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看過一則笑話,大概的意思是這樣的︰有一根電線桿子上,貼著一條“祖傳老中醫,專治牛皮癬”的標語,就是那種現在城建部門大力清洗的小廣告,結果被一名患者改為“祖傳牛皮癬,專治老中醫”;這種民間語文的靈感出爐叫人為之一樂,搞文字的看見它,會覺得這種顛倒實在有趣,而做醫生的微笑,則是意味深長。-------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
某作家曾經說過,他所追求的文字是“要麼叫人眼前一亮,要麼使人眼前一黑。”這種追求效果使他那些詼諧中充滿冷嘲熱諷的文章紅極一時;我想說的是,就如同寫字一樣,不管是患者,還是醫生,都要找準自己的準確定位,只有為自己找到正確、客觀的定位,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
听很多人說,現在找醫院的朋友並不是為了省錢,只是希望能找到一個真正的專家,但目前的情況是,誰也沒有給專家們統一制作一種證件來證明其就是專家,而那些冒充的李鬼們,有時候卻可以靠著一些人誤解瞞天過海。我曾見過一名開設“電線桿門診”的老頭,自己跑到醫院看病,不消說,來這里的原因,是他對自己的醫術實在不抱太大的把握。
但這並不能使他不繼續進行“祖傳老中醫”的發揮余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好醫生,總是那些胡子和年紀一大把,最好還能仙風道骨、袍袖飄飄的老者們,而那些年輕的博士碩士生們,因為胡子實在太少,又沒有搞電影化妝的朋友來整點假胡子假褶子安上,所以只能無奈的接受“少壯想努力,老大壓一頭”的現實。
在醫學院的時候,老師曾告訴我們︰醫生好不好,患者說了算,縱使你吹得天花亂墜但是患者不買賬就無濟于事,就象馮鞏的相聲《小偷公司》里那副對聯一樣︰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橫批︰不服?不行!但現在,有的患者缺乏客觀的洞察力,只憑外貌和胡子取人,借著“不服不行”的對聯大行其道,對人對己都是種不信任。據調查統計,這種情況大多存在于中小型城市,越往小環境走,這種誤導的心理存在越深。
而在這樣的趨勢之下,那些對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老中醫”們便可以呼風喚雨,大行其道,近幾年來媒體上關于庸醫治病,致死致殘的報道比比皆是,但還是沒有真正改變人們的思想,也許他們認為,那些治起來很麻煩的牛皮癬,非得老中醫不可。這種賭博似的心理仿佛很普遍;但令人驚喜的是,那些在電線桿上篡改廣告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要是哪一天,你再遇到那些無證門診的老中醫們,就對他說︰“小樣兒,你換了馬甲我照樣認識你!”
?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