6月起擔任內務大臣至日本戰敗投降,作為天皇的輔弼重臣,幾乎參與了日本對外侵略戰爭的所有重大事件的決策。
木戶擔任內務大臣是由元老西園寺推薦的。內務大臣是天皇的建言人,他的責任範圍是無限的,但同時又不能過多拋頭露面。國家事務主要由國務大臣負責,內務大臣只是向天皇提出建議。但內務大臣實際上發揮著決策者的作用,他的意見將直接影響天皇。
木戶在兩件大事上都成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有力支持者,這兩件大事對于日本發動的對外侵略戰爭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日本天皇裕仁是成立近衛內閣,確立舉國一致體制,二是推薦東條英機擔任首相。
1940年5月,法西斯德國開始橫掃歐洲大陸,英軍被驅趕至敦刻爾克。至6月4日,英法軍隊計33萬人全部撤回英倫三島。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戰。緊接著,法國投降。德國的勝利使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精神大振。日本陸海軍認為,德國在歐洲大陸的稱霸和大英帝國的沒落已成為現實,日本必須抓住當前時機,制定南進政策,一旦英國繼法國荷蘭之後投降,即可佔領法屬印度支那,荷屬印度尼西亞以及英國領地馬來半島和緬甸、香港,攫取東南亞的石油、橡膠等戰略物資。為此,必須限制政黨政治,效法納粹,建立舉國一致的政治體制。
6月24日,木戶的好友近衛文發表聲明,表示現在正是有必要建立強力的舉國一致政治體制之時,自己願意為建立這一新體制貢獻一份力量。
近衛的聲明立即得到日本軍方的積極響應。7月4日,陸軍方面提出了時局處理綱要,要求建立集權政府,內閣成員只設陸軍大臣,海軍大臣,外務大臣,並提出要擁立近衛出任首相。
但昭和天皇裕仁對這種所謂舉國一致的政治體制有些遲疑,他一方面接受了近衛組閣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對近衛不放心,向他提出了三個條件,一是遵守憲法,二是與美英協調,三是穩定財政。于是近衛讓木戶去做天皇的工作,通過木戶向天皇轉達了他的看法。他對木戶說,對憲法的解釋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改變。陸軍希望加強與德意的關系,這一點不能忽視。天皇陛下應當將前兩條去掉。
木戶將近衛的話原封不動地轉達給天皇,並建議天皇接受近衛的主張。于是在正式任命近衛為首相時,天皇沒有再重申那三個條件,只是說,在內外時局處于重大變動之時,外務和大藏兩大臣的人選要特別慎重。從此,日本確立了法西斯政治制度,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權,並一步步走向與美英為敵,準備與美開戰的道路。
1941年,盡管德國一再要求日本立即毫不猶豫地出兵參加對甦作戰,但日本仍然決定南進,以攫取東南亞的資源。美國則向日本禁運石油,對日實行經濟封鎖。日本與美國的對抗達到了難以調和的地步。日本面臨著是和還是戰的選擇。
天皇每天都將軍部上奏的情況向木戶通報,詢問木戶的意見。木戶對天皇說,目前日美之間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道路還沒有走到盡頭。
圍繞要不要與美開戰的問題,日本內閣出現了分歧,近衛與木戶一樣,認為談判的道路還沒有走完,而陸海軍則認為必須一戰,方能解決問題。
9月,雙方的對立更加明顯。近衛企圖做海軍的工作,爭取海軍支持繼續與美國談判。10月1日,近衛請及川古志郎海軍大臣吃飯。及川表示應該做好接受美國提案的思想準備,如果近衛下決心這樣做,海軍將給予支持。
近衛听後很是高興,第二天,他便立即召集內閣會議。但以東條英機為首的陸軍方面卻對此表示斷然拒絕,態度十分強硬。
並向近衛下了最後通牒︰“15日必須決定是和還是戰。”而此時,海軍方面也背叛了近衛,並沒有給予他支持。近衛想用海軍對陸軍進行牽制的想法落空。
14日,東條在內閣會議上突然發言,強調絕不能從中國撤兵,必須立即停止與美國的談判,用戰爭解決問題。
近衛的辭職已不可避免。近衛推薦皇族東久邇宮出任首相,並征求木戶的意見。木戶表示,如陸海軍不能協調一致避免戰爭,則皇族不能出面組閣。
