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雖然因為反對參加越戰而被排擠在繩圈之外,但他也因此結識了許多世界和平人士和外國元首。-------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哲學家伯蘭特?羅素、保羅?薩特,利比亞總統卡扎菲、埃及總統納賽爾、印尼總統甦加諾等人都與阿里通信互致敬意。
阿里在“拳擊生涯中的黃金時代”被“放逐”了,年近30歲的他重返拳壇時能否再度輝煌成了拳迷們關注的焦點。“我要東山再起,重振拳王雄風!”阿里復出拳壇的頭兩個月就先後擊敗了杰里?夸里和奧斯卡?博納文納。緊接著阿里所面臨的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世紀之戰︰阿里對世界重量級拳王祖?弗萊澤。1971年3月8日阿里以15的點數之差輸給了弗萊澤,這是他職業拳擊生涯中的第一次失敗。為此卡扎菲宣布,3月8日是利比亞全國的哀悼日。阿里得知後,電告卡扎菲︰“如果我們再度出戰,上次含淚離去的人定會歡笑而歸。我作出保證。”君子一諾千金,三年之後,阿里與弗萊澤第二次交手,以12的點數取勝。而在此之前的四個月,阿里同樣以12的點數戰勝了肯?諾頓,洗刷了他半年前在聖迭戈敗于諾頓的恥辱。
戰勝弗萊澤之後,阿里的心中突然起了退休的念頭,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強烈地渴望和家人一起過寧靜和諧的生活,永遠地離開拳館、繩圈和記者招待會。與弗萊澤和諾頓的兩次交鋒是阿里迄今為止整個拳擊生涯中僅有的兩次失敗。盡管阿里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但他常常感到下巴和手腳發麻,兩次失敗已足以讓阿里體驗到那種赤裸裸、冷冰冰的感覺。然而阿里即將面臨的卻將是一場新的拳王爭奪賽。“奪回拳王寶座!我們會把你的名字刻在山上,就像人們在拉什莫爾峰雕刻杰斐遜和華盛頓的頭像那樣。”夏里斯堡的一位老石匠握著阿里的手說。阿里的心動了。
然而就在阿里出戰喬治?科曼前的一個星期,他收到了一封阿爾奇?穆爾寫來的信。“科曼是自祖?路易之後最優秀的重量級拳手,他的出拳不但具有tnt的威力,更具有原子彈般無堅不摧的力量。親愛的門徒,你老了。大戰之後,你在森林中隱姓埋名躲上幾年吧,然後再悄悄地溜回老家去。沒有人再會留意你這個敗軍之將的。”阿里非常傷心,但他轉念一想,阿爾奇?穆爾在45—47歲期間還曾擊倒過四個國家的同級拳王。他立刻明白了,師傅還是在激他。想到這里,阿里終于寬下心來沉沉地睡去,夢里他見到師傅的眼里閃爍著信任的光芒。
1974年10月30日凌晨4點,地點定在黑人祖先的故鄉——扎伊爾首都金沙薩。扎伊爾總統蒙博托親自籌款,組織工人和技術人員將比利時人在1917年修建的那個早已破舊不堪的運動場改建成為一所現代化的嶄新的大型體育館。金沙薩,這座位于赤道附近的城市夜里非常美麗。露天的賽台,星星和霓虹燈閃著光輝,台下的觀眾“阿里!阿里!選博馬伊!(扎伊爾土語,意思是‘打倒他’)”喊個不停。阿里豁出去了,他使出全身的力氣一記右直拳打碎了喬治?科曼的下巴,終于在未天亮之前就重新登上拳王的寶座。
登上拳王寶座之後,阿里在短短的8個月內又迎戰了三名有資格挑戰拳王的拳師︰查克?韋普納、朗?萊爾和祖?畢拿。而在這之後不久,祖?弗萊澤向阿里下了第三次挑戰書︰“不分雌雄,誓不罷休!”
