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詩耕說︰“那好吧,咱們來說個關于算盤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兩發小。-------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發小,在北方就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人。”
于是,藺詩耕講了下面的故事。
有兩個發小,一個叫鄭通,一個叫于本。他們是是同一天在同一個村子出生的。從小關系很好,一起玩耍,一起上下學。在同一個班,坐在相鄰的座位。
但是,鄭通生的聰明伶俐,學習成績出色,老師和同學都對他很好。于本,卻生性愚鈍,學習成績總不如人意。但是,忠誠老實,喜歡幫助同學,也很得同學和老師的喜愛。
兩人都是初中畢業,就進城務工了。兩人仍然車來車往,都成了家以後,兩家的關系也走的很近。
後來,兩人都沒了工作,無奈之下,于本登起了三輪車,收入雖很微薄,可也能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日子既舒心又踏實,兒子也慢慢長大,大學畢業後也成家另過了,這是後話。
在失去工作後不久,鄭通找到了于本,說有個好生意想讓他加入,因為是發小,所以發財的機會不能給別人。于本心存感激,就開始和鄭通去干了。
鄭通帶于本到了他的辦公室,也不是什麼辦公室,就是一間破屋子,里面有一張桌子。鄭通取出了好多照片和一本聯系人資料。
鄭通告訴他,這是他辛辛苦苦收集到的,這就是他們的金庫。
原來,鄭通在一個賓館的房間里安裝了攝像頭和錄音設備,**住宿人員的夜生活。他從中篩選出有利用價值的,就制作成光盤,進行敲詐。
鄭通還給于本作了示範表演。
他用電話告訴那個老板︰“你好!我在工作中無意發現了你在◇◇◇ 房 里的一些 料。我把它全部拿出�@耍 冶Vヂ泄夭棵藕腿嗽保 約澳愕募胰嘶共恢 勒廡├榭觶 蟻氚閹 械淖柿隙幾 悖 苑樂估┤ N乙丫 炎柿戲旁諏艘桓鎏乇鳶踩 牡胤劍 任腋嫠 四愕氐悖 憔涂梢勻』厝Х恕 br />
我現在有一點困難,你看吧,如果能幫助我,我非常感謝。需要十萬元錢,你如果願意,今天晚上听我電話。”
于本明白了,原來鄭通干的是騙人、敲詐的事情。于本對鄭通說︰“我的膽子太小,干不了這個。”就又回去登三輪了。後來,兩人的來往也漸漸少了。
十幾年過去了,兩人再次相遇,鄭通已經是一個貿易公司的老板,于本也沒登三輪了,開了一個小店,賣些食品煙酒和日用品。
鄭通說︰“你到我公司來吧,我重金聘請你。”
于本說︰“我沒什麼經驗,再說,年歲也大了,謝謝你了,我還是做我的小生意吧。”
又過了若干年,兩人又相遇了。不過這次不是在街頭,也不是在家里,還不是在公司。而是在鄰近奈何橋的一個地方。
原來,這兩個發小在同一天死了。鄭通發現,原來活著時,兩人的個頭差不多,可是,現在于本的個頭要比自己高出十幾倍,鄭通百思不得其解。
眼看要過奈何橋了,離橋頭不遠的地方,有個牌子,上面寫這「稱修」。鄭通和于本好奇地上前,想看個究竟。之間牌子的旁邊放著一個秤,形狀卻像算盤一樣。
旁邊立著的人說︰“想稱嗎?”
鄭通問︰“多少錢稱一次?”
那人說︰“這里不用錢。”
于本說︰“稱修,修是什麼呀?”
那人說︰“就是稱一下你的這一生所作的事,有多少價值,錢是過不了奈何橋的,修,這東西用處就大了,天機不可泄露,我不能告訴你們太詳細了。多少可以給你稱一下,告訴你一個數。其實,你知道了也沒有。過了奈何橋就忘了。不過,你的修的數量,是不會變的。”
那人讓鄭通站在算盤上,一只腳踩在橫梁的下面,另一只腳踩在橫梁的上方,算盤像計算機一樣快速地運轉起來,最後,在算盤一端的顯示牌上出現了“2”。
于本上去後,顯示出的結果是“18”。
鄭通暗想,我怎麼比他少那麼多呢?
旁邊有人問︰“這個數字多少為好?”
那人說︰“多多益善,不過,一般的最多是26。”
旁邊人又問︰“這個數是怎麼來的呢?”
那人說︰“都已是前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修之奧秘都在此算盤中也。”
再要听時,那人已不知去向,前面正催著快點兒過橋。
講到這里,藺詩耕深有感觸地說︰“其實,前人已經告誡我們的很多了,可是,世人卻總是他不進去,一味地自作聰明。
老寫的「修」是這樣的——「 」,有「人」字,有「月」字,「月」就是肉的意思,有「文」字,「文」就是文化和智慧的意思,加在一起,就是怎樣對待和處理個人自己的肉,也就是說,要用文化和智慧管理我們的生命。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現象,當災難降臨的時候,對于蒙受災難的人,人們拼力捐助。還有,人們熱心于社會慈善事業和公益事業,以及走錯了路的人們的懺悔,這些是什麼?有的說是政治,有的說是炒作,有的說是愛心,有的說是心靈的安慰……
其實,人們有意或無意地都在努力擴大自己的分子,縮小自己的分母。從而,使自己的分數值最大化。
前人說,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舍己為人,聰明總被聰明誤,難得糊涂,可是,人們卻常常是機關算盡。看來,人們尋找智慧的路還要很長啊。”
谷天芳說︰“有很多對人們有益的東西常常被認為是空洞的說教,其實是人們還沒有從浮躁和功利中把自己解脫出來。而當冷靜下來的時候,再來調整自己分子、分母的比例,已經悔之晚矣。
謝謝藺伯伯。”
盧曉潔說︰“藺伯伯,中午我來請你好嗎?”
藺雨晨笑著說︰“跟董慶忠一樣,盡耍嘴皮子,明明知道人家有安排了,還說請。好了,給你機會,我爸去他們那兒,你就請我和你谷姐吧。”
盧曉潔說︰“伯伯,看看你女兒的大老板派頭兒,讓人家請她,還得數落人家。”
藺詩耕笑著說︰“呵呵——,你說你們姐妹之間的事,我可管不了。好了,我該走了,別耽誤你請客。”
大家都笑了。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