于是,木戶提議由東條英機出任首相。在這種乾坤一擲的關鍵時刻,實際上是木戶決定了日本的命運。
30多年後木戶回憶說,他這樣做是出于無奈,看當時的形勢是戰爭已不可避免,要制止戰爭也只有東條能夠做到。
是戰還是和木戶幸一是日本民族的罪人,因為是他把戰爭狂人東條英機推上了首相寶座。但木戶也有“將功補過”之舉︰他說服天皇接受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1945年4月初,甦軍進逼柏林。在德國西部,英美聯軍在沒有受到多大抵抗的情況下,一個接一個地佔領了各個大城市。只要稍稍有點常識的人都可以看出來,日本的同盟國——法西斯德國的滅亡已近在咫尺。
4月1日,美軍在經過激烈的海空戰之後,在沖繩登陸。在此之前的3月9日,美軍的300架“空中飛行要塞”集中對東京進行了轟炸,投擲了幾千枚燃燒彈。東京的電台第二天不得不這樣報道︰“大火包圍了整個地區,只剩下石造建築物的斷壁殘垣。最初的燃燒彈落下後,天空被濃煙籠罩,紅色的火光映照著天空。
這時,‘空中飛行要塞’突然出現,低空飛過,令人恐怖。整個城市被火光映照得如同白晝。我們都以為這一天東京將化為灰燼。”
這一天有78000人死亡,27萬棟建築物被焚毀,150萬人流離失所。軍國主義遭到了應有的報復。日本軍國主義滅亡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1945年4月5日,在天皇主持下召開了重臣會議,討論小磯國昭內閣解散後由誰來繼位的問題。木戶與東條英機發生對抗,主張由文官擔任首相,認為戰爭已經不可能再繼續下去了。而東條英機則堅持認為戰爭已經進入本土決戰階段,力主仍由軍人擔任,並威脅說如不讓軍人擔任,陸軍會不高興,有可能出現軍事政變。木戶則反駁說,如推薦軍人則國民會不高興。但在當時日本陸軍勢力強大的情況下,木戶與東條的對抗只能是徒勞的,大多數政治家對陸軍的壓力做出了妥協。
1945年5月,希特勒法西斯德國滅亡,盟軍將集中全力對付日本。
6月8日,日本召開御前會議,一致決定不投降,戰斗到最後。6月18日,鈴木首相召集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會上陸軍大臣和參謀總長以及海軍軍令部長仍然堅持既定路線,主張本土抗戰,給敵人的攻擊以最大打擊,爾後進行談判,這樣可給媾和談判創造好的條件。
木戶在會上沒有表示反對,但會後立即給天皇寫了一封信,建議天皇召集參加最高戰爭指導會議的全體成員,命令他們立即停止戰斗行動。
1945年8月9日,甦聯對日宣戰,天皇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于是木戶得到了晉見天皇的機會。木戶再次建議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盡早結束戰爭。
1945年8月14日,天皇最終做出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決御前會議定。傍晚,日本放送協會的錄音師錄下了天皇宣布日本投降的“玉音”,將錄音盤交給了木戶。他把錄音盤藏在了宮內省的地下室里,準備第二天播放。但消息很快在陸軍內部傳播。以田中健二為首的一群青年軍官開始在軍營內演說鼓噪,咒罵木戶等政治家“為了金錢什麼事情都做,是無恥的背叛者”。當日夜里,數百名青年軍官和士兵高呼堅決抗戰的口號,沖出軍營,準備以武力阻止天皇停戰詔書的播放。叛亂士兵焚燒了鈴木首相和平沼騏一郎樞密院議長的家,然後包圍了首相官邸,佔領了木戶幸一的家。當時恰巧木戶正好回到家,他看到門外有陌生的士兵,發覺情況不妙,于是轉身便逃,而外面的士兵因不認識他,也沒有抓他。
當他回到皇宮後才知道,皇宮內也已經有了叛亂部隊。叛亂的士兵毫不猶豫地沖進天皇的居住區,與守衛部隊發生槍戰,守衛部隊近衛第1師團師團長森赳中將被槍殺,其屬下的部分士兵也加入到了叛亂隊伍的行列。叛亂部隊到處搜尋木戶和宮內大臣石渡莊太郎,但木戶和石渡藏在宮內省金庫內,使叛亂士兵功虧一簣。叛軍企圖找出天皇的錄音盤,也沒能達到目的。8月15日早上3時半,叛亂士兵佔領了東京廣播局,企圖播送政變的消息,但由于美軍的轟炸,沒能來得及廣播。
天亮時分,陸軍部派部隊鎮壓了叛亂,天皇的廣播講話按計劃播放了。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