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活在我們面前的女檢察官以及她的《手記》
今年三月,我的留言板上來了一位名叫”獨上月樓”的客人,宛如春風撲面,給你一種很明媚的感覺。-------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于是我便找到了她的留言板︰ !哪里是獨上月樓啊,分明是眾星捧月,是我在”榕樹下”看到的最紅火最熱鬧的地方。于是我想,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格魅力才使得她在這”花果山”上獨樹一幟而一呼百應呢?于是,我拜訪了她的個人主頁;于是,我拜讀了她的《女檢察官手記》;于是,我懷著極大的熱情和東西南北的朋友一同來到北京--拜見了她︰一個如此生動而精彩的女人。
(一)
朋友們說的好,參加北京筆會,如赴前生之約。盡管彼此素昧平生,但是看到那麼燦爛地笑著向我們款款走來的月樓時,都有一種似曾相識乃至相見恨晚的感覺。
于是慕容說︰最是有一種感覺就是不敢寫月樓姐,因為在如此豐美的女人面前,我的文字會太蒼白,在以往的經歷中,把豐富和美麗這樣的詞匯同時用在一個女人身上,總覺得不免夸張,美麗的女人怎堪承受豐富,而豐富的女人又如何可以幸會美麗?
可是見了月樓姐,我相信了上帝的靈感。于是我不敢下筆了,我知道一點點筆墨是不可能寫明白她的,她可以寫出一本書。可是我又不忍丟棄自己的感覺,對一個具有獨特魅力的女人最原始也許也是最表面的感覺,所以姑且信筆由韁吧。
認識月樓姐是在阿明的留言板上,當時很好奇這樣一個京城老大級的女性,于是跑到她的留言板和文集上去看,竟然就有了那種第一次看海的感覺,好一個”獨上月樓”,使人眼前驀然開闊,頓生憑海臨風之感。
不自禁地加入她的麾下。許是為了感受那種來自女人的豪爽,許是為了品嘗來自女人的豐富,許是為了解讀來自女人的廣闊,許是為了
也許出于女人的觀察特點吧,一見面就很注意服裝。當月樓姐從走廊的一端向我走來時,著一身立領深土黃色薄呢套裙,端莊而雅致,很氣質也很職業化,她的笑容和我想象中的一樣,很明媚,當她把從井岡山帶回來的紅豆掛在我的頸上和手腕上的時候,我的心有一種陽光照射的感覺。
午宴上,月樓姐換成一套黑白格子的薄呢連衣裙,顯得隨意而活潑;而晚上的舞會上,月樓姐的服裝更是令人眼前一亮,那是一件低領、大裙擺寶石藍舞蹈裙,在忽明忽暗的宇宙燈光環下,飛旋的裙裾如荷花般開放,美不勝收,那些曾經在網上大談華爾茲、桑巴、探戈的山與海們,此時面對真正的倫巴,卻只有眼花繚亂、目瞪口呆了。
我也目瞪口呆了,真實的月樓已經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她的服裝品位、她的優美舞姿,已經跨越了她的年齡和職業很遠很遠,那個作為檢察官的月樓倒使我無從摹畫,我只知道在我面前的是一個美麗大方、充滿活力、略有些布爾喬亞的女人。
于是曉放說︰月樓姐的美麗是用語言和文字難以描繪的,那是一種讓你的心靈突然受到震撼,然後不斷滲透到每一個細胞,蔓延到每一根神經的愉悅和欣羨。
于是泥兒說︰我從沒有料到女人的張揚也可以如此美麗得打動人心,像極了一個自由的舞者揮動了生命中的最強音,不期待掌聲和注目卻引得滿堂喝彩。想到她,我總會忘記她的年齡;想到她,我也會想起她的年齡;忘記的時候其實不信,想起的時候依然不信,無論她的眼角有再多的皺折,我總還看到一顆足夠年輕的心。
月樓,我的姐姐,你才是那個播撒陽光人!有了你,哪里的天空都會少些陰影;看著你,我才對自己的未來更有信心。
于是阿黃說︰月樓是我們心中的老大,當然不全因為她年紀高,職位尊。我想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大氣。這一印象在後來的日子里被反復被驗證,沉澱以後成了我心中月樓的定語,月樓的大氣,大氣的月樓。我一直不知道該用什麼詞來形容我欣賞的女人,幸好月樓給我的這印象太過鮮明,這樣的女人在我們這個世界里當屬珍稀動物,少之又少,如欲遇之當修行千世。
于是伊文說︰靈姐,我沒寫錯字,我知道你是”玲”,但是這個字更適合你。因為這次見到你,看到種種,才真的發現你是個靈動的人。對生活對朋友對人世,靈性地,卻真誠。
