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回

第四十三章 共度難關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非我不真 本章︰第四十三章 共度難關

    梁起請到了許遜,心中無不歡喜,于是眾人趕緊下山,奔往漢安。-------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

    這一路上除了婷兒看上去有些安靜以外眾人莫不都是有說有笑,好不高興,而李申這些日子也一直陪著婷兒,婷兒漸漸的開始有了笑顏。而梁起和許遜聊的也很投機,盡管許真人已是年過花甲的老者,但一眼看上去仍然是精神抖擻,雙目炯炯有神,這讓人梁起每每想起都不禁暗中佩服不已。

    等到梁起抵達漢安的時候正好趕上了赴任的時間,梁起和眾人笑著下船然而見到的竟是一幅淒慘的景象︰只見難民派著長隊在領粥,長長的隊伍有如一片蜿蜒曲折的大道,一眼望不到盡頭。而這些人中有很多是孩子,手里拿著木瓢,嘴皮上干起的褶子已經發紫,應該是是好多天滴米未沾的緣故;而後面的甚至有的小孩子衣不附體,大人們的眼光是空洞的,已經沒有了光澤。而不遠處的良田儼然是遭受過大水的洗刷,一粒米也沒有留下來,稻田里的稻茬望過去是一片墨綠的顏色,看來已經是沒人耕種了。的確,食不果腹的日子里誰家還有種子用來播種

    而此刻,梁起看到了最不忍視的一幕︰一個小孩子竟然蹲在荒地里找著稻茬塞進嘴里嚼著。于是梁起趕緊上前拉住了那個小孩子︰“這個不能吃啊!”

    “哇!那小孩一見是大人已經嚇的哭了起來,而此刻一個婦人已經跑了過來跪在了他面前︰“大人,您就發發慈悲施舍點吃的吧,孩子已經好多天沒吃東西了”

    梁起一愣之後隨即打開包袱,將自己包袱里的餅拿了出來,當梁起把自己包袱里所有的餅都給了那婦人之後,人群竟然騷動了起來。很多人瘋了似的跑上來跪在他面前請求施舍,梁起此刻已經征住,眼前一片模糊,而身後的薈兒她們已經開始拭淚,而後趕緊打開包袱,從里面將自己所有的能吃的東西都拿了出來,然而,那僅僅是杯水車薪,前面跪倒了一大片的百姓,眼神里流露出的一種饑餓和絕望以及渴求參雜著的目光,而此時,那兩個施粥的差人走了上來︰“你們?”

    “我”梁起想說自己就是新來的縣令,而此刻他覺得那兩個字他根本就不配說出口,看到面前跪著的百姓,梁起的淚大大的落在了這片剛被水淹過的土地上。真是︰本是民之父母官,奈何此景惹人憐。當官無淚非本意,應是未嘗民之艱。

    “這就是你們縣新來的縣令,梁大人。”李申紅著眼圈說。

    “啊?!”此刻領粥的百姓听到後全部跪了下來︰“大人啊,救救我們吧”

    “恩!你們快起來起來,我”梁起哽咽著已經說不出任何話來。

    那兩個差人也委實一驚,趕緊跪下︰“大人,小的們不知道您來了,沒有去接您,請恕罪啊!”

    梁起听罷轉過身來︰“兩位快快請起,你們做的對接著施粥吧。”

    兩個差人听罷就站了起來繼續施粥。而梁起和薈兒她們則將小孩子從人群中分了出來,讓他們先領,而李申就跑來跑去的監督著隊伍按秩序領粥,直到最後一個人也領完

    梁起怎麼也沒有想到這里的情況竟然會如此的嚴重,更不會想到這里的百姓生活得如此淒慘,他覺得自己現在肩上似乎抗著千斤,壓的他快喘不過氣來,他知道自己來此的責任是什麼,而漢安縣的百姓此刻已經是到了最艱難的時刻,在他們眼里,此刻能不被饑餓吞噬掉已是萬幸

