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回

第三十八章 居魁首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非我不真 本章︰第三十八章 居魁首

    第二天梁起醒來時天已經亮了,于是起身慢慢的穿好了衣服。-------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接著就招小二進來。

    小二端著一盆熱水走了進來,放下後正要離開便被梁起叫住︰“小二,昨日與我同來的那位大俠醒了沒有?”

    “哦!,您說他呀,他醒的比您要早,剛過來看過您,見您睡的正香呢,所以沒說什麼就離開了”小二躬著身子說。

    “哦?!那你可知道他去了那里?”梁起听罷便追問道。

    “哦,他出去了,走前也沒說什麼。”小二說。

    梁起听後便說︰“哦,我知道了,多謝。”于是小二轉身就離開了。

    梁起洗漱一番後就從包袱里拿出了需要換上的衣服,今天是去面聖,儀表肯定要注意的。然而當他將外衣脫下來時,才看見了一直貼身穿著的“青鴻甲”,一時間便想到了小四,悵然若失一般的停了下來注視著,心中回想起了與小四一起經歷過的這十多年,眼神恍惚了起來。而此刻的陽光恰好射進了窗戶。今日他將要面聖,而且他也不能忘卻自己的承諾,他腦海里浮現著的是3個眼神︰父親期望的眼神,薈兒憂郁的眼神以及小四臨死時安然的眼神

    想到自己今日就要入仕,從此金戈鐵馬的戰在沙場保一郡之民甚至是社稷之危,不禁感覺到了內心的沉重。緩緩的系起了衣帶

    裝束完畢後正想推門出去時就看到李申走了進來。

    李申走到他面前拍拍他的肩膀說︰“三弟,我們該走了。”

    梁起看著李申默默地點了點頭。于是兩人下樓,算清了房錢後轉身離開。

    牽馬入皇城,從此登仕途。

    到了宮城門口,梁起才發覺此次進京面聖的書生委實不少,想來各郡舉薦三名,而此刻過往的書生莫不是風流倜儻,雅致不凡。而當他們進宮時,卻被衛士攔了下來︰“站住!交咨文出來。”

    “哦!”梁起慌忙將胡搜中的推薦咨文遞了上去,那衛士交給旁邊的官員核準之後,就讓他進去。而李申,則被擋了下來。

    “請大人行個方便,這位是我的大哥!”梁起上前說。

    那官員並不通情︰“李捕頭,不是我不通情,而是此乃天子腳下,太後有令,沒有咨文的學子一概不準入內!”

    而此刻旁邊一輛馬車被攔了下來,那車內的人只伸出了一個頭來︰“我奉父親之命去見皇上,你敢攔我?!”

    那官員抬頭一望便臉色大變,趕緊上前賠笑,沖著旁邊的衛士怒喝道︰“原來是大將軍的兒子,你們還不快讓路?!您請”

    接著就見到那車門一關,馬車飛馳了進去。

    梁起此刻眼神如火,正想與那官員理論卻被李申攔了下來,李申說︰“呵呵,沒什麼的三弟,你此去一定要奪魁啊,我想你一定會高中的!我在這等著你的好消息,快進去吧。”

    “恩!梁起瞟了那官員一眼就闊步走了進去。

    進入皇宮內,梁起放眼一望,就發覺這皇宮的宮殿眾多,布置的浩大奢華。雕梁畫棟,砌大理之石為足登,盡天下之物于一處。天威所致,令人感嘆。而此刻身邊路過的宦官也是行色匆匆,偶爾踫到幾個宮女擦肩而過,只望一眼便側目往前去了。而在經過處卻留下了一陣私語和嬉笑聲

    梁起此刻卻顧不得那麼多,只和眾學子一同趕往正殿,而自己看著這國中之國一般的的皇宮就像是一個棋盤,而自己此刻就好比棋盤上的一顆棋子,而操控著這盤棋的人本該是皇上,而現在主上年幼,太後臨政監國而掌握實權的卻是桓符子,他手握重兵,集生殺大權于一手,權傾朝野,而皇帝也不過是他身邊的一顆棋子。想到此刻,一時間心酸不已

    梁起正感嘆著就發覺周圍有些冷清,往前看時竟然是一架裝飾奢華的馬車往這邊飛奔而來,梁起一驚,趕忙閃過,不過動作稍稍慢了些,腳下不穩,還是摔倒在了路邊。

    “那駕馬車的人也听了下來,梁起正想斥責,就听到車里傳來一聲女音︰“怎麼了?”

