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虎心吉林
把吉林說成是虎的心髒,從哪個角度說都非常合適。-------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
你看它,前有遼寧虎頭,後有黑龍江虎尾。既無出頭露面之風險,又不用擔心屁股挨打之疼痛。身處中間地帶,前後皆有屏障,足可以過上悠哉游哉的日子了。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處在這個位置上的吉林,看似安全,但活得並不輕松。
因為,凡是心髒,其負擔總是十分繁重的。
虎的心髒,既要體現虎的生命力,又要給虎以足夠的動力。多少年來,吉林正是這樣,默默地承擔了為東北大地提供動力的重要任務。
吉林能夠擔當這一重任,得益于它獨特的地理特點。它的東南部,是總面積闊達19萬公頃的長白山區;從高高的山坡漫下來至中部,便是肥沃的黑土平原了;再往西去,一馬平川,天蒼蒼,地茫茫的草原出現了。
長白山,這座雄偉、壯觀、神奇的山脈,是東北三省的制高點,也是東北的制冷點,水之源。多少年來,它不僅用自己白色的浮石和積雪造就了美麗的銀色世界,而且還以它豐厚的水源孕育了一條條漫長的河流。冽冽的泉水順山而下,流經于黑土地就形成了條條江河與片片湖泊。人們在水流湍急之處安裝上一套套機組,就出現了星羅棋布的水力發電站。
豐滿水電。東北人一提起這幾個字,既感覺得意,卻又略顯些苦澀。然而,正是它,通過一條條穿山越嶺的高壓線,向東北城鄉輸送了無限的動力與光明。
初來東北,看到窮鄉僻壤處都能用上電,心里非常羨慕。這時,老百姓就會自豪地告訴你︰這電,是從豐滿那兒發出來的。
實際上,就目前而言,豐滿的電力對于吉林這個動力大省,已經是冰山一角了。“一汽”、吉林油田、吉林石化等大型企業的崛起,為東北三省乃至全國提供了前進中的無窮力量,也支撐起了吉林經濟的半壁江山。
吉林經濟的總量,目前還暫居東北三省末端。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只有2500億;然而,這並不證明吉林經濟落後;相反,它在改革開放方面的程度,並不亞于遼寧和黑龍江。
第一汽車制造廠,這個光輝的名字曾經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標志。市場經濟來臨之後,它沒有固步自封。近幾年,它外聯日本豐田,內牽天津夏利;後來,干脆把德國“大眾”的工程師們請到工廠里來,當上了他們的車間主任。
當我走在“一汽”廠區的公園里時,看到一個個德國男女在那兒悠閑地散步,禁不住吃了一驚︰“‘一汽’,敢情是如此開放啊!”可是,隨行的朋友笑一笑,“這有什麼?這里的外國人很多呀!”
記得遼寧有一位省長批評一些不開放的企業時說︰“你們天天喊開放,廠里連個外國人也看不見,這算什麼開放?”
開放的國企就在這兒,然而,卻不見他們轟轟烈烈的炒作和宣傳。
莫不是省領導對此視而不見,或者是對自己的優勢別有思考?
當我走進長春美麗的街市時,似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長春的城市規劃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2004年,它的綜合環境資源已經在全國排名第一位了。可是,當我坐了出租車沿街巡視時,卻沒有看見那些個擁擠不堪、令人目眩的高樓大廈。
寬闊的街道,古色古香的飛檐建築,郁郁蔥蔥的樹林,氣派非凡的門臉,讓長春成了一處讓人感到溫馨的花園。
當然,在熱熱的城建浪潮里,這兒也不時地會豎立起一棟棟高聳雲端的摩天大樓來。然而,這些摩天大廈似乎不願意擠在一起湊熱鬧。它們避開了城市中心的熱地,往往在平適與緩坦之處突地拔起,讓人更覺出了它們的壯觀、挺拔與高大。
吉林啊,你是個有文化品格的省份!
