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成一行趁夜色遁走,眾人少言,一路惶恐疲憊此刻多已睡去。-------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而劉琨則一夜無語,手中只握著那支斷箭,祝成和程鵬陪他同坐,馬蹄揚土直至天明。
窗外透進來一縷亮光,程鵬看見後望著劉琨終于開口︰“劉大人,我們現在該去哪里?”
劉琨慢慢的抬起頭來,望著程鵬說︰“去薊縣。”
程鵬驚愕的望著劉琨久久無語,祝成也吃驚的說︰“可是幽州王彭祖已為石勒所滅,我們此去”不待他說完,劉琨便變笑了起來︰“石世龍心志雖不小,但遼西段氏又如何肯對他稱臣。”
程鵬一听恍然大悟︰“劉大人您的意思是去投靠段匹 ?”
“恩,此刻已是無路可逃,不若聯合段氏鮮卑以抗羯胡。”劉琨眼神似乎有了些光亮。
祝成一听馬上說︰“劉公請三思,近年來我行商在外,對鮮卑氏的事情也常有耳聞。這個段匹 ”
不待祝成說完劉琨便微微一笑說︰“成兒你放心吧,段匹 其人忠直可信,自幽州陷于石世龍之手後,他就率軍南下舉起義旗,據薊縣以抗石眾,去投奔他我也考慮了一夜”
祝成听後再也無語。劉琨此刻卻說︰“程鵬,我早已手書一封,請你快馬先行區通告左賢王,我們隨後就到,此事就看你了。”之後便從懷中掏出了那封早已寫好的信紙交到了程鵬的手中︰昨夜惡戰一場,劉琨血染全身,書上沾著的血跡也已干裂。
“劉大人放心,我一定帶到!”程鵬說玩就跳下了馬車。
于是劉琨一家便和祝成輕車簡從直奔薊縣。路途遙遠,一行數月。一路上祝成對劉琨細心照料,劉琨肩上已經痊愈,而恍惚之間一歲已經悄然過去了。
等到幽州境內時,就遠遠地望見了一支軍隊,劉琨的家眷頓時惶恐不安,劉琨凝眉以對,祝成站在旁邊也遠望著來人,知道走近後才看見了程鵬。
“大哥!”祝成遠望著喊了一聲,那支軍隊呼嘯而至,程鵬帶著兩名將領一同上前︰劉大人,我已將信送到了左賢王手中,他派兩名將軍與我前來接應你們。這兩位就是左賢王的弟弟︰段文鴛和段叔軍兩位將軍”
劉琨一听欣喜不已,馬上上前說︰“有勞兩位將軍為劉某遠道而來,實在惶恐。”
段文鴛一听馬上拱手對劉琨說︰“劉大人言重了,劉司空乃當世豪杰,智勇過人,盛名著于四海,家兄能讓我等來迎接您已是莫大的榮幸。”
“哦,將軍過獎了,敗軍之將何敢言勇。”劉琨望著段文鴛輕嘆一聲說。
段文鴛听後微微一笑︰“不瞞司空,對並州之事我等皆已耳聞,司空大可不必如此,勝敗乃兵家常事,司空此次來幽州實為助家兄一臂之力,如此,討伐石賊指日可待了”
劉琨听後深深地看了段文鴛一眼說︰“此次能突圍出城,皆是程副將臨危陷陣之功。而我此次前來為公則是扶助賢王討逆,為私則要替我那死在並州城外的弟兄報仇”
段文鴛不禁驚望著程鵬︰“程副將雖然年少卻英勇過人,實在是堪稱將才!”
“哦,在下實不敢當,這也多虧劉大人的提攜。”程鵬望著他說。
此刻段叔軍開口說︰“將軍大仁大義,可敬可佩,不若先回薊縣城去,家兄已經備下酒宴,為您接風洗塵。”
劉琨听後不再多說,就率眾人與兩名段氏將軍同往薊縣去了。
直到城下,祝成不禁為眼前陣勢一驚︰只見城門兩列兵勇肅立著,門口站著一名將軍按劍而望,這人體魄強健,面容剛毅,胡須黑亮,眼若殘月而幽明深邃,全身上下散發著一種英杰之氣。想來就該是段匹 了。
“劉兄,思慕你久矣!”段匹 望著劉琨楞在了那里,良久之後馬上上前拱手說。
“有勞段兄遠迎敗將,實在慚愧。”劉琨望著段匹 也拱手稱謝。
段匹 大笑一聲︰“世人皆以兄智勇雙全,而今看來,劉兄還是儒雅之人啊!”