    直到傍晚施粥才結束,兩位差人們將剩下的粗米抬上了車子,接著眾人一同往縣衙走去。秋意徹骨,一路無語。

    到了縣衙,梁起就見到了師爺,看上去已是花甲之年的一個老人,臉上的饑色已經讓他的顴骨突出了很多,與他的輪廓不成比例。梁起上前躬身行禮,那師爺似乎也吃了一驚,馬上回禮。梁起此刻默默地注視著他佝僂的背部,彷佛已經被這淒慘的年景壓的直不起來了,一臉的皺紋此刻似乎更顯得蒼老。而那位師爺此刻的眼神卻是明亮的︰因為在他印象中,給他行禮的縣太爺就只有眼前這一位了。

    就坐後師爺便讓差人去弄晚飯了,接著梁起便說起了今天所見的一切,說著說著眼神又迷茫了起來,他此刻已是欲哭無淚。

    “唉!老爺你想來也是有福之人,你不知道上月的那場大水淹死了多少人當時的縣太爺慌了,只仍下一紙辭呈就帶著一家人逃命去了,接著這個縣衙就掛了個虛餃了,差人原來有20多個的,而今已經逃的只剩下這最後兩個了。衙門里的存米一天比一天少了,我們三個就只盼著朝廷快點派個人來救救我們這些百姓啊!”那師爺說著說著就老淚橫流,泣不成聲了。

    “嗯師爺,你放心吧,我來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梁起知道此刻說這句話沒有多大用處,但他必須說,即使暫時沒人願意听他也要說---說給他自己听。

    “啊!終于見到一位青天老爺了!”那師爺說著就要行禮,梁起趕緊上前拉起他︰“謝謝你,師爺你能信任在下已經是對我莫大的鼓勵了”此刻眾人莫不是眼神閃爍,淚花旋眶。

    梁起望著那位師爺眼神中透出了一種感激。頓了頓之後梁起說︰“師爺,縣衙的存米還剩下多少?”

    “唉!好的都讓前任縣太爺帶走了,剩下的粗米也也頂多只能支持3天了”那師爺說罷眼楮已深深地陷了下去。

    梁起听罷眼神有如火燒,拳頭攥的快能滴出血來。不過他明白此刻只能靠自己了,于是他平靜了下來︰“哦那你可曾去過縣里的富戶人家借些米來?”

    “唉!我當然去過,不過即使他們有也不借啊,他們都眾口一詞︰‘那些人欠我們的地租都沒還上,我們還哪來的米借給他們?!’師爺說罷重重的咳了一下︰“他們還說我只是個師爺,沒資格問他們借米啊,既是官府借米也要縣太爺親自出面的”

    梁起听完牙齒咬的咯咯的響,隨即上前輕輕拍了下那位師爺的肩膀︰“師爺,這些日子辛苦您了,從明天開始的所有事情就交給我吧,我去借米!”

    那師爺听罷嘴角顫抖了起來︰“啊!梁大人你真是我漢安百姓之福啊!你來了,百姓們總算有救了”

    “是我對不起他們我只是在做我應該做的事情只希望師爺你要盡力幫助我,我一定要讓百姓度過此次難關!”梁起說罷深深地看了一眼他。

    那師爺站了起來,望著梁起說︰“梁大人你放心吧,老朽的家人世代生活在這里,我就是死也會死在這塊地里”

    梁起听罷默默地望著他點點頭︰“好了,今天您也受累了,回屋歇息吧”

    “哦,那梁大人你們也早些歇息吧,我走了”師爺說完便緩緩地走了出去。

    而此刻兩個差人已經將晚飯端了上來,眾人看上去晚飯就是每人一碗粥外帶一碟咸菜。而此刻誰也沒多說話就端起碗吃了起來。

    吃了晚飯梁起便讓眾人跟著差人去給他們準備房子了,而他就拿出了戶籍看了起來。這一看就看了個半夜,竟也不知覺的趴在桌子上睡著了。直到薈兒過來叫醒了他時才知道已經過了三更,于是放下戶籍,回房歇息。

    第二天一早起來梁起便喊來那兩位差人和他一起出去。而此刻師爺和眾人都已醒了,到了堂前。

    不多會那兩位差人就到了,梁起望著他們說︰“有勞兩位同我去趟縣城里,我們去借米!”