1975年9月30日,馬尼拉,陽光明媚。這是阿里整個拳擊生涯中最難忘也是最艱難的一場比賽。阿里和弗萊澤都有資格堪稱世界上最偉大的重量級拳手。兩人打得難解難分,雙方面部都傷痕累累、腫塊遍布,但誰也不肯倒下。最後阿里以技術擊倒14的比分打敗了弗萊澤。從1971—1975年4年的時間里,阿里與弗萊澤三度相逢,硬拼了41個血腥的生死回合。不打不成交,阿里與弗萊澤成了真摯的朋友。
阿里的經紀人赫伯特?穆罕默德勸阿里急流勇退。“你已有足夠的錢來保障全家人過富裕的生活。你應該趁此光榮退出,你還要證明什麼呢?”阿里拒絕了。1978年2月16日他以點數之差輸給史賓斯,失去了拳王的名餃;同年9月16日阿里又以點數之差勝史賓斯三登拳王寶座。但在此之後,阿里的拳藝也逐漸衰退。1980年秋天,阿里停賽一年後復出,在拉斯維加斯以點數10的比分敗給拳壇新秀拉里?霍姆斯。此後不久,阿里的雙手突然顫抖起來,行動也開始不穩,講話時吞吞吐吐,阿里患上了可怕的帕金森氏綜合癥。阿里的拳擊生涯從此畫上了一個悲傷的句號。
阿里入教30多年來,每天都按時誦讀“穆罕默德”教義,還要面向麥加朝拜5次。患病近20年來,阿里的四肢始終顫抖個不停,但他精神矍鑠,談話風趣而充滿智慧。“‘像蝴蝶一樣翻飛,像蜜蜂一樣蜇人’,歲月不等人啊!瞧,我現在,四肢顫抖個不停,還真像只飛舞的蝴蝶,就是不能像蜜蜂那樣去蜇人了,卻只有坐在靠椅上的份了……”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阿里顫抖著雙手舉著火炬點燃了奧運聖火。見此情景,許多人灑下了感動的熱淚。阿里是美國人的驕傲,同時也是全人類的驕傲。
棒球,讓無數美國男人瘋狂美國是籃球的天堂,但是美國的國球卻是棒球。據考證,希臘和印度的古代寺廟以及碑石浮雕上均刻有持棒打球的圖案。現代棒球運動的起源說法不一,有的認為源于15世紀英國的板球,但多數認為始于美國。
1839年美國陸軍軍官道布爾戴在紐約州的庫珀斯敦舉辦了首次棒球比賽。1845年世界第一個棒球俱樂部在紐約成立,並由卡特賴特確定正式比賽場地的規格,並制定詳細的競賽規則。1869年美國成立世界上第一個職業棒球隊。1871年美國成立全國職業棒球運動員組織,並制定詳細的比賽規則︰攻方隊員擊球後跑完一、二、三壘,回到本壘得1分。如攻方隊員3人出局無人跑回本壘,攻方得0分,攻方變成守方。棒球運動于1992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在美國,每年觀看棒球比賽的人數(包括到球場、看電視、听廣播的人數)佔總人口的1/2,大小棒球隊幾十萬支,棒球場則像銀杏樹葉一樣分布在美利堅國土的每一個角落。
美國《職業棒球運動員》一書中寫道︰“人們對日新月異的社會感受總在變,唯獨棒球運動給人們提供傳統和穩定的感受。祖父輩和兒孫極少討論跨越兩三代的政治、藝術問題,但卻非常願意一起暢談棒球;在國家、家庭、愛、榮譽、藝術、宗教等追求中,人們常常先表明他們擁護的棒球隊,然後再說出他們的宗教信仰與政治黨派;因此,要想了解美國人的心靈和情感世界,最好先了解美國棒球。”
在美國,職業棒球聯賽的規模與熱鬧程度是足球無法比擬的。一個美國棒球場至少能容納八九萬名觀眾,每逢比賽日就像是美國人的節日。開賽前一小時人們開始進場,為了可以看到球員們練習。球迷們幾乎是清一色地穿著自己球隊的隊服,連女人們戴的耳環也是棒球的形狀。
人們對賽事並不總是全神貫注,一會兒跟旁邊的人聊聊天,一會兒吃吃手里的熱狗、薯條,一會兒又起來到場外買點別的東西。場內賣飲料的小童生意好得很,根本不需要叫賣,別在衣服、帽子上的金屬章清楚地印著飲料的品種和價錢,如果中間的觀眾要買,他也不需要擠進人群中,自然就會有一只一只的手把滿滿的檸檬汁顫顫地傳到買家手里,錢再一個一個地傳回來。
