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三部曲[三]︰紅拂夜奔

第七章 2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王小波 本章︰第七章 2

    四長安城剛建好的時候,李衛公只有五十來歲。-------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長安城黃澄澄的,四四方方,好像一塊用玉米面蒸好的新鮮切糕,而李衛公精神抖擻,就像糕上面一粒蒸熟了的小棗兒。有一伙法國人遠涉重洋而來,在長安城中間的十字路口上修起了一座大磨坊,出售法國式的面包和面點。這座磨坊是靠風力推動的,但是長安城里沒有風,所以只好修了一座高入雲霄的高塔到天上去找風。那些法國人每天早上三點就要起身往塔上爬,五點鐘可以爬到工作崗位。李衛公每天起絕早到這里來,買一根新鮮的長棒面包,撅下一大截裝在褲襠里,把剩下的吃掉做早點。這樣在上班的時候他就顯得雄赳赳氣昂昂。人家問他為什麼這樣,他就說︰給公家干活,為主上分憂時它總是這樣。我們還要補充說,剛一打完仗,紅拂就把他的鐵棍扔掉了。所以他要用面包來壯大自己。除此之外,他還描眉畫目涂紅嘴唇,使用鏡子的頻率比紅拂還要高,假如被紅拂看見了,就用手指刮臉來羞他。當時正是大唐開國之初,無論君臣,都在拼命地抖擻精神,就像我們這里評定職稱之前一樣。假如人人都像衛公一樣,就會比誰褲子里藏的面包大。幸虧不是人人都裝神弄鬼,否則就太浪費糧食了。

    我覺得我的毛病就是不會裝神弄鬼,所以現在是這麼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好不容易證出了費爾馬定理,卻不知怎麼把它發表。當然,我可以把它叫做“李衛公定理”,發出去沒什麼問題,但是我已經不樂意這樣干了,因為它是我證出來的,和衛公沒什麼關系。其次,我可以說是我證出來的,但我需要一個故事︰我為什麼要證它。要給自己編個故事,就必須不那麼肉麻。假如說我是為國爭光,在數學事業上拼搏,那就太過裝神弄鬼了。滿腦子崇高的思想,拿什麼去想數學題?這就像衛公在戰場上直挺挺一樣不可能。這一條暫且不論。最後我還得說自己是怎麼把它證出來的。這在早兩年倒不成一個問題,因為必須說是讀了某一條毛主席語錄後,心胸豁然開朗,等等。實際上我證這個定理的動機是想自己露一手,並且是在小孫的肚皮上證出來的。但是這些情形都不能講。最後只能求助于加州伯克利。相比之下,費爾馬根本就沒有證明這個定理,卻名震四海。這完全是因為他會裝神弄鬼。

    現在該說說裝神弄鬼是什麼意思了。在我看來(再說一遍,是在我看來),這世界上最重要的定理是這樣的︰凡以兩足直立行走,會使用一種語言的,都是人類,不管他是黃白黑;反正餓了就想吃,困了就想睡,性交以前硬,性交以後軟。還有一系列重要特征,比方說听報告就犯困,貧困時就會想入非非等等。這些都是不能改變的,誰要說他不是這樣的,就是裝神弄鬼。由此派生出第二個重要定理︰就是自打有了人類,就有人裝神弄鬼。當然了,一開始是想佔點便宜,但是後來沒便宜也要裝,這就叫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我這個定理不能把虯髯公包括在內,因為他是有史以來最難猜的東西。

    李衛公實際上設計了三個長安,但是人們看到的只有一個。他不但設計了城市,還有和城市有關的一切東西。在第一個長安(風力長安)沒有城牆,因為城牆擋風。為了防御,每一座高塔都修得十分堅固,可以住上千的人。那里的人都穿白色的緊袖衣,白色的燈籠褲,頭上的無檐帽有黑色的飄帶,時時刻刻提醒每個人風從哪里吹來。這些人駕駛著風帆,從所有的地方運來必需的物資,修理索具和風車,使用六分儀和航海時計,必要的聰明實在是必不可少。為了頭腦的需要,就得多吃魚,而且必須吃好魚,比方說金槍魚、馬林魚之類。這些魚可不像我們現在吃的帶魚、橡皮魚那樣好撈,只有駕了大船到遠海才能釣到。這樣我們就要變成一個航海民族了,每個人都是黑黝黝的,我們的都城也會沉浸在大海的腥味里。一個航海民族的興衰取決于頭腦聰明,技藝高超,所以不會有這麼多的人。在我國首都的石頭牆上,一年四季都滲入了大海的藍光。我對此毫無意見,因為我精通球面三角,在那里不當船長也得當大副。