    “哦,梁大人,這你自己就不用去了,我們倆去通知他們一聲讓他們馬上來”其中一位差人說罷就轉身欲走。

    梁起輕聲攔住︰“不,現在是我們有求于人,我必須親自去一趟,而具體情況你們比我要了解,到時候遇到什麼問題我還要用你們”

    “哦,知道了,梁大人。”那兩位差人異口同聲的答應著,而在他們的眼中,眼前這位大人的確就和師爺所說的那樣,一心為了百姓,而在他們的心中,此時已經由然升起了一種敬意

    梁起沖那兩位差人點點頭,接著轉過身去對李申說︰“大哥,那施粥的事就拜托你了!”

    “呵呵,你我是兄弟,別這麼說,你盡管去借米吧,施粥的事情交給我就好。”李申重重的拍了下梁起的肩膀,接著就听見旁邊薈兒她們也附和著說,這給了梁起莫大的勇氣和信心。而此刻許真君也說話了︰“梁大人此去一路小心,施粥那里我去幫李少俠他們。”

    “這!許真君您”梁起望著許遜兩鬢如雪,竟不忍心讓他去。

    許遜此刻卻笑著走過來望著他說︰“呵呵!你不是也叫我真君麼怎麼了,嫌我老了?”

    “哦,在下沒有這個意思,真君明鑒。只是”梁起征象說就被許遜打斷︰“呵呵,我只是一時戲言,不過話說回來,既是老朽現在年過花甲,但仍是老當益壯,不減當年之力啊”許遜說完就含笑望著梁起。

    梁起沖著許遜默默地點點頭,而此刻師爺也站了出來,似乎也想去,但卻被梁起攔住︰“師爺,您就不用去了,縣衙里總得有個人,你就在縣衙里呆著,有案子就接下來,我回來再審。順便也能接應下大家。”

    “哦我知道了,梁大人你也一路小心啊。”那師爺听完梁起的話也不多說什麼了。

    于是眾人分工完畢,梁起便帶著兩個差人匆匆去了縣里,而李申和薈兒她們以及許遜則由師爺領著去倉庫取米,將米裝上車之後就匆匆拉去昨天的施粥場了。師爺望著他們遠遠的去了,隨即輕嘆一聲,進了縣衙

    梁起和兩位差人一路上一家家的走訪,一路路的拜求。一開始那些個富戶只說沒有,而最後梁起便找到那幾個最大的富戶說︰‘而今已是生死關頭,各位想必都不會希望自己的田一直如此荒著吧,而今種田的人如果都餓死了,你們恐怕也撐不了多久了。如果各位能拿出米來的話,對己是行善之舉,對那些受你們恩惠的百姓來說,他們會更盡心的種好你們的田地,到時候糧食收下來,各位的收入想必不會僅僅是借出去的這些米了。況且我受朝廷任命來此赴任,此事我代表朝廷作保,各位想來也明白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道理。如果各位肯在此危急時刻慷慨解囊的話,那不僅全縣百姓會記住你們的恩情,朝廷必定也會記得各位。要麼大家一起餓死,要麼你們拿出來米來解一時之危,大家共度難關。何去何從,想必各位都是精明之人,當曉事明理。’這番話說出後,終于打動了當地的那幾個最大的富戶,于是他們便帶頭與梁起簽訂了借據,同意將拿出3000斛米來借給縣衙,借期1年,梁起承諾明年秋後便當歸還。而後又有富戶前來,將米借給了梁起。而且他們也派家丁將米給梁起送到了縣衙。這一趟下來,梁起竟也收到了5000斛精米。看著天色已近黃昏,于是不敢拖延,趕緊回縣衙

    當一車車的米拉進縣衙的時候,師爺趕了出來,只激動地說不出話來。梁起望著師爺也不禁眼神閃爍起來,口中喃喃的說道︰“百姓有救了!”