劉琨一听馬上就說︰“左賢王過獎了,此次為勢所逼前來相投,還望段兄不計在下德才淺薄予以收留就好,如何敢自欺欺人啊!”
“呵呵,劉兄不必過謙,近年來若不是你在並州,那石世龍想必都已南下了而石氏至今還未自立,只因有司空啊!”段匹 望著劉琨輕嘆一聲說。
劉琨一听馬上說︰“段兄此言折煞劉某了,在下信遭敗績,丟了並州。上愧對皇恩寵信,大將軍不棄,下有負四海眾望,百姓擁戴。實不敢居功!”
段匹 盯著劉琨看了許久後終于拍拍他的肩膀說︰“劉司空謙恭之人,不說也罷,不過司空能來助我一臂之力,想來破賊指日可待了!”
“哦,不想左賢王高志如此,忠烈可嘉,如此,在下當盡心相助,以報不棄之恩。”劉公望著段匹 抱拳說。
段匹 听罷眼神閃爍了起來︰“好!在下略備薄酒,為司空眾人接風洗塵,請!”
“請!”劉琨隨後就和段匹 執手進入幽州,祝成眾人隨往。
酒宴之上自是其樂融融,段匹 仰慕劉琨,兩人觥籌交錯,盡興而飲。
此時祝成望著他們突然想到了什麼,于是端起酒樽站了起來︰“左賢王英明睿智,而劉公也聲名遠播,今日本是盡興之日,想到當年管鮑交厚乃致桓公會盟召陵,桃園結義後有昭烈鎮蜀。現在同為扶助晉室,解難蒼生,何不結義?”
此刻眾人不禁一愣,而後劉琨望了一眼祝成,馬上斥責一聲,接著對段匹 說︰“成兒他年少無知,請左賢王莫要見怪。”
段匹 此刻才注意到眼前這個少年,細細一看竟不覺暗自稱奇。面對這劉琨頓時大笑一聲︰“司空其子如此,復有何慮!”
“段兄不知,他是我好友的義子,也算是我的義子吧。”劉琨說罷深深的看了一眼祝成,祝成心潮澎湃,如此,他就有兩位親人了
段匹 一听頓時驚愕︰“哦?!司空所言的朋友可是祖公祖士稚?”
“恩,正是他。”劉琨望著段匹 說。而後聲音緩和了下來。
段匹 不禁驚起,對劉琨說︰“劉兄與祖士稚情同手足眾人皆知,而年少聞雞起舞的故事更是已經傳為美談啊只恨在下才德卑微,與劉兄結義恐有負司空美譽啊!”
“哦,段兄言重了,在下敗軍之將承蒙段兄不棄已是幸甚,如何還敢再奢求與段兄結為手足。”劉琨望著段匹 說。
段匹 一听不禁欣喜,馬上上前來說︰“若司空不棄,不若我們就在此結為兄弟,他日同助晉室,匡扶黎民,如何?”
劉琨一听馬上說︰“蒙段兄不棄時已感恩備至,方才幼子戲言,你”不待他說完段匹 竟黯然失色︰“劉司空莫不是看不起段某?!想來在下德才雖不及劉兄,但尚存一顆赤膽忠心,今日貴子一言,實為美句,勿負佳緣啊!”
劉琨一听緩緩地說︰“段兄既信任在下,那我也只好從命了。”
“好!,來人,拿刀來!”段匹 望著帳外說。很快就有兵士拖著朱盤進來,盤上放著一把匕首,匕首下襯了張紅布。
于是劉琨和段匹 就歃血為盟,論及年齡大小,劉琨虛長幾歲,推辭不掉只好做了兄長,執手同聲對天盟誓︰“昊天在上,我兩人今日結為異性兄弟,立誓扶助晉室討伐石賊,患難相幫,富貴與共。若違此誓,天人共戮!”