人們最興奮的事是有幸能撿到一個界外球。一旦有球飛過來,10數米範圍之內的人都會蜂擁過去,飲料灑了、薯條倒了、孩子摔了也全然不顧。搶到球的人把球高高地舉起來,接受人們的祝賀。如果知道自己身邊坐了個第一次看球的外國人,身邊的美國棒球迷就更來勁了,每逢一個球員上場,他就喋喋不休地向對方介紹這個人的一切,如數家珍。
“第一次揮棒擊球,第一次將橄欖球螺旋拋出,一個男孩或女孩頭一次有力量將籃球高高地投入籃筐——這些都是美國人一生的重要里程碑。”
可能有這樣的國家,它們的人民對體育的狂熱並不亞于美國人,但是沒有哪個國家的思想和設計如美國這樣在其體育比賽中得到了鮮明的體現。從許多不尋常的方面來看,體育運動就是美國現狀的縮影。自由市場效仿了現場比賽,顯得無序,但又受規則的約束,依賴于公司結構內個人的創意,在開放的同時接受管理。與其他國家不同,美國沒有管理體育運動的政府部門;每項比賽頗似一個自由企業,得到政府的部分資助,但基本上是一個獨立的實體,像任何一個大企業一樣為國增光添彩。賽場本身頗似廣闊的空間,但空間最終出現盡頭,圍欄隨之建起。如今,每座棒球場、橄欖球場和籃球場都堪稱加了觀眾的邊疆的翻版,而每座圓頂室內體育館都會使人想起那段只有天空才是極限的日子與夢想。
在三大球類中,棒球的設計最精妙,最易看出它為何如此吸引人。它有嚴格的邊線和尺寸——從一處到另一處的距離為多少英尺、投球區土墩有幾英寸高、球的重量、球棒的重量、決定上壘或出局的界桿、什麼作數、什麼違規等等。棒球規則嚴格,除一兩個特例外,100年來一成不變。它不像籃球,它靠的不是運動員的身材,而是基于一種人類不怎麼演變的進化觀點——在100年間肯定變不了——因而他們應該在天生的局限內各顯神通。正如詩人理查德?威爾伯所言︰“那妖怪的力量源于身在瓶內。”
然而在規定的界限內的棒球賽自始至終都取決于個人。其他球類比賽是進球得分,而棒球賽是以人得分。棒球賽的規則就是圍繞著美國人的個人奮斗精神而設計。一壘上的跑壘員想的是如何偷上二壘,而一壘手想的是如何在他後面滑壘。投球手想的是將一壘上的對手封殺出局,但他將球投向本壘板,在那里,擊球手揮棒保護此時決定上壘的跑壘員,二壘手做好準備以進行觸殺,但條件必須是接球手能抓住這一機會,在壘包內側向二壘猛擲一個又低又狠的釘子球。我們不需要知道這些動作意味著什麼,從中便可看出它們都是在考驗每個人完成一項特定任務、做出個人決定和即興發揮的能力。
球迷們對棒球比賽史上那些輝煌的時刻念念不忘,特別是英雄們的名字及其豐功偉績。美國珍視他們的體壇英雄,因為美國沒有歐洲、亞洲和非洲那樣悠久的歷史,沒有亞歷山大大帝或查理大帝那樣的偉人,就從體育運動中尋找其英雄傳奇。
美國人還珍視棒球賽中那些美妙的瞬間,因為那樣的回憶,留駐每個人的青春年華,還可作為滿足美國永駐于一個不朽夏天的永恆。棒球給人的錯覺是它會永遠進行。20世紀50年代,最偉大的棒球運動員之一,紐約巨人隊的韋利梅斯完成了一次傳奇式的接球,對方擊出的球從本壘越過他的肩頭,飛向體育場的最遠端。令人驚嘆的不只是他轉身起跑的速度,而是他跑過的那大陸般的茵茵綠草,和觀眾盯著看他能否趕上那個球的等待,宛如一幅修拉的點彩畫那樣都坐在這座由一個“星球”掏空而成的碗狀體育場里,那“星球”在白天的陽光下發著淡淡的光,安靜而又急切的等待下次歡呼。
棒球賽歸根結底始終是投球手和擊球手的抗衡,而參賽的接球手是唯一面對球場並可縱觀整個賽況的運動員︰頗似一個坐鎮指揮的戴護罩的神蹲在那里。投球手的角色比擊球手狡猾,但擊球手的角色更有人性。投手身兼進攻和防守二職。他竭力既誘惑又欺騙對手。擊球手無法知道對方將如何投球,他可以蹲下揮棒,或者眼楮盯著投來的好球而做出傻里傻氣的樣子。然而,他手中握著一根球棒。如果一切順利,他能完成體育運動中最困難的任務,用沉重圓頭的球棒,擊中一個小小的飛行速度為每小時90英里(144公里)以上的硬球,在那一瞬間,他成了主宰。