    只听這聲音便好像是溪落深谷,雛鶯低鳴。讓人不禁想象起車里坐著的一定是位絕色女子。

    那駕著馬車的大漢只說了句︰“哦,郡主,好像是撞到人了”

    “哦沒什麼事就走吧”說罷就要走,而此刻梁起卻不知哪來的勇氣站了起來喊道︰“等等!”

    旁邊的書生都驚異的望著他,而梁起根本不顧徑自走到那馬車前︰“郡主,剛才是您的馬車險些撞到了我,你怎可自顧而去?”

    “恩?”馬車李的女子並不多說,便問那個趕車的大漢︰“羅海,這人是誰?”

    那大漢望了一眼梁起,便沖里面的女子說︰“郡主,看上去是進京面聖的讀書人”

    車里的人半晌無言,良久便听到女子說︰“好吧,給他一錠金子,我們走。”

    “是!”那大漢應著便真的從懷中掏出了一錠金子給梁起遞了過去,只看的旁邊的眾書生傻眼呆望著。

    “不用了,在下也沒受傷,只是剛才一時憤慨才上來討個公道。還請公主以後出行注意路邊的人,須知︰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才是王臣。”梁起正色道。

    “大膽!你!”那大漢大喝一聲卻被車里的女子攔了下來︰“羅海升幔”

    隨即便看見從車里走下來一位絕世女子,這美貌足讓在場的眾書生一陣驚呼。

    就連梁起也不禁為之側目。想來有古語雲︰北方有佳人,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而此刻眼前的這位女子的容貌竟然也是風華絕代,艷落紅塵。

    嘴角微微挑起,下馬若桃花落地,驚艷眾人。陣風吹過,猶若牡丹的清香拂面而來,而望著梁起時卻也是臉色潮潤,儼然一朵初開的海棠,鮮嫩欲滴。

    梁起不禁望的痴迷,而此刻那女子竟然微微躬身︰“剛才多有得罪,請公子見諒。”

    這一聲真如芙蓉出水,清而不失雅;宛若蓮出淤泥,濯而不棄節。真是︰傾城之花天下有,國中之雅此一枝。

    梁起听到對方賠禮,也趕緊上前躬身說︰“郡主有禮了”說罷趕緊轉身離開,而身後卻留下了一道目光,直注視著他消失在眾學子之中。

    梁起與眾學子到了大殿前,侍中上前接見,接著便听到傳諭,于是緊隨著侍中大人走上了石階。

    梁起和眾學子足登過九九八十一階後終于到了翠雲宮口。侍中求見,馬上里面傳諭出來,于是眾學子一同進了正殿。

    翠雲宮內金鑾殿前,書生跪拜永和皇帝。梁起和眾學子一樣,一直不敢抬頭,良久便听到一個女人的聲音︰“免禮!”

    于是眾學子站起。一眼看去,皇帝竟然真的是一個10多歲的孩子,而坐在他旁邊的那個女人,想來就是皇太後了。容顏不老,威儀猶存。

    此刻就看見那侍中走上前來,正想宣旨,便听到身後有人報︰“啟稟皇上,燕國使臣求見。”

    “傳!”皇太後說。

    不多時就看見燕國使臣到了,那使臣目空一切,竟不下跪,只躬身行禮,惹的朝臣一片憤慨之聲傳來。

    “不知燕使前來有何要事?”皇太後問道。

    “哦,尊敬的皇太後,我是奉我大燕王之命前來向貴國提出盟約之詞”那演示說罷便從懷中拿出了一卷織錦,旁邊立著的宦官馬上下去拿了上來交給了皇太後的手里。

    皇太後看完臉色大變,隨即讓宦官交給了大將軍,大將軍看罷大怒,只指著燕使的鼻子說︰“什麼燕國饑荒,讓我大晉朝供米十萬斛,緞二十萬匹,資以共成大事?!如此盟約,怎讓人接受?!!”