至此劉琨與段匹 就結為了兄弟,而後段匹 做媒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劉琨的兒子劉群,兩人是親上加親,一時間讓所有人都稱羨不已。祝成望著劉公終于再次站穩了腳跟,不禁有種替他感到高興,不過在他心中卻隱隱的感到了一種不安,至于到底是什麼原因,他自己也不清楚
3月草長鶯飛,春意盎然之時,劉琨又與段匹 宣讀了此生的盟約,其文忠烈如此︰
(1)“天不靜晉,難集上邦。四方豪杰,是焉扇動。乃憑陵于諸夏,俾天子播越震蕩,罔有攸底。二虜交侵,區夏將泯。神人乏主,蒼生無歸。百罹被臻,死喪相枕。肌膚潤于鋒鏑,骸骨曝於草莽。千里無煙火之爐,列城有兵曠之邑。 所以痛心疾首,仰訴皇穹者也。臣琨蒙國寵靈,叨竊台岳。臣 世效忠節,忝荷公輔。大懼丑類,猾夏王旅。殞首喪元,盡其臣禮。古先哲王,貽厥後訓,所以翼戴天子,敦序同好者,莫不臨之以神明,結之以盟誓。故齊桓會于邵陵,而群後如恭。晉文盟于踐土,而諸侯 順。加臣等介在遐鄙,而與主相去迥遼,是以敢干先典,刑牲歃血。自今日既盟之後,皆盡忠竭節,以剪夷二寇。有加難於 ,琨必救。加難於琨, 亦如之。繾卷齊契,披布胸懷。書公金石,藏於王府。有渝此盟,亡其宗族,俾墜軍旅,無其遺育。(2)”
時眾人無不感言,而此文一出,薊縣城不久便街知巷聞,而後天下忠志之士慕名而來者絡繹不絕。
此時遠在千里之外的建康傳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
“劉兄,司馬大將軍在江南的王氏等士族擁立下已在建康稱晉王,真是皇天不負我等啊!”當時劉琨正在帳中與祝成說話,就看見段匹 走進來大喊,滿臉的激奮之情。
“哦?!兄弟此話當真!?”劉琨上前拉著他的肩膀說。
“千真萬確!我剛收到的消息!”段匹 望著劉琨欣喜的說道。
劉琨听後手重重的拍在桌子上上︰“好!如此我們晉朝就有望了!”
接著劉琨邀段匹 入座,劉琨望著他已經高興地說不出話來,而後低頭想了一會,突然眼前一亮︰“兄弟,我們此時正能助大將軍一臂之力!”
段匹 一路疾走而來,口中干渴,正喝了口茶就听到劉琨說了這話,于是放下茶杯問他︰“兄長有何高見?!”
“恩,此事須兄弟你出面,聯合鮮卑其他氏族勸大將軍進位稱帝!”劉琨望著段匹 欣喜的說。
段匹 一听頓時低下頭去︰“此時恐怕有些困難啊!我們三個氏族雖同屬鮮卑,但之間也多有沖突。雖說他們兩個氏族也是忠于朝廷,不過要聯名上書,也非易事!”
此時,站在一旁的程鵬說︰“此事關乎大局朝綱,想必他們也不會偏于一己之私吧。”
“恩,你說的不錯,雖說劉兄素有盛名,但卻不知三氏族之間其實矛盾重重啊!若是要讓三氏族一起聯名上書,公當推為首,但如何說服其他兩族,是個大問題啊”段匹 望著程鵬說。
劉琨听後也黯然失神的坐了下來,想了很久也沒辦法,只好說︰“如此就只能先寫出奏表,之後再想辦法吧!”