    在第二個長安里也沒有城牆,因為要讓水流通過,所以用巨木為柵欄,整個城市淹沒在一片綠蔭中——到處都是參天巨樹或者是連片的綠竹,因為沒有木頭竹子簡直就不能活。除此之外,還特別潮濕,連皮大樹的旋轉水槽下面,木板牆上,到處長滿了青苔,林下也長滿了草。那里的人都穿黑皮衣服,衣襟到衣襟還有半尺寬,中間用皮條系住,以便露出黲黲黑毛。不管是砍樹,還是扛木頭,都得有把子力氣才好。所以人都是一米九高矮,百公斤左右的大漢。像這樣的人必需吃肉,所以我們就變成一個吃肉民族了。一個吃肉民族不會有很多的人,因為必須留有放牧畜群的地方,藏有野味的樹林,不能哪兒都是人。這樣我們的首都就會是一些崎嶇之地,在樹蔭的狹縫里有一些零星的天空,而且不分晴雨,頭頂上老落水滴——樹林子里總是這樣的。我對此也是毫無意見,雖然我身體瘦弱,人家準叫我去牧牛或牧豬,但是我喜歡動物,不管是哪一種。甚至見了眼鏡蛇和老鼠,都不願把它們打死。只有人力長安對我不合適︰像我這樣失魂落魄,想入非非,一定常被捉到衙門里去,這樣我既不是船長大副,又不是牧人,而成了個挨打的屁股。但是像到哪個長安去這樣的事必須由頭頭們拿主意,我們說了都不算。

    李衛公在世的時候,長安城氣派非常。這不是說長安城里都是石頭砌成的高樓大廈,門前有青翠的草坪和噴泉,而是恰恰相反——長安城里見不到一片石頭,一棵活著的草,一股流動的水。所有的房子都用磚瓦木料,並且全是一層的。那時在長安路上騎馬的人都帶一包土,假如自己的馬在大街上撤了尿,就要馬上下來,把流動的尿用土蓋住。更沒人敢當街倒髒水。長安的房子很矮,但是街道很寬。地上沒有草,但是每一寸地面無不印著笤帚的痕跡。在街上走的人自動追上前面的人,或者放慢了腳步等待後面的人,以便結成隊伍,邁開齊步走的步伐。但是一旦跟上了隊就不好意思從隊伍里離開,所以原準備到隔壁看看鄰居,就可能被裹著走遍了全城,直到晚上才精疲力盡的回家,把看鄰居的事也忘了。那時候的外國人到了長安,看到大街上塵土飛揚大隊人馬在行進,常常驚訝得張大了嘴巴再也閉不上。不過長安剛剛建好時,里面的居民有三分之二是退伍老兵,擅長隊列科目,對于齊步、正步、向左向右轉等等,都是無比熟練。而別的人想要遷到城里來住,也要經過三個月的隊列訓練。這一點外國人並不知道,只以為是水土的關系。他們對自己的懶散很慚愧,放而拼命喝長安城里又咸又澀、帶有輕微尿味的井水,不喝優待外國人的礦泉水;並且到了飯館里就說︰把你們吃的東西給我來一份!這樣做的效果不顯著,就去買來嫩核桃把自己染黃,動手術把雙眼皮縫上,裝出單眼皮的模樣。虯髯公派來的大批的遣唐使,還未來得及學習大唐的制度,看了這種景象,就跑回去贊不絕口,說咱們永遠趕不上——除非從現在開始不吃魚,光吃小米飯。但是扶桑這個地方不吃魚就要鬧糧荒,而且谷子不耐澇,那個地方雨水又特別多,所以就沒有完全照衛公的法子辦,只是采用了他發明的禮節。光這一條就夠他們受得了。