棒球賽的美妙之處在于它追隨美國生活的軌跡,反映了美國人從天真無邪走向成熟的歷程。一個棒球運動員在比賽之前也許還是個身穿短褲在厚厚的草地上喧鬧的男孩,之後,他就變成了一名脖子曬得黝黑、關注如何守壘的狡猾老手。
毫不奇怪,與其他運動相比,因棒球而產生的優秀文學作品最多。美國作家厄尼斯特?海明威、約翰?厄普代克、伯納德?馬拉默德和詩人瑪麗安娜?穆爾從棒球比賽中看到了這個充滿夢想的國度。像美國的社會問題一樣,棒球界也曾反對過種族融合,直到杰基?魯賓遜這位第一個參加大聯盟比賽的非洲裔美國人挺身而出。
《西雅圖時報》曾經采訪過前美國棒球隊隊員帕特?格里克,格里克對自己曾參加過奧運會的經歷仍念念不忘︰“那真是一次難忘的回憶,實際上我更希望有更多的mbl明星選手去參加奧運會,我想每一個運動員都有為國爭光的願望,當你身披國家隊戰袍時,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自從棒球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被設為正式比賽項目後,全美棒球協會一直是派青年隊或少量的mbl非明星球員參加奧運比賽。雖然美國隊只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奪得過一次冠軍,但至少還從未出現過連地區預選賽都無法出線的尷尬,“這一次全美棒球協會派出的隊員和教練糟糕到了極點,美國隊連墨西哥這一關都過不了,這是美國棒球的恥辱。全美棒球協會如此怠慢奧運會,這對棒球來說絕不是好事,如果棒球被踢出奧運會,那麼棒球在許多國家都可能消失。”
美國人自詡“棒球屬于美國”,美國也毫無爭議地是世界第一棒球大國,對于自己的棒球隊連奧運會都入不了圍,美國媒體更多的評價是意外。不過,正像很多美國媒體討論過的那樣,對于棒球這樣的意外沒有人敢打包票說不會再次發生。
棒球既古典又浪漫,美國亦是如此。而美國和棒球又都是以保持這兩個狀態的平衡而得以延續。
橄欖球,最“男人”的運動橄欖球運動1823年起源于英國,經過百余年的發展,形成了英式橄欖球、美式橄欖球等不同形式。橄欖球運動是剽悍勇猛,集力量、速度、智慧和團隊精神于一體的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強者運動。文斯?隆巴蒂杯是橄欖球比賽的冠軍獎杯,高22英寸,重大約7磅,底座有個三角形的柱子,頂著一個橄欖球。整個獎杯由純銀做成,制作時間需要4個月、近70個工人手工完成。1970年,為紀念美國職業橄欖球傳奇人物文斯?隆巴蒂,獎杯改名為文斯?隆巴蒂杯。
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nfl)是美國最著名的職業橄欖球聯盟,所以也擁有最多球迷。其他聯盟也試圖和nfl競爭,但都沒能像nfl那樣獲得這麼大的支持,擁有那麼多的球迷。nfl現有32支隊伍。他們有時候也被稱為特權會員隊,因為他們都是私人投資、按照公司模式運作。nfl把每支球隊按所屬聯合會和分賽區分組。競逐nfl的32支球隊被劃分成兩大聯合會︰美國橄欖球聯合會和國家橄欖球聯合會。每個聯合會有16支隊伍,又分成4個分賽區︰東部、南部、西部和北部。每個分賽區有4支隊伍。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