    而此刻兩位差人和師爺都已跪下︰“漢安百姓有了您,那就是頭頂上有了一片青天啊!”

    梁起慌忙扶起三人,只道︰“還請三位多多協助我,莫要嫌棄我初來乍到沒有經驗就好啊!”

    而此刻李申他們也回來了,一臉倦容的走進來後就看見梁起和兩個差人正在往倉庫里面裝米,不禁眼楮亮了起來,白日里的疲勞彷佛一掃而光,李申趕上去,望著梁起大笑一聲,幫他們把米抬進倉庫。

    吃過晚飯,眾人坐在一起商議。梁起知道雖然現在借到了米,可一縣之內上千戶人家,這些米也只能暫時的緩解燃眉之急,要渡過難關,必須恢復生產,而恢復生產,至少要借到5萬斛米來。這樣才有能力組織大家再次耕種,重建家園。

    而此刻,眾人都已默然無語,梁起眉頭緊蹙,一籌莫展。他的公函已經讓人快馬送去江陵郡守陳大人那里,將這里的情況真真切切的提了出來,希望他能反映給朝廷。不過眼下朝廷也在非常時期,國庫空虛自不必說,此刻最能依靠的還是他們自己,不過這5萬斛米去哪里借來,是個大問題

    突然,許遜站了起來︰“梁大人,我明天去借米來!”

    “哦?!”梁起合眾人同時驚呼一聲。不待梁起開口許遜就說︰“我準備去趟上虞。”

    梁起一听眼楮也馬上亮了起來︰“哦!您是說去找祝家借米?”

    “恩,眼下也只能如此了”許遜點點頭輕嘆一聲。

    梁起馬上躬身上前行禮說︰“真君此去若真能借到5萬斛米回來,漢安百姓當銘記真君的再造之恩!”

    許遜慌忙拉起梁起說︰“呵呵,梁大人言重了,能見到像你如此愛民如子的官,我已經很欣慰了,為了此事,即使再難我也定要借5萬斛米回來!”

    梁起听罷大喜,躬身便拜︰“下官替漢安百姓銘記許真君大大恩大德!”

    “哦!大人不必多禮。”許遜扶起梁起,深深地望著他說︰“那我明日便出發,這里,就交給你了!”

    “恩!真君請放心!”梁起沖著許遜重重的點點頭。而在眾人眼神里,則流露出了一種希望。

    而此刻月光已升的很高,月華如雪。一片晶瑩撒了下來,讓人即使在黑夜中,也似乎見著了光明

    許遜一去就是四日,而梁起借來的5000斛米眼看已經難以為繼,在站的眾人都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差人跑了進來,一臉激動之情溢于言表︰“梁!梁大人!,許真君他他回來了!”

    “哦?!”梁起驚起,馬上趕到縣衙外,眾人隨後也趕了出來。就看見了一隊長長的車隊緩緩地朝這邊走了過來,而最前面的,正是許遜。而在他旁邊則跟著一位少年,仗劍並行,一眼望上去便看見︰相貌俊秀,眉宇濃密,雙目凝神。

    梁起慌忙趕上去,拉著許遜的手聲音顫抖著說︰“有勞真君了!”

    “呵呵,總算不辱使命,從祝員外和夫人那借來了這5萬斛米來。”許遜望著梁起的眼神也閃爍了起來。而後接著給眾人介紹︰“這位就是祝家的大公子,是祝夫人派他與我一路護送糧隊而來的。”

    “哦,有勞少俠了,未知尊姓大名?”梁起拱手說。

    “哦,梁大人客氣了,在下祝英才”那少年說話間不卑不亢,透著一股英烈之氣。

    “呵呵,好!哦,各位一路幸苦,請進縣衙歇息!”梁起說罷便邀他們進去。

    “請!”那少年說完就和梁起眾人一同進了縣衙。

    到了縣衙大廳,那少年委實一震︰廳內只站著兩位差人,而桌凳器具均已陳舊,唯有正上方那四個金字清晰耀眼︰公正廉潔。

    那少年心中不禁對眼前的這位梁大人敬仰不已︰“梁大人一心為公,晚生佩服!”