于是軍旅男孩說︰月樓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很漂亮,雖然我不太會說贊美的話,但是我的審美力是很強的。想象不出月樓剛當兵的時候會是何種情景,反正肯定的是,男兵們一定會偷偷地流口水。我不知道,月樓為什麼會那麼的開朗,那麼的喜歡笑,那麼的喜歡朋友,沒有獨的孤寂,沒有斷的悲涼,我希望,當我的年華逝去,亦能如月樓般的瀟灑足矣。
除了參加北京筆會的文友們的感受,另外有位老朋友如是描述初見月樓時的瞬間︰”也田!”--銀鈴般的聲音直奔我的耳朵,那麼的親和,那麼的甜美,那麼的具有穿透力;她著一身便裝,十分得體的映襯著她勻稱的身材,烏黑的頭發卷著波浪呈現出好看的流線型;她笑盈盈地注視著我,高雅女人的氣質顯露無遺。那一刻,我覺得周圍都變得美麗動人起來。
記得那次離開北京,離開月樓,我是這樣記錄自己的心情︰此刻,我正坐在臥鋪車廂的邊椅上,凝望著窗外漸漸甦醒的原野,天剛蒙蒙亮。老大(自從這次文友聯誼會後,我們對月樓有兩個親切的稱呼︰敬時稱會長,愛時稱老大),你睡醒了嗎?出國前就在床上”惡補”幾天吧--這些日子你實在太累了,只不過所有的疲勞都被熱情熔化,被歡樂稀釋。可是,當你取來最後一張車票,送走最後一位客人,獨行在無月的長安街頭時,我們知道,堪稱性情中人的你,那雙腿尤其是那顆心一定很沉很沉。老大,您且把淚餃住(我們最習慣听的就是你那爽朗的笑聲)︰我們的友誼是連綿不斷的山,是起伏不平的海,正是那峰與谷的曲線,才構成了鋪向無垠的壯麗和永恆。難道您不覺得,見與別的擁抱,讓我們的心里同樣抖動著一種非常美好而經年難忘的情感嗎?于是,新的太陽又有了新的盼望。
其實,在月樓的諸多文友中,我屬于遲到者,記得初次拜訪她的留言板時,恰逢版主外出--正在”榕樹下”的編輯部里唇槍舌劍,為民請命呢。當時我僅僅開了個”篡黨奪權”的玩笑,便引起噓聲一片,因為這兩件事我便就知道了,朋友們在她的心目中和她在朋友們的心目中分量有多重!
後來我又漸漸用自己的眼楮看到︰在法庭上她是一身正氣的檢察官,私下里卻也是愛哭愛笑的女人;她的著作等身,業績卓然,在首都的司法界和婦女界頗有名氣,卻從來不在文友面前談論這些;對罪犯她狠,對朋友她親--無論工作怎麼忙,時間怎麼緊,凡是外地來的朋友,她總要熱情款待,凡是朋友托的事情,她總是鼎力相助。
這次北京筆會,她更是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精力,因為求真從善唯美是她追尋一生的夢,恰如她在開幕詞中說到的︰今天,我們在這里聚首。沒有功利的驅動,沒有世俗的虛偽,更沒有污濁的交易,只有心和心的踫撞,心和心的契合,心和心的相映生輝。我們將在這里播種真情,品嘗真情,收獲真情!會議在她和觀潮的精心策劃和周密安排下,開的相當成功,以至讓許多文友投來欣羨的目光,而在我們15個弟兄的心中更是留下了滋潤終身的甜美。從此,”老大 ”的地位更是無人可摧(我也再無非分之想)。
當然,”老大”在我們心目中的印象是生動鮮活而豐富多彩的,忽而豪放似大江東去,忽而婉約如曉風殘月,一如她在酒桌上一杯一杯的干和在舞池里一圈一圈地轉,讓你眼花繚亂,讓你銘刻心箋。
她真誠--幾乎不知道什麼叫掩飾和裝扮︰一方面,把鮮活鮮活的心剖出來捧給朋友,另一方面,也時常在對手面前露出了自己的軟肋;她善良--始終懷著一顆悲天憫人的心︰一方面,對于弱者(特別是婦女)她總是抱有深深的同情,另一方面,即便是犯人她也首先把他(她)看成是人;她美麗--是那種既悅目又賞心的美麗︰一方面,欣賞她的人會因此更欣賞,另一方面,嫉恨她的人也會因此更嫉恨。
這,就是活生生亮閃閃笑呵呵美滋滋站在我們面前的月樓,周圍的人們十有八九會喜歡的,不過,越是喜歡她的人,就越是為她隱隱擔心點什麼--把這些都化為深深的祝福吧,好人一生平安。
(二)
讀過月樓的人品,再去讀她的作品,一個女檢察官的美好形象便在我們的心中更加豐滿和鮮活起來。從某種意義上說,《女檢察官手記》也是女檢察官”心跡”,目前已經完成的16篇文章,既反映出20世紀末中國改革開放發展時期的歷史背景,也記錄了一個剛剛脫下軍裝走上司法戰線的女檢察官的心路歷程。