是啊,論工業規模,它趕不上遼寧;比農業地域,它落後于黑龍江;縱然有聞名遐邇的國企在駐,它們卻隸屬中央直管。于是,吉林省的決策者們,好象是在文化建設上給予了更多的關注。
且不數它們設立了多少個形成慣例的文化藝術活動,也不說它在文化設施上投入了多少資金,更不說它在舉辦冰雪節、楓葉節時吸引了多少外來游客與投資者,只就電影產業一項的投入,足見吉林省對文化的重視。
長春曾經以電影城聞名于世。長春電影制片廠曾經開創了新中國電影的黃金時代。今天,在電視、網絡多種現代娛樂媒介的嚴酷沖擊形勢下,吉林省依然不忘打造電影這一張文化王牌。
打開吉林或者長春市的網站,你會在首頁看到電影城的標志;那一幅用電影膠片翻卷而成的螺旋狀藝術造型,表達了長春對電影產業的熱愛與敬仰。
然而,市場經濟是殘酷的。當我慕名趕至這座門庭壯麗、標志新潮的電影城時,除了“電影世界”幾處娛樂點仍在經營,園內的洋、古建築已經被拆卸的七零八落了。
“呵呵,你今天來,還能看見一點兒影子。等明年來,這兒就全拆完了。”幾個散步的老人微笑著對我說。
不過,一座影城的蕭條並未摧毀決策者對電影產業的信心。目前,投資60個億、新建于城郊淨月潭畔的新影視城已經峻工了。只是,他們的宣傳攻勢忒早了些。本來是五月開門營業,他們在一月份就把廣告小旗子插遍了長春公路兩側。等我冒著刺骨的寒風趕到這兒,只見一堆奇形怪狀、五顏六色的游樂建築緊緊地簇擁在一片荒無人跡的冰天雪地里。
我在入口處說了半天“小話”,保安人員也不願意放我進入。于是,只好在門口踏雪留影,算是至此一游。
臨走,我遙望著那一片寂寞的房舍,心里默默祝願這座“東方好萊塢”影城能夠經營成功,給吉林的文化產業帶來更多的繁榮。
實際上,一個項目的不景氣,並不說明一個產業指導思想的謬誤。憑心而論,吉林省的文化產業早已取得了矚目的成就。
他們利用“長影”的文化資源,成功地制作了一部又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並推向了全國。地方戲、二人轉、東北大秧歌表演在全國頗有名氣。新春佳節的熒屏上,東北風歌舞的表演者幾乎是清一色的吉林文化團隊。從1998年到2004年,吉林市歌舞團的伴舞和群舞不僅連續7年出現于中央電視台“春晚”,而且創造了中央電視台“春晚”參演人數、演出節目、參演屆數三個之最。現在,反映黑土地農村生活的影視劇,其拍攝場地幾乎都選自吉林東部的青山綠水。事實說明,吉林“文化立省”的思路之花已經成功地開遍了祖國大地。
值得贊賞的是,吉林重視文化並不是趕時髦,也不單純是經濟利益驅動。他們熱衷于東北深層次文化的挖掘,願意將其做到極致。有一個國際性的薩滿文化學術會議,它既不能給承辦者帶來名氣,也不可能產生經濟效益。然而,吉林省卻毅然承辦了。會議之後,各國學者紛紛對吉林打造的文化環境流露出一幅羨慕的神情。
吉林是虎的心髒,也是虎文化的心髒。它鐘情于黑土地風情,把白山黑水的文化特質以獨有的方式傳遍了中國和世界。
就如任何一個地區都有自己歷史的隱痛一樣,吉林這個虎之心髒,也承受過歷史上難以抹去的精神硬傷。遼、金時代的鐵騎,曾經沖撞了宋代中原的安靜生活。農安縣的黃龍府,在宋代史書上曾經是侵入者的“巢穴”。民族英雄岳飛那句“直搗黃龍,迎歸二帝”的誓言,讓這座古都蒙上了一層灰淡的陰影。
如果說自家的事兒尚不為仇。可是,當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東北大好河山時,長春的地理優勢被他們一眼看中,便在這兒建起了偽滿政府的首都。長春的街道布局固然美麗;然而,一提到它的建築史,人們往往會低下頭來。
也許是國恥意識積澱太深,讓吉林人養成了一種不事張揚的處世風格。
其實,吉林不必低調。
宏偉的城市、瑰麗的建築,都是勞動人民的杰作。正如封建皇帝的宮殿體現的是中國建築文化的結晶一樣,侵略者的鐵蹄也不能踏去中國人民建築藝術上的智慧和成就。
你的心髒再增加些跳動的脈搏吧,你的文化戰略就大大地張揚宣示開來吧!這樣,東北這只雄虎將會顯得更加強壯、更加威武!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