    “哦,呵呵,少俠言重了,為官者本該如此”梁起說罷便讓人奉茶。

    茶奉上,眾人喝著,頓時一路的疲倦似乎已經漸漸遠去。

    “此行多虧祝夫人想的周全,又兼有祝家的這位大公子相送,我們方能如此快的通過城門”許遜笑著說。

    梁起抬起頭來往著祝英才說︰“多謝祝少俠相送之義,還請代我轉告祝夫人,這些糧食對漢安百姓可是恩同再設,漢安百姓當銘記尊親的善舉”

    “哦,梁大人言重了,于公我此行義不容辭,我祝家听聞漢安新遭水患,民生疾苦,絕無袖手旁觀之理;于私家母與許真君少時一起學藝,同門之情怎能舍棄,且許真君善名遠播,我們略盡綿薄也不足掛齒”祝英才笑著對梁起說。

    “呵呵,祝員外有子如此,才勇兼備,堪當大任啊!”梁起望著祝英才說。

    祝英才馬上謙讓道︰“梁大人言重了,若要說起才勇兼備,當屬我家三弟了”

    “哦?!”梁起問道。

    “呵呵,我家本來有我們兄弟8人,而家父創業之中,我兄弟8人中就已經有2人不幸夭折,戰亂中死去3人,1人病死,而和我少時最親近的三哥也在前年去了軍中,在修築“金堤”時身遭不幸而今就只剩下我這第八個兒子了”祝英才說著說著不禁聲音有些哽塞。

    “哦!請恕本官無理”梁起慌忙說。

    “呵呵,大人言重了”祝英才說。

    “但未知少俠而今有什麼打算?”梁起望著他說。

    “哦,這我倒沒想過只是在下自幼習武,希望有朝一日能仗劍江湖,懲奸除惡,能為百姓略盡綿薄就心滿意足了,只是在下武功低微,恐無力于仁義二字”祝英才說。

    “哦?!好!哈哈!李大哥,你看這個徒弟怎麼樣?”梁起突然掉轉了話題,李申也微笑著點點頭。

    那少年驚望著李申,突然看見了他手中的天殘劍,馬上上前拱手︰“在下眼拙,竟未知“天殘劍”在此,愧疚難當”

    李申站起來走上前拍著他的肩膀說︰“呵呵,少俠客氣了。”

    而此時梁起說︰“呵呵,祝公子你不若就拜李大哥為師吧”

    “哦,若李大俠能不計在下卑微,在下深感榮幸!”祝英才說。

    而李申卻笑而不語,只讓祝英才疑惑不已。

    梁起見罷大笑起來︰“李大哥即有心收你,少俠還不快拜見師父啊!”

    “哦!拜見師父!”祝英才躬身行一大禮,李申趕緊扶起︰“好!好!”

    “那等幫助漢安度過此次難關後我就帶您去家中與父母親相見”祝英才笑著說。

    “恩,好的”不待李申說完,就听到聲後婷兒說︰“我也跟你去”李申驀然轉身,眼中一片驚鴻。

    婷兒接著對小儀說︰“小儀,跟我們一起去吧!”

    “哦,不了,我想回刀峰山”小儀眼神中似乎透出了一種黯然,但更多的卻是那種對遠方的思念。

    眾人歡笑,一堂和氣

    而此刻梁起不禁為李申收到了一位如此優秀的徒弟而高興,更重要的是有了這5萬斛米,漢安的百姓就能渡過難關,就如同後來那樣,在田里播下了一片種子,而在他們的心中,則播下了一片希望。梁起只望著他們收獲時的歡笑,這一望,就是10多年

    注︰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市

    梁家故事將要收尾,治水中會有什麼故事流傳?盡請期待!感謝各位的支持,醉問一直在努力著,希望各位繼續支持我,多多推薦和收藏《雲回》在此,醉問再次向一直支持著我的朋友們致謝!

    ?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雲回》,方便以後閱讀雲回第四十三章 共度難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雲回第四十三章 共度難關並對雲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