    我們知道長安城里有一座鐘樓一座鼓樓,鐘樓里有一個老兵在繞鐘走動,每走一圈是一分鐘,走滿六十圈就擊鐘一次。長安建城之初,這座鐘非常之準,簡直不下于英國的大笨鐘。過了一些年,這個兵腳上長了雞眼,這座鐘就慢了下來,逐漸慢到了每天慢兩個小時的程度,長安城里開始日月顛倒。又過了些年,這個兵又得了痛風病,這座鐘就達到了每天慢二十四小時的程度,于是長安城里就出現了兩種時間,公家時間和太陽時間。按公家時間一小時行人可以走二十里,按太陽時間則減半。按公家時間每天太陽升起兩次,按太陽時間也減半。你在長安城里問一個半老徐娘年紀,她說二十歲,實際是二十多歲。你去問位老人家高壽,他說七十歲,那就是太陽歲了。這樣就增加了計時的復雜性。等到那座鐘樓一天慢七十二個小時,公家時間就被廢掉了。那時候該老兵已經中風患了半身不遂,還在掙扎著繞鐘行走。好在他已經沒有擊鐘的力量,敲出的聲音只在鐘樓里才能听見了。

    而那座鼓樓的故事是這樣︰樓里有個大鼓,由鼓手在上面擊出鼓點來,讓全城的人踩著它行進。這種工作十分累,要用一大群健壯的人以便輪換;而且它又非常枯燥,所以有些鼓手後來就精神崩潰了,不顧一切地在鼓上擊出些花點,讓全城的人不走正步,而是扭秧歌或跳著迪斯科。干完了這樣的壞事,他就說︰要殺要剮隨便吧。因為這個緣故,後來擊鼓的制度就被廢除了。好在那些老兵也都到了風燭殘年,也覺得走正步太累,也沒有提出意見。長安建城之初,假如有人在路上揀到了銅錢,就把它交給頭頭,頭頭們再設法交還給丟錢的人。令人遺憾的是雖然人人拾金不昧,但是銅錢的總數也不會增多,大伙還是那麼窮。既然是那麼的窮,所以丟錢的事也很少發生。後來頭頭們又規定,一枚銅錢經過了一次拾金不昧,就在上面打一個鋼印,可以當兩枚花。這使大伙在路上故意拋撒銅錢,長安市上的錢很快都打滿了鋼印,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不管打不打鋼印,銅錢是一文不值了。長安城里拾金不昧的好事總數卻直線上升。但是後來大家發現沒有了銅錢很不方便,就把這項制度也廢掉了。

    五上節所說人力長安的故事只是故事的一半。這座城里既不靠山又不靠海,城里倒有好多人要吃飯,所以就有一大批腳夫專門到黃河邊上背糧食。這些人五十人為一隊,左臂上有嵌進肉里的鐵環,鐵環上有皮條把他們穿成一串,肩上扛了一條大口袋,有十丈長,能盛幾萬斤糧。他們就像大蜈蚣一樣,成年累月在黃河碼頭到城里糧倉間往返不停。久而久之,成了一個奇特的人種,渾身上下都沒有肉,只是在小腿上端有一塊小足球大小的肌肉,還有一雙兩尺多長的大腳丫子;而手卻因為老不用退化了,就如一對雞翅膀。據說腳夫們的腳極為靈活,就用腳拿碗吃飯。糧食到了城里又要有人把它攤曬揚淨才能入庫,就有一批手持木杴的庫丁,不分晝夜的揚場,最後也變成了大手小腳的奇特人種,出門就拿大頂。至于城市近郊的菜農,他們四肢並用,公家就發一條大皮帶,讓他們把腰牢牢束住,多干活少吃飯。後來長安的菜農的體形就變得無比性感,讓人看了怦然心動,有些不爭氣的家伙就把菜地撂荒,跑到城里當男妓。