    那燕使竟也不卑不亢,只說句︰“望大晉國三思”竟然就要轉身離開,滿朝眾臣雖然憤慨,竟無人出面。

    “燕使,請等等!”梁起此刻真是初生牛犢,竟站了出來,喝住了燕使。

    那燕使楞了一下,隨即轉身,看了一眼梁起,便慢悠悠的說︰“不知你是?”

    “大晉子民”梁起直面道。

    “大膽,此乃國之大事!你!”那大將軍站了出來正要喝退梁起,便見皇太後已揮手,隨即退下。

    “哦?!那不知你有什麼要說?”燕使此刻倒悠然的等著他說話。

    梁起走上前去,拱手說︰“我與燕王多日不見,未知他身體安好?”

    那燕使一听,心中已樂,敢情是一個來諂媚的于是漫不經心的說︰“我王英明睿智,身體強健的很,不勞費心。”

    梁起听罷冷笑一聲︰“哦,我只是奇怪,剛才尊使也說了貴國鬧饑荒,而你們燕王既然那麼英明睿智,為何不趕緊賑濟災民,卻跑去了華山?”

    這句話已說出口來,全殿一片驚嘆,就連剛才要阻止梁起的那位大將軍也張大了嘴巴。

    “你?!”燕使顯然吃了一驚,但馬上反駁到︰“你怎麼知道我王去了華山的?!”

    “因為我義父就是死在你們大王的義弟慕容重天的手中!尊使大人不會不知道你們大王還有個名滿天下的義弟吧”梁起死死的盯著那個燕使,此刻他的眼神已經像是灼燒一般。

    雖然眾人都不知道梁起的義父就是蕭風,但一听到慕容重天的名字,全殿上下便一陣轟笑,眾人都望著梁起。

    那燕使此時才感覺到眼前的這個人著實不好對付,不多他也不是初見世面,馬上說︰“啊這個,大王確實不曾向我提到過此事”

    “那就讓我來告訴你。”梁起打斷了他的話︰“9日之前我還在華山,當慕容重天死後你們的大王便站出來要除掉在站的各位豪杰為他的義弟報仇,與他隨行的還有他的那個高侍衛。”

    那位燕使此刻再也沒有了進來時的神氣,眼看著自己的接口被人拆穿,竟然也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住口!此事是江湖之事,與我們今日所談之事並無任何關系!”

    那位大將軍此刻也走上前來笑著對燕使說︰“如此說你們燕王果真去過華山嘍?!”

    “這!”那位燕使此刻臉上已經流下汗了,想想自己臨行前對著他們的燕王拍著胸口保證此行一定成功,而現在的情況已經完全不再自己控制之下。不過他絕不能白跑一趟。眼珠一轉,馬上就計上心來。

    “雖然如此,但我燕軍近年來在丞相的領導下,平冉魏,下魯口,圍廣固。而今已是兵強馬壯,晉朝欲與我大燕為敵乎?!”

    而此刻那位那將軍卻走了上來,直面著那位燕使說︰“我竊以為貴國慕容丞相雖然名聞天下,有將帥之才,然此三役也非是他一人之功吧!”

    燕使一听臉露怒容,上前問道︰“未知足下高見?!”