讀罷《手記》1--16,我的靈魂受到了強烈而持久的震撼,這種讀者與作者的共鳴,不僅僅是因為一起又一起觸目驚心的案件,而是影響個案的歷史原因和社會背景,是罪犯身上的復雜人格及變態心理,是女檢察官對愛與恨、情與法的痛苦選擇,是文學作品的力量在感染和呼喚日漸麻木的社會良知。
月樓的愛憎是鮮明的。應當說,在諸位文友面前,她像一縷春風一輪明月,讓你感到可人的溫暖和輕柔,一聲”靈姐”喊出了我們心中最甜最美的感受。然而,翻開她的《女檢察官手記》,我們則看到了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月樓︰果敢、堅毅、冷俊、剛正,疾惡如仇,執法如山。看來法庭一如戰場,同樣會把女人改變成中性。此說也不盡然,當我們”列席”聆听那篇寫給虐待婦女致死案的公訴詞時(見《投河自盡的女人》),字字血,聲聲淚,正義凜然,慷慨陳詞,其性別傾向和訴訟意志都是那樣的鮮明甚至有些極端,仿佛受害人就是她的同胞姐妹。我相信,在這樣的主訴檢察官面前,任何辯護都會顯得蒼白無力。而現在,我們是多麼需要這樣的公訴詞和檢察官哪!另外,月樓那強烈而炙熱的使命感和責任心,不僅反映在《手記》的故事里,同時也表現在《手記》的寫作中。她曾經對我說過︰為了一個個受害人那冤屈的靈魂,為了讀者一雙雙充滿期待的眼楮,我一定要堅持寫下去,起碼要寫30篇。
月樓的目光是敏銳的。她的每一篇《手記》都是真實的記錄卻不是案卷的”下載”。她的文字來自于”地獄”卻是寫給”煉獄”中的人們看的。在這16起案件中,無論是貪污、盜竊、詐騙,還是強奸、搶劫、殺人,她都力圖透過丑陋和凶殘,進而告訴我們罪行的起因和緣由。比如時代的錯位導致了靈魂的扭曲、婚姻的畸形以及感情的斷裂(見《畸形婚姻的宿命》);比如對青少年缺乏起碼的道德法制教育,才釀成了因為”好奇”而盜竊犯罪的悲劇(見《”好奇”的代價》);比如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的混亂無序,為許多經濟犯罪提供可乘之機(見《被金錢擊倒的將軍之子》)。于是,讀者的視線便被引導到一個更大的時空,與作者一同思考如何從根本上堵塞漏洞,預防犯罪的問題,這便是加快推進我們國家的經濟體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設的問題,倘若這些根本性的問題不解決,《手記》中的悲劇還將不斷的變換角色的演下去。因此,我們不得不佩服作者每每在審訊過後于心中大聲疾呼”誰之罪?”的深刻與勇敢。
月樓的思想是人文的。這一點對于一個中國的法律工作者來說很難,對于一個二十年前中國的法律工作者來說更難。在她的《手記》中反反復復出現這樣的文字︰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罪惡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天堂與地獄是兩扇對開的門,對與錯有時僅僅是一次轉身的選擇。我們知道,月樓對于司法理論的研究是很有成就的。其中之一就是要把罪犯也做為人來對待,要具體的分析犯罪的過程,要仔細的研究罪犯的心理︰比如那個14歲的搶劫犯,來自家庭的冷漠和來自學校的歧視都在他那稚嫩的心靈上布下陰影,不願回家,也不願上學,精神空虛,心理畸形,只有在施暴中才可以獲得滿足,這個微妙的變化過程被月樓準確地抓住了--甚至比確認犯罪的結果還重要,因為高牆外面還有許多這樣的孩子(見《14歲的搶劫犯》)。再比如,對于那個在家中橫行霸道,無惡不作的”魔鬼”,月樓注意到了他由于殘疾、鰥居、無兒無女而漸漸由人變鬼的(見《惡人之死》)。文章發表後,有人說她把惡魔寫得不夠猙獰,無法讓人咬牙切齒,可她認為從人到鬼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即便是鬼,身上也會偶爾閃現人性。顯然,《手記》中這些人文主義的思想和客觀求實的態度,對于在更大的範圍里和更深的層面上研究犯罪規律,把握罪犯心理,防患于未然,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月樓的胸襟是寬廣的。