“恩,也只好如此了。”段匹 輕嘆一聲。
此刻祝成心中也隱隱不忍,他當時想佔起來,不過想到此事關系甚大,若此去不能說服其他兩族,那又有何面目再見劉公
此時天色已晚,段匹 起身告辭。劉琨相送出帳外,進來後就讓程鵬都退了下去歇息了,于是開始寫奏表,取出奏本後祝成馬上幫他研磨,劉琨欣慰的望了祝成一眼後便提筆寫道︰
昔日天負我朝,愍帝敦厚而遭漢賊毒手,聞于忠臣而垂淚,四海時惶恐。今聞晉王新立,群情振奮,忠志翹首,而嘆皇天厚土之不負。
臣蒙晉王不棄信命領並州,枕戈待旦以為解朝之憂患,與漢軍相持數年。怎恨听信石賊張徒虛言,未明其本無信之徒,尚存一心望其歸附正統。無奈石賊竊謀並州,而後被圍數月,城中糧盡,援軍難期。臣本卑微之人,死何足惜!想唐且9旬仍言布衣之怒,信平老邁尚可食肉10斤。臣雖不惑,心志未泯。本願死戰以求不負皇恩,無愧于四海。卻被親信攔阻,暫全一時性命,頓悟卷土重來,將功折罪乃是上策。于是奔赴薊縣,得遇賢王,盟誓而文,權表寸心。
時勢雖難測,天意當昭然。只恐石賊復起而南下,如此則危矣。因得賢王謙讓,眾豪杰承信,以虛名而推為盟主,至此惶恐難安,一心唯系復我晉土,使民心歸附。而國之大事,非臣拙能之所能謀;民心向背,當屬晉王能攏附。竊聞江南有名士堪佐于王,想晉王本為宣帝曾孫,宣帝韜略明睿天下皆知,如此時機,當順勢稱帝。此之謂草木向陽,國臣望君耳。天下大義至君始,忠志之士唯命從。若如此,實為社稷之福,九州之幸。
觀而今之勢,于我不利。然臣終為晉人,豈敢背棄先志。賊兵一朝勢大,想必終難敵萬民。彼有莽將暴虐成名,豈知我朝勇士輩出。如此,臣當心懷明日,一往無前,舉晉旗沖陣,破賊在前。鮮卑豪杰勝臣者不可計數,今有忠心之志而恨不得薦,臣忝為都督之名,敗軍失城按律當誅,然憶叔牙薦管仲之賢,愧為薦首。當以日後竭力復土以圖折罪,若此,則尚能安于己心。
結草以報不足抵罪,殺身成仁恐斥(被動詞)貪名。臣無奈之余,頓開茅塞,當以朝之大局為重,棄個人虛名,效朱公之志,自此沙場拔劍,殺敵當先。至于汗青之上,自有後人言之。
時以眾志而奏,隨賢王之忠,明英杰之志。為眾之言乞盼皇轅,而後牽馬執鞭,當屬後事。願晉王從我等所願,順天下民心,繼立金鑾。而後名士望歸,若周召匡周,子房興漢。如此則中土指日可復。茲此臣雖死于沙場,亦可長眠于厚土之中。
念聖主將生,天下而安,時喜極落淚,黃塵入眼,擱筆拜啟。
劉琨寫罷,深深長嘆,已是淚水橫流。陣陣寒風透過帳布吹了進來,柴火將滅盡,此刻已是一團白灰,但仍然隱約可以見得找星火點點。雖然初春的寒氣未退,但帳中卻是暖意融融
薊縣︰今北京市。1-2段為劉琨與段匹 結盟誓文。昭烈︰指劉備,建蜀後稱漢昭烈帝。唐且︰唐雎,90歲出使秦國拼死震懾秦王保全了魏國安陵。信平︰指廉頗,被封信平君。過6旬一餐米1斗,肉10斤(合現在的3斤左右)。鮑叔牙︰管仲好友,各侍其主,後鮑叔牙向齊桓公舉薦管仲,齊桓不計前嫌重用了他,隨後稱雄。宣帝︰晉宣帝司馬懿。朱公︰陶朱公範蠡,曾幫勾踐取得霸主,後歸隱經商陶器成為巨富。張良︰字子房,西漢三杰之一。公元317年,劉琨聯合鮮卑各部100多人上表勸司馬睿進位稱帝。
?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