    衛公把長安城建好了以後,心里非常高興,當時長安城嶄新嶄新,一點毛病都沒有。他覺得這是自己一生最偉大的發明,遠勝過證明費爾馬定理、造出開平方的機器,因此他就向皇上建議說要把長安城更名為“新洛陽”。皇上一听,馬上不尷不尬地笑了一下說︰李卿,朕的都城叫這麼個古怪名字,恐怕不大好。但是李衛公正在興頭上,還是繼續講他的理由——多年之前,他和紅拂從洛陽城逃了出來,當時他就下了決心要建一座大城等等,所以叫這個名字有紀念意義等等,講著講著皇上就不見了。于是他就回自己的衙門去,絲毫也沒看到皇上當時的模樣,好像正在發瘧子。皇上覺得這是兩個可憐蟲的古怪游戲,把它講出嘴來實屬肉麻。不管怎麼說,他是皇上呀,倒霉的李衛公居然把這一點給忘了。晚上下班時,剛一出門,路邊跳出一個黑衣人來,砍了他一刀,正砍在鋼盔上,火花亂冒,把他都砍愣了。幸虧當時正是大唐建國之初,不論文臣武將,出門都穿禮服。衛公的禮服不僅頭上有鋼盔,身上有鎧甲,還佩有腰刀。他一面想︰我設計長安時,可沒把刺客這個行當設計進來呀!一面就去拔刀。但是他的衛士長站在他身後,一把按住他的手。李衛公急忙嚷了起來︰有人刺殺我,快去逮他!那人卻笑著說︰沒有哇!李衛公回頭一看,那黑衣人正在前面飛跑,就急赤白臉的嚷嚷︰還在那里!快去逮他!嚷了半天不見有人動彈。連忙回頭一看,只見他的衛士長正在甩著手走開。這一驚實在非同小可,自己一想,白天和皇上胡扯了一陣,犯了錯誤。原來長安是皇上的都城,不是他的新洛陽。所以他回了家趕緊寫辭職報告,皇上不準。再過了幾天,衛公就病了。不管怎麼說,這是個重大的損失,因為要找衛公那麼聰明的人,一時還找不到。而虯髯公在扶桑得到了這個消息卻說︰像這樣一個只有點小聰明的不可靠分子居然鑽進了國家的廟堂,只能說明大唐朝無人了。這種話別人講出來就該打嘴巴,他講就不同了。虯髯公後來活到了二百歲,在一百五十歲上還能御女成胎,統治扶桑一百余年,何止是百歲人瑞而已。但是當過他太子太孫的人就倒霉了。這些中日混血兒讀過中華的典籍,一句都記不住,只記下了《論語》上的一句話︰老而不死是為賊。

    長安建城之初,李衛公就這樣一時興之所至,在皇上面前胡扯八道,結果是挨了一刀,然後就蔫掉了。這個故事遠比在這里講到過的復雜,並且涉及到了生活的一些基本的方面,暫時不能完整地敘述出來。現在我們可以對事件作最簡單的理解︰李衛公造長安城,就如瓦特先生造他的蒸汽機。經過很多日夜的努力,蒸汽機終于造好了,運轉自如,而且既不爆炸,也不大漏汽。瓦特先生很高興,跑到大街上唱歌跳舞,抱住過路人親吻,結果被警察打了一棒。這一律對于不列顛是無關緊要的,因為燒煤的機器已經造了出來,燒汽油的機器一直要到得克薩斯的油田開發出來才有需要,所以打了也就打了,沒什麼損失。但是對衛公的一刀砍得卻是太早了。當時他正在編小學一年級的課本,已經編了四課——一,皇上萬歲;二,皇後萬歲;三,王爺千歲;四,王妃千歲。假以時日,讓他完成這項工作,就能從根本上防止大家想入非非。除此之外,他還有好多工作在朝氣蓬勃地進行。假如全部完成,大家就不再需要想了。不想就不會非非。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懷疑三部曲[三]︰紅拂夜奔》,方便以後閱讀懷疑三部曲[三]︰紅拂夜奔第七章 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懷疑三部曲[三]︰紅拂夜奔第七章 2並對懷疑三部曲[三]︰紅拂夜奔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