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易中天的品三國人物的電視講壇可謂是火暴異常,這種思想型電視節目在電視這種媒體上的收視率一直騙低,也許是由于社區的逐步多元乃至社會的轉型在所難免,人們對歷史的重新認知乃至從中謀求現實理想和顯示需求都是有可行性的。-------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在現實社會中謀求實際功用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中國的歷史是有著各種繁雜的歷史背景與局限性的,畢竟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的封閉與保守和言路阻塞使歷史的真實性大打折扣。那麼易中天的品評歷史是什麼樣的呢?
易中天的品評歷史沒有戲說但是勝似戲說,原因很簡單,他把歷史通俗化,人性化,進而現實化,當然,也要有一些所謂的猛料,不然誰會關注呢?易中天的這個度把握的很好,甚至于可以說恰到好處。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我一個對歷史知之甚少,也不是對歷史太關心的一個人卻發現了易中天的一個巨大錯誤,而且是歷史性的常識錯誤,作為以正史通俗化的演講也好,學者品評歷史也好,都應該遵守歷史的本原,以歷史為依據,以可以考證的歷史材料為依據,不可隨意篡改歷史是一個最最不應該犯的規則。
曹操是東漢末年的人,為什麼品評三國人物最主要的是品評的曹操,這是常識性的歷史錯誤。而且還是以此為品評的猛料視以觀眾的,實在是貽笑大方,易中天這樣一個學者不應該犯這樣的錯誤,特別是他還是個搞歷史研究的。也許是因為太想表達什麼了,以至于忘記了表達的前提與表達的內容的真實性與正確性。
?
|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