檢察官作為代表國家利益的公訴人,理所應當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威武不屈,剛直不阿。這方面,雖然嬌小卻著懍然正氣于一身的月樓是當之無愧的。但是,在月樓的頭腦里也有著根深蒂固的平民意識,即便面對罪犯,也一定要本著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態度,既不漏判也不錯判,而且除了審判還要挽救(盡管審判容易挽救難)。我們在《手記》中屢屢看到她痛惜少年犯罪,維護婦女權利,挽救服刑人員,幫助弱勢群體的大仁大義。比如她在《同情心發芽了》和《14歲的搶劫犯》中大聲呼吁並身體力行關心青少年犯罪問題;比如她在《投河自盡的女人》和《愛情無罪》中對被侮辱被損害的姐妹所予以的同情和幫助;比如在《我的”囚犯”同學》和《化蛹為蝶》中通過與犯人通信和正確的量刑促使他們以更快的腳步走向新生;比如在《勾魂的陷阱》和《殺死兒子的父親》中對可能要被冤屈重判的犯罪嫌疑人秉公執法,糾偏防錯,有效地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利,都向我們全面展示了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女檢察官的可愛形象。當然,在情與法難以兩全的矛盾沖突中,月樓也曾陷入過迷茫和苦惱,甚至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但是,她記住了一個死理,這就是維護法律尊嚴和保護人民利益是高度統一的,關鍵在于無私。因此,我甚至感到,月樓的公訴詞有時好像辯護詞,也許她當辯護人比當公訴人更合適--依她的秉性。不過,這些話最好別讓她的頂頭上司听著。沒準那天月樓的檢察官干膩味了,中國指定會出現一位優秀的大律師。
月樓的文筆是生動的。《手記》在”榕樹下”和《方圓》雜志上相繼刊出後,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一直保持著相當規模並且穩定上升的閱讀率。其中,除了與社會紀實的題材有關,作者的文學功底和作品的藝術力量也是征服讀者的重要原因。首先,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委婉和細膩,把案件情節描寫的扣人心弦,將罪犯心理刻畫的入木三分;其次,她在文章的布局和結構方面匠心獨具,注意變化和跳躍,從而避免了平鋪直敘的陳述案情;三是她越來越注意突出主旨,用一位文友的話說是使文章有了”命”,比如《一個現代女巫的故事》中那”貪心者走不回來”的寓言,比如《我的”囚犯”同學》中”把害鳥改造成益鳥”的故事,比如《化蛹為蝶》中關于生命轉化形式的啟發,都起到了綱舉目張的領導作用;四是在語言上她也頗下功夫,其中不乏經典之句,比如讓伊文拍手叫絕的”心都被化成溶液”一句(見《愛情無罪》),的確過目不忘。看來《手記》的後幾篇被《榕樹下》推薦主要是因為品質的提高。
當然,月樓的文一如她的人,也有白璧微瑕之處。總的看,《手記》的寫作經歷了一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不斷揚棄和升華的過程。開始過于寫實,中間略顯花哨,現在正從第二個階段向第三個階段過渡,文章的紀實性、思想性,可讀性也正在逐漸融合,想必很快就會登上一個新的台階。這方面,我特別注意到靳遜、奮進者和zhz006都有一些相當專業的意見或建議,極具參考價值。當然,最離不開的,還是月樓的”命運共同體”。另外,我們也向觀潮和飛樂提個建議︰月樓的評論欄是很有特點的,有許多讀者和作者之間十分有價值的雙向交流,是否能夠保留下來並把其中的精華摘錄出來。最後,我們希望月樓也不要總是給自己”命題作文”或”限時交卷”,那樣太辛苦,也容易影響寫作質量。
好了,無論讀人還是讀書,都要有個掩卷沉思,融會貫通的過程,更何況晴翠兒說過︰月樓是本好看耐讀的書(大意),今後我們還要慢慢地細細地讀下去,來日方長呢。
(注︰”獨上月樓”是李玲在網絡上的筆名)
?
|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