    “不敢當,只是在下听聞︰平冉魏時,冉永曾以寡敵眾尚不怯陣,勇烈可嘉。想來也是天意使然,冉永曾寶駒突然暴斃而後被俘,否則鹿死誰手尚難定論;而攻魯口時安國王負義在先,而後又失策在後,退出魯口時竟然忘記收割糧草以備軍資,而後被圍。兵無糧草,不戰自潰;廣固之圍齊王不听其弟之言而後殺之,未戰而先損一軍師,結果自可知何謂一人之功?!”那將軍竟也說的頭頭是道。

    燕使听罷默然無語的呆了半響,良久才道︰“既如此那我王還有一個要求,若此事不能答應,燕晉兩國間恐無太平可言。”

    “你且說來!”皇太後對燕使說。

    “我望希望晉朝能承認我大燕國,並取消晉朝的年號,以示誠意。”那燕使緩緩的說。

    “大膽!”那位大將軍竟也怒了起來,拔出劍來,直唬的燕使後退兩步。

    此時,皇太後說話了︰“桓大將軍且息怒,兩國相戰尚且不斬使臣。”梁起不禁一驚,此刻才知道原來剛才怒喝他的人竟然就是本朝鼎鼎大名的桓符子。仔細看來︰那人果真如傳言一般,紫須碧眼,面有七痔。而這七顆痔卻擋不住他那威武的儀表,舉手投足間有著一種王者之氣,真是像人們所說的那樣有著和孫權一般的相貌,讓人望而卻步。然而看上去似乎脾氣卻不怎麼好

    桓溫听罷只得將劍入鞘,退了下去。

    而此時皇太後卻說話了︰“燕使遠途勞累,請先回驛館歇息,容我與眾大臣商議後再回復你。”

    那燕使此刻也沒有話說,只得對皇太後躬身行一禮,告辭退了下去。

    而此時那個侍中卻走上前來,剛要宣旨就被皇太後叫住,那個侍中不解的望著皇太後。

    而皇太後卻不直說,只問梁起︰“你叫什麼名字,祖籍何處?”

    “啟稟皇太後,在下梁起,祖籍江浙,現居會稽郡。”梁起上前躬身答話。

    那皇太後拉著10多歲的皇上走下高台,指著身後的人說︰“擬旨︰擢會稽郡薦生員梁起為本次面試第一名,任命為漢安縣令,回家省親半月後即刻赴任,不得有誤。其他生員,交由中書監選拔舉薦,欽此。”隨即轉身離開。

    梁起隨即和眾人跪下行禮︰“皇恭送皇太後。”

    注︰皇太後︰既諸太後諸蒜子。晉穆帝即位時僅有2歲,所以由諸太後臨朝听政。冉永固︰冉閔,冉魏的創立者,勇烈過人。公元350年4月,于常山廉台戰前燕慕容恪軍,後所乘寶馬“朱龍”突然死亡,于是被俘,冉魏滅亡。“安國王”︰王午,冉魏滅亡後冉閔兒子冉操投靠了鎮守魯口的王午,他7月便稱“安國王”,慕容恪舉兵攻來,王午懼怕,將冉操交送給前燕,而後又退出魯口,卻未能收割糧食,以致後來被圍,兵敗後被部將殺死。齊王︰指段龕,公元350年向東晉稱臣,被封為齊王。公元355年與前燕慕容恪軍戰于廣固,其弟段羆多次獻計最終反被其殺。廣固被圍7個月,城中糧絕,人們相互蠶食。東晉救援被擊退,最終出城向前燕投降。桓溫︰字符子,東晉名臣。曾率東晉軍三次北伐。晉穆帝357年,受燕王慕容俊的威脅從大局出發取消了帝號,兩年後恢復。常山︰今河北正定南;魯口︰今河北饒陽;廣固︰今山東青州西北。漢安︰今湖北江安,東晉時隸屬江陽郡。

    梁家的故事行將結尾,祝家的故事正在思考中,希望多多支持,有高見的請留言,多多推薦啊!醉問謝謝各位!

    ?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雲回》,方便以後閱讀雲回第三十八章 居魁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雲回第三十八章 居魁首並對雲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